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二十二章 潑天熱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電影抽取技能

  當然,網上不盡是吹噓,也有理性網友發言:

  “其實八極拳確實很適合實戰,尤其是近身短打,發力迅猛。

  但也不是誰隨便看個視頻就能練成高手的,克斯特肯定下了不少苦功。”

  “別盲目跟風去學,這東西不是光看視頻就能掌握的,需要系統訓練、老師指導,否則容易傷到自己。”

  “杜笙的八極拳動作標準、節奏緊湊,普通人照著學很容易走偏,建議還是先打好基礎再挑戰高難度動作。”

  盡管如此,這次事件還是徹底帶火了八極拳。

  尤其是杜笙在兩大流媒體上發布的那套“八極入門十二式”的教學視頻,量暴增。

  很多原本對華夏功夫感興趣但一直找不到門路的外國人,開始涌入兩大平臺搜索“杜笙八極拳”,甚至連一些健身房也開始引入這套拳法作為特色課程。

  更有甚者,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挑戰:

  “你敢不敢跟著杜笙練一周八極拳?”

  就在網絡上一片“杜笙真牛”、“八極拳太猛了”的歡呼聲中,也總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慣這陣勢,開始跳出來潑冷水。

  “都什么年代了,還吹什么傳統武術?

  現代綜合格斗、泰拳、巴西柔術這些才是王道,八極拳這種老古董早就過時了。”

  “克斯特能贏純屬運氣好,偷襲得手而已。

  要是那幾個尼哥知道他敢動手,分分鐘教他做人。”

  “還有那個什么‘杜氏門徒’?

  搞笑呢吧?

  就跟著杜笙的視頻學幾招,就敢自稱門徒了?你怎么不稱門神!”

  這些質疑一出,原本熱鬧的評論區瞬間分裂成了兩派。

  一邊是熱血沸騰的杜氏門徒粉,一邊是冷嘲熱諷的“理性派”。

  但緊接著,事情的發展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網絡上突然冒出了一大批整齊劃一的聲音:

  “倫敦八極協會誠邀所有熱愛杜氏八極拳的朋友加入!”

  “首爾八極門正式成立,歡迎各位同門交流學習!”

  “悉尼八極拳訓練營火熱報名中,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從基礎開始!”

  柏林、巴黎、東京、墨爾本、溫哥華……

  全球幾十個城市,幾乎同時冒出了“八極協會”或“八極門”的組織。

  而且很多人仔細一看才發現,其中一大半,都是最近幾天才注冊成立的!

  這一波“組團出道”的操作,直接讓吃瓜群眾集體懵圈。

  原來自從杜笙在擂臺上擊敗泰森之后,他的拳王名聲越傳越廣。

  很多外國年輕人本來對華夏功夫感興趣,但一直找不到靠譜的學習渠道。

  結果杜笙把視頻放上網后,大家一看:

  動作標準、講解清晰、節奏緊湊,關鍵是免費!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著練,越練越上頭。

  慢慢地,這些練習者之間就開始建立聯系,組建群組、打卡分享、切磋心得,最后干脆搞起了“組織化”發展。

  雖然有些城市的‘杜氏門徒’還不多,但他們有模有樣地制定章程、拉群建組、搞訓練計劃,儼然一副“宗門傳承”的架勢。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而隨著克斯特事件的持續發酵,八極拳和“八極門”這兩個關鍵詞,徹底沖上了全球熱搜。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華夏功夫新勢力崛起,八極拳成為海外健身新寵”。

  杜笙之前發布的那些教學視頻,量像坐火箭一樣直線上升,TVING和LME平臺的數據后臺都被刷爆了。

  “功夫之王”這個稱號再次被翻出來掛在杜笙頭上。

  連帶著他的個人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在國內,《大宗師》劇組也注意到了這個熱搜。

  唐鄢一邊看著手機笑得前仰后合,一邊調侃道:

  “笙哥,你都快成‘國際功夫導師’了。”

  劉施詩也湊過來看熱鬧,眼里全是崇拜:

  “笙哥,你的‘杜氏門徒’成千上萬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全球徒弟潮”,杜笙只能無奈搖頭:

  “我只是發個教學視頻,怎么就成‘祖師爺’了?”

  葉煒信在一旁感嘆: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愿意接觸傳統武術了。

  以前總覺得功夫是老古董,現在看來,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活下來。”

  李達朝也點頭附和:

  “這就是文化輸出啊,咱們拍電影、傳武藝,影響了這么多外國年輕人,比一百句口號都有用。”

  不過話說回來,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杜笙確實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傳統武術大師。

  過去一個武學宗師,最多帶幾百個徒弟,還得親自口傳心授。

  而現在,杜笙靠著視頻教學,徒弟遍布五大洲四大洋,數量可能都已經破萬了。

  這放在以前,誰能想象?

  這場由街頭沖突引發的“杜氏風暴”,不僅讓更多人認識了華夏武術的魅力,也讓杜笙不出門都憑空收獲上百萬聲望值。

  就憑這個積累法,估計要不了多久《九陽神功(六層/紫)(4996000/8192000)》就能突破了。

  有人說他是“藍星最強男人”,有人說他是“功夫傳播大使”,還有人說他是“當代李曉龍”。

  但不管外界如何評價,杜笙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節奏。

  他依舊每天練功、拍戲、調酒、帶徒弟,偶爾還會調侃一句:

  “我現在出門都怕被人認出來,萬一有人上來喊我一聲‘師父’,我都不知道該點頭還是該跑。”

  唐鄢在一旁笑著接話:

  “別裝了,你心里美著呢。”

  杜笙聳聳肩,沒否認。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功夫,不只是用來打人,更多是用來影響或激勵人的。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便是為了讓更多的普通人相信:

  功夫,不僅只是電影特效,還能變成掌控自身未來的力量。

  這天,劉施詩和唐鄢的戲份都順利拍完了。

  剛松了口氣,就聽到張浩龍那略帶浮夸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哎喲!八極門代言人駕到啦?歡迎歡迎!”

  他這一嗓子,把劇組的人都逗笑了。

  馬姚偉也跟著起哄,一邊整理動作道具一邊喊道:

  “歡迎代言人來劇組視察指導工作——”

  杜笙還沒回頭,就已經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不是香水味。

  而是一種淡淡的體香,清新又溫柔,像是初夏的風,不濃不淡,卻格外好聞。

  他嘴角微微一揚,不用看都知道是誰來了。

  沒錯,是劉怡霏!

  自從她參加完劉施詩的生日派對后,就一直留在劇組沒走,等《功夫之王》換拍攝地再回去。

  本來她還打算像以前一樣,撲過來給杜笙一個熱情的擁抱,

  結果被張浩龍和馬姚偉這么一喊“代言人”,她那點小虛榮心立馬冒了出來,只好強裝矜持點點頭。

  至于劉怡霏為何得了個‘八極代言人’稱號?

  這就不得不提她在TVING視頻里,上傳的那幾條杜笙指導‘少女時代’功夫的視頻了。

  隨著這幾天的潑天流量擴散,她們這種要顏值有顏值,要功夫架勢有架勢的美少女自然受到莫大青睞。

  劉怡霏先跟兩位導演打了聲招呼,然后才慢悠悠地走到杜笙身邊。

  杜笙打量了她一眼,臉上氣色不錯,皮膚白里透紅,精神狀態很好,便點頭說道:

  “看起來你這些日子跑行程還不錯。”

  劉怡霏一聽,笑嘻嘻挽住他的胳膊:

  “是挺累的,但真的很開心!你知道嗎?

  現在不管我去哪兒,都有人叫我‘功夫代言人’,聽著可帶勁兒了!”

  杜笙看了她一眼,語氣認真地說:

  “行了,玩歸玩,出門在外還是要注意安全。

  這個‘代言人’的稱呼聽聽就好,別太當真。

  萬一哪天真有武林人士不服氣,找你麻煩,你也別搭理,讓黃氏拳館的師兄弟出面就行。”

  劉怡霏撇了撇嘴:

  “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子。”

  頓了頓,她又興奮說道:

  “不過啊,伊馨姐和阿曼達已經開始行動了,

  她們準備整合全球各地的八極門組織,成立一個世界性的八極拳協會。”

  “目標是在五年內,把八極拳打造成全球數一數二的運動項目,并且推動它成為奧運會項目……”

  杜笙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他知道,任何一門傳統技藝想要走向世界,光靠實戰厲害是不夠的。

  還得會包裝、懂運營。

  就像跆拳道,雖然很多動作在實戰中并不實用,比如那些高踢腿的動作,重心不穩、破綻百出……

  但在視覺上極具沖擊力,看起來帥、有氣勢,再加上清晰的段位體系和禮儀規范,反而成了全球最流行的格斗類運動之一。

  如今因為自己發布的教學視頻,加上克斯特街頭制服劫匪的事件,八極拳在全球范圍內的熱度越來越高。

  尤其是之前勇奪三條金腰帶、打敗泰森的熱潮,帶動了一大批年輕人開始接觸八極拳。

  如今世界各地已經自發形成了近百個八極拳學習組織。

  如果能將這些人整合起來,由專業團隊進行商業運作和品牌打造,八極拳未來真的有可能成為國際主流武術。

  而且這種組織形式,也是拓展人脈、擴大影響力的好機會。

  作為兩大流媒體的運營官,李伊馨和阿曼達多半是看到了其中的價值。

  想到這,杜笙點了點頭:

  “可以試試,不過等她們把標準制定出來之后,我得親自過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劉怡霏一聽,笑著湊近他耳邊:

  “我就知道你會同意的!

  她們跟我交流時,還在擔心你不同意,特意讓我來說服你呢。”

  就在不久前,全球突然冒出一大堆“八極協會”,搞得風頭太盛,杜笙還專門發了個聲明,

  表明自己上傳教學視頻只是為了推廣健身防身,所有協會都是民間自發組織,不存在反動基因……

  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

  防止以后有人打著“八極門”的旗號惹事,最后鍋全甩到他頭上。

  劉怡霏點點頭:

  “明白了,那我就不摻和了。”

  杜笙笑著拍拍她香肩,道:

  “你明天就要趕回《功夫之王》劇組,那先拍完這邊的客串角色吧。”

  這次劉怡霏過來,是客串一個被倭軍俘虜的千金小姐。

  當時背景是倭軍四處侵略,對城內居民進行了四天三夜的搶劫、強姦和屠殺,還虐待俘虜。

  此外,還將部分俘虜關進“西大門刑務所”進行細菌實驗,成為731部隊人體實驗的早期受害者。

  選劉怡霏來演這個角色,一方面是看中了她的顏值和氣質,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那種溫婉中帶著堅韌的特質,非常適合表現那段黑暗歷史中的女性力量。

  只要她一出場,觀眾就能感受到那種悲情與憤怒交織的情緒,更容易引發共鳴。

  隨著劉怡霏的到來,劇組的氣氛也輕松了不少。

  畢竟在這樣一個高強度、高壓力的拍攝環境下,旁邊多幾個養眼美少女,誰不喜歡?

  劉怡霏走后,《大宗師》拍攝工作仍在繼續。

  這部電影走的是寫實風格,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大場面,基本都是小場景、小人物之間的故事碰撞。

  真正考驗導演和演員功力的,就是那一個接一個的打戲。

  不過,這對杜笙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他本身就是個動作高手,再加上葉煒信幫忙找來的這批演員,全是清一色的動作科班出身,實戰經驗豐富。

  只要大家磨合得當,一場戲拍個兩三條就過是常態。

  幾天后,天氣晴朗,還有點熱。

  今天要拍的是一場武術擂臺的戲碼,由張縉飾演的“胡威”出面踢館。

  先拍了兩場墊場戲——

  兩個倒霉蛋被胡威輕松撂倒,過程干脆利落,一條過。

  接下來,重頭戲來了:

  胡威盯上了葉問!

  說起來,葉問原本只是順路來到滄州,想跟本地武行的朋友交流一下技藝。

  之前他在羊城、香江、萬州等地已經和其他詠春門派以及不同流派的武術家切磋過幾輪,目的就是為了精進自身,傳播詠春文化。

  聽說這邊有個在軍隊教拳的八極高手,不僅拳法剛猛霸道,還有一手神乎其技的大槍術,號稱“槍神”,他就起了興趣,想來討教一二。

  結果還沒等他挑戰李書文,就被同樣打著‘挑戰揚名’想法的胡威釘上了。

  因為在這一圈人里,葉問算是相對能打的一個。

  只是開打片刻后,作為兼任動作導演的杜笙喊了一聲:

  “咔!”

  他拿起對講機說道:

  “阿縉,你的下盤太浮了,北方拳師基本講究穩扎穩打,你再調整一下,再來一條。”

  又轉頭看向演葉問的演員:

  “你被打得很疼,但不能表現得太明顯,那種強忍著疼痛還要維持體面的表情,要練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