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龍歲歲醒來,韓攸寧、楊復禮已經不在近前。
  她翻身坐起來,小肉手揉了揉眼睛。
  “殿下,您醒啦!”
  龍歲歲剛一翻身,屏風外,就有人影晃動。
  幾乎是下一秒,兩個宮女走了進來。
  她們就是原本服侍小公主的大宮女,嚴嬤嬤故意養歪原主的時候,她們也曾偷偷關注。
  帝后回宮后,她們更是第一時間跑去向帝后回稟。
  楊復禮下旨放歸宮人,這兩個大宮女一個十九歲,一個二十歲,還都不到放歸的年紀。
  經過一番審查,韓攸寧初步確定,這兩個大宮女背后,暫時沒有其他勢力。
  再者,經過了宮人放歸,整個宮城的“平靜”徹底被打破。
  各方勢力的人脈,幾乎大部分都被斬斷。
  留下的宮人,也不再輕易的被某方勢力所拉攏——
  拜托,只要過了二十五歲,就能離開皇宮。
  她們又何必攪合其中?
  效忠帝后,追隨皇后娘娘,到了歲數出宮,也能有個好的歸宿呢。
  楊復禮和韓攸寧用實際行動向皇宮所有的人證明,跟著他們才有肉吃。
  反觀鄭太后,嘖嘖,是太后又如何?
  終究不是新君的親生母親,又與新君沒有半點的情誼。
  空有一個太后的頭銜,那就是沒權沒勢的無用老嫗。
  更不用說,現在的鄭太后,都不在太極宮。
  她的手再長,也不可能從大明宮伸進太極宮啊。
  鄭太后是日暮西山,而韓皇后則如日中天……宮中之人,最擅長的便是捧高踩低。
  鄭太后與韓皇后兩人之間如此明顯的優劣勢差距,宮婢們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龍歲歲作為帝后唯一的孩子,雖然只是個公主,卻也被帝后當成了眼珠子、命根子。
  夫妻倆上朝都要帶著她。
  而之前曾經對小公主耍手段的嚴嬤嬤,如今更是連骨頭渣滓都不剩,不是形容詞,而是絕對的寫實!
  ……宮中上下,自然也就知道該如何對待龍歲歲。
  兩個宮人十分恭敬。
  伺候龍歲歲的時候,也是無比的盡心。
  龍歲歲剛一起來,兩個宮人便趕了過來。
  “……阿父、阿母呢?”
  龍歲歲揉完眼睛,左右看了看,發現父母都不見了。
  “好叫小殿下知道,陛下和娘娘去兩儀殿批閱奏章了!”
  宮女一,名叫谷雨,躬身回稟。
  龍歲歲點點頭,哦,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啊,那我呢?
  這里可沒有幼兒園!
  “小殿下,喝點兒蜂糖水吧。”
  另一個宮女叫立夏,則端過來一個托盤,托盤上放著一個甜白瓷的茶盅。
  她端起茶盅,送到龍歲歲嘴邊。
  龍歲歲張開嘴,溫熱、甘甜的蜂蜜水便涌入了口腔。
  嗯嗯,剛剛睡醒,嘴巴正干著。
  喝些蜂蜜水,倒也舒服。
  喝了兩三口,龍歲歲便挪開了臉。
  立夏便趕忙將茶盅拿開,放到了一邊。
  “小殿下,餓不餓?御膳房送來了新作的點心!還有肉沫牛乳羹……”
  谷雨跪坐在另一側,一邊幫龍歲歲整理衣服,一邊柔聲問著。
  “餓!要吃!”
  龍歲歲摸了摸小肚子,有些癟了呢。
  隨著她的一聲“餓”,立刻便有一排的宮女端著盤子、提著食盒魚貫而入。
  眨眼間,小小的食案上便擺滿了碗碗碟碟。
  碗碟的尺寸都不大,像是專門為幼童定制的一般。
  而碗碟里的東西,也都小小的,數量不多,只有兩三塊。
  龍歲歲目光落在那個盤子上,便有宮人拿著公筷給她夾過來。
  龍歲歲自己拿著勺子,將宮女夾過來的東西,一勺一勺的送進嘴里。
  好吃!
  真好吃!
  不愧是九族嚴選磨礪出來的廚藝,真的堪稱出神入化。
  龍歲歲作為一個見識過太多好東西的富二代,都忍不住要贊一聲好。
  誰說古人的享受不如后世?
  吃喝玩樂上,天朝的老祖宗們,真的才是祖宗!
  肉沫牛乳蛋羹,吃不出一點兒的腥膻之氣,反而只有牛乳的醇香甘甜與肉的香糯油潤。
  不能說達到入口即化的程度吧,卻也非常適合三歲的幼崽。
  龍歲歲吃得很是嗨皮。
  而快樂美好的時光,總是容易被人打破。
  “回稟公主,安王世子來了!”
  龍歲歲剛剛咽下最后第二口的蛋羹,就聽到了這么一聲回稟。
  龍歲歲拿著勺子,望著碗里剩下的最后一口,瞬間就沒了想吃的心情。
  唉,極品親戚來了,食欲都被搞沒了呢。
  剛穿來那會兒,龍歲歲所能接觸到的只有嚴嬤嬤和一群宮女。
  那時候,她還在胡亂猜測,以為原主可能就沒有多少親人。
  她那時還天真的想著:沒有親戚也好,至少不會有極品來自己面前上躥下跳。
  隨后,帝后回宮,從夫妻倆的談話中,龍歲歲大致知道了父母雙方的身世——
  韓攸寧,拋開穿越女的身份不提,她還是小說里的“林妹妹”。
  父母雙亡,留下百萬家產。
  韓家三代內沒有血緣近的親人了,只有一個嫡親的舅舅,母親臨終前,還特意將韓攸寧托付給了舅舅。
  韓攸寧便帶著百萬家產去了舅家。
  結果,就險些被吃了絕戶。
  韓攸寧不是林妹妹,她也看不上只知道姐姐妹妹、中央空調成精的表哥,索性就找了個契機,跟舅家撕破臉。
  搬出舅家,自立門戶。
  搞發明,開店鋪,不到兩年,便成為一代女巨賈。
  楊復禮,元后嫡幼子。
  奈何時運不濟,還沒有滿周歲,自己嫡親的倒霉大哥就被逼得(攛掇得)造了反。
  而縱觀歷史,太子造反的就沒有幾個能夠成功。
  楊復禮的便宜大哥自然也沒有成為例外。
  宮變失敗,被廢,整個東宮都被問罪。
  戾太子被逼自盡,元后自盡,楊復禮也被氣頭上的先帝丟回了奉恩公府。
  奉恩公府也因為這次宮變被連累,奪爵、抄家,嫡出一脈的成年男丁全部死絕。
  只剩下一個庶子,勉強支撐門戶,艱難的養著幾個婦人,和幾個年幼的男丁。
  楊復禮在落魄的便宜舅舅手底下討生活,日子可想而知。
  所以,他從小就混跡市井,偷雞摸狗,坑蒙拐騙,磕磕絆絆的總算長大。
  韓攸寧、楊復禮看著似乎都是“六親死絕”的天煞孤星。
  但,那是他們落魄時。
  楊復禮被先帝召回,冊封為雍王,便開始有各路親戚找上門來。
  其一,楊復禮的舅家,曾經的奉恩公府,那位便宜庶舅,仗著對楊復禮有撫養之恩,以“舅爺”自居。
  楊復禮:……老狗賊,你在想PEACH!
  當初但凡庶舅對他好一些,他都不至于像個孤兒般在市井掙扎著長大。
  所以,對于便宜舅舅,楊復禮直接命人打了出去。
  哼,若不是家里沒有養狗,楊復禮都想直接放狗!亦如便宜舅舅曾經對他做過的那般!
  其二,戾太子的遺孤。
  戾太子死了,東宮樹倒猢猻散,但戾太子的家小并沒有死絕。
  先帝不是后爹,戾太子、元后都死了,怒氣也就消了大半。
  對于戾太子的兒女們,先帝并沒有趕盡殺絕。
  還是老辦法,將孩子送還給外家。
  戾太子的太子妃姓沈,與名門吳興沈氏沒有半毛錢關系。
  沈家是武勛,祖上也是追隨高皇帝建立大雍朝的開國功臣。
  只是,近百年過去了,十數次的權力傾軋,沈家丟了爵位,沒了兵權。
  還是沈太子妃的父親,少年從軍,憑借一己之力,又給沈家掙來了一個大將軍的官職。
  沈氏也因為這個大將軍,被冊封為太子妃。
  而戾太子敢起兵造反,也是沈家的兵馬給了他底氣。
  戾太子落敗,沈家也被追責。
  大將軍被褫奪官職,沈家成年男丁被流放西BJ中留守的也只是一些婦孺。
  不過,沈家的婦孺就比奉恩公府的婦孺厲害許多。
  幾個兒媳婦沒有和離歸家,而是關上大門,好好照顧婆母與兒女。
  沈太子妃自縊,許是殉情,又許是以死謝罪。
  不管為了什么,她的死,讓先帝對沈家手下留了情。
  沈太子妃的一雙兒女,被送回了沈家,也得到了沈家的善待。
  當然,所謂“善待”,也是無法跟過去相比。
  沈家到底敗落了,只比尋常百姓好些。
  太孫、小郡主這對姐弟,也就過得比楊復禮這個便宜小叔叔略強些。
  他們雖然血緣很近,卻因為種種原因,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里,卻都沒有過來往。
  楊復禮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對便宜侄子、侄女兒。
  直到,他成了雍王。
  已經長大成人,并娶妻生子的侄子找上門來。
  楊復禮:……我連你爹都不認識,對于你,更是個陌生人!
  不過,古代到底重視血緣、重視宗族。
  不管怎么說,太孫都是楊復禮的親侄子,咳咳,比楊復禮都大三歲。
  楊復禮便送給了太孫一些房產、金銀等財貨。
  隨后,楊復禮去雍州就藩,太孫倒也硬氣,居然跟著楊復禮一起。
  楊復禮便對這個拍便宜侄子有些刮目相看,真有幾分將他當成親人。
  再隨后,楊復禮被召回京,冊立為太子,還登基為帝,太孫就不只是便宜親戚,還有那么同甘共苦的情誼。
  楊復禮流氓歸流氓,卻不會虧待了自己人。
  他便冊封便宜侄子為安王,一品親王,封地安縣。
  安王還好,算不得極品,但他的妻子,是在他還是平民的時候娶回家的,京郊農莊的農戶之女,就、頗有點兒上不得臺面。
  她生的兒女們,更是堪稱熊孩子……
  龍歲歲:……MD,最煩熊孩子,和寵溺熊孩子的極品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