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騎在馬背上,帶頭沖進了長沙城內。
  馬蹄聲陣陣,向榮大手一揮,戰旗飄揚,他沖在了最前面。
  “將士,隨我殺啊!”
  “平賊報國,就在今朝!”
  呼喊聲中,向榮親自帶隊發起沖鋒。
  想要趁此良機,一舉平滅橫行兩省的長毛賊。
  在他身后,張國梁,和春等將迅速縱馬跟隨。
  入城的清軍如同一柄鋒利的鋼刀,直直的插向了混戰做一團的東西二殿兵士。
  首先擋在他們面前的,便是蕭朝貴所部的后軍。
  石達開見此一幕,當機立斷命人阻擊。
  他雖然是來幫蕭朝貴撐場子的,但這場沖突畢竟是因為楊秀清和蕭朝貴的矛盾引起的,和他石達開沒多大關系。
  是故,石達開所部基本上只是旁觀,并沒有真的下場和楊秀清所部廝殺。
  所以當清軍殺來時,石達開才能抽調出兵馬來準備阻擊。
  但由于清軍來的過于突然,石達開的命令下的又太遲了,所以他根本沒來得及調動多少兵力阻擊,清軍便殺了過來。
  瞬間,石達開匆忙組織起來的阻擊部隊便被清軍沖垮。
  清軍毫無阻礙的殺入了蕭朝貴所部的后陣。
  眨眼的功夫,蕭朝貴所部便是一陣混亂。
  戰場上的局勢也是一片混亂。
  蕭朝貴所部在楊秀清和向榮的兩面夾擊下,當即大潰。
  看著戰場上的局勢,蕭朝貴雖有不甘,但也只能下令撤退,帶兵向著長沙城外退去。
  接下來,不管是楊秀清贏,還是向榮贏,反正他蕭朝貴已經輸了。
  這長沙城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撤兵,就是擺在他面前的最好的選擇。
  石達開見此,也是帶兵隨著蕭朝貴一起往長沙城外撤去。
  他選擇和蕭朝貴一起!
  之所以如此。
  一是因為石達開和蕭朝貴以往關系就很好,兩人很多時候都是同進同退的。
  二是因為今日之事,雖然他石達開的本意是來拉架的,可楊秀清信不信那可就不一定了。
  萬一將來楊秀清算后賬,那他石達開豈有幸免之理?
  所以,即便是為了自保,石達開也只能選擇一條道走到黑,干脆站隊蕭朝貴。
  至于說長沙城內的事情?
  他石達開就顧不得那么多了!
  石達開如果真的對天國忠心耿耿,那在歷史上,他就不會在天京事變后帶兵出走,又卸了天國一臂了……
  雖然他當時出走,也同樣是為了自保!
  “什么?清妖打進長沙城了?”
  洪秀全滿臉不敢置信的詢問道。
  胡以晃用力點頭。
  “小人豈敢用這種事情來欺瞞天王?”
  “就在剛剛,清妖頭向榮趁我東王和西王火并,率軍殺入長沙城內。”
  “亂戰之中,翼王和西王相繼敗退,撤出了長沙城,向西北方向去了,而東王現在正率軍與清妖頭向榮激戰,戰況不是很好。”
  洪秀全聞言,表情有些慌張的詢問道。
  “那我們該如何做?”
  韋昌輝聞言,站出來說道。
  “天王,屬下的想法是派兵增援東王。”
  “翼王和西王已然戰敗出走,東王不能再敗了,東王要是再敗,那后果不堪設想。”
  雖然韋昌輝和楊秀清也不是很對付,但在當下這種情況,韋昌輝卻也知道作壁上觀絕不是一個好選擇。
  一但楊秀清戰敗,那他們這邊也難以幸免。
  洪秀全聞言,卻是搖頭道。
  “不可不可!”
  “現在長沙城內亂做一團,我等繼續留在城內就太過危險了。”
  “不若先撤出城去,再從長計議!”
  嗯,老洪這是想跑路了!
  雖然他知道現在局勢危急,不是跑路的好時候,但越是局勢危急,他就越是想跑。
  韋昌輝和胡以晃對視一眼,兩人剛準備開口勸說。
  一旁的蒙得恩便開口說道。
  “謹遵天王命!”
  “來人啊,快,護送天王出城!”
  韋昌輝和胡以晃見此,對視一眼,也只能隨即應是。
  一群人亂糟糟的開始往長沙城外撤去。
  另一邊,楊秀清所部正在和向榮激戰。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太平軍被清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但幸而蕭朝貴和石達開所部承受了第一輪襲擊,為楊秀清提供了一個緩沖的時間。
  讓楊秀清有時間可以整兵備戰。
  所以,當雙方正式交戰時,楊秀清所部雖然剛開始吃了點虧,但漸漸的卻也把局勢給穩住了。
  楊秀清觀察戰場,表情雖略顯嚴肅,但卻并不凝重。
  因為在他看來,雖然蕭朝貴和石達開叛變了,但韋昌輝,胡以晃,秦日綱等人還是能靠得住的。
  只要他們能帶兵來援,如此一來,將入城的清妖給圍殲在長沙城內,也非不可能。
  但是,就在楊秀清靜待援兵抵達之時,他身邊的黃文金卻是為他帶來了一則噩耗。
  “稟東王,天王帶著北王等人撤出長沙城了……”
  楊秀清聞言,差點眼前一黑直接暈厥過去。
  他本以為韋昌輝等人能靠得住,不成想。洪秀全尼瑪靠不住啊!
  他這邊還沒戰敗,還在和清妖相持呢,洪秀全他著急跑個毛線啊!
  楊秀清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然后開口為洪秀全擦屁股道。
  “諸將莫慌,天王此次率軍出城,絕非逃跑,而是繞后攻取長沙城外的清軍大營去了。”
  “吾等只需抗住清妖的這波攻勢,待到天王攻陷清妖大營的消息傳來,此戰便要勝了。”
  諸將聞言,雖仍舊不免有所疑慮,但卻也只能把事情往好處想,紛紛抱拳應是。
  做完這些,楊秀清親自登上東王府內的一座鼓樓,手持鼓槌擊鼓,為大軍鼓舞士氣。
  在楊秀清的鼓舞之下,太平軍上下士氣為之大振。
  開始向當面的清軍發起反撲!
  而向榮所部廝殺至此時,也是余力耗盡,不由得開始后退。
  太平軍上下見此一幕,士氣再次大振,又是一輪沖鋒,將向榮所部擊退。
  無奈之下,向榮只得帶兵準備撤出長沙城。
  但是,向榮在撤退途中,卻是正好遭遇了眼見長沙局勢好轉,然后毅然決然決定回援長沙的韋昌輝所部。
  一番激戰之后,向榮所部又敗一場,開始無奈后撤。
  韋昌輝所部也不客氣,當即發起追擊,但卻被江忠源,劉長佑等人所率的楚勇所阻,無功而返。
  但即便如此,清軍上下也是不敢再繼續在長沙待下去,只能向湘潭方向撤兵。
  戰后,洪秀全厚著臉皮帶隊重返長沙。
  但太平軍隨后并沒有在長沙久留,而是選擇了開拔北上,準備往金陵殺去。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長沙變亂,西王和翼王出走,太平軍傷了元氣。
  若繼續困守長沙,可能會被清軍圍而殲之。
  二則是因為在西王和翼王紛紛出走之后,楊秀清掌握了太平軍的絕對主導權。
  自然,他也就要將自己所制定的戰略給推行下去!
  滿清咸豐元年八月初七,太平軍出長沙,沿湘江北上,破湘陰,直入洞庭。
  八月初十,太平軍破岳州。
  后沿洞庭湖入長江,連破漢口,武昌等重鎮。
  而后,太平軍在武昌整兵數日,繼而分水陸兩路繼續東下,浩浩蕩蕩的向著江南腹地殺去。
  沿途所過之處,清軍幾乎無法阻擋。
  而另一邊,蕭朝貴和石達開在脫離太平軍之后,則是選擇了北上,殺向湖北境內。
  蕭朝貴二人連破常德,澧州,公安,然后連夜渡江殺至荊州城下。
  一戰破荊州,屠滿城,震動天下!
  京師,紫禁城。
  年僅二十歲的小皇帝目光呆滯看著面前的幾封奏折,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傻愣愣的。
  因為,這幾分奏折上,全部都是一則則的噩耗。
  首先就是梧州之戰,廣東清軍全軍覆沒,兩廣總督徐廣縉被俘。
  緊接著便是,湘陰,岳州,漢口,武昌等重鎮相繼淪陷。
  但還不等咸豐從這幾則噩耗中回過神來,蕭朝貴破荊州,屠滿城的消息便又傳來了。
  接連幾則噩耗,幾乎要將咸豐給打懵了。
  這祖宗的江山交到他手上才多長時間啊,怎么就敗壞成這幅樣子了?!
  “這就是你們跟朕所說的,長毛賊不成氣候,只要朝廷從容調兵,定可將其剿滅?”
  “這樣的長毛賊要是都不成氣候,那什么的賊寇才叫成氣候?”
  “非得賊兵打到直隸,打到京師,打到朕的面前來,這才叫成氣候嗎?!”
  咸豐看著自己面前跪了一地的軍機大臣,胸膛劇烈的起伏,整個人都快被氣瘋了。
  “現如今,荊州滿洲被屠,數千八旗遇難,爾等叫朕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啊?!”
  “都說話啊?怎么,一個個都啞巴了?!”
  體仁閣大學士祁雋藻見此,站出來開口說道。
  “還請皇上息怒,前線戰局潰敗若斯,是誰都沒能想到的。”
  “現在朝中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并非是問罪于誰,而是想辦法遏制賊勢。”
  “以免長毛真的竄入江南,荊州之慘劇在江寧和杭州重演。”
  “待到江南事畢,朝中再就荊州之事問罪不遲。”
  祁雋藻的態度很明確,荊州滿城被屠之事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比不得江南的安危。
  即便不說江寧和杭州的兩座滿城,現在的江南,也是大清最重要的財稅來源。
  說一句大清財稅半江南可能有些夸張,但每年江南的財稅收入,最少也能占到大清全年財稅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這卻是真的!
  一但失去江南,那大清最少也得丟掉半條命。
  咸豐聞言,臉上的怒容稍減,旋即開口詢問道。
  “那諸位卿家以為誰能擔當剿賊之大任?”
  何汝霖聞言,站出來說道。
  “啟奏皇上,微臣以為或許可以讓向榮暫且領受欽差之職,讓其來負責追繳企圖竄入江南的長毛賊兵。”
  咸豐聞言,蹙眉詢問道。
  “向榮?”
  “向榮行嗎?如果朝中任命他為欽差,總領剿賊事宜,他可能服眾?”
  咸豐承認向榮是挺能打的,但卻不認為向榮有總領全局的能力。
  季芝昌聞言,也是開口附和道。
  “皇上,現在向榮有沒有總領全局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向榮距離賊兵最近。”
  “只要他接到圣旨,馬上就可以調動兵力,圍堵賊兵,或許有可能把賊兵擋在江西,以免賊兵竄入江蘇和浙江。”
  “而以賊兵的進軍速度來看,其他人即便有這個能力,時間上也只怕趕不上。”
  咸豐聞言,頓覺有理,開口吩咐道。
  “好,那軍機處立即擬旨,準備發往前線,讓向榮繼任欽差之職,總領剿賊事宜。”
  眾人聞言,齊聲應是。
  咸豐繼續詢問道。
  “江南的戰局可暫且交由向榮來負責,那湖北和廣西方面呢?”
  “不管是攻破荊州,屠荊州八旗的蕭賊,還是在梧州擊敗兩廣總督的李賊,可都不是易與之輩。”
  “若不盡快圍剿,朕只恐他們會繼續流竄做大,以至不可制!”
  咸豐現在是真的有些無奈。
  他的大清現在就特么和一個破布口袋一樣,真的是四處漏風。
  眾人聞言,皆是無言,因為綠營糜爛,以及八旗腐朽,現在的大清真的是無兵可派。
  除非從再從甘陜調綠營,或是從關外和蒙古調索倫兵或者外藩蒙古兵入關作戰。
  片刻之后,季芝昌開口提議道。
  “皇上,微臣覺得我大清或許可以在賊勢糜爛的地方,如湖廣,江南,兩廣等地,開放團練。”
  “讓地方士紳自行編練民團練勇,配合朝廷官兵剿賊。”
  咸豐聞言,露出一個若有所思的表情。
  用團練來彌補朝廷兵力空缺的問題,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但他總感覺這里面有坑!
  可尚且年輕的他,卻又實在想不通坑在哪里。
  所以,思索一陣之后,咸豐還是點頭道。
  “可以,這倒也是個法子。”
  見咸豐松口,祁雋藻,何汝霖,季芝昌等幾個老狐貍隱晦的眼神交匯了一下,仿佛是在說,事情成了。
  嗯,他們這些人是大清忠臣沒錯,但忠成的身份并不耽擱他們給自己所在的團體爭取更大的權力!
  只要團練的制度一放開,那么,將來漢臣在朝堂上徹底壓過滿臣,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