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心隔肚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七月下旬,隨著漢軍擊破并州的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西河郡、上郡等郡縣的諸多匈奴部落。

  軍吏與法吏粗略統計得出,降服匈奴共計七萬四千余戶,此外還有不少貴族跟著匈奴諸王逃去了塞外,無法列入統計。

  繳獲的牛、羊、騾驢、馬匹畜牧,更多達百萬之數。

  許多部落見形勢不妙,帶著牛羊與馬匹主動前來向漢軍請降,此戰漢軍出動將近九萬戰兵與輔卒,包括了河東匈奴與羌人、并州騎兵、中軍虎賁騎在內的二萬騎兵。

  幾乎把涼州、并州、司隸、兗州的騎軍抽調一空,專用來追殺頭鐵的匈奴諸王。

  此戰共計斬首匈奴五萬三千四百二十七人,得胡弓二十萬六千八百余張,皮甲等甲胄十三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具,繳獲各種動物皮毛共計有三千六百五十二車。

  還獲得了許多的鮮卑、羌人、丁零奴仆,釋放多年來被擄掠走的漢人百姓十二萬人。

  此戰基本上清空了南匈奴的貴族勢力,如左右斬將王、左谷蠡王、右日逐王、休屠王,以及大且渠等匈奴二十四長之官屬,被漢軍斬殺甚多。

  其余沒死的匈奴貴族,都已經心驚膽顫逃到了河西鮮卑處。

  劉備一邊派官吏清點繳獲匈奴的諸多金器,以及牛羊、馬匹各種畜牧,加急從河東以及關中調來官吏整頓并州匈奴部落,趁著他們驚恐不安之際,徹底把他們編戶齊民,如對待河東匈奴一般。

  不再沿用他們的部落劃分,而是采取每十戶設立一甲,十甲設一保,十保設一都保,以投降的首領與豪帥充任甲長、保長、都保,倘若仍然人手不足,則用部分河東匈奴作為長吏,以此管理并州匈奴。

  又定下考績法,待三年過后,每年輪換一次,考優者繼之。

  讓河東匈奴馳馬吶喊告知并州匈奴,以此減輕他們的憂慮之心。

  省得有人在降卒中散播謠言,讓數十萬匈奴降而復叛。

  朝堂有許多官員從青州討黃巾,便已一路跟隨天子,經歷過安置數十萬黃巾降卒,也遇過劉、袁交戰前,領著平原郡百姓渡河。

  還在甘陵郡國安置袁軍降卒與眾多百姓,使他們對這些事早就司空見慣。

  總之干就完了。

  每次陛下出征都有一堆爛攤子要收拾,荀彧為首的尚書臺,早就習以為常。

  “荀尚書,陛下敕令司隸與冀州各地糧倉再度調糧從水路運往并州,同時令無極甄氏在豪族手中購的糧食,用從匈奴部落里擒獲的鮮卑、丁零胡奴抵扣錢財。”

  “為權宜之計尚可,若漢家日后大肆用胡人為奴,是否有失妥當?”

  有一頭戴禮冠,面闊口方的鴻臚寺官吏對荀彧躬身下拜,皺著眉頭問道。

  鴻臚官署除了管理諸侯王及屬國的事項,除此外,就是要管蠻夷朝拜禮儀之事,還有蠻夷府邸。

  此刻漢家諸侯王,就只有東萊王劉協,陛下諸子除了太子外,其余都尚且年幼,沒有分封為王。

  現在匈奴徹底將編戶如同漢人百姓無異,還要增設軍府以征匈奴人調服兵役,再加上先前編戶的羌人。

  眼下各處四夷,就只剩下了北面的鮮卑,幽州東面的烏桓,遼東以北的高句麗,西面的西域諸國,益州的蠻人,揚州的山越,荊交的蠻夷。

  可用實際情況看,烏桓單于蹋頓當年得罪漢家天子,遲早是要被擊破。

  遼東數郡也未回到漢室手中,仍然遭逆賊公孫度所占據,因此高句麗也暫且放在一旁。

  益南與荊南,以及交州的蠻夷勢力雜多,一個部落首領的麾下連萬人都不到,還不夠資格讓大漢在蠻夷邸為他們增建院落。

  揚州山越就更不用提了,在曹孟德的攻勢下,已被壓到會稽郡的崇山峻嶺之中。

  這樣一來,大漢附近四夷只剩下西域諸國與漠南的鮮卑。

  而此時鴻臚官寺成為了六部與九卿官署里最清閑的去處,也導致了鴻臚官吏從建興元年開始,便不斷地往外調任。

  如今只有三百余人,差不多與一個郡的屬吏相當,要知道這可是九卿之一啊!

  短短數年竟然落寞至此……

  時任鴻臚的陳珪倒一點也不心急,每天依舊對同僚們笑盈盈,鴻臚寺縱使清空了也仿佛沒關系。

  這讓不少的鴻臚官吏對此咬牙不已,朝堂每年績考官吏,鴻臚寺都排在最后。

  每當天子責問須發皆白的陳珪,此人總是笑容可掬地拱手低眉,伏拜道:“懾陛下之威,而四夷來王,山夷皆為漢民,遠人歸服,如此一來,鴻臚寺自然無所功績。”

  “此乃漢家之興盛始也。”

  陳珪說著便豎起大拇指,眉開眼笑的夸獎道。

  讓劉備哭笑不得,看待對方年齡大,而鴻臚官署確實是因他把劉秀一脈的諸侯王全都廢除,只留下劉協一人。

  在這種情況下,鴻臚寺怎么可能忙碌的起來?

  于是從那日后,朝堂每當有地方官吏人手不足,就從鴻臚調度,剛開始其他人還會有借有還。

  后面發現鴻臚實在是太清閑了,這還個屁。

  每次到了歸還的時候,其余九卿與六部的主官都在裝聾作啞,甚至避而不見陳珪。

  實在沒辦法躲避,就說最近太過于忙碌,等忙完了就把人放回去,何況鴻臚寺近期也沒什么重大的事情……

  陳珪見如此情景,只能徒呼奈何。

  此刻鴻臚官署真用不了這么多人,再者天子也默許了此事。

  如今鴻臚寺官吏有這種疑惑,也害怕日后四夷要么變成漢人,要么變成胡奴。

  那他家里淵源流傳至今熟知各部落蠻夷習俗,懂得匈奴、羌胡之語,又知曉儒家禮,豈非將派不上用場了。

  以后子孫還怎么憑借文牘、竹簡了解胡人之事,再為漢家鴻臚官?

  就算荀彧處政多年一時間也沒想此人生得面闊口方,怕漢家收胡奴太多受影響。

  實際卻在暗中擔憂,羌人與匈奴皆成了漢人,那他家中傳承的書卷就也無用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