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五十八章 終極格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電影抽取技能

  杜笙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這已經是最近收到的第三份邀請了。

  好萊塢這個名利場,向來是見風使舵之地。

  如今杜笙憑借《寶貝計劃》證明了自己,自然是各種邀請絡繹不絕。

  不過,他接下來就得回到擂臺,再加上忙于宣傳,根本無暇應付這些邀請。

  之前的都推掉了,但這次是強森,所以杜笙多問了一句。

  “什么時候?”

  杜笙問道。

  “這個周六。”

  崔雅怡回答道。

  “就說我宣傳太忙,婉拒了吧!”

  杜笙說道。

  他深知《寶貝計劃》還未真正闖出來,心里也清楚這票房是怎么回事。

  更見過前世那些粉絲電影票房半途而廢的例子,所以不敢有絲毫懈怠。

  強森又怎樣,可不能耽誤他跑宣傳的大事!

  隨后,杜笙又吩咐道:

  “你給強森回個話,等全球票房過億美元后,慶功宴上再邀請他,后續的也這么回。”

  他相信,等到那時候,強森肯定會欣然前來參與。

  崔雅怡輕輕點頭,隨即遞上一份文件,輕聲說道:

  “笙哥,這是IMDB剛新鮮出爐的《寶貝計劃》評分報告。”

  IMDB,那個亞馬遜旗下的電影評分網站,采用的是十分制規則,

  IMDB(亞馬遜旗下網站)采取的是10分制規則,評分用戶與豆瓣類似,只要是注冊用戶都可以自由打分,也被稱為“北美豆瓣”。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IMDB的評分算是電影公司們的心頭寶,甚至能直接左右一部電影的票房走勢。

  畢竟,它的調查結果就像電影的觀眾口碑晴雨表,是電影公司和院線都公認的權威指南。

  杜笙接過文件,仔細端詳起來。

  首周末的票房,他是費了不少心思才推上去的。

  但長期的票房走勢,那可得靠口碑來撐了。

  他可不像后世那些公司,能把輿論玩得團團轉,控評控得飛起。

  電影目前的綜合評分,8.2分。

  杜笙心里明白,這分數,粉絲的功勞可不小。

  能打8分以上的,估計十有八九都是粉絲。

  跟國內豆瓣的8.8分比起來,雖然低了些,但考慮到這是部外語片,這個分數也算合理。

  他翻了翻文件,找到8分以下打分者的原因描述。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電影不是燈塔國的,他們看起來沒有代入感。

  杜笙嘆了口氣,這點確實沒辦法改變。

  不過,能來首周末看《寶貝計劃》的,多半都知道是他和程龍主演,也都接受了這個設定。

  所以,只有一小部份人會在意這個。

  但杜笙清楚,隨著粉絲的熱情逐漸消退,路人觀眾越來越多,對這方面的人也會增加。

  評分,也會隨著時間慢慢下滑。

  不過,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現在8分以上的評分,已經足夠用。

  畢竟,很多被影迷奉為經典的電影,最后評分也不高。

  比如《暮光之城:月食》才6.7分,《魔境仙蹤》6.4分,《靈魂戰車》更是只有5.9分。

  達蒙那幾部被吹上天的電影,最后評分連7分都不到。

  但它的票房不錯啊。

  杜笙在乎的,也正是票房!

  他不管觀眾看完后反饋如何,先把人忽悠進影院再說。

  接著,杜笙的目光落在了票房預測一欄的數字上:

  1.1億美元。

  杜笙看到這個預測數據,嘴角不禁揚起一抹笑意。

  說實話,雖然目前表現不錯,但他并沒這么樂觀,敢斷言票房能過1.1億。

  媒體雖然花樣稱贊《寶貝計劃》的首周末票房,讓電影曝光度大幅增加,但也不是全都好事。

  至少看過報道的人,都知道《寶貝計劃》是部小眾華語片了。

  這可能會讓一些觀眾直接pass掉,怎么吸引都沒門。

  所以,《寶貝計劃》的票房趨勢不可能像好萊塢電影那么順暢。

  杜笙忽然又想起上個月北美首映的《超人歸來》,爛番茄新鮮度35,IMDB評分5.9,被指缺乏創新、動作場面薄弱等,

  大家都知道被騙了,口碑迅速崩塌,結果還能在北美刷到2億票房!

  真不知道是該說片方宣發手段高明,還是該說老美對超人系列很懷舊……

  所以,杜笙現在對《寶貝計劃》的票房也是沒底。

  他心里保底價是7千萬,超過就算是意外之喜。

  當然,能破億那絕對是天降餡餅!

  在北美,票房過億和不過億,那絕對是天壤之別。

  億元俱樂部,對于參演電影的演員來說,就是一塊金字招牌,還能抬咖位。

  最終票房能走到哪,真得看后續的宣傳效果。

  以及接下來炒得沸沸揚揚的‘終極格斗’大賽,能不能再吸引一波自來水。

  隨著杜笙與泰森那場終極對決的日期臨近,全球媒體仿佛被點燃了一般,紛紛加入到這場世紀大戰的宣傳狂潮中。

  全球各地的吃瓜群眾,無論是坐在電視機前還是捧著手機,都將目光緊緊鎖定在了拉斯維加斯,那座即將見證歷史瞬間的城市。

  七月二十八日,傍晚。

  杜笙帶著來湊熱鬧的泰勒,來到拉斯維加斯的瞬間,就被海洋般洶涌的閃光燈所包圍。

  不得不說,他和泰森這場對決,無疑是今年全球體育界最關注的賽事。

  號稱世界超巨的燈塔國,與蘊藏著神秘的東方國度,也受益被擺上了頭條。

  一如它們昔日的歷史糾葛,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見聞。

  盡管那場烽火早已熄滅,雙方表面上握手言和,但暗涌激流并未平息。

  而格斗比賽這種最直接、最激烈的較量,在雙方媒體的熱情烘托下,被賦予了某種崇高意義。

  無數觀眾,無論是來自燈塔國的熱血粉絲,還是東方國度的忠實擁躉,都將這場比賽視為兩國自上次風波以來首次正面的交鋒。

  加上不少媒體在背后推波助瀾,雙方粉絲早就互相‘問候’了好幾輪。

  無形中也導致這場比賽的氣氛,猶如即將爆發的火山。

  自然而然地,這場比賽也吸引了全球各界媒體的殷切目光。

  它們紛紛提前聚焦于此,不愿錯過任何一個鏡頭。

  面對記者群中形形色色的人種,操著各種語言提問,杜笙不禁感到一陣恍惚。

  奧運會還沒開始,他仿佛已經提前感受到那種多元文化的熱烈氛圍。

  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有的用流利的英語,有的則帶著濃厚的地方口音,甚至還有人嘗試用中文交流。

  杜笙無法一一回答,只能面帶微笑,向記者們揮手致意,然后帶著泰勒乘車而去。

  機場并非理想的采訪之地,記者們此行的目的,更多是為了捕捉那特快的珍貴畫面和資料。

  正式的采訪,將在比賽前精心安排的記者招待會上進行。

  這些繁瑣而細致的工作,都有WBA等四大拳擊組織和東方國度體育署的專業團隊悉心籌備,杜笙無需為此費心勞神。

  相較于燈塔本土人們的從容不迫,從世界各地趕來的觀眾,對這場比賽的熱情如同火山爆發般洶涌。

  東方體育署對這場比賽也是傾注了滿腔心血,不僅為杜笙提供全方位的護航,還慷慨承擔了他此次出行的所有開銷。

  體育署的高層更是親自與杜笙促膝長談,告訴他無需將勝負看得過重,關鍵是要展現出東方人的獨特風采和魅力。

  簡而言之,就是要以華麗的姿態贏得勝利,即使失敗也要保持尊嚴和風度。

  說起來,剛剛加入WTO不久的東方國度,在世界大舞臺上還略顯青澀和陌生。

  但東方國度的人民渴望讓世界看到自己的實力和風采,也渴望被世界所認識和尊重。

  同樣的例子,08年能夠舉辦奧運會,也讓東方人民激動不已。

  因為那意味著世界終于有機會將目光投向東方,去領略那份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東方文明。

  然而,為了維護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東方國度更愿意向世界展示一個謙遜、友善的形象。

  因此,對于這場比賽的勝負結果,體育署方面其實是心懷忐忑的。

  杜笙贏了可能會掀起國際輿論的滔天巨浪,輸了又難以面對國內觀眾的殷切期待……

  但無論如何,這場終極對決已經讓全球媒體輿論沸騰到了沸點。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著這場將震撼各界的巔峰對決。

  不過杜笙心里并沒那么多彎彎繞繞。

  對他而言,這僅僅是一場比拼罷了。

  況且他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敗。

  在世界拳擊協會(WBA)精心安排的酒店內,杜笙與闊別大半年的泰森再次重逢。

  泰森的狀態看上去相當不錯。

  他一見到杜笙,那股子熱情勁兒就涌了上來。

  因為挑戰杜笙,他這半年里重新回到了聚光燈下,收獲了海量的關注。

  燈塔國的媒體們紛紛為他搖旗吶喊,他的聲譽也隨之水漲船高。

  代言如潮水般涌來,他不僅還清了舊賬,還狠狠地摟了一筆。

  所以,面對杜笙時,他其實頗懷感激的。

  在酒店包廂里,泰森盛情邀請杜笙和泰勒共進晚餐。

  餐桌上,幾人聊得熱火朝天,氣氛融洽得不得了。

  要是這一幕被外面的記者逮個正著,發出去,估計得在兩國掀起輿論狂潮。

  在媒體的渲染下,杜笙和泰森早已被塑造成見面就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宿敵。

  誰能想到,這兩位“死對頭”竟然友好聚餐?

  還一起暢談以后合作?

  事實上,對于職業拳手來說,這行當和演員也沒啥兩樣。

  所謂的搏擊、格斗等比賽,不過是一場show,和歌舞劇表演異曲同工。

  只不過影視劇里的打斗是演戲,擂臺上是真刀真槍地干而已。

  很多職業拳手在臺上和臺下的表現之所以判若兩人,因為他們心里門兒清,只要站在聚光燈下,那就是做秀。

  有些拳手在鏡頭前劍拔弩張,好像勢不兩立。

  可私下里,他們關系好著呢。

  泰森打了二十多年拳擊,對這行的門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當初宣布退役時,他就說過,自己已經不是那頭狂暴猛獸了。

  他不想再扮演一個冷酷無情的格斗狂魔。

  這場比賽,也不是泰森的復出之戰。

  在四大拳擊組織的宣傳口徑里,這是一場帶有表演性質的比賽。

  說實話,這也沒法當成跨界擂臺來打。

  因為泰森沒打過自由格斗,而杜笙也沒參與過拳擊。

  在以往比賽中,大家早就默認杜笙是格斗高手,因為他在拳臺上展現的八極拳和腿法,更貼近散打風格。

  不過為了公平,杜笙表示愿意按照拳擊的規則來比試。

  在旁人看來,這哪是公平,拳擊可是不能用腳和肘擊的。

  腿的力量比手臂大多了,攻擊更猛,距離也更遠。

  而肘擊作為八極拳的精髓,沒了它等于削了根本。

  這樣一來,他的實力豈不是大打折扣?

  但在杜笙看來,用不用腿和肘擊,差別不大。

  要是泰森能用嘴咬,他只能口頭批評,那才叫不公平。

  既然雙方只能用拳,那還有什么爭議?

  對此,泰森心里其實有些愧意。

  上個月他還特地給杜笙打電話商量,說杜笙可以用自由格斗方式,只要別打要害就行。

  對于他這種世界頂尖拳王來說,在擂臺上用什么方式,其實影響不大。

  畢竟杜笙只是中量級,在他這種噸位與爆發面前,實在有點不夠看。

  不過杜笙還是選擇了遵循拳擊的規矩。

  原因無他,泰森年紀也不小了。

  杜笙即使只用一只手,也有點欺負人。

  但在泰森眼里,杜笙就是一個敢于直面生死的勇士!

  何況他這大半年來,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借著媒體東風,腰包鼓了起來,訓練也撿了起來,身體狀態直逼退役時的巔峰。

  瞧瞧現在的他,跟去年打假賽時那副蔫蔫的樣子,簡直是判若兩人。

  看上去仿佛年輕了好幾歲,六塊腹肌也快趕上年輕時候了。

  拳擊協會的專家們也紛紛表示,泰森現在的狀態,跟當年和霍利菲爾德對戰時有一拼。

  泰森自己也覺得,狀態在蹭蹭地往上漲。

  不過比起身體素質,讓他更自豪的是拳壇老將經驗,以及那顆越來越堅韌的心。

  頂尖的拳手,哪能完全靠蠻力打仗的?

  教練以前就常跟他說,贏拳靠的不是拳頭硬,而是那顆永不服輸的心態,和那份冷靜如斯的理智。

  以前的他狂傲自負,目中無人,還把教練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直到后來幾經慘敗,被生活揍得鼻青臉腫,才算是徹底明白教練的苦心。

  現在的他,身體素質或許比不上十五年前的巔峰時期,

  但戰斗素養、比賽經驗這些方面,卻是脫胎換骨!

  對于這場戰斗,他自是信心滿滿。

  某次記者招待會上,他還透露要是贏了這場比賽,說不定就正式復出了。

  這話一出,觀眾們的熱情那是噌噌地往上漲。

  門票與電視轉播費用,更是直線拉升一大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