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五十八章 撒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寒門國舅

  王越率軍回到河套之地。

  等于說,屬于王越的北征已經正式宣告結束。

  不過在領軍折返前,王越又給留守黃河北岸的王守仁調撥了一千精銳,基本是一人三馬的配置,以及這批人馬能用上十天的糧食,再就是比較充足的火器及彈藥,剩下就是一些專司馱運的大牲口,順帶再加上十幾門火炮……

  王越對王守仁非常看重,他把軍中最好的東西,幾乎全都留給了王守仁。

  還給王守仁留了個朱暉。

  這讓朱暉差點兒想騎馬撞開冰窟,投黃河重新做人。

  “王兄弟,明明是你想留在草原上,為何非要拉上在下?這不是害人嗎?”

  朱暉覺得很離譜。

  作為小公爺,未來有的是福享,他可沒主動提請留下的意思。

  但僅僅是因為王越覺得二人之前配合得很不錯,這次就擅作決定,讓朱暉留下來輔佐王守仁,未避免受到保國公府影響,還不允許朱暉所部嫡系隨同,而調撥人馬中絕大多數都是從王越中軍臨時調撥的新軍。

  等于說……讓二人統領一批全新的手下,加上之前王守仁麾下新軍人馬,完成接下來的戰事。

  王守仁聳聳肩,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此乃王中丞的安排,正所謂軍令如山,我等只能遵令行事。”

  遇事不決,直接把對面小公爺得罪不起的高層搬出來,看你如何應付。

  朱暉哭喪著臉道:“我身邊留點兒本部人馬不好嗎?至少指揮起來沒啥阻礙……”

  王守仁嘆息道:“也是之前頻頻用他們去各處刺探情報,連戰馬都累死不少,每個軍士都疲憊不堪,所以王中丞體諒,讓力不能支的那批人回去歇息,又調撥一批有生力量過來……放心,全都是王中丞精挑細選下來的精銳。”

  “呵呵。”

  朱暉聽到這里,只能搖搖頭,報以苦笑。

  王守仁接著又道:“我們的糧食,只夠七八天的量,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要堅持十天,啥都不做的話,將士們少不得要苦熬,且因為黃河封凍,沒法得道魚獲,也難以尋覓草根樹皮等臨時充饑。”

  “啥?”

  朱暉詫異地問道:“我們辛苦留在草原上,就是為四處搜羅草根樹皮果腹?這也太扯淡了吧!”

  這邊朱暉很無語。

  你雖然幫我取得戰功,但你現在的作為,明顯屬于坑人。

  王守仁指了指北邊,道:“陰山周邊有不少水草豐茂的地方,不少部族聚在那兒過冬,眼下我們完全可以以戰養戰。”

  “啥?”

  朱暉聽到這里,差點兒氣吐血。

  把我留在草原上配合你,就是為了所謂的“以戰養戰”?

  請問可戰的點在哪兒?

  王守仁耐心解釋道:“先前大軍在陰山周邊地區,行動太過滯緩,導致韃靼人對我們的行蹤了如指掌,我們在明,而韃靼人在暗。

  “眼下我們只有兩千人馬,比較沉重的輜重都已經帶回關內去了,接下來……我們來個分兵出擊……”

  “你等等。”

  朱暉瞪大眼睛問道,“分兵?分成怎樣?咱才有多少人?攏共不過兩千……莫非王軍門還特地給您調了一路人馬,隨時歸您差遣?”

  這邊朱暉覺得很費解。

  手里就兩千人還搞分兵?

  這是嫌死得不夠快么?

  還是覺得韃靼騎兵都是紙糊的?

  王守仁絲毫也沒覺得自己的決定有何不妥,看著朱暉,慢悠悠地道:“如果不分兵,以目前我軍的數量來說,目標還是太大了,我們行動到何處,韃靼人仍舊會有所察覺。當初我也曾跟王中丞建議分兵……但他太過謹慎了,并沒有同意我的提請。”

  朱暉道:“但……最后不也分兵了嗎?且還取得了成效,取得殲敵數千的戰績……”

  “我是說,化整為零,把整支隊伍分成十幾路,各自在草原上完成作戰任務,彼此間互不統屬。”

  王守仁侃侃而談,兩眼精光閃閃,“只有這樣,韃靼人才摸不清我們的路數,無法與我們周旋……”

  朱暉打斷王守仁的話,問道:“如此的確是可以迷惑韃靼人,但大部隊化整為零,還能跟韃靼人正面交戰嗎?”

  王守仁反問道:“全軍湊一塊兒行動,共同進退,戰斗力是有了,但韃靼人給咱一戰的機會嗎?”

  “這個……”

  朱暉一時間回答不出。

  王守仁再道:“我之前曾聽王中丞說過,大同將會有一路人馬出擊草原,直查威寧海,威逼官山……如果友軍積極行動,我們與他們遙相呼應,未嘗不是個取勝的契機。”

  朱暉疑慮重重,搖頭道:“您還真相信大同會有一路人馬出來?這時節,寒冬臘月,大雪封凍,不良于行……恐怕那路兵馬只存在于你的念想中吧?”

  王守仁道:“韃靼人最近的動向,已充分說明他們背后出現了個巨大的威脅……若非韃子內斗,就只能是大明自大同出征的兵馬,正在韃靼后方可勁兒鬧騰!”

  “咦……您……對大同的人馬了解嗎?”

  朱暉頗感意外。

  因為張延齡可能會帶兵出征這件事,曾在大同跟小國舅照面過多次的朱暉,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反倒是他老爹朱永,對此抱有很高的期待。

  王守仁此時沒什么好隱瞞的,徑直道:“此乃王中丞親口相告,應該不會有假。”

  “嘶……”

  朱暉聞言猛吸了一口涼氣,震驚地問道:“也就是說,那位小國舅很可能已經帶兵進入草原,韃靼人正調集人馬前去圍追堵截?既如此,王軍門為何不自己帶兵留下?只留咱這點兒人,夠用嗎?”

  王守仁道:“正如王軍門自己所言,年紀越大越保守吧,如果沒有之前我們從土默特部身上獲得的戰功,或許他會拼命一搏,但現在功勞有了,他作為一軍統帥,再做任何決定都束手束腳,生怕把到手的軍功弄沒了。

  “當然,王軍門也不是無所作為,他不是把我們留下來了嗎?只要我們繼續取得軍功,功勞就有他的一份,對于朝廷,乃至于陛下和張家,都是一個解釋。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機會給到我們了,接下來,我就要把之前派出夜不收查到的韃靼人的營地給端了。”

  “啥?你有目標?”

  朱暉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點。

  王守仁點頭道:“我已探查到,陰山中麓有一處山谷,韃靼有部眾聚攏于此,人馬至少在兩三千眾。咱分兵而去,再集合殺出,以此獲得軍功,并通過宰殺他們的牲口,獲得必要的口糧,繼而步步為營,找尋新的可下手的目標。”

  朱暉不由咋舌。

  感情王守仁不止是說說,他是真的敢想敢干。

  不過仔細琢磨一下也是,之前陰山北麓那一戰,可是王守仁堅持要領一路人馬出征,王越當時根本就無法下定決心,偏偏王守仁一個未曾經歷過軍旅生涯的年輕人,卻有那魄力,且目光敏銳,非他這種凡夫俗子可比。

  朱暉問道:“如果韃靼人的營地有變動呢?”

  “不會。”

  王守仁斷然道,“他們藏在那邊已經有一個月了,此時大明的軍隊剛撤走,正是感覺安全的時候,他們才不會貿然改變棲息地……朱將軍,我調撥給你五百人馬,你來當先鋒,可能完成任務?”

  “聽你的,全聽你的。”

  朱暉兩手一攤,似乎完全服氣了,“五百人滅個幾千人的營地,突襲的話,并不是不可能。加上咱的火器……要是這一戰不勝,可不是開局不利那么簡單,而是連繼續行動的糧食都沒了,只能忍饑挨餓乖乖退回關內……開局即決定未來的走向,也決定最終勝負。”

  王守仁道:“如此形容,確實也沒錯。既然開局第一戰如此重要,那就請朱將軍務必當好全軍先鋒,三天后,我們在韃靼營地內慶功!”

  失去王越控制的王守仁,獨立帶兵后,算是徹底撒歡了。

  首先就是分兵。

  朱暉作為先鋒人馬,五百人快速突進,而后續王守仁自己統領八百人馬充當中軍,緊隨其后。

  剩下七百多人,基本上都維持斥候的形態,把偵查網撒得遠遠的,一路探查韃靼人的動向,隨時將消息匯攏到王守仁那里,由他來進行研判。

  斥候隊伍彼此間約定好信號,并留下特殊的印記……為的是能在茫茫草原上找到大部隊所在。

  但其實所謂的大部隊,也不過就是數百,所以對那些斥候小隊來說,并不會覺得自己被遺棄了,畢竟都是各自為戰,不存在什么危險不危險,大不了就往黃河以南地區撤退。

  于是乎。

  不但王守仁完全放開了手腳,連他麾下將士,也都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輕松。

  也是因為之前王越帶兵掃蕩一圈草原,把明軍將士的信心給打出來了。

  原來大明的軍隊也可以深入草原,且讓韃靼人始終選擇避而不戰,原來我們的武器可以碾壓他們那么多,甚至以少勝多……只要不是陷入到韃靼人的重圍,都可以化險為夷,甚至可以用少量兵馬驅趕他們……

  不到三天時間,朱暉所部人馬已經到了陰山豁口以東一百二十里的地方,一路走了將近兩百里,由于是一人三騎,只用了兩天時間,行軍速度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快了。

  “小公爺,前面來報,果然發現韃靼人的眼線。”

  有哨騎前來跟朱暉匯報情況,“韃子并沒有發現我們,馬上就要天黑,我們是不是趁著夜色,直接沖過去把他們的老窩給端了?”

  “別沖動,首先得搞清楚他們有多少兵馬!”

  朱暉冷靜地道,“就這么盲目地沖過去,別一頭扎進別人的包圍圈,反倒是把咱自個兒給葬送了!”

  就五百人,雖未清點過具體人數,但大差不差,可能也就多個十幾二十人。

  就這么點人手,想把韃靼人一個定居點給端掉?

  韃靼人再怎么無能,也會留下不少人馬駐防吧?

  “小公爺,之前跟著您,也是這么出擊,當時咱就兩千人,對面可有上萬人,不照樣……”

  朱暉想等,但他手下的人卻不愿意。

  到手的功勞,為啥要留給后面的人?

  他們跑得慢,還有理了?

  朱暉環視一圈,一個個手下都兩眼通紅,似乎都想趕緊殺過去……莫說怯戰,這會兒就算是拿鞭子趕他們,他們也是不會走的。

  “咦?一個二個的,全都悍不畏死?”

  朱暉奇怪地問道,“怎么,轉性了?”

  “小公爺,之前咱在草原上,被韃靼人耍得團團轉,心里憋著一股氣。想那些韃子,以前老喜歡耀武揚威,現在卻跑得比兔子都快,好不容易找到他們個巢穴,還不趁機把他們給端了?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對!小公爺,您下令出兵吧!”

  一群人七嘴八舌,差點兒就要振臂高呼。

  朱暉趕緊阻止:“別別別,小點聲兒,不要暴露咱行蹤!”

  “咱就這點兒人……韃靼人怎么可能會知曉?”旁邊有人笑著道,“左右都是山巒阻隔,往這里一貓,他們這輩子都找不到。”

  朱暉道:“還真是,草原跟大明地界就是不一樣,韃靼人不正面與我們交戰,峰巒交錯的,找個山谷藏起來,咱又不能一處一處去找尋,他們避而不戰,我們還真沒什么好辦法。

  “不過,這也說明,王兄弟手段很高明,多派出人手來探查,韃靼人藏得再嚴實,總還是有機會被找到。”

  “小公爺,打還是不打?”

  “打!就今晚,不過還是得先等等……一個時辰后,如果后續人馬不上來,咱就沖!大不了……跟他們拼了!”

  是夜,星月無光,伸手不見五指。

  為了確保不被韃靼人提前探知情況,大明軍隊這邊連火把都沒點燃。

  很快,朱暉就得到了后續王守仁傳來的消息,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帶兵沖進韃靼人的營地內,以放火為號。

  “那位王參軍是何意?”朱暉身邊的人顯得很不理解,“咱沖上去,那后續如果沒援軍,豈不是……”

  朱暉收拾好所有的家伙事,冷聲道:“王兄弟讓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多好的立功機會?韃靼人的一個住牧之所,只要沖進去,大把的功勞等著。我們先到此,人家把功勞拱手讓給咱,你們還不滿意?先前是誰在那兒振臂高呼,讓往前沖的?”

  眾人皆都不答。

  “好家伙,我還以為你們轉了性,等著搶功勞,感情就只是嘴上說說?”朱暉道,“真是讓本將失望啊。”

  “小公爺,我等不是畏懼,只是王參軍的意思讓人琢磨不透,他好像明知這一仗不好打,讓咱在前面當敢死隊。”

  眾人最初想打,朱暉不讓,說要跟王守仁商議。

  現在王守仁意思是可以打。

  這群人又不干了。

  “危險……”

  又有人開口。

  “危險個屁啊。”

  朱暉高聲道,“你們記住,王兄弟的人馬隨后就到,不然他怎么會老早就把消息送過來,以定軍心?這是讓我們先打著,他隨后就到。”

  眾將領聽得一頭霧水。

  這是在自家后花園散步嗎?這邊先打著?主帥隨后就到?聽著就好像是在鬧著玩,不像是戰場上搏殺。

  朱暉似乎也發現自己嘴笨,擺擺手道:“趕緊備戰,等后續人馬趕到,黃花菜都涼了!速度,拿出先前那股勁頭,沖上去就可以把問題解決。割人頭來不及,就割耳朵,回去后拿耳朵記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