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四章 有激情的牛馬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知名大學畢業的學生,工作肯定是包分配的,甚至是很多單位搶著要的。

  所以江昭昭開高工資讓同學去她家的醬油廠工作,沒有特殊情況,都會去。因為就算沒發展好,她們不擔心找不到其他工作。

  但清大的學生,特殊情況還真的多,清大畢業的學生在這個年代不愁工作問題。但母校和自己的老師是學生很大的一個資源。

  受江昭昭邀請,來了七個人到她家的四合院吃涮羊肉。但有兩個同學拒絕了江昭昭的高工資邀請,因為老師給她們推薦好的單位。

  一個是國字號的企業,可以說能進去那個部門是很多人的夢想。另外一個直接去擔任自己城市的干部領導,因為學經濟的,碰上了經濟改革開放,被重視才有機會直接去擔任領導的。

  其實江昭昭如果不是要回家繼承千萬級別的醬油廠管理,她也能留在四九城被老師推薦進入一個好的單位。

  不過就算不能全部邀請去醬油廠工作,這些清大的同學都是資源。比如去地方擔任領導的,還是一個女領導,江昭昭的醬油以后賣到那個城市里去,照顧一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特別是大家聽到江昭昭介紹,她家的醬油廠是傳統手藝釀造的,現在專門給知名商場超市‘江東來’供應醬油。

  工廠也江昌城‘江東來’醬油釀造廠,因為在大品牌商超的籠罩下,單獨拉出一個類似代加工的醬油廠,并沒有品牌名氣。

  但江昭昭家的醬油廠效益卻是很好的,大家聽到竟然有上千工人,真的適合大展拳腳。

  而清大的學生真不是蓋的,覺得江昭昭家的醬油廠,要想再發展,命脈真的不能交給‘江東來’手里。

  現在國內還沒有特別響亮品牌的醬油,很多醬油廠只想著占領當地市場。

  當然了,不是醬油廠不想把醬油賣到其他城市,而是運輸成本和當地市場競爭的成本太高。

  這個年代,大家很多人都沒認識到什么叫品牌效應,就算是現在很多有經濟科門的大學,品牌效應也都算是前端知識了。

  也就是說,有些人接觸到了什么叫品牌,明白一但產品成為了品牌會有哪些好處。但現在很多商人,小販,都是走的傳統營銷路線。

  沒有品牌的,不知道品牌宣傳優勢的,很多商人和企業都會面臨瓶頸,只能在當地發展。然后被強大的對手淘汰在歷史河流當中。

  所以江昭昭的同學還沒跟著她去昌城,但打算去的話,就開始做調研了。然后立即有了危機感,因為在調查的情況下,發現有一款醬油正在品牌化,因為沒有競爭,正在輕易的收割國內市場。

  海天醬油,也是傳統工藝的釀造。以前是一家國營企業,但也就是在今年年初走向了股份改制,就是讓下面的職工都擁有公司的股份,等于是上面把整個醬油廠分給了大家。

  以后醬油廠是掙錢還是虧損,跟上面都沒有關系了。

  然后也就是在今年,海天對不同登記的醬油申請了商標和專利,推出印有海天的LOGO,強化品牌意識植入。

  這有品牌,就能在很大程度避免山寨情況,就跟北京烤鴨一樣,在BJ的烤鴨都叫北京烤鴨嘛。很多都是山寨的,懂的人只把全聚德的烤鴨叫北京烤鴨。

  在年前,江成讓江昭昭在要實習的時候,盡量挖一些有能力的同學回去。也說好了,在三月份江成回來四九城,直接接她回昌城。

  如果有同學一起回去,江城提供車票和路上的一切開支。

  但現在江昭昭有些為難,那就是她爸爸會不會真的把醬油廠交給她隨便折騰。因為按照同學的分析,加上江昭昭自己的思路,也覺得醬油廠要繼續發展。首先就要獨立出來,獨立出來就要有自己的品牌名字。

  并且銷售渠道,運營方式都要改變。江昭昭也覺得自己爸爸的醬油廠經營方式太落后了,完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方式。

  打破傳統,進行改革,勢在必行,絕對不能寄人籬下。

  現在江昭昭人都招好了,要是爸爸不同樣進行改革,打造一個醬油品牌。那大家去了也不好施展拳腳,江昭昭說醬油廠她說了算,這牛皮可就吹大發了。

  三月十三號,四九城,天氣微涼。在南方三月中旬起碼有二十度左右了,但在四九城這邊,只有十多度。

  江成和周靈瑩穿著香江那邊的保暖內衣和風衣到達了四九城,國內保暖的衣服還是以絨衣和毛線衣為主。風大天氣涼的時候,都要戴一條圍巾。

  其實毛線編制的好看,穿個大衣再系條圍巾,真的挺好看的。但保暖效果肯定不如后世的保暖內衣,現在香江流行的就是保暖內衣和羽絨服。

  江成和周靈瑩是先找好了賓館,再去學校找的女兒。

  現在的清大學校在對外來人員管理上沒后世的嚴格,校外人員是可以進入的。但明顯不是學生樣子的,需要登記。

  這也方便了一些人來學校參觀,甚至是拍照。

  在這個年代,來了清北,自然得去吃清北的食堂。有一點不得不說的就是清北的食堂在九零年代之前是真的實惠。

  現在改革都十多年了,這邊食堂的菜還有五分錢的,貴的紅燒肉菜二毛四。聽說清大的食堂都有自己的豬圈,過年的時候,食堂都會給師生加餐。

  在教學樓門口,江成和周靈瑩等到了自己的漂亮寶貝女兒江昭昭。現在真是一個小美女了,比周靈瑩年輕的時候都漂亮。

  當然了,江成一直沒覺得剛認識周靈瑩的時候她很漂亮,漂亮是漂亮,但沒有給人驚艷的感覺。

  只是覺得周靈瑩五官很耐看,笑起來給人一種很清純的感覺。可能是那時候周靈瑩吃的不好,又已經當了一年多的知青,沒有白嫩的感覺。

  反而是周靈瑩跟江成生活了幾年后,變成了小少婦,江成反而覺得她很有魅力。有一陣子是經常抱著她啃。

  現在的江昭昭,早就沒有小時候短發在院子里和小巷子里跳繩的樣子了。女大十八變,跟小時候是真的變化很大。

  這一放學,江昭昭身邊就有幾個結伴而行的同學。所為物以類聚,江成發現跟女兒身邊的幾個同學也都挺好看的。

  只不過江成看見女兒后沒多久,就想在地上摸磚頭。竟然有男生跟她女兒搭訕,好在女兒微笑的交談幾句后那貨就走了。

  江成倒不是還干涉女兒交男朋友,在清大學校,如果真碰上優秀的,女兒要是喜歡上了,江成難得還能真的棒打鴛鴦不成。

  關鍵是那貨身高不行,江昭昭穿普通的鞋子能有一米六八左右,比周靈瑩都高一點點。跟江昭昭打招呼的小伙子,看上去跟女兒身高差不多。

  可要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是還沒怎么流行穿高跟鞋,以后萬一女兒江昭昭開始穿高跟鞋了,比那小伙子就高不少了。

  “爸,媽,你們可算來了。”

  “叔叔,阿姨,你們好。”

  江成和周靈瑩看見了女兒,他們的著裝穿的時尚,女兒自然也看到了他們。

  “你們好,張淑婷,還有王詩琪,你是陳小慧。還有馬不對叫什么來著。”

  “叔叔,我叫李春梅。”

  “呵呵,對,你叫李春梅。”

  江成稍微有點尷尬的笑了一下,不別其他人沒看出他的尷尬。這春梅什么的,搞的江成突然想到馬冬梅這個名字。

  哪怕喊人家李冬梅也好,江成直接是把人家的姓給換了。主要還是不熟悉,能認識女兒身邊的幾個同學就算不錯了。

  最熟悉的還得是張淑婷,雖然不是老家一個城市的。但出門在外,只要是贛省的,那都是贛省老表老鄉呀。

  張淑婷這丫頭老家是宜春那邊的,江成以前在供銷總社上班的時候,去過很多次宜春。因為那邊的那邊的松花蛋和凍米糖比較出名,過年過節的時候,江成去那邊拉過很多次貨。

  這張淑婷家里條件也不錯,父母都是小干部。能在這個年代供女兒讀上大學的,基本家里條件都是不錯的。

  都說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但在這個年代,家里窮的情況下,舍得花錢給女兒讀書的并不多,起碼在昌城這邊不算多。

  都說炸鍋賣鐵也要供兒子讀書,但有多少聽說過供女兒的,炸鍋賣鐵,女兒一出嫁,別人的嫁衣了。

  所以在這個年代大學生少,女大學生更少。差不多是四個大學生里面只有一個女大學生,而這比例中,女大學的家庭條件優越的比男生多。

  后世的老劉,做東京熱的是京東。穿越久了,江成前幾年老往東京跑,容易記錯是東京還是京東。

  他就是老家捐助出來的大學生,能捐助他,跟他是一個男的有很大的關系。要是是一個女娃,供她讀上大學,這一出家,都不算鄉村里的人了。

  所以讀大學的女學生,家庭條件都會不錯,特別還是學經濟學的,又把家庭條件給劃分了一下。

  這就跟后世學藝術和導演的一樣,女生學藝術的,每年學費就不少。導演系的,家庭要是沒條件,學這專業就是SB。

  所以江昭昭身邊的幾個同學,家庭條件都是過的去的。

  “昭昭,今天爸爸請客,帶你的這些同學去‘二員工’食堂吃飯,你看看要不要再喊上誰。”江成大方的說道。

  二員工食堂,就是這邊西門的一個教工食堂,師生都可以去,菜品多一點。

  “江叔叔,別去食堂吃了吧,你請客的話,我還是想吃烤鴨。”張淑婷笑著說道。

  張淑婷因為跟江昭昭都是贛省的,關鍵是過年或者暑假回家的時候,坐車其實路過昌城。她可是去過江昭昭家的人,跟江昭昭家里的人都認識。

  所以說話的時候,也沒有其他人那么客氣。遇見土豪,當宰則宰。

  當然了,張淑婷這樣說,還有一個原因的。學校的食堂現在沒以前那樣實惠了,以前食堂的飯菜那么便宜,是因為學校有經費補貼。

  現在物價一直上漲,學校現在難以承受伙食上的成本上漲負荷。也就是在今年年初,學校的食堂進行了改革。

  說的好聽是改革,要重視食品安全和飯菜質量,嘗試擴大服務,展開多種經營方式。這歸根到底,雖然菜品豐富了,但價格也趁機漲起來了。

  “張淑婷,你什么意思,上個月我就請你們吃烤鴨了。這次我爸來,你還想宰我爸一頓。”江昭昭聽道張淑婷這樣‘不要臉’的說話,直接用胳膊箍著張淑婷的脖子說道。

  “烤鴨就烤鴨嘛,昭昭,你看還有沒有要叫上的同學。”江成看著女兒跟同學打鬧,笑著回應道。

  “當然有了,春梅,你去圖書館看看蔣丹丹在不在,還有趙忠芳拿表格去教導處了,應該也快出來了,還有。”

  江昭昭一下說了好幾個人,她在學校的人緣關系好,有時候長的漂亮,性格又好又大方的話,其實是男女通殺的。

  喊的人當中,并不一定都要是跟她一起回昌城醬油廠的。總不能人家不愿意跟她一起,這幾年的同學交情就沒有了吧。

  這一喊人,在教學處門口耽誤了二十分鐘左右,還有一個要喊的不知道哪里去了。只能說沒有口服了。

  現在是大三學生的實習期,有人已經去實習了的都有,有打算在學校繼續深造的,會正常學習。

  還有在做實習的準備工作的,反正就是現在大家比較松弛,中午出學校,哪怕不回來也沒有關系。

  課本上的東西基本學完了,學校依然有課程,但很多都是教師講一些實例和專業的運用之類的。

  這一出學校門,江成身后是跟著八個清大的美女。坐公交去的全聚德,這好飯不怕晚,去晚了還正好錯開了用餐高峰期。

  現在全聚德的鴨子可不便宜,主要是這幾年漲起來的。因為四九城有了很多外企,也出現了不少老外,物價房價都在飆漲。

  江成還記得當年來四九城買四合院房子的時候,全聚德烤鴨也就十塊錢不到一只,那時候一份醬料額外要兩毛錢。

  在全聚德除了吃烤鴨,也可以點菜的。木須肉,辣子肉丁什么的,都一塊錢一份。一兩米飯三分錢,一個花卷五分錢,荷葉餅一毛錢。

  現在一只烤鴨幾乎翻了一倍,要十六塊錢一只了,其他的菜也幾乎是翻倍的漲。

  清大學經濟的女大學生,家庭條件雖然不差。但也沒有到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的地步,除非家里的錢來路不正當,多的很的那種。

  吃飯是不愁,但身體也經常要改善一下伙食。江成在全聚德一下點了五只烤鴨,再點了一些菜和餅子米飯之類的。

  一人半只烤鴨,對大家來說還是輕松的。

  “爸,張淑婷,李春梅,王詩琪還有這兩個同學都愿意跟我去醬油廠工作。不過醬油廠你真的讓我管理嘛,我們覺得醬油廠的管理模式很落后,要。”

  “行了,醬油廠你說了算,我就一個開車的大老粗哪里懂那么多。你要改名就改名,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就算改了名,‘江東來’那邊的醬油供應也不用擔心,不會斷了我們的供應。而且你娟子姐現在可是那邊的總經理。”

  在烤鴨還沒上桌前,江昭昭直接開始跟她爸說情況了。明面上是商量,實際上就是逼宮。

  江成這些年摸爬滾打,還聽不出女兒的意思嘛。就是不接受她的這些條件,她的同學不一定會跟她回昌城去管理醬油廠。

  江成真要不答應,江昭昭可能也會生氣,因為年前是江成讓她去招攬同學的。承諾醬油廠讓她去管理,但江昭昭和同學去管理,其實在職工管理方面沒有太多的上升空間。主要還是經營和品牌方面。

  好在江成現在的話,讓江昭昭松了一口氣,而答應跟江昭昭一起去昌城醬油廠的同學都眼前一亮。

  這還得了,這不光是管理一家醬油廠的事情,以她們清大嬌女的身份。去一些小工廠混個副廠長當都有可能。

  海天醬油那邊,也是當年一個大學生直接過去當上副廠長的。當然這也跟他父母就是醬油廠的職工有關系,但人家現在是廠長了。

  江昭昭單純花高一點的工資想請同學去自己家里的廠工作,如果是四九城或者滬城可能還行。昌城是內陸城市,光工資高,也沒高到很離譜,對于大家來說還是有顧慮的。

  但江昭昭要是按照大家的品牌經營規劃來,就不是簡單的去管理那么簡單。而是要拿出上百萬甚至更多來跟海天搶占市場的。

  愿意跟江昭昭去她家的醬油廠,是因為有江昭昭除了高工資外,還能給她們施展才學的機會。

  因此在得到江父當面的承諾同意后,幾個女生都開始商量怎么下手了。比如現在借用‘江東來’醬油釀造廠家的身份,如果那邊繼續合作,也是一個宣傳點,直接去電視臺做。

  然后要弄新的商標LOGO,新的銷售渠道建立,招業務員銷售人員。

  這烤鴨上來后,都堵不住她們的嘴。一邊吃,一邊說著自己的想法和規劃。

  江成也是一邊吃著一邊看著眼前的一切,一群漂亮的清大女牛馬呀。要的就是你們的激情,沒有激情的牛馬不是好牛馬。

  想著自己那依靠香江瓶裝礦泉水的盈利養著的國內十幾家純凈水和礦泉水廠,江成望著自己漂亮的女兒笑的很開心。

  不能怪當爸的狠心,誰讓江昭昭是家里的老大呢。成績又這樣好,又能忽悠到不錯的同學來幫忙。

  這水廠得找一個理由讓江昭昭接手過去,自己就能更輕松了。

  江盼盼考上了大學,但沒有考上名校,就在昌城讀大學,學的是外語專業。

  江念念沒有偏科,她是所有科門成績都一般,難怪小時候老替江昭昭和江盼盼背鍋的。如今在讀高中,還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她的成績,可能讀完高中就要步入社會了。

  江思思跟老二江盼盼一樣,也是成績偏科。關鍵是偏科還不讓江成和周靈瑩省心,喜歡追星。

  今年年初,《東方日報》戲稱劉張黎郭為四大天王,這江思思不喜歡劉天王也就算了,竟然沒看上帥氣的黎天王。喜歡天王里最矮的郭天王,墻壁上貼了郭的海報。

  至于老五老六,今年也初一了,小學成績是可以,就看初中能不能保持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呀,小的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妹妹弟弟不努力,大姐江昭昭就得面臨巨大的財富壓力。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