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再度召集眾將,將六公主的回信展示給大家看。殿上眾將群臣自然是群情激憤,紛紛表示主辱臣死,要率部出征,拼也要和敵人拼個同歸于盡!
看著一眾熱血沸騰的將領,衛淵忽然有種頗為奇異的感受。眾將態度明顯分成了兩派三種人。其中以崔聿、徐意為首的一批修士出身的將軍們,都是安靜站著,心境不起波瀾。
只是當年隨崔聿一同前來的十六個少爺小姐,如今已經只剩八位,最年長的已接近三旬了。
作為對比,殿中大部分年輕將領極為激動,由內而外在渴望著打一仗。這批將領大多是從部隊中提拔起來,且經過軍校完整兩期培訓的。現在青冥軍校隨著需求提升,在初期的三個月速成軍官培訓基礎上,又開通了六個月的基礎軍官培訓。
速成班教授的是行軍打仗基本常識,以及率領千人隊的基本要素,隨后這批軍官都是擔任百人隊長,少許最優秀的擔任千人隊長。
有了基礎班后,速成班又被稱為學前班。六個月的基礎班教授的是諸軍協同作戰,以及統領萬人隊的基本要素,并且明顯增加了后勤軍需的內容。按照慣例,學完后所有軍官都將出任千人隊的校尉。
經過兩期班培訓后的年輕軍官們平均素質顯著提升,在一些小規模戰斗中表現出色。其中最出色的十幾人已經升任統領三個千人隊的參將,還有五六人升任了統領五個千人隊的副將。但因為時間尚短,所以暫時還沒有出現能統率萬人的游擊將軍。
在激進熱血的年輕軍官之外,還有半數上了年紀的將軍。他們大多是半路加入青冥,許多人都是出身西晉官軍和許家私軍,也有少許馬匪和趙軍。
這些人雖然也叫嚷得很兇,但衛淵能夠感覺到他們內心其實并無波瀾,也就是說,只是在表忠心而已。
衛淵此刻坐在上位,忽然間體會到了些許晉王的感受。雖然高高在上,下方似乎個個都是忠義之士,但若沒有讀心之術,怎么去分辨究竟誰忠誰奸?
衛淵有青冥界域之力,身在青冥,多少能感知到些許眾人心中所想。但晉王可沒有這般助力,所以每日只能坐在寶座上,憑著蛛絲馬跡猜測眾臣心事立場。
崔聿徐意看起來淡定,但他們才是真正忠心。可是衛淵又想深一層,若是如左相右相這個級別的老狐貍,自己想要看到的各種忠誠,他們想必都能讓自己看到。
左相右相是否為西晉鞠躬盡瘁,衛淵此前其實并不清楚。但是在看了西南五郡,特別是向榮郡之后,衛淵終于得出結論:他們或許為朝廷出了些力,但真正在意的還是自己家族。
至于那些年輕軍官,他們確實非常忠心,衛淵已經收到了他們的氣運。但是這種忠心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衛淵行事得符合他們的預期。假若衛淵決定不打,那忠心當場就會消失小半。
而這批年輕軍官的心愿,并不一定就符合青冥的利益,甚至很大程度上不符合青冥利益。是以歷史上,不乏被少壯軍官裹挾而作出昏庸決定的案例。
衛淵收拾思緒,雙手微按,讓大殿安靜下來,然后道:“本節度使已經給出了誠意,奈何對方不接受那就休怪我先禮后兵了。傳檄天下歷數趙人無禮之處,再給他們三天時間改正,否則勿謂言之不預也!”
劉統又接了新活。
隨即衛淵開始布置大軍開拔,主力直指涵陽關,而后續輜重部隊則是一口氣分成了一百隊,每隊五十輕騎,十輛貨車,分別前往指定地點集結,集結后就會收到后續命令。
許多年輕將領都是一頭霧水,只有崔聿等老人猜到了衛淵想干什么。
許家祖地,許闌珊的書房燈火通明,她已經連續處理了數日公務,沒有一刻休息。但是同前待批的公文依然堆積如山。
她一本本仔細地看,仔細批閱,仿佛從來不知疲倦。她拿起一份公文看過,忽然吩咐下人將送交公文的長老請了進來。
許闌珊將幾份公文放到一起,一起扔給了那位長老,冷道:“我說要集結五十萬私軍,就是要五十萬!哪怕你全拿新軍給我湊數也行,但五十萬一個都不能少!”
長老忙道:“五十萬都在名冊上登記著,一個不少!”
許闌珊冷笑:“你那些營中架的鍋數就不對!還有你們雖然在糧米上把多出來的都私分掉了,消耗看不出什么。但是你們忘了柴炭!按照每日做飯消耗的柴炭,你這名冊上的五十萬人,怕是連三十萬都不到!要我現在帶你到營里去看一圈嗎?”
那長老沉默了一下,方道:“所有人都是這么做的,只責怪我一人,怕是難以服眾!我就是想足額,前面招兵的長老不干,后面分糧米的長老也不干!大家多少年來都是這么做的,你不過是掌權還不到三年,就想將一切鏟翻?除非你把整個長老會都給散了!”
許闌珊冷道:“你們過去做的那些事,既往不咎已經是我最大的讓步,現在還想繼續,那是休想!我確實不能解散整個長老會,但挑兩個跳得最歡的殺了祭旗還是沒有問題的。囚牛那幾個家伙頂多跟我抱怨幾句,他們還真的會為了此事跟我拼命不成?”
看到許闌珊的殺機,那長老冷汗立刻就下來了,忙道:“我的意思是說,這些事光我一個人想做,也無能為力啊!”
許闌珊道:“三十萬要送去北疆二十萬收復涵陽、黃平兩郡,所以一個人都不能少!你盡管放手去辦,實在有人阻擾,就過來找我。我剛才說了,正缺幾顆人頭立威!哦,對了,聽說有個家伙是囚牛的女婿,你去告訴他再和我做對,囚牛的女兒就要改嫁了。”
長老連忙應了,匆匆而去。
等這長老出去,旁邊一個一直靜立不動的年輕修士方問:“姑姑,我們在南方兩郡還有二十多萬私軍在趙人手里,您不是說衛淵會收復兩郡的嗎?等他收完,我們再把那些人買回來不就是了,似乎不必再招二十萬新軍。恕小侄直言,我們現在招的新丁太多了,完全就是良莠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