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當宇宙有靈論這一概念經由這名年輕學者提出來后,中宮報告廳內,現場的眾多物理學家們都因此感到驚訝,詫異乃至興奮!
盡管這并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也并不能就此證明宇宙具有意識。
從現有的宇宙結構來看,它更像是一個關于“形式”和“結構”的深刻巧合,而非“功能”的等同。
然而盡管如此,對于當今的物理學界來說,宇宙有靈論的這不僅將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哲學思考,更是一種全新的范式研究工作。
而更關鍵的是,如果宇宙有靈,廣袤的星系中存在一種深層的、隱含的關聯性。那么這將是一套全新的“心智物理學”,也是等待我們去發現的全新底層結構。
不僅如此,這一概念將重新編織我們與這個浩瀚神秘宇宙之間的情感聯結。
因為如果宇宙有靈,那么個體意識必然源于宇宙意識,而在肉體死亡后,我們的意識或許不會完全湮滅,而是像一滴水重歸大海一樣,融回宇宙的整體意識中去。
這為“死后生命”提供了一種非人格化的、但充滿慰藉的可能性。
靈魂或者意識這些模糊的概念,或許將成為未來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
死亡或許并非死亡,意識的消散也或許能夠從宇宙大意識中重新凝聚起來。
就如同許多仙俠網文中所描繪的‘那一朵相似的花’
報告臺上,對于這位年輕學者的提問,面對宇宙有靈論或者宇宙具備自己的意識和在思考這一說法。
徐川輕輕的搖了搖頭,開口說道:“宇宙是否有靈我們尚且不得而知。”
“而相對比宇宙本身可能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我們尚未知曉的運行機制或結構來說,我更傾向于超光速粒子消失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智慧外星文明在宇宙中設立的某種底層物理規律。”
“光速可能就是這道‘防火墻’的閾值,而我們的超光速航行實驗就有可能觸碰到了的這層底層協議。”
聽到這話,臺下原本安靜的氣氛頓時又嘈雜了起來。
“不可思議,沒想到超光速粒子的消失還能從這方面來解釋,高級外星文明設立的底層物理規律,這簡直絕了!”
“上帝!如果這是真的,那么捕獲了曲率空間中超光速粒子的文明科技得先進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這也太瘋狂了,感覺可能性還不如宇宙自身并不支持超光速航行技術的應用高呢。”
毫無疑問,或許這一說法遠比宇宙自身具備意識或思想更容易讓人接受。
外星生命的存在如今已經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得到了驗證的事情,而小小的太陽系中就有至少三顆星球存在形態各異的生命。
那么以此為基礎進行推導,超過十萬光年直徑的銀河系,乃至更廣袤的宇宙,存在高級智慧生命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即便是這樣,外星文明在廣袤的宇宙乃至超光速曲率空間中設立了一套底層規則用于監視所有的文明這種說法依舊讓人感到不可置信。
很難想象一個文明的科技到底要先進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夠做到這種事。
或許只有三體小說中那種能夠瞬間從宇宙的一端挪移到另一端的神級文明才有可能做到這種事情。
畢竟理論上來說,這可是在宇宙的最底層物理學規律上動手腳!
而目前來說,已經接近了一級文明的人類,目前連宇宙中都有哪些物理規律都沒有摸清楚,更別提應有了。
報告臺上,徐川并沒有在意臺下嘈雜的現場。
他的目光在臺下眾多物理學家的身上掃視了一圈,接著道:“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說法過于荒謬。”
“畢竟很難想象一個文明的科技程度要先進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夠監聽全宇宙的時空。”
“但事實上這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月球上發現的月球微生物化石以及火星上探測到的枯石菌都證明了生命在宇宙中誕生的時間要遠比我們想象中更早。”
“或許早在上百億年前,宇宙就已經誕生了智慧生命。”
“而對宇宙的底層物理學規律進行應用或者改變,它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困難。”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會好奇,在前段時間的超光速航行技術實驗推進的關鍵時期我去做什么了。”
“今天在這里我可以做出一個回答。”
說到這,徐川停頓了一下,從口袋中摸出來一份聯系星海研究院那邊準備好的材料U盤,將其插入了報告臺的接口中。
點開,一份光子時空晶體材料的報告通過投影設備放映到了身后的大熒幕上。
目光落在投映出來的報告上,他接著說道。
“光子時空晶體材料!”
“這就是我前段時間放下超光速航行技術推進實驗轉而去研究的一種新型材料。”
“當然,它并非我們今天的主角,所以我只是簡單的介紹一下這種新型材料對于物理規律的應用。”
“眾所周知,一顆距離我們上百億光年之外的藍巨星,它發出的光本來是頻率更短的藍光。”
“但這束藍光在宇宙中傳播的時候,會隨著時間產生頻率的偏移,等它傳播了一百億年,抵達地球的時候,光波就從波長450納米的藍光變成700納米以上的紅光了。”
“這就是著名的時間反射現象。”
“而光子時空晶體便是基于時間反射現象制備出來的一種全新材料。”
“基于廣義相對論與拓撲光子學的交叉來控制材料的晶體曲率,在時間晶體材料的內部構造光波帶隙,從而使得原本需要數十億光年乃至數百億光年距離才能夠產生的時間反射現象在這顆僅僅兩立方厘米的晶體中重現。”
“這便是對于宇宙中底層物理規律的一種淺層應用,也是材料學未來發展的一條全新路線。”
“由此可見,打破常規的物理學規律并將其應用起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數學規律武器一樣,盡管聽上去很遙遠,但它并不一定不可行。”
說到這,徐川的話語停頓了一下,將熒幕上投放的光子時空晶體材料的報告收了起來,重新投放出超光速航行數據庫中Dalitz二維分布圖。
“當然,光子時空晶體材料和今天的內容并沒有太大的關系。用它來舉例只不過是說明操控和運用底層物理學規律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
“而對于我更傾向于超光速粒子消失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智慧外星文明在宇宙中設立的某種底層規律這一點來說,這些Dalitz二維分布圖才是直接性的關鍵數據。”
說著,他將目光從Dalitz二維分布圖收回,看向了臺下眾多的物理學家,接著說道:
“眾所周知,在粒子物理中,達里茲圖用于研究一個母粒子衰變為三個子粒子時的事件分布。”
“而通過繪制兩個子粒子對的不變質量平方(或它們的動能關系),我們可以識別該事件的共振態、衰變動力學、相互作用性質、對稱性、末態粒子的角分布以及物理過程的矩陣元結構等物理參量。”
“如果我們將一次超光速航行嘗試,或一次‘光粒子消失的故障事件’視為一個“母過程”。
“那么這個過程的“衰變產物”不是粒子,而是各種可觀測的物理量。”
“比如驅動能量的異常耗散、時空度規擾動的強度、引力波動漣漪造成的數值等等等等。”
“而如果針對一次超光速航行事件會產生驅動能量的異常耗散、時空度規擾動的強度、引力波動漣漪造成的數值三個主要的‘可觀測輸出’指標。”
“將其設定為A,B,C三軸,那么我們可以選擇其中兩個輸出,例如Xf(A,B)和Yf(A,C))作為超光速航行達里茲圖的主軸。”
“那么對應上這些從超光速航行實驗數據庫中發現的規律性異常數據,我們可以從這些斷斷續續的圖表上看出在這些圖的右上角,代表著時空度規強度的指數完全是空白的,沒有任何實驗數據點能落在這里。”
“這意味著任何試圖強行達到這個區域的操作會被完全阻止,超光速粒子能量被吞沒,根本無法產生任何我們能記錄到的“輸出信號”。”
“這就是絕對禁區.....”
“以此類推,在這些量化了數據庫中憑空出現的那組信號的復雜度和規律性構造的達里茲圖中。”
“這些低值可能代表白噪聲,高值代表高度結構化,或類似的信息數據。”
“盡管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它們依舊斷斷續續,并未完全采集到,但我相信,只要后續我們重復性進行超光速航行實驗,那么補齊這些達里茲圖上缺失的數據是遲早的事情。”
“而揭開超光速粒子神秘消失的原因,或許就隱藏在這些數據背后!”
坐在會場的前排,愛德華·威騰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目光饒有興趣的落在熒幕上的達里茲圖上面,注視著那斷斷續續卻依舊可以看出它是有規律的信息數據,喃喃自語的開口道:
“有意思。”
“如果說這個文明能夠在超光速曲率空間中設置一種監視超光速航行產生的痕跡或現象,并且能夠攔截超光速粒子的同時向未知文明發送足夠對方看懂的資訊信息的話”
“那這個文明的級別至少達到了能夠掌握整個河系資源的程度。”
“它們對于空間與信息的理解,絕對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難怪他會說超光速粒子的消失對于人類文明而言極有可能是一場災難。”
坐在威騰的身旁,基普·索恩教授皺著眉頭開口道:“如果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的話,說不定毀滅我們的武器已經在路上了。”
聞言,威騰笑了笑,開口道:“你這也太悲觀了,我倒是覺得宇宙并不一定會是黑暗森林。”
聽到這話,基普·索恩教授看了過來,眼神中透露出咨詢的意思。
威騰笑著道:“如果說這一切是真的,那么這個在曲率空間中設置監視超光速航行產生的痕跡或現象,并且能夠攔截超光速粒子的同時向未知文明大概率并不會向我們傳遞信息。”
“他們完全可以讓我們的超光速粒子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同時,還能夠讓我們察覺不到任何的動靜。”
“甚至可以僅僅是捕捉我們進行超光速實驗的痕跡,不攔截超光速曲率空間中的粒子。”
“而既然他們選擇讓我們察覺,那么大概率這只是一個警示,或者說是想向我們傳遞什么信息?”
“比如警告我們別亂用超光速航行技術,亦或者是其他的。”
聽到這個解釋,基普·索恩教授也明白了過來,目光看向了報告臺。
“難怪。”
“他大概是早就分析出來了這些,所以才會選擇將自己的推測公開的吧。”
威騰說的并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如果宇宙真的是所謂的黑暗森林的話,那么他們幾乎就不可能從數據庫中檢索到那些規律性的未知數據。
畢竟對方的科技等級文明級別高出他們實在太多了,想要毀滅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而臺上那個人很顯然察覺到了這一點。
如果這個所謂的外星文明真的抱有極大的惡意的話,那么他會做的大概是第一時間通知腳下這個國家的政府,而不是公開這些訊息。
畢竟毀滅你與你何干這種消息,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極大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