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此事?”
  聽了國夫人的回稟,鄭太后不禁也冷了臉色。
  她鄭家的姑娘,居然被人如此糟踐?
  她還活著呢!
  “哀家見過梁國公夫人,看著她是個規矩人,韓仲禮呢,又是年少俊彥,才同意了這門親事!”
  “沒想到——”
  韓仲禮這豎子蠢笨啊,好的不學,偏偏學壞的。
  非要跟渣爹一樣的混賬。
  “娘娘,臣婦等沒有萬萬沒有想到。”
  “新婚之夜,男子居然用不圓房來拿捏、羞辱女子!”
  “真是駭人聽聞,真是無恥至極。”
  “原本,臣婦還想著,韓仲禮或許只是年輕,這才犯了糊涂,若是韓家其他人還靠譜,這門婚事也未嘗不能挽救一二。”
  “但,韓家上下也是沒規沒矩、毫無尊卑。”
  國夫人又把昨日見親禮、今日三日回門等,龍歲歲遭受到的楊姨娘的羞辱都說了出來。
  “二丫頭說了,國夫人倒是個好的,還暗中勸韓仲禮將那通房打發了!”
  “但,韓仲禮不聽啊!還有梁國公、楊姨娘等,也都把國夫人視作無物!”
  偌大的韓家,唯一一個還算是好人的國夫人,卻沒有半點地位。
  這韓家,也就真的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
  國夫人沒有把話得如此透徹,但鄭太后是什么人,自然能夠聽出她的言下之意。
  “你們想要讓伽藍和離?”
  鄭太后也沒有廢話,直奔主題。
  “韓仲禮想用圓房來拿捏伽藍,臣婦起初是氣惱、憤怒的。但現在想來,也不是壞事!”
  國夫人沒有直接回答“是與不是”,但這句話,已經透露出了她的意思。
  “……確實不是壞事!”
  鄭太后定定的看著國夫人,片刻后,緩緩點頭。
  和離也好!
  鄭家的女兒,決不能任人欺辱。
  鄭太后不只是心疼侄孫女兒,更是為了鄭家的名聲與臉面。
  哦,對了,還有鄭伽羅這個趙王妃。
  若是外人知道她的妹妹是寵妾滅妻中的妻,固然會同情,可依然會有人非議。
  甚至,還會覺得是鄭伽藍沒本事,自己拴不住男人。
  這世道啊,對女子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明明是無辜的受害者,卻還是被嘲笑、被辱罵。
  鄭太后倒不是性別判官,而是事關自家的姑娘,她自是格外在乎。
  鄭伽藍因為這件事,成了旁人茶余飯后的談資,自己丟臉,也會牽連到鄭伽羅啊。
  趙王可是要——
  一旦未來成功,鄭伽羅便是那母儀天下的國母,斷不能有太多的話柄。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
  韓仲禮寵妾滅妻,不把正妻當回事兒,那么作為他的岳家,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太多的幫助。
  鄭家為何會與韓家聯姻,當然是為了相互幫襯,互為依仗啊。
  韓家利用鄭家與皇家拉近關系,卻不能反哺鄭家……爭斗了一輩子,跟無數家族做過交易的整天后,才不會做這種賠本的買賣。
  所以,知道了奉恩公府的態度后,鄭太后沒有阻攔,反而順勢答應了下來。
  “娘娘說的是!確實不是壞事!”
  “不過,咱們家的姑娘,到底是在韓家受了委屈,不能就這么輕易的和離走人!”
  回稟完了,國夫人也沒有忘了“借人”的任務。
  鄭太后挑眉:“這是二丫頭的意思?這孩子,都嫁了人了,還這么的孩子氣!”
  不過,鄭太后喜歡!
  她鄭家的姑娘,就是要愛憎分明,就是要快意恩仇。
  她這個太后娘娘還活著呢,鄭家女兒若是還不能活得恣意,那她這個太后也就白當了!
  又不是主動欺負別人,不過是不想被平白被欺辱,鄭太后覺得,這很合理。
  “娘娘教訓的是,這孩子啊,就是被臣婦和她的老子、娘慣壞了!”
  國夫人嘴里認著錯,眼底卻滿都是柔和。
  很顯然,對于鄭伽藍這個孫女兒,老太太也是心疼的、寵愛的。
  如今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就要全力支持到底!
  “臣婦想著,她到底是晚輩,又是剛過門的新婦,就算受了委屈,就算占著理,也不能表露出來!”
  “臣婦倒是想著選幾個教養嬤嬤過去,好歹幫襯一二,也讓梁國公府那些沒規矩的人,知道知道什么是規矩,但,梁國公府再不濟,也是與奉恩公府一樣的一品門第。”
  “鄭家深受皇恩,又有太后娘娘庇護,自是不能太過張狂!”
  同樣的國公府門第,鄭家卻派人跑去韓家內院指手畫腳,太過失禮。
  妥妥的沒規矩啊!
  一個弄不好,還會有御史彈劾鄭家仗勢欺人。
  再一個弄不好,興許還能牽連到后宮的太后娘娘。
  說她老邁昏聵,說她故意縱著娘家人胡作非為。
  鄭太后聽著國夫人的話,沒有點頭搖頭,或是說些什么。
  唯有眼底閃過一抹滿意。
  自家這位主母啊,倒是個聰明、識大體的。
  還知道顧及國公府以及太后娘娘的名聲。
  鄭太后倒不怕御史彈劾,她既是太后,又是皇帝生母。
  底氣足著呢。
  慢說鄭家沒有仗勢欺人,就算真的欺了人,只要鄭太后擋在前面,不說御史了,就是皇帝也要退讓。
  孝道大如天。
  鄭太后一沒有插手朝廷大事,二沒有故意讓皇帝為難,只是想給自家侄孫女兒出口氣,就是朝中的大臣,都能夠理解。
  不過——
  雖然不在乎,可若是能夠省些麻煩,鄭太后也不會拒絕。
  且,聽到這里,鄭太后已經明白國夫人的意思。
  她想了想,說道:“正巧我宮里有幾個嬤嬤到了歲數,該放出去了!”
  “她們都沒了父母,又沒有兒女,侄子外甥什么的,到底都隔了一層。”
  “她們服侍哀家一場,哀家自然也要給她們一個歸宿!”
  “二丫頭剛嫁人,到底是新婦,哀家恐她年輕,不知道分寸,索性就把這幾個嬤嬤賞給她。”
  既然要名聲,那這“賞人”的借口就要想好了。
  這些嬤嬤可不是跑去給鄭伽藍當打手、幫兇的,而是代表宮里的長輩,來規勸、教導鄭伽藍的。
  這不只是長輩的好意,更全了鄭太后、奉恩公府的規矩。
  他們可不是胡亂插手親家的家務事,而是想幫助自家姑娘當個好兒媳婦。
  只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梁國公府有什么不規矩的事兒發生,嬤嬤們應該也不會坐視不管。
  她們可是最規矩的教養嬤嬤,更是宮里太后用過的老人兒。
  只要不是她們犯了錯,而是抓住了某些人切實的把柄……事情就算鬧到御史臺,也是鄭家占理!
  “多謝太后娘娘!娘娘放心,伽藍定會好好照顧幾位嬤嬤!”
  國夫人趕忙起身行禮謝恩。
  她更是代替龍歲歲做出承諾:以后,“鄭伽藍”會給幾位嬤嬤養老,絕不辜負她們的付出!
  “伽藍是我鄭家的姑娘,我對她自是放心!”
  “另外,你回去了,也告訴伽藍,宮里還有我這個太后,她只要有理,就不怕‘咄咄逼人’。”
  鄭太后說得十分霸氣。
  在她看來,對于鄭家人來說,無理都要辯三分,更何況是占著理?
  就是不饒人了!
  頂多被人說兩句不夠厚道,可自己不吃虧、不憋屈,這、才是正經!
  “多謝太后娘娘!臣婦就知道,太后娘娘最是疼愛這些小輩兒!他們有您這位長輩,是他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呢!”
  國夫人這次直接跪了下來,鄭重的道謝。
  進宮的時候,國夫人一個人外帶兩個仆婦。
  出宮的時候,身后就多了四個教養嬤嬤。
  她們看著四十歲左右的樣子,模樣算不得多么出挑,卻個個端莊、穩重。
  一看就是那種極有教養、極有規矩的人。
  不顯刻薄,反倒透著溫和。
  但,國夫人并沒有因為她們看著和氣就輕視,反而愈發客氣。
  回到奉恩公府,已經快到中午了。
  全家人在前面花廳開了宴席,男女分作。
  奉恩公和世子還不知道自家妻子(老娘)已經從宮里轉了一圈。
  他們繼續熱絡的招待著趙王、韓仲禮兩個姑爺。
  趙王似笑非笑,在他看來,韓仲禮這個便宜連襟,已經是個半死的人了。
  韓仲禮感受到趙王的細微變化,本就心虛的他,愈發的忐忑——
  鄭伽藍不會家丑外揚吧?
  國夫人她們這些女眷,不會已經知道她與他的紛爭了吧。
  韓仲禮不安著,又強行勸慰自己——
  家丑外揚了又如何?
  她若敢說他新婚之夜失禮,那他就敢擼起衣袖和褲腿,讓鄭家人好好看看,他們鄭家的姑娘都做了什么?
  毆打丈夫!
  就算是公主,被御史知道了,都要受彈劾呢。
  更何況,鄭氏女只是外戚之女,豈能如此的倒反天罡、不顧綱常?
  一頓飯,韓仲禮吃得是戰戰兢兢、食不知味。
  不過,他預想中的翁婿翻臉,并沒有發生。
  就是國夫人、世子夫人等女眷,也沒有找到他的面前。
  到了下午,趙王夫婦先行告辭。
  緊接著,就是韓仲禮提醒龍歲歲該回家了。
  龍歲歲:……回家就回家!男主哥,到時候,你可千萬要頂住哇!
  出了奉恩公府的大門,梁國公府的馬車已經準備就緒。
  只是——
  韓仲禮忽然發現,自家的隨行隊伍,似乎忽然就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