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PC機構總部,新一輪的超光速航行驗證實驗已經準備就緒。
由星海研究院研發加工的電磁波超頻信號發射裝置已然通過航天飛機發射到了太陽軌道附近。
實驗開始的當天,地面指揮中心內,穿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來來往往地穿梭著,一片緊張而忙碌的景象。
很快,他們就將重啟超光速航行實驗,向曲率空間中發射一段解析出來的規律性電磁波,以驗證前段時間那位徐教授在報告會上提出的理論是否正確。
毫無疑問,超光速航行技術與那個盤踞在曲率空間中的未知高級文明,對于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人類文明而言,這都是關系到未來發展的重要技術和信息。
如果這一次的超光速航行實驗能夠驗證那位徐教授的理論推測是正確的,那么后續CRHPC機構會試探性的向曲率空間中發送更多的‘電磁波’信息,或者說問題,以嘗試性的通過那所謂的‘底層協議’來了解更多的信息。
畢竟對于人類文明而言,這毫無疑問是目前他們能夠接觸到的‘第一手’有關于太陽系之外其他文明信息的消息來源。
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學者以及各國的代表幻想過如果對方能夠溝通的話,人類文明說不定能夠從對方手中獲取到什么‘先進’技術或理論。
這的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對于一個已經掌握了底層物理規律,能夠在超光速曲率空間中攔截光粒子的文明來說,它和人類之間的差距可能比人類和螞蟻之間的差距還大。
而抱有這種幻想的人還不少,畢竟說不定對方完全不在意的什么落后技術或理論,對于人類文明而言就是最先進的了。
當然,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只要確認了這個未知的文明對人類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惡意,他們都該從各方面嘗試一下。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文明發展進程中萬年難得一見的‘機遇’。
就這樣錯過了,也未免太可惜了。
總控制中心,站在徐川的身旁,愛德華·威騰教授的目光落在面前偌大的屏幕上,看著那通過中繼衛星實時傳遞回來的實驗畫面。
盯著上面的金色海洋背景看了好一會后,他轉頭看向徐川,開口問道:“有把握嗎?”
側目看了一眼這位曾經的導師,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敢說自己的實驗一定會成功。”
“不過.”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除非是我對那些規律性數據中蘊含的信息解析出現了問題,我解析的方向是錯的。”
“否則我相信數學是不會騙人的,答案就在那里!”
看著自己這個一臉自信的學生,威騰臉上露出了感慨的神色。
能夠將數學運用到這種地步的,他這個學生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走神了片刻,他的目光重新落回了面前的屏幕實驗上,輕聲感嘆道:“不過說起來,這半年來進行的超光速航行實驗,耗費掉的經費大概也就CRHPC機構能支撐起來了。”
其他的不說,一對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收裝置光是制造成本就高達6.4億,而且還是一次性的。
而這半年以來,在超光速航行實驗上他們已經進行了超過兩位數的實驗了,光是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收裝置總投入超過了七百億。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總成本恐怕超過了千億。
如此夸張的經費,放到過往的物理學界來說,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當初CERN機構的LHC粒子對撞機升級成LHLHC也不過是三十五億美金而已,如果按照當時匯率來算,也不到兩百億RMB,僅僅只有這次超光速航行實驗投入的五分之一不到。
不得不說,能夠讓各國如此大規模、密集、持續不斷投入海量資金,除了超光速航行技術本身的重要性外,也就他這個學生能做到了。
半年的時間,砸進去一千億。
這簡直是以往的學術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換個人來,即便是同樣是超光速航行實驗,恐怕也不會有如此 站在偌大的監控屏幕前,聽著威騰的感慨,徐川笑了笑,帶著輕松的語氣開口道:“一千億而已,相對比超光速航行技術帶來的價值,根本就不值一提。”
“畢竟它探索的可是人類的未來,面向的是整個宇宙。”
閑聊中,新一輪的超光速航行實驗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站在控制室中,耳麥中傳遞來了遠在一億五千萬公里之外太陽軌道上的匯報聲。
“這里是天工號航天飛機,超光速航行實驗準備就緒,即將按照既定計劃啟動實驗!”
在收到了航天員的匯報工作后,徐川深吸了口氣,快速的回復道:“收到,這里是總指揮中心,請按計劃完成實驗!”
在回復了一句后,他將目光投向了面前的落地大屏上。
總控制室中監控屏幕上,通過中繼衛星實時傳遞回來的實驗畫面映入了眾人的眼簾中。
那部署在太陽軌道與水星軌道上的實驗設備正安靜的懸停在一片金色的海洋深空中。
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的后面,就是足夠太陽系的生命之源,人類的母恒星。
上午九點,超光速航行驗證實驗再度開啟。
那漂浮在一片金色海洋中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爆發出一團炙熱的白色亮光后變成了飛向四面八方的廢銅爛鐵。
數個億的經費在這一瞬間燃燒殆盡,換來的是它成功的將一束超頻規律性的電磁波信號送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間中。
站在監控屏幕前,無論是徐川也好,還是在場的其他物理學家們,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反饋回來的數據。
這是超光速航行實驗中最關鍵的一輪。
它將決定人類文明能否恢復超光速航行實驗,亦將決定人類文明的未來!
并沒有等待很久的時間,幾乎就在實驗裝置啟動的一秒鐘之內,部署在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附近的引力探測裝置傳遞回來了第一道消息!
“檢測到異常引力漣漪波動信號!”
那規律性的超頻的電磁波信號借助實驗裝置成功的打開了一個通道,進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間中,朝著水星軌道上的接收器飛去。
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超光速航行的電磁波會在進入曲率空間后4555秒之間消失。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當記錄實驗數據的大屏上,時間跳動到9點0分52秒的時候,那部署在位于太陽和水星軌道之間引力探測設備傳遞回來了訊息。
“未在既定時間探測到引力信號!”
那一束航行于超光速曲率空間,攜帶著CRHPC機構解析出來的超頻電磁波信號,消失了!
“漂亮!”
站在徐川的身旁,林風攥緊了拳頭用力揮舞了一下。
超頻電磁波信號的消失,意味著那個未知的高級文明已經接收到了他們傳遞過去的信息。
沒人會懷疑對方無法解析他們發射的電磁波信號。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對方的回應時,坐落于水星軌道附近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忽然傳遞回來了一份讓所有人都‘驚詫’的信息。
“接收到超頻電磁波信號!”
“數據已存儲,傳遞回總部中。”
看著監控屏幕上傳遞回來的消息,包括徐川在內的幾乎所有物理學家和CRHPC機構的科研人員、工程師都愣了一下。
在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并沒有啟動的情況下,它成功的接收到了超頻電磁波信號,而且還是提前的。
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時間信息,2028年04月28日,上午09點0分55秒。
也就說是,在超光速飛行的超頻電磁波信號消失后僅僅3秒鐘,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就提前接收到了的他們發射的信號。
這簡直讓人懷疑他們的實驗裝置是否出現了故障。
畢竟如果是按照正常的2.4倍超光速航行技術來計算,他們發射的電磁波信號抵達水星的接收器應該需要78.76秒的時間。
也就是1分18.76秒,而這一次的實驗,超光速航行的超頻電磁波信號僅僅用時55秒,就已經到達了的目的地。
如果不是實驗裝置出現了問題,那么唯一的解釋,便是在超光速航行的超頻電磁波信號后半段理應該有21.76秒的旅行,被那個未知的高級文明所‘壓縮’了,以另一種遠超人類掌握的速度送到了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里面。
目光落在監控屏幕上,對于電磁波信號超出預定時間提前抵達水星軌道的消息,徐川并沒有展露出太多的驚訝。
事實上這個在超光速曲率空間中設置了監控與底層協議的未知文明,早在前幾輪的實驗中就展露出了遠比人類更先進的超光速航行技術。
要知道,在前幾輪的超光速航行實驗中,他們發射的超光速粒子消失的時間,與他們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接收到那些規律性的素數信號幾乎是在同一秒。
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證明對方掌握更先進的超光速技術。
而相對比之前實驗的同步消息傳遞來說,這一次的實驗中有三秒的間隔,在徐川看來反而是好消息。
或許這就是對方解析和認證了他們發射到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超頻電磁波信號所花費的時間。
站在徐川的身旁,目睹著大屏幕上呈現出來的數據,愛德華·威騰教授的臉上展露出一絲驚訝和震撼的表情。
他深吸了口氣,看向徐川,忍不住感慨著開口道:“看樣子你是對的!”
屏幕前,徐川并沒有接這位導師的話,他只是攥緊了拳頭站在那里,期待著接下來的第二輪實驗。
第一輪的實驗或許會出現各種意外的情況,就像現在,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提前收到了超頻電磁波信號。
而第二輪實驗則會證實他的理論是對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么接下來第二輪的超光速航行實驗中,他們發射的電磁波信號應該會如同最開始的超光速航行實驗一般,以2.4倍的光速穩定的從太陽軌道傳遞到水星軌道。
并沒有讓人等待多久,在經過了一個小時的準備工作后,早已經準備好了的第二組量子引力激發裝置按照計劃啟動了。
在徐川以及在場所有人那期盼目光的注視下,那漂浮在一片金色海洋中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爆發出一團炙熱的白色亮光。
“一組探測器檢測到異常引力漣漪波動信號!”
“二組探測器檢測到異常引力漣漪波動信號!”
一項項的匯報數據不斷的從上億公里之外的遙遠星空中傳遞回來。
很快,實驗的時間就到了最關鍵的點位上。
按照之前的數據分析,超光速航行的粒子會在進入曲率空間后4555秒之間消失,也就是他們部署的第九組探測器附近消失。
而第九組的引力探測器數據,決定了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
就在眾人屏住了呼吸焦急又期盼的等待著接下來的情況時,指揮中心內,一道從遙遠星空中傳遞回來的響亮匯報聲傳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九組探測器檢測到異常引力漣漪波動信號!”
在這一刻,徐川的嘴角勾勒出來一抹笑容,目光落在屏幕上,那黑色的瞳孔,已經被興奮的神色填滿。
他的理論和推測,以及對那個未知文明傳遞過來的信息解析的結果.
全都是對的!
與此同時,指揮中心內,耳邊歡呼聲與掌聲如潮水般響起。
有人不顧一切的從大廳的其他角落中沖過來,圍繞著徐川激動的搖晃著他的手臂和肩膀,各種祝賀與恭喜的話語淹沒了整個人影。
毫無疑問,在這一刻,這位站在人群中的偉大學者,再一次成功的驗證了自己的理論!
是對的!
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魔咒已然被解除,人類再一次擁抱了星辰大海,也擁抱了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