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沒有在龍宮待多久。
龍宮雖然金光閃閃金碧輝煌,但太過閃耀,待久了會晃花眼睛。
而且,除了看蚌女跳舞,龍宮中再沒有其他消遣。
白玉堂都忍不住同情龍宮中的這一群家伙了。
于是離開之前,三個人將隨身帶著的紙牌、大富翁、跳棋以及麻將等游戲道具都留了下來。
龍王對這些游戲十分感興趣。
柳柊三個教授他玩法后,他就沉迷其中了。
太好玩了 早知道人間有這么好玩的東西,他早就打發人去買回來了。
也就不用成天對著蚌女的舞蹈打瞌睡了。
龍族自此淪為了游戲廳。
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辦游戲大賽。
斗地主比賽、麻將比賽、拖拉機比賽、二十一點比賽、大富翁比賽小日子越來越有意思了啊 陷空島這一邊,某天四鼠起床,忽然聽到下人稟報,自家島上忽然出現了許多只有海里才有的海鮮,驚疑不定。
直到盧方找到被某條金槍魚壓住的紙條,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兒。
自家五弟現在能耐了,竟然跑到海底龍宮做客,還讓人龍王送禮。
他們也跟著沾光 這么多的海鮮,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時候。
放久了會壞,趕緊拿一部分送人。
金華府的白家是一定要送的,丁家莊也送一些過去。
只可惜開封距離太遠,不能給包大人公孫先生和展護衛送去平常。
不說陷空島四鼠頭大地處理海鮮問題,再說柳柊這邊。
三個人離開東海,直接來了開封。
他們是來給包大人和公孫先生以及展昭送海鮮的。
拜他們所賜,開封府眾人都吃上課海鮮宴,而且連續三天。
吃得大家對海鮮都無感了。
展昭很忙,相國寺最近舉辦廟會,安保工作十分重要。
展昭帶著開封府的衙役要去那邊維持秩序,進行安保。
柳柊三個跑去湊熱鬧。
來參加廟會的人非常多,相國寺外的空地上擺了許多攤子,售賣各種東西和吃食。
其中一處空地修建了一個大臺子,據說要進行拍賣會。
好些權貴富豪在臺子附近占了位置。
柳柊等人來得晚了,已經沒有空位給他們坐了,三人只能站在外圍。
接近午時的時候,拍賣會開始看了。
拍賣會上的貨品都是一些價值不低的東西,普通人根本買不起。
這些東西對三人沒用,他們也只是來看個熱鬧。
“下一件商品,叫做螺鈿火柜。這時江南運來的,只有三件,其中兩件,一件在皇宮,一件太龐太師府。剩下這一件,只要你得到了,可就與官家和龐太師體驗一樣的享受了。還等什么呢”
主持人在臺上熱烈推銷,調動了所有人對火柜的興趣。
火柜的原主人聽到每一個的報價,興奮得滿臉通紅。
柳柊看到火柜原主人,道“這才過多久,這人就虛了這么多。”
白玉堂不屑地道“不知節制,活該。”
管若虛搖搖頭,對楊十一也是看不上。
三個人在船上的時候就看出楊十一是個酒色之徒,但只半個月不見,這人臉色蠟黃,看著身體差了許多。
他們想不通了,江南的美女不比京城多嗎 最終,火柜以五千貫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富商。
楊十一收到錢,立刻便離開了相國寺,跑去青樓了。
柳柊盯著剛剛擺上拍賣臺的貨品,眼中升起興趣。
這是一個庭院擺件,制做得栩栩如生,仿佛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等比例縮小后拿出來拍賣一樣。
這件擺件制做得非常細致精美,看到的人不由贊嘆,都對其升起了興趣。
主持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介紹這件擺件的優點,向眾人極力推銷這件擺件。
更多的人心動了,想要拍下這件物品。
但,有對擺件有所了解的人揭露了擺件的真相。
“這不就是那件受詛咒的擺件嗎”
他身旁的人好奇地問“受詛咒怎么受詛咒法”
那人“這件擺件名稱叫做寄青園,是一個富豪為了讓遠嫁的女兒寄托對家的想念,讓工匠按照自己家中的布置,完全復刻制做出來的,做為自己女兒的嫁妝。后來那女兒一家遭遇匪徒,滿門被滅,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被劫匪給搶走了”
說到這里,那人停住了口。
旁邊有人不免催促“后面呢怎么了”
卻原來不止那人的朋友,其余坐在附近的人也都豎起了耳朵聽他“講故事”。
那人“急什么等我喝口水。”
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潤潤嗓子,才開口繼續道“發生了這么大的慘案,官府自然要剿匪。不過等官府的人尋到那伙劫匪的大本營,卻發現匪徒們全都不見了。官府以為匪徒是得到剿匪的消息先一步跑了。他們將匪徒老巢中的東西全都搬了回去,其中就有那樣擺件。”
那人“有主的東西都歸還了主人。像女兒一家都死絕了的,官府便自己處理了。那樣擺件據說被知府大人的夫人看到,拿到自己院子做了擺設。結果,一個月后,知府夫人院子里面的人包括知府夫人全都失蹤了。知府大人讓人尋找夫人下落,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
“那時候,沒有人想到知府夫人的失蹤與擺件有關系,知府大人將擺件給了自己心愛的一個小妾。不久之后,那小妾跟她的貼身丫鬟也失蹤了。”
“知府大人嚇壞了,以為鬼怪作祟,請了和尚道士做法。但那些和尚道士都沒有本事,看不出擺件的異常。”
“后來知府嚇得生病了,無法管理府中事務,便有下人將擺件偷出來,典當換了銀子。”
“結果那家當鋪也發生了失蹤事件。有厲害的捕快探查,發現這些失蹤事件時都有擺件的存在。于是有人就想毀掉擺件,但無論用什么辦法,都無法毀壞擺件一點。沒有辦法,最終只能將擺件封存起來,埋進了深山之中”
那人“也不知道這拍賣行的人從哪里將這擺件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