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真可謂是順手喝下了那杯茶,就仿佛喝了甜水,完全沒有半點其他的感受。
  但水一下肚。
  便知道了其中滋味。
  如同那日吞了蟠桃一般,只叫那飄飄然,仿佛要成了神仙似的。
  在體內蘊含多日,有那天罡神通九息服氣吞吐日月精華轉化而來的金丹如同吃了大滋補一般,直接變化成了三瓣三種顏色的花來。
  呈現著各種怪異的顏色。
  甚是好看。
  張天感覺眼熟,還不等他思索,就看到鎮元大仙的那些弟子們仿佛眼神在噴火一般,對著他怒目而視,好像要吃了他。
  只聽他們憤憤而道,“不告而拿就是賊。”
  “你這廝好生無禮。”
  “你可知道你犯下了何等滔天的大罪。”
  “若是等祖師歸來,必將你的魂魄打入幽冥地獄。”
  “混賬啊,混賬。”
  面對著眾人的七嘴八舌,要不是其中摻雜著清風、明月那地道的方言,張天還以為他們對自己有意思,原來是在罵我呀。
  他看了看手中的杯子。
  有些悔恨。
  面帶痛苦直拍大腿,“哎呀,我真是犯了該死的罪孽,我竟然一口就把這鎮元大仙的人參果給吃了!”
  眾弟子:現在知道你犯了多大的錯了吧?
  “我就應該一口一口細品,哎喲糟了,我成豬了。”
  眾弟子:!混賬,你懊悔了個什么!
  張天心中懊惱,那人參果是傳說中的天地極品靈根,九千年才能結出三十個果子,可謂是極其稀有的東西,聞一聞就能讓人活到三百六十歲,吃一顆能活上四萬七千年。
  雖然比不上天上那九千年的蟠桃厲害,但也是世間的稀罕物,他剛才沒有細細品味,竟然一口吞了下去,跟那日后的豬八戒的血盆大口有什么區別?
  張天滿是懊惱。
  倒也沒太擔心性命之憂。
  畢竟菩提祖師告訴過他在送地書之前,不可透露他的姓名,可沒說在送地書之后,不能再透露。
  就算不提菩提祖師。
  光是那胸口真武真君留下來玄武印記也能有些許面子。
  他十分安然。
  而那些鎮元子所收的徒弟們則氣個半死,畢竟那人參果樹將近萬年才成熟一次,乃是師傅眼中的寶貝,招待那些三界有名的神仙所用的。
  就算是他們這些親傳徒弟,也得看上運氣,不知道修行多少時日,才能分食一顆,延長一些壽命。
  他們都沒吃上一整顆。
  反倒讓個外來的給吃了!
  他們咬牙切齒,怒目而視,這廝可真是該死啊,于是就在那破口溫柔的叫罵著,多年的修行都沒了。
  “呔!你這廝就在這等著吧,等到祖師回來降下雷霆震怒,縱使你有天大的本事,天大的背景,也難保你的性命。”
  “要知道,就算是那西方的如來佛祖來了,也得給祖師三分的薄面!”
  眾弟子憤憤不已。
  在他們的期盼的眼神中,鎮元大仙回來了,聽著他們七嘴八舌的告狀,當場大怒,“我平時就是這么教你們的?”
  “人家是外來的客人。”
  “怎么能喝我的茶水,真是沒禮貌的,還不速速去取金擊子,再取一顆人參果來!”
  眾弟子:啊?
  他們兩眼懵逼,渾然不知祖師為何如此,我等弟子皆愿替祖師死戰,為何祖師先降。
  張天倒是看出了端倪,心中長松一口氣,暗道我雖不是祖師眼中最靚的仔,打打罵罵,到底是舍不得我。
  他也是個知足的,在得知自己誤食了一顆人參果,修為得了精進,成了那得道的真仙,不知道節省了多少年修為,已經算是占了天大的福源。
  哪里還敢再要。
  生怕沾上了因果。
  于是張天連連朝著鎮元大仙行禮道歉,雖然祖師調笑對方是個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但好歹是號稱地仙之祖的存在,乃是三界之中了不得的大神通者。
  正如那些弟子所言。
  若是惹惱了對方。
  就算是搬來了如來佛祖,恐怕,恐怕……
  也能走得出這五莊觀?
  那鎮元大仙也是個好脾氣的,不僅沒追究張天的過失,反而還讓弟子們準備了一場宴席,當作了自己誤會對方的賠禮。
  他道:“三花聚頂即那得道的真仙,即是那天地所愛者,有功德、有智慧、有福德之輩,是我之前眼拙了,看錯了,鬧了誤會。”
  又詢問了張天來處。
  張天還是跟清風、明月之前的那般說辭,說自己乃是花果山的修士,得了福緣,有所感悟,便來了這五莊觀。
  “東勝神洲花果山水簾洞……”
  鎮元大仙幽幽嘆息,“我這兩個頑皮的童子之前所說也是真的,那里曾經是我修行的洞府,是十洲龍脈之地,天生的洞天福地,你能在那里修行,果然是好福氣。”
  他心知肚明。
  張天是說了謊。
  對方絕對不是那花果山的修行之士。
  只因為那花果山之上有一顆天生地養的仙胎,特別的了得,還未出世就引得氣運成了華蓋,乃是鐘愛天地之靈種。
  鎮元大仙本在那花果山上修行,畢竟他修為高深,在人間界也是一頂一的高手,自然震得住那十洲龍脈的地方,讓各路妖魔不敢來犯。
  直到掐指一算,等到那仙胎即將出世之時,便帶著眾多徒弟提前離開了那花果山。
  只因鎮元子怕惹來禍事。
  凡天生地養。
  氣運鐘愛的。
  都是不凡的。
  而像這般的,之前還有三五個,有個叫做二郎神,有個叫做哪吒,還有個叫做嬴政,反正都鬧得天翻地覆,玉帝臉上都不好看。
  鎮元大仙自覺修為淺薄,沒有那大能耐鎮不住那仙胎,便離開了那里,現見有人自稱來自花果山水簾洞,便心知定是那仙胎有了師承,面前這人不是對方的師弟就是對方的師兄。
  他心中暗道,難怪自己算不出對方的來頭。
  于是跟張天說話又客氣了些。
  宴盡人散。
  鎮元大仙又帶著眾弟子送走了張天,便回到了自己的五莊觀中,取出了自己的那一本真正的地書,一直翻到后邊。
  在那最新的一頁。
  記了日記。
  先寫下了張天的姓名、道號。
  后寫了標注。
  “雖是得道的小仙,看不出有任何的能耐,卻福緣深厚,十有八九背后有人,不可招惹。”
  細細一看。
  前方已經記錄了三十五人的名字,而張天的名字正好在三十六。
  鎮元大仙幽幽道,“老友,離你魂飛魄散之日已有三十六萬七千三百年了……”
  “我又比你多活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