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亭夫妻新婚燕爾,如膠似漆。
顧南夕喝了一口婆婆茶,很是體貼的沒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
今年的春節假期沒有去年長,一大籮筐子的政務要處理。
婚禮剛過完不到三日,崔三論就和顧南夕告辭:“春耕在即,除了種小麥,還有神種需要我上心。今年,我想把軌道建設在全朔州鋪開。至于水泥,造價太貴,稅收財政支撐不起,官道依舊用土水泥。”
水泥確實比土水泥好用,更堅固平整。
但很多富戶人家認為,水泥不接地氣,他們更愿意用青石磚鋪地面。
顧南夕送崔三論出城。
朝陽初露,寒氣未消,遠山云蒸霞蔚,城門口已排起入城長隊。
賣報童清脆地吆喝著:“二郎大婚,客官,來一份《云州周報》不?”
有賣炊餅的大娘,舍不得交攤位費,就在離城門口幾十米處擺攤。
美食香氣撲鼻,剛下夜班的工人們三三兩兩,去攤子上買幾個炊餅,再上隔壁攤子,買一杯生姜飲,舒服的長嘆一聲。
崔三論望著這樣的場景,只恨自己早出生幾十年,若蒼天愿意再給自己十年時光,整個北面是否都能像云州這般?
“義父,扁鵲安給您開的方子,一定要喝!平日里的作息就按照子午注流來。政務是忙不完的,您多放手,交給牛錦一這樣的年輕人。”
顧南夕和崔三論很長時間沒見面,一見面卻只有短短幾天。
顧南夕只覺得有說不完的話,叮不完的囑。
崔三論畢竟上了年紀,縱使有專門的大夫為他調理身體,在繁重的公務下,他見老許多。
顧南夕看著崔三論滿頭銀絲,心生愧疚。
這個義父,認親過程充滿機緣巧合,但他對自己,對三個孩子盡心盡力,哪怕是親父親,也沒他做的那么多。
“本來承諾給您養老,結果卻累得您一大把年紀,還要在外奔波。”
崔三論不耐煩地甩衣袖,示意車夫趕緊走:“瞧不起誰呢?我一頓飯能干一斤肉,你行嗎?磨磨唧唧的,趕快回去吧,我不用你管。”
說是這么說,當馬車走出好遠,崔三論還是掀開簾子,回望城門。
顧南夕的身影一直站在那里,和身后的撫冥鎮融為一體。
崔三論放下簾子,輕聲自言自語:“你以國為家,我以你為家。終有一日,我們能家人團聚。”
送完崔三論的第二日,顧南夕為馬南天商隊送行。
馬南天和蘇云煙將一起去西夏。
“你們的安危為重,在生命面前,一切金銀財寶皆可拋。”
顧南夕把一塊令牌塞進蘇云煙的懷里。
這個小丫頭長得比顧南夕還高,穿著一身胡服,烏黑濃密的頭發盤成一個丸子,塞進三山冠里,襯得那張瑩白如玉的小臉更小了。
仔細算算,蘇云煙還沒滿十八。
她就走南闖北,參加過守城戰,如今更要去鄰國,執行危險任務。
顧南夕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蘇云煙的臉:“令牌要收好,它能調動寰州守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此去西夏,身份不僅是一個商人,更是我顧南夕的女兒,未來的長公主!”
顧南夕拍拍蘇云煙的肩膀:“若你覺得有必要,不用考慮是否會影響兩國邦交,直接動兵!西路將軍是阿勒川。”
阿勒川,李老大,傅明遠三人共同護衛幽云十六州,草原,以及云州。
阿勒川負責中路,過完年后應換防到東路,但顧南夕出于私心,把阿勒川調去西路,李老大換去東路。
令牌貼在胸口,燙得人心肝發顫。
蘇云煙動動嘴唇,想說一些言辭高大上的話,想說自己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
但她最終都沒有說出口,而是像小時候那樣,環住顧南夕的腰,把腦袋搭在顧南夕的肩膀上,撒嬌道。
“阿娘,我是不是你最好的崽?”
一同來送行的蘇云亭,聽到這話,鼓起腮幫子,剛想開口就被姝瑤擰了一下腰間軟肉。
顧南夕捧住蘇云煙的臉,對著她光溜溜的腦門,重重地波了一下:“對,你是我最好的崽!”
如此外放的炙熱回應,讓蘇云煙像喝醉酒一般,站在原地呵呵傻笑。
顧南夕轉向馬南天:“馬大當家的,一路珍重。”
馬南天早就習慣了離別,他的小孫孫跟兒媳婦在一起,他沒什么可掛念的。
“大人安心,這次我們選的品是絲綢和茶葉。西夏掌控河西走廊,中轉西域和中原的絲綢茶葉,玉石。商稅是他們重要的財政來源。以商人身份去西夏,并不惹人眼。”
說完,馬南天爽朗大笑:“牛羊肉還是得多加香料,才能好吃。等我去西夏,和大香料販子接上頭,努力配出您說過的十三香,給您帶回來。”
顧南夕:“行!屆時就取名馬氏十三香。”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商隊蜿蜒如河,終究還是消失在視線盡頭。
顧南夕回身看著蘇云亭:“你們是不是也要走了?”
蘇云亭嘟嘴:“阿娘,您趕我走。”
顧南夕沒心情看他耍寶,一個接一個的送走自己親近之人,心情擰巴的跟麻花似的。
“要走趕緊走,免得趕不上趟。出海后,照顧好你媳婦兒。不用每年都回云州,安心經營好我們的后路就行。你說的那片異國土地……”
顧南夕有些牙疼,如不出意外,那里應該就是印度半島。
這地方,地理位置優越,就是原住民有些叫人一言難盡。
蘇云亭不愧是顧南夕的兒子,兩人想到一塊去了。
蘇云亭:“那里最大的兩個王國是朱羅王朝和后遮婁其王朝,一個壟斷印度航線,一個靠近大食貿易路線,更富裕一些。這兩個王國敵對,且都曾派人去大周,被海島狙擊,沒能成行。”
“海島?”
“嘿嘿。”
顧南夕……
行吧,孩子心里有數就行,既然把海外的事交給他,就讓他放手去做。
他是云州的后路,云州也是他的后路。
和蘇云亭同日離開的,還有陳逸軒父子,他們要帶著商隊去朝鮮半島。
高麗和大周朝廷往來頻繁,大周還打算在泉州設立高麗所。
陳家父子對高麗不算陌生,沖顧南夕擺擺手,顛顛地跑了。
他們一走,顧南夕瞬間覺得云州空曠了許多。
想了想,顧南夕決定去方隱年,還有一件事沒決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