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等一路來此,韃靼人并非是全然沒有察覺……恐怕韃靼人早有警覺,只是他們目前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應對我大明另外一路兵馬上……”
王守仁這時候開始有意識地提振麾下將士的軍心士氣。
“啥?莫非是王軍門領兵來了?”
“不可能!延綏的兵馬都已經退回去了,怎會出現在此?”
一群人又開始議論紛紛。
王守仁望向朱暉,做了個請的手勢:“讓朱將軍跟諸位解釋一下。”
“這……”
朱暉瞪了王守仁一眼,不滿道,“王兄弟,你來就行,找我作甚?”
“你是從大同鎮來的……出發前往延綏鎮前,大同是如何狀況,你應該比誰都清楚。且你本就是帶兵之人,了解戰情戰況,由你來解釋如今戰場上發生了什么,最恰當不過。”
王守仁笑著說道。
朱暉心道,只有坑人的時候你才不忘拉上我。
不但想害死我,還想讓我在將士們面前顏面無存?
專門考我呢?
朱暉高聲道:“事到如今,沒什么好隱瞞的了……陛下當初本就打算派出兩路兵馬,徹底征服草原。三邊總制王軍門這路人馬,只是疑兵,算是故布疑陣,讓韃靼人疲于奔命,而真正的出兵主力,在大同。”
這下可把在場將領和士兵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感情我們辛辛苦苦東奔西走,幾度穿越陰山,硬仗都打了好幾場,卻只是花瓶陪襯?是在給別人當陪襯的牛糞呢?
突然從主角變成微不足道的配角,換作誰也難以接受。
“那……小公爺,大同是如何出兵的,憑什么會成為主力?另外,有王威寧這樣威震外夷的英雄人物在,還需要故布疑陣嗎?直接從河套打過去,不是照樣能一舉奠定勝利?”
“對啊,連王威寧都打不下來的戰事,旁人誰能行?莫不是言笑吧?”
一群人顯得很不服氣。
不管我們想打還是不想打,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你們上層領兵的人,不能這么侮辱我們。
這場戰事,我們才是主角,少拿我們當綠葉。
朱暉鄭重地道:“大同方面乃是張家小國舅,也就是……張延齡統兵。”
在場人等聽到這個名字,均面面相覷。
其中有不少將士都出自新軍體系,畢竟朱暉當初領兵從大同到延綏,可是帶了不少京師訓練出的新軍。
雖然當時是以王越為幌子,由王越主導新軍訓練,但下面的將士對張延齡這名字并不陌生……
畢竟新軍械都是張延齡帶人制造并提供給全軍的。
王守仁道:“你們知曉他是誰嗎?”
“這個……”
有一名低級將領出列道,“自然是知悉的,張家小國舅不就是造火器編練新軍的那個大能么?之前那位李尚書在偏頭關跟韃子交戰,不是他和他父親在背后策劃?這些軍中多有傳聞……”
王守仁顯得很驚訝。
我作為領兵之人,對此人的知悉程度,竟還不如底層士兵?
還以為提出這個人的名字時,一群人會跑出來質問那是誰呢。
“張家小國舅既要領兵,為何不告知咱?還要偷偷摸摸的?不知眼下他人在何處?難道已經帶兵進草原了?”
“是啊,既然深入草原腹地了,總該看到人影吧?咱配合了半天,給人家打掩護,總不能白打吧?”
“不知人在何處?”
一群人又七嘴八舌起來。
王守仁朗聲道:“不出所料的話,其所部人馬應該在方圓一百里范圍內……而眼前的韃靼人或剛與他們交戰,敗退下來。”
“啊?”
一群人又在私下里小聲議論。
怎么越聽越不靠譜?
方圓一百里以內?
你咋不說方圓一千里呢?從這里回大明,也就不到二百里路吧?辛苦一把,兩三天或許就能趕回去了。
王守仁道:“咱們眼前這群韃靼人,顯然是一群殘兵敗寇,不足為懼。”
朱暉苦著臉道:“這……王兄弟,話也不能這么說吧?韃子數量可比咱們多多了,且他們戰術老練,擅于騎射,就好比咱之前在陰山之北,跟他們交手那么多次,除了第一次偷襲取得很好的效果外,后續……不是也沒占到太大的便宜么?”
“說來也奇怪。”
王守仁絲毫也不以為忤,直接提出自己的疑問,“那一戰,韃靼人消極避戰,各種耍賴的方法都使出來了,為何眼下又在積極迎戰呢?
“有什么理由如此做?莫非是他們認為,大同這路人馬,乃他們可以戰而勝之,而我們那路,卻是他們非要避諱的呢?”
在王守仁看來,既然韃靼人在跟王越交戰時選擇避戰,那跟張延齡交戰,根本就沒理由硬打硬沖。
除非他們有不得不直面作戰的原因?
打不過還非要打嗎?
之前游擊戰術用得不是挺好的么?
朱暉道:“我先申明啊,眼下張家小國舅是否帶兵進入草原,還有待商榷,畢竟我們深入草原腹心地帶,跟外界之間缺乏溝通,消息很是閉塞,現在大明軍事推進到如何狀況,還兩說呢。”
王守仁聞言瞪了過去,意思是,你這是在拆我的臺嗎?
跟底下的將士說有張延齡這路人馬,好歹能讓他們安心,有助于接下來的軍事部屬。
現在算什么?
朱暉又道:“還有可能,是韃靼人內亂。只有韃靼人自己才不怕韃靼人,他們早就想完成內部兼并了,尤其是那個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這次或許……我們只是因緣際會恰好碰上了!”
王守仁手下這群將士,最后無論是情愿還是不情愿,都得暫時留下來。
他們只希望王守仁不要讓他們以卵擊石,去跟韃靼人搞正面作戰,因為他們已經很疲累了。
不過很快……
壞消息傳來。
“不好,韃子發現咱了!”
當朱暉把這個消息以嘶吼的方式喊出來時,臨時營地內所有將士似乎都意識到,一場大戰難以避免。
眾人皆都將自己的家伙事抄起來,紛紛沖到自己戰馬跟前,完全顧不上休息。
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王守仁身上。
王守仁搖頭道:“我們一直在韃子眼皮底下行軍,他們不可能到現在才發現我們……反應有必要如此大嗎?”
這下周圍的人都有些懵逼。
咋的,咱行軍還不夠隱秘?
不是說咱在暗,韃子在明嗎?
怎么現在反過來?
“人馬整頓好,隨時做好交戰準備。”
王守仁吩咐道,“朱將軍,隨我去刺探敵情。”
“我?”
朱暉也很懵。
這會兒不應該由我來負責整頓兵馬?
你讓我跟你一個文人前出刺探敵情,那真打起來,軍中最高兩位統帥都不在,這仗還怎么打?
“走吧!”
王守仁語氣中帶著不容置喙。
朱暉只能收拾心情追隨王守仁出營。
日落黃昏。
依然是在野草簇簇的高坡上。
王守仁和朱暉各自拿著望遠鏡觀察前方韃靼人的營地,卻赫然發現他們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打包帶走。
“眼前這幕場景,怎么愈發讓人看不懂了呢?”
朱暉繼續懵逼。
從知曉眼前有韃子,并且還是大批韃子,也知曉可能會有另外一路大明兵馬在草原腹地活動,朱暉便覺得自己的頭腦一直處于昏昏沉沉的狀態,感覺很多事都已經難以用常理來揣度。
就好像眼前的韃靼人,明明兵力完全占據優勢,居然在整頓兵馬打算逃走?
王守仁臉上露出笑容,道:“說明他們不想與我們交戰。”
朱暉揣度道:“有沒有一種可能,韃子只是被咱大明另外一路人給打怕了,并不是忌憚我們?”
王守仁側頭腦袋打量朱暉,道:“你是不是還想說,也可能是韃子內戰未休,不想被咱大明的兵馬襲擊,所以他們寧可避開,把正面讓給對立的部族,借刀殺人?”
“呃……是啊,有這種可能。”
朱暉道,“王兄弟,我總覺得,自從來到這地方,處處透著股邪氣。剛才是誰刺探到敵情的?韃子怎么發現咱的?”
“韃子有兩路巡邏人馬高速過來,直逼左右兩側的高坡,我們不敢貿然動手,結果就讓他們窺探到谷底的營地……另外,從側翼活動過來幾股游騎,在西北方的高地上也發現了咱的蹤跡。”
夜不收的哨騎近前匯報。
朱暉道:“很可能是韃靼人對咱的人馬數量不太清楚,以為背后跟著王威寧也未嘗可知……他們不敢亂來,只能說,王威寧的名頭太過唬人。”
王守仁卻搖頭:“我們都已經在草原長驅直入過千里了,若是韃靼人到現在還摸不清楚我們的兵馬數量以及裝備情況,那他們也不用在草原上生存了!眼前的韃靼人,必定知曉我們的實力。”
“知道卻不動手?那就是不敢跟我們打嘍?”
朱暉突然多了幾分底氣。
原來我帶的這點人,在韃靼人看來,也是鐵血之師,我也是一代名將了呢!
在這時代看起來沒什么,但要是放眼于歷史,等后世史書記錄……或許我朱某人會跟衛青、霍去病一樣,被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封狼居胥,不過如此。
王守仁道:“敵退我進,這時候該有所動作了。”
“韃子有防備,且眼前營中還都是他們的主力兵馬,真的要硬上嗎?”
朱暉有些犯怵,謹慎地道,“我不是懼怕,只是看這情況,韃子在周邊一定有呼應的兵力,他們肯定會跟更大的部族人馬匯合,我們沖上去……恐怕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難道不該知道他們交火的前線在何處嗎?”
王守仁似乎并沒打算說動朱暉。
反正軍中,只有他才能代表王越,甚至可以直接對朱暉發號施令,作為主帥,到了戰時,還要跟朱暉磨嘴皮子,那才叫無能。
等王守仁帶著朱暉回到營門前時,大明的人馬已經整頓完畢。
只是看上去……
一個個都憔悴不堪。
跟當初剛出征時的意氣風發不同,現在每一個人,都好像個乞丐——很多人身上的軍服都不完備,因為要御寒,只能是將大棉襖套在軍服外面,再在外面套上羊皮襖等……
總之是有什么都往身上套,只要凍不死、餓不死、累不死,就還是一條好漢。
沒人在意非要什么軍容齊整。
看上去更像是一路乞丐軍。
“王參軍,小公爺,剛發現韃靼人已經從營地退走,不過他們還是派出了人馬,遠遠盯著咱……咱們要不要將其給拔除了?”
先前一直都在消極避戰,不肯與王守仁一起打韃子的將士,在發現對面韃靼人數量雖眾卻是一堆慫包時,瞬間又跟打雞血一樣,充滿了斗志。
氣勢瞬間便彼消此長。
朱暉道:“韃子也派哨探了?怎先前沒察覺?”
“在東邊。”
有夜不收近前提醒,“他們分了兩路人,專心盯著咱,后面發現,其背后主力都在往東北方向撤走。現在我們已經派人往那邊深入,查探敵情,到現在人都還沒回來。”
朱暉望著王守仁道:“看來王兄弟的判斷是對的,韃子的確是沒膽氣跟咱一戰,應該是陰山北邊那一戰,把他們給打得精氣神都沒了……嘿,如今這草原真成了咱的地頭!”
“嗯。”
王守仁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似乎想到了什么,卻沒拂朱暉的面子。
這時候還不忘吹牛逼抬高自己……王守仁心說,連我都沒那底氣敢說,是我們把韃靼人給嚇跑的。
朱暉繼續道:“那王兄弟給個準話,咱到底是打,還是怎么說?他們要退走的話,多半只是障眼法,或許今晚就會再派出大批騎兵殺奔過來。”
王守仁道:“先靜觀其變吧。”
“嗯?”
朱暉瞬間被搞破防了。
你之前一直說打打打,我是堅決不同意。
現在發現韃靼人滿是怯懦,我也好不容易改變心意,同意跟你一起打過去,你居然說……不打了?
要靜觀其變?
王守仁道:“先要搞清楚韃靼人有多少兵力!以咱的這點兒人手,跟韃靼人硬碰硬,還是不太夠……我們最多是來攪亂局勢,牽制韃靼人,不能忘本。”
朱暉道:“如此風云之地,為何要讓別人做主?咱完全可以自己做決策啊。”
王守仁無奈道:“關鍵目前的局勢,并不是我們造成,如果硬來,很可能導致韃靼人狗急跳墻……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這是在愛惜你們的性命。
怎還不領情呢?
朱暉聽到這里,點頭道:“好好好,都聽王兄弟的。今晚將士們都枕戈待旦,篝火點起來,讓弟兄們取暖……終于不用遮遮掩掩了,就明晃晃地告訴韃子,咱的人馬全在這兒,他們有本事只管殺奔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