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小偉還當著老丈人,給高婷婷打電話:“你們在哪啊?”
高婷婷按照約定傳遞消息:“吃過飯還是在九尺坎的樹蔭下喝茶辦公,忙的咧,我待會兒有三場PK拍攝,麥姐她們有兩款車的直播已經開始準備了。”
秭小偉說好,他就不去九尺坎周圍現眼。
影視城是按照江州陪都時期的城區、地名、街道濃縮組合。
屬于建筑保持原樣,但空間距離濃縮成幾條街。
九尺坎就算是整座影視城中心高處的一長坡梯坎,那棵遮陰避日的大樹下乘涼喝茶的好去處。
繞開走還是沒問題的,十萬人以上的密度,哪有那么容易碰頭。
老蔡接到了撥款和方案,要求高密度安裝攝像頭的安全要求,但還沒來得及實施。
不管老麥有沒有聽懂這個情報交流,他在植物園區就差點有點挪不開腳步。
十幾天時間,有江安汽車的協助,施工方已經把那些防銹鋼骨架墻面、隔斷全部搭建出來。
正在安裝高科技人臉識別、門禁卡口系統。
兩百畝啊,就是二十個足球場大小面積。
沿著小河邊狹長的地塊,現在已經被錯落有致的分成大大小小的版塊。
最大有兩三個足球場,小的也有半個,分別按照不同的植物屬科分類,就為這,幾位退休老教授都寸土不讓。
于是大片大片的晚稻,大約是在十月底到十一月成熟收割,現在正是最美的成片即將結穗的青黃不接時段,被整車整車的挖掘過來用叉車又整塊整塊的放進剛梳理好的水田里。
西南地區的玉米也是十月下旬收獲,現在也是成片成林的移栽過來。
一大堆研究生、本科生在周圍細致照料,觀察這種轉移帶來的影響,有些還是他們的畢業論文命根子,可死不得。
但明顯轉移到這邊來,安全多了。
周圍已經是濃密的鋼架墻開始纏繞鋪長各種藤蔓,這種還打催生素,盡快形成植物墻的效果。
到處都是奇花異草的小心翼翼守護侍弄,又歡喜以前苗圃、研發基地里面的寶貝,能得到跟公眾見面的機會。
現在的年輕人,誰不想自己的心頭好變成網紅呢。
比上課搞研究認真多了。
未來這里也是聯大農學部的科研基地。
不是說好了不在里面搞永久性建筑么,但臨時景觀建筑還是可以的。
秭小偉讓人拼湊搭建圓頂饅頭屋,石墨EPS材料也就是專業阻燃環保泡沫,搭積木似的各種造型,兩三個人一天能搭好幾棟。
各種顏色就跟天線寶寶里面的蘑菇屋似的。
看得老麥捏拳頭:“你不能再講究點?”
秭小偉的態度還真是:“差不多就行了,網紅景點打卡出片兒,反正都要高P,省點錢到植物上更劃算。”
再看見現場用木料切開包裹到速建屋外冒充小木屋,用石塊砌在外面假裝城堡,建筑設計師恨不得打女婿的頭。
瞎幾把搞啊,明明可以更有美感,更有質感,更有空間感。
一幫外行瞎搞。
秭小偉還振振有詞:“一個月時間能搞出來就不錯,來不及這么精雕細琢的考究。”
老麥差不多把女兒都忘了:“滾!我來給你順便挨個兒調整了,不會耽誤其他設計工程的……”
實在是這種全都是從周邊各種培育園、苗圃集中送過來的植物現場,太過驚艷。
建筑師會下意識的希望空間更美,才配得上這些自然瑰寶。
以至于剩下的影視城老麥都看得囫圇吞棗:“這個施工、建筑意圖就不用我廢話,比普通影視場景的道具場景肯定質量好點,但也有限,至于做舊就更是笑話,全靠可能荒廢了幾年反而歪打正著,所以沒什么改動的余地,差不多就這樣兒吧。”
更主要是擠得水泄不通,走起來頭痛。
那就干脆先去看環球塔觀景臺。
這邊雖然沒簽約,但已經拿到國資能提供的所有信息資料,其實也寥寥無幾,除了亂七八糟不成型的一堆設計方案,施工進度更是一團糟。
甚至連容積率要求2.18這個關鍵點都不清楚,也沒提醒過秭小偉。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大家是搞資金的,關心這種事情作甚。
所以還不如個外面的文化公司商人明白。
老麥當然是翻翻文件就確認蔡老總的說法是沒錯:“這都是什么玩意兒,用肉眼也能看出來之前的方案超過2.18容積率了吧,當時就打著坑蒙拐騙的主意套投資了。”
就是不管不顧的先把審批項目敲定拿下來,再滿世界去套別人的資金入場,至于資金到底有多少用在這里,其他已經被轉移到哪里就天知道。
按說老麥也完全不推薦接這種爛攤子:“國資把所有債權抵押啥的清空接過來,說白點那幾個億就是填坑,然后他們持有的是地價,百分之三十股份就是地價,話二三十億可2.18能修什么來回報?”
秭小偉還笑:“他們就想簽對賭回購,最后能把這百分之三十股份回購,才算大滿意,現在不過是因為太丟臉。”
前后三部車很快抵達中央商務區,就明白這最后仨字是什么意思。
面前是地標式的江邊歌劇院,背后是一大片高樓林立,對岸更是超高樓網紅打卡地,和旁邊大橋、鳳嘴崖著名景點。
反正只要站在高處,就能看見這包圍歌劇院的三塊癩疤頭。
秭小偉都笑稱這尼瑪之前的操盤者是不是故意,惡心有關方面不給錢,我們就把這里擺爛給全國游客看。
老麥居然點頭:“你千萬不要低估這些家伙的嘴臉。”
可站在最大的地塊深坑邊,聽秭小偉描述完那個巨大“觀賞魚缸”的構想,老麥又充滿了想象:“工程結構上不難,周圍一圈可以把受力全轉移到坑壁上,一定很壯觀很美,可你的利潤在哪里,這樣的空間維護成本很高的。”
秭小偉指對面的超高大樓,上面就有觀景臺:“樓高350米,那橫著的觀景臺250米,您注意看對面本來就比這邊高,這座觀景塔靠近江邊低處,文件上說高188米,加天線塔尖才258米,您再看看周圍的高樓,感覺最后就是個小矮子在一堆大漢中間。”
老麥都哈哈大笑了。
山城不同于那些平原城市,江邊的海拔高度,和城市山脊上能差幾百米,而且來得極為陡峭。
所以鳳嘴崖才會依山而建有特色,吸引沒見過這種建筑形態的游客來上當。
周圍的高樓大廈,起建點高度都遠超這個江邊觀景塔,也就是仗著在橋邊,估計這塔上能出片兒。
專門為對岸璀璨的全市夜景、重點在鳳嘴崖和這座大橋出片兒。
說到這里,秭小偉都偷笑:“您選那山頂別墅,好像也有這種出片兒的稀缺性,但普通游客沒法到那拍,所以這里搞一座,花幾十塊上去拍個到此一游,還是值的。”
“但真沒有滬海、粵州塔那種會當凌絕頂的感覺,所以得再增加幾個景點,我們要求不高,譬如上塔99,觀魚49,塔下停車庫再賺點停車費,最后那塊修樓看能怎么賺,全靠量大管飽,能不賺不賠就行,永久成為地標性景觀,還不夠牛逼的啊。”
老麥呵呵:“你這還一魚幾吃了,滬海明珠塔兩百多也是各種套餐聯票,粵州塔四百多米高空才150呢,是得多找些看點……”
結果走到那塊原本準備建塔的靠江邊地塊,他就眼睛一亮!
坡度巨大,之前那個最大地塊還像個茶缸子的深坑,四周有坡度但還算圍住了,確實可以做個游客下去觀景的“魚缸”,老麥說在水面上扯片巨大的白色篷布,又便宜又美觀,還能做造型,算是個零容積率的城市雕塑。
可這塊第二大的深坑,坡度大到朝江那邊比后面低了一大截,這巖石地塊上鑿出來的深坑,簡直像個坐圍環抱的龍椅。
如果按照后面高度平著做整座地下停車庫,到前沿起碼有十來層樓的外墻落差高度。
關鍵就在這停車庫,到底按照后面算零容積率,還是前面算點建筑面積?
其他城市也很難遇見這種十二樓和一樓都臨街的事兒啊。
但起碼這座停車庫,如果按照秭小偉構想的做成那種景觀式機械車庫,本來是想在觀景臺上向下看的深邃機械美感,現在完全可以做成全玻璃通透,朝著江面上。
如同一座被雕琢出來的晶瑩剔透寶石那樣,被凸顯出來。
肯定很漂亮,觀景臺也能收個19塊的門票費?
秭小偉連忙說可以可以,他其實也沒來現場看過,還揶揄的指不遠處大橋,有關方面居然把這邊橋欄桿邊都裝上了墻,分明就是遮住游客近距離能看見拍攝這些爛尾坑的囧樣兒。
這停車庫就多半能算成零容積率了。
深耕網紅城市風貌,厚植景觀深度,對標國際領先檔次,聚焦山城旅游現狀,突出城市特點,謀取旅游消費提高,明晰、凸顯、下層、瞄準、把握、牽引、專注、夯實……
反正只要迎合上了這種官樣文章的政策趨勢,急有關方面之所急。
這項目做起來就很容易了。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