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奶奶劉花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記分員是要面對整個生產小隊的社員登記,就算尷尬也要面對。江燕除了要面對大伯這邊的人,在開陽村還有很多堂親呢。很多姓江的堂親,也都知道江燕現在當了記分員了。

  而姑姑江小溪是因為嫁到外村了,這倒是不用面對。

  其實江燕當上記分員,對于娘家這邊不來往的親戚,人家也不在乎什么。不能因為當上一個記分員就能亂來,關鍵是大家都知道江燕是怎么當上的記分員。

  公社的王書記讓人安排的,而王書記會這樣安排,是因為江燕的哥哥江成在市里開大汽車。而且有知情人士說公社書記都邀請江成吃飯呢。

  現在江燕的奶奶找她很簡單,也不是今天第一次找。主要是聽說自己二兒子江長河和兒媳被接到城里去住了,想知道在城里什么地方。

  但江燕還真不知道,就算是她大嫂李香蘭也不知道,知道的只是江成在汽車站那邊上班。住的具體位置沒問過,也沒想問這個。

  “燕子呀,我可是你親奶奶,你小時候還是我帶的呢。”劉蓮對著江燕說道。

  “我是真不知道,你跟我說這個也沒有用,我爹娘只是去城里治病了,早晚會回來的。”江燕有些無奈的回復道,她是真不知道如何面對奶奶這輩的關系。

  江長河是五八年進城市去工作的,那時候因為生產需要,大量農民涌入城市。那時候還沒有分家,趙玉霞是帶著三個娃住一間不大的房間里。

  這江長河去城里找工作掙錢了,家里也沒白吃飯。而且知道那一兩年情況的人也都知道,全國正好開始搞集體食堂,免費吃飯,積極生產。

  那時候也是金河鎮變成金河公社的一年,因為要吃集體飯了,田地也是集體的。鍋屬于鐵器,要求上交支援建設。也不是白上交的,按照廢鐵回收的價格給大家補了錢的。

  所以江長河走的時候,每月寄回來孝敬父母的錢,是白給。趙玉霞和三個孩子都是在集體食堂吃飯的。

  只過集體食堂就堅持了一年多就沒了,有些地方聽說還沒到一年,也有些地方時間稍微長點。

  金河公社這邊反正沒撐過六零年,加上那幾年也正好國內到處干旱,集體食堂隨便吃,有些地方造成了‘浪費’現象。

  但大食堂取消后,趙玉霞又不是沒干活掙工分,江長河還額外交了糧食讓趙玉霞和孩子在一起吃的。

  只不過六一年,以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原因,‘動員’進城的農村人回去了。

  江長河回去后,存是存了點錢,可也跟普通農村人一樣了,只能掙工分換口糧吃。不可能還跟之前一樣每個月給爹娘孝敬錢了。

  這習慣了每個月收到江長河的孝敬錢,一下沒有了,他爹娘反而有些不適應了。

  而江長河寄給爹娘的錢,有不少是在大兒子江大海這邊。

  后來也不知道具體是江大海對江長河有意見,還是江長河爹娘對他有意見,才有讓江長河在城里掙的錢,剩余帶回來的拿出一半的事情發生。

  當年是鬧的挺兇的,還是老村長出面調解了一下,才分家的。分家后江長河把錢建了房,也就沒多少了。

  然后這樣多年,江長河一家子也過的并不比大家強多少。特別是前一年多江長河身體不行了,一大家子日子就慢慢開始艱難了。

  二兒子江成去當兵了,大兒子江全在幾個月前也因為救人搭進去了。這一切江大海那邊的人都知道,甚至還不念親情沒出手幫忙過不說。私下還會在家里說江長河,說他當年不是有骨氣的嘛,為了一點錢,一個親戚都不要。現在好了,家都要散了。

  江大海是一直對外說,要是當年是他進城工作,江長河留在家里,他掙了錢根本不會像江長河那樣。

  可實際上是那時候江長河的爹娘年齡也不大,五十還沒到,身體也硬朗。只是江大海自己沒見過世面,不敢出去闖。

  誰也沒想到,在江長河家,出去當兵了幾年的二兒子江成回來了,竟然直接翻轉了一家子人的命運。

  原本農村人很難一碗水端平,江長河和趙玉霞偏愛大兒子一點,因為在這邊農村甚至城里都是講究大兒子養老的。

  哪怕是小時候會疼愛小兒子小女兒,但大了后,父母當了一定年齡后,在大環境影響下,就是會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情況出現。

  別說那些親戚沒怎么看重江成,其實江長河和趙玉霞也沒指望后半輩子依靠老二江成的。

  但現在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江燕成為記分員的事,在江大海那邊不算什么。而是江成在市里開大汽車了,現在還把江長河和趙玉霞接城里過好日子了。

  現在江長河的爹娘是年齡真大了,干不了地里的活了。來找江長河也簡單,畢竟養了他小,養老的話,江長河也有義務。

  不能因為當年吵一架分家了,劉蓮和他丈夫就白養江長河這兒子了。而且就算是偏心了一點如何,在農村有幾個因為爹娘偏心一點就不顧爹娘的。

  而且劉蓮覺得現在來找江長河已經算是對得住他了,起碼江長河日子過的差的時候,也沒來找他們要糧養他們。

  “我要去其他地方查看了,你別跟著我了,我爹娘回來了,嫂子肯定也會告訴他們你來找了他們的。”江燕對著劉蓮說道,現在她都不知道應不應該喊她奶奶,只能說‘你’。

  畢竟這是江燕爹娘跟那邊鬧的矛盾,沒和解之前,她可是怕稱呼那邊人長輩的身份,會被爹娘說。

  起碼這樣多年,江燕這邊見到大伯和姑姑他們,都是不吭聲不交談,看見了就當沒看見。那邊大伯的子女見到江長河也是一樣,都不吭聲。

  都住在一個村的,一年下來總會見到的,躲不掉。

  劉蓮見孫女江燕走了,要追也追不上。她現在也搞不清楚老二和他媳婦到底是去城里治病了,還是就住城里去了。

  大兒子江大海和一些親戚都說江長河那病沒的治,都站不起來了。以前又不是沒見過這樣的,活不了多少年人就會沒了的。就是接去城里享福了,能享福幾年算幾年。

  像江長河這樣的情況農村的確有,農村衛生差,真要癱瘓后。沒人專門伺候,保持衛生,還要吃的可以身體健康的。真的會因為身體抵抗力差,又因為衛生問題導致很容易犯病,的確是活不了幾年。

  在田地里,劉蓮站了一會,也就回去了。不知道江長河住城里什么地方,她也不好去城里找。但就算江長河是去城里享兒子的福,也是會回來的。

  只不過晚一個月回來,那就得少要一個月的養老費了。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