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與將軍同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信都方向嚴令逢紀、麴義堅守的文書,還在書佐掾提豪筆撰寫階段,離有數百里遠的鄃縣就已發現在十三四里處,有青州輔卒伐木修筑營壁的消息。

  鄃縣的天氣有些陰沉,令城墻上值守的士卒站久了皆忍不住有點倦意,紛紛呵欠連天,什長見狀用刀柄趕緊敲打墻垛,讓兵卒打起精神。

  這也是為了他們好,麴將軍治軍甚嚴,若被他巡視城墻抓到立盹者,不僅會罰軍俸還要處以鞭笞,越是精銳,軍紀抓的就越緊。

  驟然間遠處戰馬嘶鳴,袁軍急忙向外張望,原是前去探查消息的數十騎斥候回來了,讓他們提起來的心也跟著猛地放下。

  只要不是青州軍來攻城,一切都好說。

  當初攻打兗州聊城,那群不要命也要守城的輔卒給很多人深刻印象,聽聞戰兵比輔卒更如狼似虎,擐甲揮戈固死而不退,比公孫氏麾下的兵卒還能征慣戰。

  若有選擇的余地,真不想和他們廝殺的血肉橫飛,青州人連命都不怕丟,聽說死了還有翻倍的錢財撫恤,這還怎么去和對方搏殺?

  袁軍斥候急馳到城門口叫了一番后,東邊站在城墻上的士卒核驗了身份后,將城門轟然打開,斥候們頭也不回,揮鞭策馬直沖街道,到了縣衙前才勒馬停下。

  “報!鄃縣往東十三里方向有青州軍五千余輔卒,攜帶大量馱馬輜重車,背靠丘陵地帶急于修筑扎營,伐木運輸以及工匠者不下于三千人。”

  斥候屯長、隊率等人進縣衙急忙稟報給麴義,恰巧逢紀此刻也在當場,聽見后不由眉頭一皺,追問道:“遠眺旗幟打出是何人為將?”

  “稟監軍校尉,那素色牙旗絹刻著:‘韓’字。”

  斥候屯長拱手,低頭說道。

  “韓?!”

  逢紀沉吟不語,撫須思索著有關青州韓姓武官的名字,然后不由得嗤笑一聲:“我以為是何人,不過是一庸夫爾,青州武官中姓韓的僅有縣尉出身的韓牧,其人連表字都沒有。”

  “能力更是聞所未聞,在軍中多負責輔卒修建營地與埋鍋造飯雜事,除了對劉玄德忠心耿耿,便別無所長。”

  “劉備遣此庸夫作先鋒安營扎寨,倒合情合理,不過卻也舍得派出兩千戰兵護其周全,看來在劉玄德心里地位不低啊。”

  逢紀輕蔑地笑道。

  而麴義聽見消息心中大喜過望,不留痕跡用余光瞥了眼逢紀,卻還裝作謹慎皺眉,問道:“諸位軍中無戲言,你確定瞭望青州軍有至少三千人在砍伐樹木,且周圍十余里并無其他駐軍嗎?”

  “回稟麴將軍,斥候騎兵皆敢以性命擔保,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假。”

  前來匯報的斥候主官幾人,齊拱手異口同聲說道。

  從軍征戰多年,誰會拿探報的消息來開頑笑,全家性命都不夠殺。

  麴義也只隨口一問,主要是表現給逢紀看的,他自己早對于麾下斥候打探的消息十分放心,畢竟這些人皆是他在軍中選拔出來的騎射精銳。

  又常給予錢財、細絹拉攏,根本不擔心斥候武官會集體反叛,再加上不少斥候騎兵還在打探,就算有異動也能輕松提前獲知。

  且青州修建營地極快,戰機千載難逢,稍縱即逝。

  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其立足未穩之際,掩殺而去必能攻破尚未建好的營壁,斬首數千,又能繳獲鐵甲,立下河北之戰的首功,更能震懾青州兵卒士氣,何樂而不為。

  但不能表現太過明顯想要立功,不然逢元圖寧愿錯失良機,也不會讓他率部前往,這鼠子就是袁公派來監督他的。

  麴義對逢紀拱手,肅然說道:“監軍,劉玄德善將兵,擅長順天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故所向無敵,能常逆少擊眾者也,不可輕易擊之。”

  “逢監軍既然領袁公命督甘陵兵事,當以謹慎為先,韓牧率軍前來建營必有倚仗,不可輕動。”

  說罷,麴義便打算擺手,讓眾多斥候武官屏退。

  不料話音剛落下,逢紀便立即喝道:“暫且住手!”

  然后轉身譏笑道“麴將軍此言差矣,韓牧庸夫爾,所仗不過二千戰兵,因此背靠丘陵為營,可居高臨下而守,營壘完成則難攻破,倘若還未完成,搴旗斬將垂手可得。”

  “此刻應當急發兵擊滅,今日不破,明日必成憂患。”

  逢紀心底冷笑不語,麴義故意這么說,不就想蓄意報復數日前他看戲之事,讓他雖督甘陵兵事,卻被青州連表字也無的庸夫嚇到。

  日后那丘陵營壘成為劉玄德進兵冀州落腳之處,就有借口向袁公告狀罷了。

  乃公豈會上涼州小兒之當乎?!

  逢紀撫須得意地想著,又復道:“兵聞拙速,此刻不可狐疑,當令蔣奇卷甲電赴而至。”

  “此事不可!”麴義立刻擺手,開玩笑這是首功之爭,怎能將功勞輕易讓給他人,何況還是給蔣奇,絕無可能。

  見逢紀眉頭皺起,麴義則補充說道:“蔣奇所部多為持刀盾步軍,此戰應當乃用急攻取勝,應調遣我所部持強弩憑借器利而射之,且輔卒少披甲,必可立功。”

  想要出擊建功,就別想繞過他麴義,讓蔣奇領部前往,假如急攻不下,損兵折將過多,影響了士氣,那逢元圖與蔣義渠兩人都吃不了兜著走。

  逢紀轉念也想到了,如果想先于眾多幕僚為袁公立首功,就繞不開麴義的配合,他也不可能越過主將直接調兵。

  如今只好放下恩怨,以立功為主。

  逢紀在堂內來回踱步,斟酌復道:“機不旋踵,間不容穟,麴將軍快去點所部兵馬,攜帶強弩與刀盾掩殺而去。”

  “敵軍五千余人,不知要帶多少兵卒,方可破軍殺將。”

  “孫子云: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常涉軍旅用二則足矣,率卒萬余必可斬韓牧頭顱。”

  麴義抬手豎起指頭,揶笑道。

  除非那劉玄德非但沒在平原郡,反專候在那等他,否則萬人必可踏破敵營。

  “好,紀當與將軍同往而去!”

  逢紀遂拍掌下定決心,這功勞怎么也不可讓麴義獨享,他才是袁公任命的監軍校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