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由你們親手培育出來的生命,將遍布整個月球,將這里荒涼的土地開墾成農田,將一片片的沙漠變成綠洲。”
不得不說,當徐川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無論是劉成益還是婁成濟,亦或者是在場的其他人,全都莫名心跳加速,血液沸騰了起來。
尤其是那一句‘將華國的旗幟,插滿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更是仿佛一聲貫穿了整個文明長河的號角。
一種與生俱來的、關于播種與建設的古老契約被驟然喚醒。這使命感在眾人胸中激蕩著,所有人都迫切地要將秩序的疆界推向星海,讓繁榮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勢。
聽著徐川的夸贊,劉成益和婁成濟兩位教授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板,微微揚起了下巴,臉上也帶上了一抹自豪的笑容。
開疆辟土,這毫無疑問是每一個國人的夢想。
盡管他們只是其中的一員,卻也足以載入史冊,被文明所銘記了。
當然,激動自豪和心潮澎湃的,并不僅僅是劉成益和婁成濟兩位教授。
在徐川順利的返回地球后,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以及他在月球基地巡視所說的這些話語被華國的媒體正式轉載到了新聞消息上。
《ctV媒體》:“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我國徐川院士抵達月球視察成果!”
《華新社》:“經歷兩年的生存性實驗,月面生物圈工程圓滿完成,人工生物圈研究進入新紀元!未來將廣泛應用于月球火星乃至其他星球的開發居住!”
《金陵日報》:“由我校徐川院士擔任總設計師兼總顧問的月面生物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外星移民近在眼前!”
《科技新聞報》:“我國徐院士在月球生物圈基地以‘將荒涼的土地開墾成農田,將一片片的沙漠變成綠洲’為主題核心講話,推動人類星際移民時代的到來!”
《華國三農報道》:“.”
在眾多媒體接二連三的報道下,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解封、徐川院士登臨月球生物圈、月球種田、星際移民等等一系列相關詞條很快就登上了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進而引起了無數網友的討論熱議。
而作為一個國際合作工程,月面生物圈上駐扎和在內進行研究的也并不僅僅只有華國的學者。
因此,徐川視察月面生物圈基地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各國主流媒體的注意與聚焦。
相關的新聞報道很快就同步傳到了外網,并且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可以說是震驚到了不少人。
尤其是對那些一直認為航天事業曾是米國夢中一部分的米國人來說,這一消息簡直如同遇上了一記晴天霹靂,被驚的不知道該作何反應了。
推特臉書等社交平臺上,相關的話題很快就占據了的榜首,引起了無數人的討論。
尤其是當初月面生物圈工程建造的時候,米國被踢出局無緣這項工程,當局為了挽回顏面,通過媒體對外進行解釋‘月面生物圈工程只會是投資巨額資金,但注定會失敗的項目。’
因為生物圈二號工程已經全面驗證了生物圈工程的失敗性。
在環境和條件更好的地球生物圈工程都失敗了,月球上就更不可能了。
無論是月壤中蘊含著的氦三還是月球沒有足夠的大氣層保護地表,都會殺死月面生物圈工程中的生命。
而這一解釋在當初的確讓不少的米國民眾相信了,認為當局之所以沒加入月面生物圈工程是一個正確無比的決定,是一個節省巨額經費支出的出色決案。
因此,不少人都在等待著月面生物圈工程失敗的消息傳遞回來。
然而當月面生物圈工程順利解封,完成自己的任務的時候,那些曾經相信了米國政府當局解釋的納稅人,那些曾經被蒙騙在鼓里的民眾,全都懵了。
尤其是當初NASA宇航局聯合米國政府當局在官網上發布的那一條推文的評論區,直接就被這些人擠爆了。
月面生物圈工程順利解封了!不是說生物圈工程不可能成功的嗎?
NASA的負責人呢?為什么不出來解釋一下華國組織的月球生物圈工程成功了?
法克!NASA每年燒了那么多錢,到底把錢燒到哪里去了!
謝特!生物圈工程成功了,華國馬上就可以開啟大規模的月球移民工程。而我們的政府到底在做什么?
有沒有一種可能,月面生物圈工程其實是失敗了?要知道我們的生物圈二號是全封閉式的,沒有任何的物資補充。而華國在月球上建造的生物圈卻一直在補充物資,盡管他們一直說補充的物資數量極少,但這中間的具體數量有多少誰知道呢?
別自欺欺人了,且不提月面生物圈工程是那位徐教授主導的項目,以他的品德根本就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光是月面生物圈里面1并不僅僅是華國人,還有歐洲、沙俄、日韓等其他國家,如果運輸的物資有問題的話,早就爆料出來了。
承認別人比自己更優秀很困難,但如果你們再繼續沉浸在幻想中,那我們真的永遠都無法追上華國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當初我們之所以沒有加入月面生物圈工程并非是因為認為這個項目必然會失敗,而是被別人踢出去的?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初是有這樣的消息傳遞出來的,現在看來這極有可能是真的。我們并非主動退出,而是被華國給踢出去了。
爭論的聲音在推特臉書這些社交上不斷發酵,以至于NASA宇航局和當局政府不得不暫時先關閉了評論區。
而這一做法更是直接引起了民眾們的暴動,許多人都認為這是NASA宇航局和當局欺騙他們的行為。
畢竟在五年前,米國都是世界上航天領域最強的國家,航天大國的驕傲,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更是刻在米國民眾骨子里面的精神榮耀。
在航天領域,在月面生物圈工程這種世紀工程上被人踢出群,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太令人難以接受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
月面生物圈工程解封、徐川院士正式登臨月球視察的消息同樣沖上了國內圍脖、抖音等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與熱議。
但和主流媒體報道的重點核心不同,也和國外互聯網上的討論不同的是,國內網友們的討論并沒有在月面生物圈基地本身,亦或者是徐川的身上。
幾乎絕大部分的評論很快就都偏向了月球上種植出來的各種農作物糧食到底是否好吃這一點上。
“臥槽!川神他老人家去月球了?什么時候的事?”
“碉堡了!月球上種地,還成功了!”
“川神修正了一條‘月球土壤不適合種地’的宇宙規律!”
“這個月麥7號的照片看起來好誘人啊,金燦燦的麥穗,也不知道月球上種出來的小麥做出包子饅頭面條的口感怎么樣,啊啊啊啊啊!好想嘗試一下啊!有沒有賣的啊!一千塊一斤我都買!”
“樓上的看不起誰呢?一千塊一斤?再加個零吧!”
“說真的,我也好想嘗一下月球上種出來的這些糧食,看看它們的味道口感如何。”
“誰不想呢?吸溜”
“就沒人想試試月球上的豬肉嗎?我剛剛看短片視頻中,那養殖場中的豬一個個的都好肥啊!”
不得不說,國內的網友對于月面生物圈工程解封的新聞消息的討論的確與眾不同。
在國外網友討論著華國人很快就會大規模移民月球的時候,國內網友們的注意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月球上種出來的糧食和養出來的豬到底好不好吃,口感如何,該怎么做這些細碎的事情上。
當然了,民以食為天,這的確是刻在國人骨子里面的基因。
無論是在什么地方,還是在什么時候,吃總是國人最先關注的事情。
與此同時,另一邊。
月球,巡視了一圈月面生物圈基地中的各種農作物以及其他生命種群的生存情況,向生物圈工程中辛苦勞作了半年的學者表達了自己的慰問和獎賞后,徐川來到了月華臺科研基地的另一邊。
和旁邊郁郁蔥蔥的生物圈不同,這里的一切都被銀灰色的月磚覆蓋著。
而在這處劃分出來的區域中,里面進行著另一個涉及到全人類乃至全地球生態圈的研究。
即對火星枯石菌進行研究。
事實上,從第一次在四名登火的航天員身上發現這種外星生命開始,對它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
尤其是自從米國與強生集團不顧全人類乃至全地球生態環境的安危將其偷盜到地球上,引發了全面的危機后,各國對這種來自火星的生命的研究更是幾乎集結了整個人類文明的力量。
幸運的是,在火星枯石菌的遺傳基因中,他們順利的找到了解決這種細菌感染的辦法,并成功的制備出來了逆向表達蛋白和相對廉價的阻斷治療藥物,通過疫苗以及全地球投放鋪撒的方式解決了人類異變成硅基生命的風險。
盡管各國在第一時間內就通過各種手段嚴格的對火星枯石菌進行了防控與治療。
但它廣泛的傳播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卻幾乎是不可逆的。
人類和部分養殖的動物還好,在疫苗與阻斷治療藥物的作用下已然脫離了火星枯石菌的影響。
但野外的情況卻比許多人想象的更加糟糕。
盡管在相對廉價的阻斷治療藥物研究出來后,各國紛紛在第一時間從華國進行了采購,通過人工降雨的方式在全國進行播撒,然后通過植物和微生物作為基礎,以食物鏈的方式來控制火星枯石菌的蔓延。
但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這個能力。
尤其是在非洲、中美洲\/南美洲等經濟落后的地區,很多國家根本就承擔不起這一筆龐大的額外費用。
只能任由火星枯石菌在國土內泛濫。
即便是華國在完成了對國內環境的救治后,向這些地區‘支援’了一批逆向表達蛋白和阻斷治療藥物,但那些已經感染了的龐大動物群體,卻是已然難以重新恢復成正常生命了。
那些已經在火星枯石菌感染下硅基化異變的動物群體,如果有足夠的免疫蛋白藥物或許還能救治。
但無論是華國還是這些小國,都不可能將相對昂貴的免疫蛋白用在這些動物上,這種治療成本是全世界都無法承擔的。
而想要地球的生態環境慢慢的恢復成最初的模樣,即便是投入大量的阻斷治療藥物,也需要無比漫長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多少種生物隨之滅絕,或者是出現原本不應該出現在地球上的半硅基半碳基生命,誰也不知道。
如果可以的話,各國政府還是希望地球能夠恢復沒有被火星枯石菌感染之前的環境的。
因此,對如何通過更廉價更容易制造的藥物恢復被感染的動物的研究工作從未停止。
或許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將因此永遠而被改變;也或許有一天人們能夠將地球重新恢復干凈。
對于徐川來說而言,這同樣是他關注的重點研究工作之一。
當然,月華臺科研基地對火星枯石菌的研究,遠不止這一種。
無論是火星枯石菌中那隱藏在基因中,能夠在火星這種惡劣環境中生存千萬年,億年乃至更遙遠時間的秘密。
還是留下這種細菌的火星文明掌握的高超基因編輯技術,以及能夠讓火星枯石菌的基因穩定有效遺傳千萬年,億年乃至更遙遠時間的技術,都是值得他們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