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宮,太上皇親見了賈珍。
  看著誠惶誠恐的年輕面龐,太上皇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賈家的忠心是有的。
  所以,他如父皇當年一樣,早早的就在賈家選了最厲害的賈敬給太子。
  想著他們將來也能君臣相得。
  可能是年紀大了,可能是心里又有點后悔了,昨晚他又夢到了曾經鮮衣怒馬的太子。
  那時看到太子他是何等的高興,何等的驕傲啊!
  一天的疲憊總會因為太子而消散,生病了,睜開眼的第一時間,見到的必是太子,養病時,太子也必會帶著處理不完的政務,陪在他的寢宮,如現在的皇帝兒子一樣,簡單的先替他處理了,為難的,拿不定主意的,再來問他。
  他從來不擔心,不在了,太子不能勝任。
  那時候,太子的身邊也總有賈敬。
  就好像他的身邊總有二賈一般。
  可是他們都不在了。
  太子死了,他也冷落了二賈,兩人也在那一年積憂成疾,以至于身上舊傷大爆發,相繼離世。
  那一年,死了多少人啊!
  太上皇閉了閉眼睛,溫聲道:“賜坐!”
  “……謝太上皇!”
  發現真的要聊家常,賈珍的心好慌。
  他不知道該聊什么。
  家里沒什么出彩的。
  “你現在是賈家族長了,族中事務可能處理的明白?”
  太上皇其實知道,賈家在養廢這個孩子。
  曾經他還跟太子說過,寧國府連著三代都是他們的身邊人,到第四代的時候,該注意,還當注意。
  結果太子卻說,四王八公里,賈家最知進退,決不會做出讓皇家為難之事。
  果然,這孩子跟代儒的長子一樣,文不成武不就的。
  “勉…勉強還可以。”
  賈珍嚇得額頭冒汗。
  他這個族長當得不稱職,“不懂的,臣會詢問母親。”
  話剛說完,賈珍就又跪下了,“臣謝太上皇賞我母親體面!”在這一點上,他是真的感激太上皇,所以磕頭的時候,很誠心的又磕出了好些響來,“只盼太上皇能長命百歲……”
  這百歲一出,賈珍又嚇得一身汗,“只盼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坐吧!”
  太上皇聽膩了后面的萬歲,古來皇帝多短壽,他只盼著自己能長命百歲便可,“朕與你祖父、叔祖自幼相交。一起喝過酒,一起騎過馬,一起……遇過險。”
  他們的年齡比他大,一直護衛著他。
  在前面的三個哥哥不是戰死,就是被人毒殺后,他這個父皇唯一的獨苗苗就被賈家父子兩代護著了。
  寧國公和榮國公一主內,一主外,再加上他們的兒子,真的把他護得跟鐵桶一般。
  太上皇很是感慨,“萬歲這話,也就聽聽罷了,百歲很好。”
  這孩子是個實誠人。
  “當年你大伯未到十歲,一病沒了,你祖父可是在朕面前哭了好一通鼻子。”
  喪子之痛,那位老大哥到死只怕都沒釋懷。
  所以,他的太子沒了,賈敬卻還能活著。
  “如今你有妹妹了,可有稟你祖父?”
  “稟了!臣兒子替臣在祠堂跟祖宗們報喜的。”
  賈珍的眼圈有些發紅。
  雖然想過太上皇可能會跟他話家常,可是沒想到會說這些。
  “那天臣被人刺殺,生死一線,母親也在產房掙命,多虧了皇后娘娘派了醫女過去,救了母親和妹妹一命。”說著,賈珍又磕了一個頭,“臣全家上下,俱感激不盡!”
  “……皇后確實很不錯。”
  太上皇也沒有想到,當初為兒子隨手指的媳婦,會是眾多兒媳中最好的一個。
  能幫他念著舊臣,想來皇兒也曾在她面前說過不少。
  這一會,太上皇對陪在宮里的皇帝兒子和兒媳,又難得的滿意了一些,“說到刺殺,那刺客可找出來了?”他原先記著的,后來事多就給忘了,這一會提起,自然就要問一問。
  “……還沒有,只知道跟前朝余孽有關。”
  該哭訴的還得哭訴。
  這是祖父還在世時就教他的。
  老頭子怕他自己和父親手上沒個輕重,一不小心把他打死了。
  賈珍可憐巴巴,“太上皇,他們在那時動手,是想滅我一家啊!”
  他兒子還小呢。
  “臣前兒去刑部催了一下,那邊的大人還對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說他們已經在盡力追查。可臣在五城兵馬司的朋友又說,這案子只怕要不了了之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剛開始時重視了,如今就在可查可不查之間。”
  賈珍咽不下這口氣。
  他差點死了呢。
  所以,在看到太上皇的好臉之后,忍不住又告了狀。
  “還有這等事?”
  太上皇的眉頭果然皺了起來,“來人,去刑部,問問那付老官是怎么回事。”
  “……是!”
  隨侍的小太監看了一眼賈珍,麻溜的去了。
  “謝太上皇為臣做主。”
  說著賈珍又磕了一個頭。
  太上皇擺擺手,“你兒子叫蓉哥兒?”
  “是!”
  說到兒子,賈珍臉上帶了笑,“他比臣有出息,如今已經讀到孟子,說將來蟾宮折桂,要來多給您磕幾個頭,好回祠堂跟祖宗們報喜呢。”
  太上皇:“……”
  他微微愣了一下,想到暗衛報上來的賈蓉年紀,緩緩的笑了,“那朕就等著他蟾宮折桂,來給朕磕頭,到他祖宗們面前報喜。”
  看樣子,他還很有些壽數。
  太上皇相當滿意,感覺賈珍這小子雖然不成器,嘴巴倒還挺甜,“對了,他既然比你有出息,你這個當爹的,就不能隨意打他了吧?”
  寧國公打兒子跟打賊似的。
  太上皇親眼見到,寧國公把賈代化打成什么樣,那真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的他都心驚肉跳的。
  偏偏后來,賈代化打賈敬也是一樣,有一次還把太子給嚇著了。
  太子跑他面前說,‘父皇您真好。’
  那時候是真好啊!
  “……臣……”賈珍扭捏了一下,“他有他祖母護著,臣一直都不怎么能打到他。”
  他已經好久都沒打過兒子了。
  賈珍略有些遺憾。
  臭小子比他少挨了多少打呀!
  “哈哈哈”
  太上皇看懂了他臉上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朕還記得,你小時候進宮爬樹掉下來,你祖父嫌你爬個樹都爬不好,最后甩著鞭子把你又攆到了樹上。”
  這孩子可憐巴巴的,不僅被他祖父揍,還常被賈敬揍。
  “也是你祖母過來,抹著眼淚把你救回家的。”
  “太上皇,臣那時候才六歲呢。”
  提到當初,賈珍也忍不住的笑。
  可惜,祖母去的太早了。
  要不然,他不僅有母親護,還有祖母護。
  不過,自從祖母去了,祖父就不怎么打他了。
  如果時間能回溯,他真希望祖父還能打得動他,而祖母也還能每回都跳出來護他。
  從甄太妃宮里趕回來的戴權,遠遠就聽到太上皇笑得暢快,眉頭微蹙后,忙加快了腳步。
  此時的皇帝難得操心了一下皇后那邊。
  沈氏讓林如海實驗的鹽田收效太好,江南那邊的暗衛已經傳書回來,不給恩典實在過意不去。
  但父皇明顯想要按著,他這個皇帝想給也給不成。
  只能給一個看樣子很重的承諾。
  雖然自覺沈氏是個聰明人,就算提要求也不會太離譜,可皇帝身無長物,難免心虛。
  “皇上!”
  劉公公喜氣洋洋的過來了,“小三子剛剛來報,沈夫人請皇后娘娘放女史元春歸家呢。”
  皇帝拍了一下桌子,甚喜。
  “也不知道她們都說了什么,皇后如今要給新平侯保媒。”
  新平侯?
  皇帝想了一下,慢慢點頭,“確是良配!”
  父皇也在操心這件事。
  他一下子站了起來,“走,擺駕壽康宮。”
  讓父皇下旨賜婚最好了。
  否則夜長夢多的,讓甄太妃破壞了就不好了。
  皇帝在甄太妃手上吃過太多的虧,現在就打定一個主意,決定的事,只要有三分把握,馬上就辦,絕對不能拖。
  坤寧宮里,沈檸才跟皇后打聽了新平侯程洛的身體。
  確定他手腳俱全,因為家變,略有體弱,身邊也無侍妾,以后更不可能上戰場,當場就應下了。
  生怕應慢了,元春回家要被賈母和王氏糟蹋。
  她們一個是祖母,一個是親媽,在元春的婚事上,比她更有發言權。
  萬一王氏糊涂,想替王家拉攏誰誰,把元春許給軍中將官那就完蛋了。
  “夫人對這個女婿,看樣子是相當滿意了。”
  保的媒能得女方滿意,皇后也甚高興,“回頭我跟皇上說說,看看能不能下旨賜婚。”
  “如此就更好了。”
  沈檸感謝,“一切麻煩皇后娘娘。”
  “哈哈,說什么麻煩,他們婚事成了,我們兩家也算親家了。”
  皇上對寶豐公主的事,很有些難過。
  那是曾經照顧他的姐姐呢。
  皇后因為皇上,對程洛的事,當然也就上心些,“如今的程家,程洛也只有一個庶兄了。”
  另外一個跟程洛一般大的,也被寶豐公主帶走了。
  其實要皇后說,寶豐公主還是太心慈了,既然干了,就應該把程家那個老太婆和她喜歡的庶孫,一并全都帶走才是。
  堂堂公主的性命,居然只帶走了兩條命。
  害得程洛還要因為孝道,敬著那老太婆。
  “程家本家也沒多少人。”皇后道:“當初出事,皇上甚為震怒,本意是想給他們分家的,可惜最后出了一些事,也沒分成。”
  老太婆走了南安太妃的路子,太妃找了甄太妃,人家又在太上皇那里歪了一嘴,一個‘孝’字生生的壓住了他們所有人。
  “等到程洛成婚……”
  “為了我家女兒的安全,我自會看著,盡量讓他們分家。”
  沈檸笑容滿面。
  沒機會也可以創造個機會。
  雖說她沒有宅斗的經驗,可是宮斗劇著實看過不少。
  元春又能在宮里生存至今,也許稍提一下,她就知道怎么做了。
  “夫人喝茶!”
  皇后就喜歡沈夫人這樣聰明又有底線的人。
  剛剛甚至打聽到程洛有無其他隱疾。
  顯然,稍有不好,她就有可能反水。
  皇后挺佩服的。
  放棄那么重的承諾,為一個隔房的侄女能做到如此,實在是太難得了。
  “這是今年新出的明前茶,你要是感覺好,回去帶上幾罐。”
  “如此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沈檸和皇后相視一笑。
  兩人還不知道,因為她們相談過久,已經有小宮女往外報信了。
  王氏花大筆銀子送進宮的信,甄太妃早就看過。
  元春能不能往皇上身邊湊,她原本是不太在意的。
  畢竟她遠不能跟她比。
  皇上最愛重的是皇后,元春想學她走寵妃的路子……,根本不可能。
  賈家日薄西山,子弟不肖,更不能跟他們甄家比。
  不過賈家再日薄西山,軍中也還有點人脈。
  甄太妃一直等著,想看元春和賈家的所有底牌。
  看清楚了,才能掌握住。
  太上皇的身體雖然還好,但皇上也漸漸站穩朝堂,想要再把他拉下來,很難很難。
  甄太妃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只是這想法,太需要元春的配合了。
  她還是只能等,等她在宮里處處碰壁之后再說。
  “娘娘,皇上又來見太上皇了。”
  宮人進來,低聲回稟。
  “知道什么事嗎?”
  “不知道,不過皇上滿面春風的,似乎是有什么高興事。”
  “……那就去打聽著。”
  甄太妃想到什么,“對了,那賈珍走了沒?”
  “還沒有。”
  宮人搖頭,“聽說因為他,太上皇已經笑了好幾場。”
  什么?
  甄太妃一下子站了起來,“怎么不早稟告?”
  做為枕邊人,她知道太上皇因為年紀大了,越發喜歡回憶往昔。
  賈家兩代人的相護,一直記在太上皇的心里。
  若沒有太子那事,她兒子都要看賈敬的臉色。
  “走,去看看。”
  說來,甄家和賈家也是拐著彎的親戚呢。
  她的一個嫂子就是史家人。
  雖然早逝了,但真要攀,還是能攀得上的。
  甄太妃帶著人急匆匆去時,卻不知道,皇上已經笑容滿面的在跟太上皇提程洛和元春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