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逐漸補全的實驗數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國院士

  在徐川的主導下,CRHPC機構聯合下蜀航天基地很快就做好了繼續進行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準備。

  三月中旬,廣袤無垠的宇宙中。

  在一片寂靜無聲的深空中,一架航天飛機正安靜的遨游在天際。

  寂靜無聲的電磁波偶在浩瀚的宇宙中傳播,通過提前布置的數顆信號增強中繼衛星與一億公里之外的地面指揮中心進行著長達數分鐘延遲的交流。

  “呼叫地面指揮中心,這里是‘求索號’,我們即將抵達目標點位。”

  求索號航天飛機的駕駛艙內,擔任隊長負責執行這一次超光速航行實驗的江新林通過耳麥匯報了一句。

  在等待著地球指揮中心回復的同時,江新林饒有興趣透過舷窗看向了窗外的世界,輕聲的感慨了一句。

  “要不是太陽就在邊上,我甚至感覺我又來到了月球。”

  在他們的腳下,是一顆布滿傷疤,經歷了數十億年撞擊和極端溫度折磨的巖石星球。

  星體表面布滿了坑坑洼洼的環形山,古老而荒涼,外表看起來非常像月亮,

  灰色的地面被無數環形山覆蓋,其間點綴著由古老熔巖形成的平原,并被全球收縮形成的巨大懸崖所切割。

  用安全帶將自己固定在機艙中,另一位航天員耿祥笑著點點頭,開口道:“確實很難想象在外觀上水星會和月球如此相似。”

  “不過它們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說著,他伸手指了指水星右上方的一處地貌,笑著繼續道。

  “比如在月球上可看不到能夠在外太空都能清晰看到的懸崖峭壁,顏色也有點不同,水星的看上去似乎更灰一點點。”

  順著對方的指示,江新林看了一眼水星北半球靠近基地區域的巨大葉狀懸崖。

  那是幾十億年前水星內部巨大的能量引發了全球性的火山噴發隨后又因為核心冷卻而“縮水”,在整個星球表面擠出了一道道巨大的“皺紋”。

  這些皺紋如同地球上的懸崖峭壁一樣,但更加的宏偉,宏偉到在外太空都能夠用肉眼清晰可見。

  盯著水星的獨特風景看了一會后,駕駛艙中,來自地球指揮中心的通訊信號傳遞回來了。

  “地球指揮中心收到,請按計劃執行超光速航行實驗任務!”

  耳麥中,遙遠的聲音傳來。

  江新林收回了眺望水星的目光,沉穩回復了一句‘收到’后,轉頭看向駕駛位置上的耿祥,下達指令開口道。

  “啟動投放程序,投放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投放共振質量探測器、激光干涉儀與紅外近距紅外儀觀測設備!”

  “收到!”

  坐在駕駛位上,耿祥解開安全帶,朝著駕駛艙的另一端機身壁上懸掛著的電腦設備飛了過去。

  打開顯示屏,手指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智能化程度極高的控制系統在第一時間將相關的指標信息顯示了出來。

  熟練的操控著航天飛機打開腹部的投放窗口,在自動軌道與機械臂的雙重控制下,原本固定在貨艙中的實驗設備緩緩的滑向了出口。

  緊隨其后,就像是魚兒在水中產卵一樣,一樣樣的實驗裝置安裝既定順序被投放到了深邃的太空中。

  而當這些實驗裝置被投放出去的那一瞬間,在早已經設定好了的智能程序操控下,它們就像是‘活過來’了一般,自動的舒展著身姿,調整著自己的姿態與位置。

  對于早已經進行過多次超光速航行實驗的CRHPC機構與下蜀航天基地來說,這次的行動不過是按圖索驥而已,輕松無比。

  一個小時的時間不到,相關的準備工作便已然順利完成。

  確認所有的實驗設備和相關的儀器都準備就緒后,江新林調整了一下聚變堆輸出的功率。

  在空天發動機的推動下,龐大的求索號航天飛機朝著水星與太陽之間的深空飛去。

  這一次的實驗任務和以往不同,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記錄實驗畫面,也不是回收實驗裝置的殘骸。

  而是利用部署在航天飛機上的大功率引力探測設備,在激發裝置與接受裝置中去敏銳的捕捉到那航行于曲率空間中的超光速粒子到底是什么時候消失的!

  在求索號航天飛機前往水星與太陽之間的深空軌道時,另一邊,遙遠在上億公里之外的地球。

  CRHPC機構,地面指揮中心內,穿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來來往往地穿梭著,一片緊張而忙碌的景象。

  毫無疑問,對于整個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這一次的實驗都無比重要。

  無論是尋找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消失的原因,還是探測高級外星文明的存在,乃至深入了解曲率空間中的底層協議以及嘗試性恢復超光速航行技術等等.....

  這所有的一切,對于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來說都至關重要。

  而作為提出‘超光速粒子消失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智慧外星文明在宇宙中設立的某種底層物理規律’的徐川,毫無疑問今天坐鎮在現場,指揮和調動著所有的資源。

  雖然說超光速粒子消失的謎題尚未解開,但他臉上的表情卻并不是多么的緊張和忐忑。

  至少相對比對于其他人而言,他要顯得格外的淡定。

  就像是站在徐川旁邊的林風,盡管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并沒有什么,但他那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的小動作卻暴露了他并沒有看上去那么輕松。

  強迫自己松開攥緊的拳頭,將手掌在實驗服的大腿上使勁蹭了蹭,擦掉那濕冷的汗意后,林風深吸了口氣,看向了徐川,忍不住開口問道。

  “話說,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嗎?”

  側目看了這位林師兄一眼,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了明顯的緊張情緒,徐川笑著開口道:“有什么好擔心的?”

  深吸了口氣,林風開口問道:“難道你不覺得這次的實驗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于物理學界乃至全人類來說都是足以改變命運的時刻嗎?”

  “如果真如你所預料推測的一樣,超光速航行粒子的消失是因為外星高級文明設立的某種底層物理規律,那么這將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外星文明,未來難以預料。”

  “如果不是,那么超光速航行實驗的失敗或許會讓人類文明的發展進入一片新的迷霧中,說不定我們根本就無法掌握這項技術,甚至整個物理學都將陷入一片烏云中。”

  聽到林風的擔心,徐川笑了笑,開口道:“其他我不好說,但你的擔心也太超前了一些。”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收回了目光看向面前的偌大的落地大屏幕,思索了一下后接著說道。

  “首先這并不是人類文明第一次接觸外星文明,早在兩年前我們探索火星的時候,就已經清楚的知道了宇宙中存在其他的高智慧文明。”

  “而你擔心實驗失敗會導致我們無法掌握超光速航行技術乃至讓整個物理學都陷入烏云當中這就更無需擔心了。”

  “即便是這次的實驗驗證了我的推測是錯的,我相信我們遲早也能解決這個問題。”

  “至于物理學頭頂上烏云,你覺得它少過嗎?”

  “就像是我過去解決了暗物質與暗能量的烏云,但卻衍生了出來虛空的存在一樣。”

  “在絕大部分的時候,解決了一個問題往往并不是終點,拔出蘿卜帶出坑,它往往會伴生更多的問題。”

  “而作為一名學者,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你應該擔心的并不是烏云的存在,而是應該去想辦法如何解決它。”

  “即便是在解決了這個問題后,可能會遇到更棘手的難題。”

  “將問題丟在那里不管,就當自己沒有看見過,以免解決了這個問題后出現更難的問題,這才是最錯誤的想法。”

  聽完徐川的話,林風想了想,開口道:“那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實驗失敗了,超光速粒子的消失并不是因為外星文明,這或許會讓你的聲譽遭受巨大的打擊?”

  聞言,徐川扭過頭來看了他一眼,臉上露出一抹詫異的表情,開口道:“就算是錯了,那又能怎樣?我并不是神,也不是上帝,不可能全知全能。”

  “而且聲譽這種東西,如果能對一名科研人員能造成影響的話,那么他勢必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而畏手畏腳的。”

  “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停頓了一下,他笑了笑,接著補充道:“而且,誰說我這次的實驗就一定會失敗的?”

  聽到這話,林風忍不住看了過來,看著一臉自信的徐川,他挑了挑眉,詫異的問道:“你確定?實驗就一定會成功嗎?”

  徐川笑了笑,道:“雖然說整件事情現在看上去都籠罩在迷霧中,但如果你仔細的鉆研過我從數據庫中用數學提煉出來的那些信息的話,你也會擁有和我一樣的看法!”

  如果說物理學的頭頂會時常籠罩著烏云的話,那么對于數學來說,只要你的實力足夠,總能夠從一片混沌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畢竟,只要是能夠描繪出來的現象,全都是能夠用數學來進行解釋的。

  即便是它再復雜。

  只要在這個宇宙中11還等于2,那么數學便能夠解釋一切!

  在工作人員的忙碌下,新一輪的超光速航行實驗很快就準備就緒。

  總控制室中偌大的屏幕上,通過中繼衛星實時傳遞回來的實驗畫面映入了眾人的眼簾中。

  那部署在太陽軌道與水星軌道上的實驗設備正安靜的懸停在深邃寂靜的深空中。

  在經過算法將時間差修正后,上午十點整,超光速航行驗證實驗再度開啟。

  那漂浮在一片金色海洋中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爆發出一團炙熱的白色亮光后變成了飛向四面八方的廢銅爛鐵。數個億的經費在這一瞬間燃燒殆盡,換來的是它成功的將一束光粒子送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間中。

  而幾乎就在實驗裝置啟動的一秒鐘之內,部署在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附近的引力探測裝置傳遞回來了第一道消息!

  “檢測到異常引力漣漪波動信號!”

  光粒子束成功的進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間中,朝著水星軌道上的接收器飛去。

  而部署在沿途的探測裝置與設備,精準的將每一份觀測到實驗數據傳遞了回來。

  目光落在面前偌大的屏幕上,看著能譜上呈現的圖像,徐川的瞳孔中倒影著興奮的神采,目不轉睛地的盯著,一刻也不肯挪開視線。

  對于一名學者而言,這樣的畫面,真是無論看多少次都不會讓人厭倦。

  終于,在光粒子束進入超光速曲率空間51秒鐘后,位于太陽和水星軌道之間的第九組引力探測設備傳遞回來了訊息。

  “未在既定時間探測到引力信號!”

  那一束航行于超光速曲率空間的光粒子束,再度消失了。

  而幾乎是與此同時,位于水星軌道上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的探測器內,一組復雜且規律性的信息被同步傳遞回了地球總部。

  控制中心的落地大屏上,利用無極量子超算中心通過數學模型事實進行解析的訊號,迅速轉變成了一張張的達里茲圖,呈現在了徐川與現場所有物理學家的眼中。

  仿佛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縷光,幾個稀疏、孤零零的像素點隨機地出現在能量基底線上。

  那一張張原本斷斷續續的曲線圖,在這一次的實驗中,正在迅速進行著補全。

  從曲率空間中流出的數據,就像是山間的溪流彎彎繞繞匯聚成河流。

  原本需要靠想象連成的虛線,此刻已經被密集得幾乎重疊的數據點填實,形成了一道清晰、連續且平滑的曲線。

  一個一個的能量值處悄然在達里茲圖的曲線上隆起,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達到一個明確的峰值,然后順勢滑落,回歸基線。

  監控屏幕上,那一張張的能譜圖不再是冰冷的點和線,它變成了一幅動態的、正在被繪制的星空圖。

  每一個新增的數據點都宛如一顆新誕生的星星,它們共同勾勒出宇宙深處和曲率空間中超光速信號獨特的“指紋”。

  那隱藏在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底層協議,在這一刻終于全部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