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戰爭結束后,歐洲大陸的均勢被打破。
德國崛起,法國衰落,改變了列強之間的力量對比,使得歐洲大陸上的各方矛盾逐漸加劇。
普魯士主動協調了沙俄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企圖借此來孤立法國,平衡歐陸局勢。
于是1873年,德,奧,俄三皇同盟正式形成。
而與此同時,由于德國的咄咄逼人,英法之間也是迅速走近,關系愈發密切。
隨后,歐洲開始了新一輪的殖民潮。
隨后的幾年里,歐洲局勢迅速變換。
僅只是1878年,三皇同盟便因為德俄的內部矛盾而解散。
隨后以英法沙俄為首的三國協約集團成立,以德奧意為首的三國同盟成立。
自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營劃分初現雛形。
世界局勢,開始肉眼可見的緊張,軍備競賽,戰爭陰云,于世界上空籠罩。
值得一提是,這次美國也加入了協約國一方。
終究是未能在站隊中保持獨立地位。
只是,這些卻并不能影響到大唐。
以大唐的國力,在整個東亞東南亞都是一家獨大。
再加上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豐富資源。
歐洲再怎么亂,也影響不到大唐的發展。
這些年來,大唐的發展一直都走在快車道上,在工業革命的道路上,不斷狂奔向前。
如今的大唐的工業產值,最少也占據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鋼鐵,造船,化工,軍工等重工業,更是全面領先于西方。
大唐,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工業克蘇魯!
只是,由于受到歐洲軍備競賽的影響,大唐的軍費也是在不斷增加。
朝廷在造船以及軍工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大唐開泰25年,西歷1880年年初。
京城郊外,試飛場。
伴隨著一陣轟鳴,一架雙翼木質飛機的螺旋槳在發動機的帶動下突突突的轉動。
飛機在跑道上緩緩開動,向前移動。
隨著時間流逝,飛機的移動速度越來越快。
隨著機頭抬起,前輪離地,飛機緩緩脫離大地的束縛,飛向了空中。
爬升,下落,轉彎,做著各種機動……
看著天空中盤旋的飛機,試驗場上,一陣掌聲雷動。
已到知天命年紀的李奕站在主席臺上,仰頭看著飛機從自己頭頂飛過,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他也是用力鼓掌,臉上滿是笑容。
“好!好!好!”
“有此飛機在,我大唐將不止征服陸地和海洋,天空上,也將漂浮起我大唐的旗幟!”
一旁的李載也是笑著說道。
“兒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李奕結束了對飛機第一次試飛的視察工作,動身準備返回圓明園。
他命李載同自己同乘一輛車。
父子兩人坐在同一輛車子內,李載的神情多少有些拘謹。
“接下來,太子準備去哪里任職?”
李奕開口詢問,打破了車廂內的沉寂。
李載聞言,稍稍思慮一陣,開口說道。
“父皇,兒臣聽聞如今歐洲局勢日益緊張,戰火一觸即發。”
“兒臣想要前往歐洲擔任外交大臣,了解和熟悉一下外交事宜!”
李載自從16歲起,便開始接觸政務和軍務。
他從軍校畢業后,先是去軍隊中服役了兩年,在結束服役之后,被調往地方擔任基層官員。
后續,又被任命主政一方,被調入內閣各部承擔要職。
如今,外交方面便是他唯一很少接觸的事情了。
如今,自也是該去接觸接觸了。
李奕聞言,只是搖搖頭說道。
“不,歐洲最近還是別去了。”
“歐洲局勢目前日趨緊張,你去了不安全。”
“這樣吧,回頭太子便來秘書處任職吧!”
“朕好手把手的教授你一些為政之道。”
李載聞言,神情相當激動的說道。
“兒臣都聽父皇的!”
李奕笑著說道。
“父皇老了,如今總感覺精力不濟。”
“你能來父皇身邊,幫父皇分擔一些,父皇很高興呢!”
說話間,李奕又拍了拍李載的肩膀道。
“好好干吧,這天下,朕遲早要交給你的。”
李載神情更為激動的點頭。
隨后,李奕和李載一同返回了圓明園,開始處理政務。
首先就是,大唐的義務教育法,目前已經不光是在幾個重要城市實行,而是真正的推行了全國。
如今,正不斷有問題匯報,需要李奕一一甄別處置。
其次就是,大唐目前的基建工程正在繼續推進。
如今大唐的鐵路線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那幾條大動脈,而是從大動脈上分出支脈,將各州府甚至縣城都給包納其中。
如今大唐的鐵路系統,才能真正稱得上一句鐵路網。
除此之外就是,李奕準備要著手修建三峽大壩。
一方面是發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調節長江水利。
或許是由于黃河決口的頻率和殺傷力太過明顯,長江水患被很多人所忽視。
但實際上,長江水患的影響和危害,卻是絲毫不在黃河之下。
大唐如果想要進一步促進長江沿岸的經濟發展,那么,長江水患就必須要治理。
就在李奕處理政務的時候,外邊急匆匆跑進來一名侍從。
“陛下,美洲急報,出大事了!”
侍從快步來到李奕面前,開口說道。
李奕聞言,神色一凝,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何事?”
侍從深吸一口氣,將一封奏報呈遞了上來。
李奕接過奏報便翻看起來,很快他臉上的表情便是微微變換。
因為,在這份奏報中闡明,北美又開戰了!
南方聯盟國與北方聯邦國在邊境爆發沖突,聯邦國大軍南下,企圖攻入聯盟國境內,完成北美統一戰略。
如今,南北雙方戰端再起,剛開始戰火便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英法沙俄等協約國家,第一時間選擇站隊聯邦國,甚至派兵參戰。
如今的聯盟國,正在節節敗退。
北方聯邦軍一度逼近聯盟國首都里士滿!
“陛下,南方聯盟國向我大唐求援,希望我大唐能夠出兵相助……”
侍從開口解釋道。
李奕聞言,臉上的表情明顯沉凝。
但他還是沒有發作,只是開口詢問道。
“那同盟國方面可有什么動向?”
侍從回報道。
“回陛下的話,同盟國方面也已經公開做出表態。”
“德國,奧匈,意大利,都已經決定下場支持聯盟國作戰……”
李奕臉上露出一個笑容。
他知道,這次列強們不約而同的選擇將美洲作為主戰場。
這對大唐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只要戰爭不發生在本土,那么,以大唐現在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軍事水平,完全可以單挑全世界。
李載見此,開口詢問道。
“父皇,我大唐要參戰嗎?”
李奕聞言,只是擺擺手說道。
“不急!”
“傳朕命令,軍務院立即下達動員令,動員本土軍隊,準備增員北美局勢。”
“不管歐洲人那邊打成什么樣子,我大唐暫時不需插手戰場,優先保住西海岸的幾個據點,并增兵巴拿馬……”
世界大戰嘛,最后下場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沒有人比李奕更懂這點!
還有就是,不同于上一次美國南北戰爭,大唐對于太平洋航線的經營程度還不夠。
需要繞行歐洲向北美派兵!
這么多年過去,太平洋航線早已被大唐經營成了一條成熟的航線,完全可以保證大軍跨越太平洋運輸時的補給所需。
而李奕要打巴拿馬運河,也是為了要掌握美洲航線,方便大唐可以借巴拿馬運河,向美洲東海岸用兵。
只是可惜,如今的巴拿馬運河不光是大唐一家的,而是大唐和英國共管。
大唐想要督戰巴拿馬運河,少不得還需和英國一戰。
而這次北美戰端再起,則是大唐拿下巴拿馬運河的最佳時機。
只要能拿下巴拿馬,則大唐就將拿下美洲局勢的主動權。
北美的戰爭繼續進行。
當大唐的增兵抵達巴拿馬之后,北美戰事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南北雙方,外加協約國,同盟國,在邊境線上來回拉鋸,進行著慘烈的塹壕戰。
機槍,鐵絲網在這樣的戰爭中發揮出了相當恐怖的殺傷。
雙方一次次沖鋒,反沖鋒不斷絞殺。
而這這樣慘烈的廝殺中,雙方都派出了裝甲車和坦克在戰場上橫沖直撞。
大唐在幫助日本幕府鎮壓倒幕派時,動用了裝甲車并非什么秘密。
既然如此,那歐洲列強自然也會進行仿制,然后用在了戰場上。
北美戰爭一直持續了兩年有余,參戰各國都打的精疲力竭。
就在這時候,一直穩坐釣魚臺的大唐終于下場。
唐軍出動的第一戰,便是直接打下了巴拿馬運河,奪取了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除此之外,唐軍還動兵拔掉了英國人在新西蘭的軍港,徹底接觸了英國人對新西蘭的威脅。
在做完這些之后,唐軍開始正式大舉增兵北美。
西海岸的唐軍聯合各藩屬國聯軍,外加印第安部隊東進。
阿拉斯加的駐軍也是動了,大軍南下威脅英國的加拿大領。
除此之外,大唐還扶持莫臥兒汗國,向印度發起進攻。
而大唐的下場,也是徹底打破了戰場平衡。
大唐的鋼鐵洪流幾乎席卷了整個北美和印度的大平原!
英國數次組織大軍,企圖抵擋唐軍攻勢,但都未能成功。
在唐軍于開泰三十年,西歷1885年底,徹底解放印度,并一口氣打下北美的五大湖工業區之后。
以英,法,美為首的協約國,終于打不下去了,選擇了向大唐投降。
而這一戰之后,便也象征著,世界霸權正式從英國轉移到了大唐手上。
失去了印度,失去了北美的英國,再也沒有資格和大唐爭奪世界的霸權。
在世界大戰結束后,李奕正式下令,命太子李載代自己監國。
開始著手要將自己手上的權力,逐步過渡給自己的繼承人。
而后,李奕便開始帶著自己的妻妾妃嬪,以及孫子孫女們,開始了又一輪的全國巡查。
只不過,這次的全國巡查,并非是為了視察工作。
而是為了游玩!
江南的園林,西北的大漠風沙,東北的雪原,遼闊的大海……李奕想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一一丈量。
李奕老了,五十多歲的他,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心氣,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
如今的他,只想含飴弄孫,安享晚年。
至開泰三十五年,西歷1890年,年至六十的李奕,終于選擇了禪位。
在這一年的正月初一,李奕在大朝會上,向自己的兒子舉行了禪位大典。
而他則是正式退位做了太上皇!
享受起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接下來,李奕準備要去美洲,去澳大利亞,去印度,去西伯利亞,去親眼看看自己留給子孫后代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