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轟的一下炸開。
眾人再也顧不得維持秩序,爭著搶著,扯著脖子解釋,他們絕對沒有不良居心。
“主編明鑒,我真的不知道里面有這么多說道啊!”
“我沒有看過《老同傳》,聽都沒聽過!”
文鈺假作為難地聽他們解釋,心里一片清明。
方才的說辭,是自己故意為之。
這些推論,是真是假并不重要,會有專門的人去求證。
文鈺要的是引起小說家們對此事的重視,要的是統一口徑。
從他們之前的談論,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女子纏足的痛,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
跟他們說兩性自由平等,說纏足是對女性的迫害,全是對牛彈琴。
文鈺眼神透射出冰冷無情,仿若一片沉寂無聲的冷漠海洋。
沒關系,他們聽不懂,那自己就說一些他們能聽懂的。
輿論的權力下放太久,是時候該收回來了!
等到眾人眼神里透露出絕望,覺得自己小命休矣時,文鈺才緩緩開口:“你們莫慌,事情還沒到最糟糕的程度,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誰知道《老同傳》的后續?”
“我!我!”小老頭高高地舉起手,“我因上次的話本成績不佳,就想向最暢銷的《老同傳》作者取經,沒找到寫作人,但機緣巧合下得知后續。”
文鈺示意小老頭往下說。
帶著將功折罪的心思,小老頭知無不言:“蘭花備受寵愛,生二子一女。如煙只天天干重活,只生一子。后遇到民亂,蘭花在家中護衛的保護下,安全無虞。柳如煙的孩子被凍死,她被屠夫打瘸了雙腿。”
想到最后的結局,小老頭咽了咽口水。
當窗戶紙沒被捅破時,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柳如煙是對照組,過得越慘,女主就越幸福,觀眾老爺們就越爽。
一旦捅破這層窗戶紙,把蘇云煙帶入柳如煙,臥槽,天都要塌了!
瞬間就能感受到主編大人的憤怒了喲!
遭瘟的作者,取名百合,茉莉不好嗎?叫什么柳如煙?!
小老頭哭喪著一張臉:“蘭花派人去接柳如煙,柳如煙卻覺得兩人命運反轉,恨天道不公,不肯投奔蘭花。最后,蘭花兒孫滿堂,長命百歲。柳如煙卻被凍死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
文鈺的拳頭硬了!
好一股惡臭,令人作嘔。
文鈺深呼吸好幾口氣,壓抑住內心的戾氣,擠出一抹微笑:“《老同傳》已成為一股風向,強行禁止,只會引起反彈,讓更多的人好奇內容。我們群策群力,想想該如何引導風向。”
這個簡單!
編故事嘛,大家的拿手絕活。
當即就有人站出來:“市面上,《老同傳》的進度不一,最快的已經講到民亂爆發。我們完全可以更改之后的劇情,同時更改一點細節。例如,柳如煙嫁人后因為要干重活,小腳很不方便,便放了足。”
“等到民亂后,柳如煙因放足,一雙腳跑得比別人都快,成功保護好兒子,決定一家三口投奔蘭花。”
“亂軍本就為搶奪錢財,第一時間就去搶蘭花家。蘭花家的護衛拼死拖延時間,蘭花帶著孩子逃跑。”
這才是合情理的,誰都不是傻子,亂軍肯定先搶有錢人啊。窮人家,連耗子都不稀得去。
小說家家們的靈感如泉涌一般:“蘭花小腳跑不快,被亂軍抓住玷污。”
帶點顏色,觀眾老爺們愛看。
文鈺想也不想地否定道:“我們的目標是引導風向,不是逼死纏足的女子。”
若真這么宣傳,南面那么多纏足的女子,該怎么辦?
不到片刻,小說家們又想到了新的故事脈絡:“蘭花跑不快,即將被亂軍抓住之際,柳如煙一家人趕了過來,成功救下蘭花。雙方彼此扶持,共創美好生活。”
文鈺皺眉,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故事。
但對于老百姓而言,能過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們可不想什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文鈺垂眸,先這樣吧,慢慢來,不著急。
文鈺拍板:“行,就這么辦!寫故事的時候盡量用大白話,標題能有多炸裂就寫多炸裂,務必要壓下原先的結局!”
“遵令!”
除此之外,為了分《老同傳》的熱度,眾人又構思了好些個話本子。
纏足最有話題度,那就先用纏足把人勾進來,后面的內容,自然是他們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第一個故事,貧窮纏足女孩嫁入高門,得夫婿寵愛。然而,夫婿身體日漸削弱,府里怪事頻發。最終發現,纏足女本是一縷幽魂,在纏足過程中高熱不退,父母不肯放足,女孩身死,怨氣不散,化為鬼魂。
表面是甜寵文,實際是鬼故事!保準讓觀眾老爺們印象深刻,永生難忘。
第二個故事,是個性別反轉文,開篇就是一個女孩哭著求父親放過自己:“乖妞妞,你給我放了足吧,實在太疼了。”
原來,女孩和父親的靈魂互換了!
主打的一個就是獵奇。
第三個故事,陳府老爺和妻子舉案齊眉十來年,突有一日,陳老爺哭著喊著要納纏足女子為妾。
陳夫人都快哭瞎了,也沒辦法讓陳老爺回心轉意。等小妾入府后,獨得寵愛,天天在陳夫人面前,耀武揚威。
直到有一日,陳夫人病倒了,小妾忙前忙后伺候著。
在夜深人靜時,小妾親吻陳夫人的額頭:“你瞧,男人皆是負心薄情郎,唯有我最愛你,把你放心上。”
陳夫人驚駭,如嬌花淋雨般楚楚可憐,卻生不出對小妾的惡心厭惡。
小妾得寸進尺,與陳夫人貼貼。
兩人十指相扣,小妾如惡魔低語:“弄死他,我倆就能長長久久的在一起,永不分離。”
文鈺……
這群小說家騷起來是真的騷。
一旦給他們放開下線,是直接沒有下線!
文鈺腮幫子疼,看著眾人興致勃勃,兩眼泛光,想出來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
文鈺能怎么辦?
只能認了!
有這些故事打底,還想纏足?呵!
文鈺本還想唱一出戲,但見眾人瘋魔至此,不忍心打斷他們的思路,便直接去找王大人蓋章。
日后,想在北面說書,必須要得到官方的應允,蓋官府的章才能有資格在茶樓酒肆說書。
當然,說書人會有補貼的,只不過補貼不高,只能維持不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