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2章 回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法師之上!

  回到哥倫布號上,高德第一時間便是讓船長取出羊皮地圖,用墨水在地圖上標記好這個荒島的位置。

  “標注為冰綃島。”他沉聲道。

  這是個重要資源點,蘊含著極大的潛力。

  島上在以后極有可能出現成雪原守護者都未曾掌握的四階冰穴,自然是要想辦法掌握在手中的。

  而且,冰綃島雖然是在海域之上,但也正好處于北境與金雀花王朝的航線之上。

  若是能將這座島嶼掌握在手中,將來不論是定期采集冰煞,還是作為緊急補給點,都極其方便。

  這些安排妥當之后,眼看著哥倫布號收起船錨,揚帆再度起航,高德這才帶著剛剛收獲的螺旋獨角以及冰煞返回自己的船艙。

  螺旋獨角是制作五階水屬或者冰屬法杖的上等材料,不論是留著以后自用,還是拿去黑帆之城出售都是不錯的選擇,他也暫且沒拿定主意。

  至于那四道三階冰煞.

  夜長夢多,正好此刻也是閑著,高德當即取出冰晶瓶,開始提升自己的冰封之刃。

  他從耳中取出寄存的冰晶碎片。

  青藍色的冰針散發著神秘而強大氣息。

  作為二階的冰封之刃,在高德還是一環法師的時候,它就具備20度的穿刺傷害與40度的寒冷傷害。

  這屬于基礎威力數值。

  在高德晉升二環法師之后,通過升環施法施放冰封之刃,它的威力又能進一步提升。

  另外,中級冰佑之軀對冰封之刃也有一定的威力提升。

  除此之外,假若通過《臻冰秘傳》修行出的冰元素法力施放冰封之刃,威能還能繼續提升。

  當然,以目前高德《臻冰秘傳》不過二等法師學徒的修行進度而言,那點法力量,還不足以支撐他施放該法術。

  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來說,這是遲早的事。

  如此多的加成之下,毫無疑問,冰封之刃將在往后很長一段時間保持高德法術庫中王牌輸出法術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能提升冰晶碎片的等階,加強它的法術基礎傷害,無疑是件性價比極其高的事情。

  咔噠一聲,高德打開瓶子。

  代表冰煞的藍色氣流竄起。

  高德將冰針形狀的冰晶碎片置放于氣流中央,幽藍的冰煞立刻如同潮水般涌上前,將青藍色的冰針完全包裹,形成一個不斷旋轉的光繭。

  隨后,他微閉雙目,高達299的精神力如同無數雙精細的手,開始按照強化方法,抽絲剝繭般剝離三階冰煞,再引導其融入至自己的冰晶碎片當中。

  雖然冰煞的等階又上一階,但高德的精神力強度提升得更多。

  所以相比上一次強化冰封之刃,這一次甚至是更為輕松,剝離過程流暢得如同行云流水。

  總耗時不過半小時,高德就將三道冰煞盡數抽絲剝繭,融入冰晶碎片當中。

  在融入了三道三階冰煞之后,這一根青藍色的冰針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為了三階冰封之刃。

  一個大等階的提升,給冰晶碎片帶來的變化是無比明顯的。

  首先從外觀上看,整個冰針的顏色從二階時晶瑩的青藍色變為了深邃的靛藍色,如同凝結的深海寒冰。

  針體表面浮現出螺旋上升的暗紋。

  最引人注目的是針尖處——原本平滑的尖端分裂成三枚鋒利的倒鉤,倒鉤內側布滿鋸齒狀的細棱,閃爍著足以割裂空氣的寒光。

  外觀上的變化都如此明顯,在威力上的提升更是立竿見影了。

  因為有曼多拉魔眼的洞察能力,所以無需通過試法傀儡,高德就能判斷出法術的威力。

  他施放了一遍升階后的冰封之刃,很快就得出了精確數值。

  首先是第一段的穿刺傷害,從二階時的20度提升到了30度。

  然后第二段的寒冷傷害,則是從二階的40度提升到了76度。

  總威力已然超過一百度,再疊加上其它的各種加成,實際能爆發出的威力遠遠超過二環法師層次。

  接下來的航行就沒有再橫生波折,也沒有出現什么奇遇事件,在大家的小心翼翼之下,哥倫布號向著金雀花王朝繼續進發。

  離開冰綃島后的第七天,瞭望手突然扯著嗓子高喊:“厄文拉雅海脊,我們到界了!”

  其它人或許見怪不怪,高德與蘭文還是第一次經歷跨洋航行,故而在聽到聲音后第一時間就趕往甲板查看情況。

  此刻,寒氣還未散盡,船舷邊緣甚至掛著幾縷冰棱。

  順著瞭望手所指,高德看見遠方平面下拱起一道青灰色的巨影,那是厄文拉雅山脈沉入海中的余脈,是北境海域與劍海的天然分界線。

  海脊頂端距離水面不過數十米,海浪撞上去碎成雪白的浪沫,像給這道天然界碑鑲了圈銀邊。

  更奇妙的是海水分界:左側海水是近乎墨藍的深靛色,還能見到游散的浮冰;右側卻驟然化作透亮的碧綠色,能隱約看見水下搖曳的珊瑚叢。

  哥倫布號小心翼翼地駛過海脊縫隙時,船身突然晃了晃。

  不是風浪,而是水溫急劇變化引發的水流擾動。

  這代表著哥倫布號正式越過厄文拉雅山脈,進入金雀花王朝所屬的海域,即劍海。

  一進入劍海,就仿佛換了個天地,整個航行見聞又完全不同了。

  首先是氣候的截然不同。

  氣溫急劇升高,不過半個小時,甲板上的薄霜便化成了水珠,順著木板縫隙滴答作響。

  船員們紛紛脫下厚重的羊毛外套,露出里面被汗水浸透的亞麻襯衣。

  原本立在桅桿上的耐寒海鳥,突然焦躁地撲騰起來,撲棱棱掠過桅桿,朝著北方盤旋而去——它們受不了這驟然升高的溫度,要逃回熟悉的寒域。

  氣溫的升高,也帶來了海水中與天空中生物物種的變化。

  一群羽毛像淬了金粉的海鳥追著船尾飛,它們的喙又尖又長,時不時扎進水里叼起銀光閃閃的魚。

  那是劍海特有的金翎鷗,專吃暖水區的彩虹鱒魚。

  船舷兩側的海水里,漸漸浮現出成片的珊瑚礁陰影,一群群巴掌大的魚穿游其間,鱗片折射出斑斕色彩。

  與北境那些裹著冰殼的海蟹、渾身長滿尖刺的黑背鯨相比,這里的生物像是被造物主涂抹了更多色彩。

  另外就是,不再是人跡罕至。

  一個小時后。

  “嗚——”

  一聲悠長的船笛聲從前方傳來,只見三艘巨船正列隊駛過,船身比哥倫布號寬出近三倍,主桅桿上掛著繡著羅盤的旗幟。

  金雀花王朝的航海業與商貿業都極其發達。

  故而在劍海之上,每天都能見到許多滿載貨物或者商品,來自各個地區,掛著各個商會旗幟的商貨船。

  而且大多數都是大船,哥倫布號與這些商貨船相比,就好似小蝦米與大魚的區別。

  到了金雀花王朝海域,不論是船長還是水手們,精神狀態明顯都松弛了不少。

  相比北境的危險潛伏,金雀花王朝的海域一是少有極端天氣,二是也不用太過擔心海獸與飛禽類地脈生物的襲擊。

  另外就是燈塔林立,海圖標繪得無比清楚,還有巡邏的王朝艦隊。

  就相當于是從野外進入了安全區。

  在船長的示意之下,水手們將兩面船帆都都張到最滿,船速提到最快,船身劈開碧綠色的海水,航跡像條不斷延伸的銀帶,向著拉各斯城的拉各斯港駛去。

  在那里,哥倫布號要進行一波補給,整裝待發之后,再出發前往黑帆之城。

  當然,從進入劍海開始到抵達拉各斯港這段航線,受風況、洋流流速、船只性能等不同條件影響,還要耗費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其間經過的大型港口就會有數十個。

  由此就可以看出金雀花王朝的疆土之廣闊、對劍海開發之甚以及經濟之發達。

  不過哥倫布號所能停靠的港口,只有拉各斯港。

  這是因為金雀花王朝的制度極其完善,商船要在港口停靠補給并非隨心所欲,而是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文件,并且嚴格遵循規定。

  首先是船舶的國籍證書,這就相當于商船的“身份證明”,由船籍國頒發,用以表明船舶的國籍歸屬。

  金雀花王朝對船舶國籍管理嚴格,商船必須持有此證,港口才能確認其合法身份,知曉該船來自哪個國家,進而決定是否允許其進港。

  若缺少此證,會被港口視為身份不明船只,被拒絕入港。

  哥倫布號是實打實產自拉各斯城哈蘭德船廠,手續齊全,是純正的金雀花王朝籍商船,相應的國籍證書自然是有的。

  主要是其它兩項文件:航海日志與貨物清單。

  前者詳細記錄商船航行過程中的諸多關鍵信息,如航行路線、出發與預計到達時間、所經港口、遇到的天氣狀況、貨物裝卸情況以及船員日常活動等。

  港口官員在商船申請停靠補給時,會仔細查閱航海日志,以此評估船舶航行狀態是否正常,有無潛在風險。

  若日志記錄混亂或存在疑點,比如航線偏離常規、時間記錄存在矛盾等,港口可能會對商船進行更深入調查,甚至拒絕其停靠,防止有非法活動借助商船掩護進行。

  后者則是需詳細羅列船上所載貨物的種類、數量、來源地與目的地。

  這一文件至關重要,因為不同港口對進出口貨物有不同規定,部分貨物可能被某些港口限制或禁止,也是防止走私的重要方式。

  商船只有提供準確貨物清單,港口官員才能快速核查,判斷貨物是否符合進港要求,決定是否給予停靠補給許可。

  這兩樣東西,哥倫布號當然也有只不過是摻雜著諸多水分的。

  哥倫布號作為通行于拉各斯港與瓦拉爾灣之間的商船,為了隱瞞北境的存在,在航海日志上記錄的航行路線是拉各斯港——奧羅島嶼。

  奧羅島嶼,是位于劍海之上的一座大型島嶼,屬于島國奧羅公國。

  雖然金雀花王朝自建國起,就一直秉持著不擴張不侵略的理念。

  但因為種種原因,向金雀花王朝投誠尋求庇護,成為金雀花王朝附屬國的公國數量卻并不少。

  奧羅公國便是其中一個。

  作為島國,奧羅公國的資源相對有限,經濟落后,國力也十分不夠看,再加上常年遭受海獸與飛禽類地脈生物的襲擊,國內民眾的生活可謂是苦不堪言。

  這種情況下,奧羅公國最后主動選擇向金雀花王朝臣服,自愿成為金雀花王朝的附屬國,以換取金雀花王朝的庇護。

  作為代價,就是奧羅公國每年都需要向金雀花王朝納貢,定期繳納財務與資源,其中就包括奧羅公國最有名的一種礦石:奧羅海巖。

  此外,奧羅公國還要通過盟約明確,視金雀花王朝為宗主國,承認金雀花王朝的宗主權。

  至此之后,奧羅公國的君主更替,都需要得到金雀花王朝批準認可。

  最后就是不得再與其它國家結盟,必須經過金雀花王朝同意才能進行外交活動。

  但有了金雀花王朝的庇護,奧羅公國終于不愿再苦于地脈生物的不定期襲擊,并且獲得了有限的經濟合作,被允許參與進金雀花王朝的海運網絡。

  受這二者影響,整個國家的國力乃至民眾的生活水平,一下子驟升了好幾個檔次。

  因為是金雀花王朝的附屬國,所以金雀花王朝這邊對于來往奧羅公國與金雀花王朝之間的商船審查相對比較寬松,

  又因為奧羅公國還保有自治權,故而兩者之間的港口信息是獨立的,這也就讓高德有空子可鉆。

  整個操作流程也并不復雜,以哈蘭德船廠的名義,先是在奧羅公國投資成立了一個空殼商會,然后在明面上寫在航海日志上的航行路線是拉各斯港與奧羅島嶼,用來掩蓋拉各斯港——瓦拉爾灣的實際航線。

  說實話,整個“造假”過程并不算完美。

  但這個世界并不像高德前世,有互聯網存在,各種信息在聯網之后互通有余,而是相對封閉,各管各的。

  所以只要哈蘭德船廠不太過出頭,吸引到旁人的注意力,瞞天過海還真不算什么難事。

  但前提就是,不能亂來。

  拉各斯港這邊哈蘭德船廠作為老牌船廠,再加上金錢開路買通關系,港口官員對于哈蘭德船廠的船只審查十分寬松,幾乎就是做做樣子。

  但在其它港口,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卻是沒這種待遇,貿然入港,航海日志和貨物清單其實是經不起細查的。

  ——說實話,就算是經得起細查,那些港口官員也會特地找出點雞毛蒜皮的問題,就為了敲你一筆竹竿。

  所以,行內還有一個默認的公理:少在港口停靠補給一次,就是節省一大筆成本。

  即是為了節省成本,也是為了避免暴露,反正哥倫布號在瓦拉爾灣處是帶足了補給,足以支撐它一路向南,直奔拉各斯港而去。

  接下來的十天,哥倫布號就穿梭在繁忙的劍海航線上。

  白天,跟著商隊的航跡走,借著洋流提速;夜晚,就靠著遠處燈塔的光芒辨向。

  第十天傍晚,拉各斯港映入眼簾。

  “收半帆,準備進港!”船長高喝道。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