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戰火熊熊燃燒,伴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許多遼馬都是人立而起,顯露出畏懼。
衛淵穿著普通士兵的戰服,披甲戴盔,立在城頭,正以飛劍槍一槍一個地收割著遼騎性命。此時他開啟了隱匿之能,又有氣運護體,哪怕是御景神識掃過,也會把衛淵錯認為一個普通的人族修士,修為初入道基,稀松平常,法相過來殺都覺得多此一舉。
衛淵實際上同時引導著兩百余發炮彈,在空中微調軌跡,砸到遼騎最密集之地,哪怕遼族跳進戰壕里,炮彈也能準確在他們頭頂爆炸。
但放眼望去,四野都是遼族,空中呼嘯的箭雨一刻不曾停過。這一次遼族中穿重甲的士卒明顯增加,他們的武器也換成了大盾手弩,跳入戰壕和人族肉搏。
遼族所用手弩威力巨大,能直接洞穿青冥所產胸甲,必須執巨盾方能防御。雖然手弩裝填緩慢,但在近距離上的恐怖威力還是極大地提升了遼族戰力,戰壕中道兵的傷亡率直線上升。
遼陣空中,左賢王的化身凝視著戰場,臉色相當難看。縱是仙人,他也沒想到青冥上的火炮突然翻了幾倍,鎮城周圍簡直就是一片火海。
而且炮火有衛淵引導,極為精準,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覆蓋過去,每個區域轟完之后,已經徹底變成白地,還待在炮擊區的遼騎無一生還,真正變成了炮火洗地。
衛淵就這樣不斷在鎮城周圍制造空白區域,打亂遼族進攻節奏,切斷深入遼軍后援。
此時包圍鎮城的遼軍已經接近百萬,如潮水般一波波沖擊著防線。而衛淵則是準備在這一陣中把所有炮彈全部打光。
左賢王化身也是神識強悍,每隔一段時間就掃過整個戰場,這是感知而不是攻擊,所以沒有激起北方山門的自動反擊。
只是掃描下來的戰果讓左賢王難以接受,他花費了海量軍費,配發了無數上品盔甲法器,又是驅散了北方山門之力,再四面圍攻,然后戰損比居然比前幾次還要高,接近一比五?
他這上億兩仙銀,豈不是都花在狗身上了?
此時另一部北遼軍陣分開,眾多士卒力士推出一座極為恐怖的巨弩臺車。臺車下方是前后八排車輪,車上裝載著一具五丈有余的床弩,此刻上面安裝好了四丈長,通體閃耀著法器光芒的巨弩。
巨弩臺車緩慢移動著,距離鎮城還有十幾里時就停下,然后法相級的力士將一枚枚木樁釘入地面,穩定住了臺車。
衛淵自然不能坐視,立刻引導炮彈以最大射程過去轟擊。但所有炮彈都被遼族法相箭手攔截,然后遼族調整好巨弩角度,四名道基圓滿的力士同時扳過機括,巨弩臺車猛然綻放出一道光環,弩箭已經劃破長空,飛抵鎮城。
在弩箭將要發射前的一刻,衛淵已經無法隱藏身份,以道力化成狂風,將城樓上所有戰士全部吹飛。
巨弩射入城樓,瞬間整根沒入,城樓則是如同濕面團,猛地膨脹起來,城門樓扭曲得都不像是真的。隨后整個城樓炸開,無數碎石板塊飛上天空!
零零碎碎的磚石如玉般砸下,激起團團塵煙,等到煙灰散盡,城樓上的塔樓已經不翼而飛,整個城樓垮塌過半,巨型弩箭只剩下一截箭尾還露在外面。
城樓上原本架設的五門火炮全都被拋飛到數十丈外,還好衛淵提前吹散道兵,否則城樓上駐守的數百道兵無人能夠生還。
而遼族上下將領,此刻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城樓。這種巨弩臺車是遼族的攻城神器,每一箭都相當于御景靈寶一擊,面對石面夯土、米漿粘縫的傳統城墻,一箭可穿三十丈。
衛淵駐守的要是什么天下名城雄關,那倒也罷了。偏偏這只是座小小鎮城,墻高都還不到十丈,遼族眾將,乃至左賢王化身,想看到的是一箭擊毀城樓,然后再打穿整個城市,釘在另一側的城墻上,這才是應有場景。
結果這一箭,才轟塌了半個城樓?
左賢王化身定了定神,向城樓缺口望去,就見城樓實際厚度遠比高度要高,居然已經厚達二十丈。而在資料中,鎮城城樓最多厚五丈。
缺口處到處都是灰白色的碎塊,不像是石頭,也不像是傳統砂漿。碎塊之間還殘留著多根鋼筋,并且每隔數尺,還埋下一層鋼板。
這一枚靈寶巨箭,就是穿透了七八丈的奇異鋼筋灰石帶,破開三層鋼盾,最終力竭。而在它前面,還有四五丈厚的城墻。
左賢王化身面沉如水,已是掛不住臉色,這城樓被衛淵修得如此結實,哪是正常人轟得開的?
要不是運來了專門針對雄關堅城的攻城巨弩臺車,用普通床弩根本別想破城。至于法相修士專用的破城重箭,估計射到法相崩潰也破不了城。
衛淵也是暗暗心驚,遼族巨弩實在霸道,威力比當年涵陽關的八臺巨弩大了何止一倍?好在自己查閱過往戰爭資料,對遼族攻城軍械有所了解,所以用水泥日夜不停地加寬加厚城墻,總算有了成效。
遼族并不氣餒,立刻醞釀起下一次攻擊,上千遼族力士同時發力,扳動多個絞盤,將巨弩緩緩張開,然后十幾名道基圓滿的力士合力抬著一根四丈弩箭裝入箭槽。最后則是數名法相為臺車注入法力。
隨著遼族大將一聲令下,臺車上空又騰起一道光環,巨箭破空而至,釘在了城樓一側。城樓連帶附近城墻再度膨脹扭曲,城樓邊的一段城墻出現了一個缺口,但并沒有出現大片倒塌的情況。
對于城墻被破,衛淵也是有預案的。缺口后道兵們推出了多門步兵炮,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缺口。遼族鐵騎一時竟不敢往缺口沖。
此時遼族緩慢地上了第三根巨箭,這回射在了城樓的另一側,三箭之后,城樓終于被摧毀得不成樣子,這段防線上的十幾門炮全部啞火。
遼族大將手中寶刀再度向前一揮,又一根巨箭自缺口飛入,在城中生生開出一條血色通道,然后在轟鳴聲中釘在另一側的城墻上,炸塌了一小段城墻。這一次損失就有點重了,城內布設的多門步兵炮被毀,道兵傷亡過百。
大隊遼族鐵騎開始從缺口沖入城內,開始廝殺。
衛淵并不慌張,下令啟動最終方案。大批在城內休息的道兵迅速分散,散入周圍壕溝。大部分步兵炮都不重,兩個道基修士抬了就能飛奔,再來三五個人背炮彈,就是一個炮組。
轉眼之間,入城的遼族鐵騎忽然發現找不到對手了,而城墻上的城防炮不少掉頭對準城內猛轟,轉眼間入城遼騎就死傷慘重。
鎮城雖破,可是戰爭才剛剛開始,十幾萬道兵在方圓近百里、密如蛛網的戰壕區內忽聚忽散,神出鬼沒。
銀發女子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小據點,也是頭皮發麻。百萬遼族大軍現在要面對的,是一千余個火力據點。
她感覺,從這一刻起,戰爭都是在泥沼中進行了。
遼族指揮大將還在用巨弩拆城墻,但已經有意放緩了速度。這種巨型弩箭一發就是幾十萬兩仙銀,臺車每射二十箭就要重新維修整備,這都是小山似的仙銀。
左賢王化身負手而立,已經臉色鐵青。當初他聽聞衛淵北上,還想會一會這人族后起之秀,看看將巫族數百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的衛淵究竟有何本事,能打出什么樣的足以傳頌后世的名局。
但他怎么都沒想到,從第一戰開始衛淵就是死守拼消耗,然后不停地死守拼消耗,拼消耗,每一天的戰斗都是爛仗。而爛仗一打居然就是大半年,到了現在,好不容易敲開了鎮城這個烏龜殼,居然面對的是更大的一場爛仗。
無數遼騎策馬沖入人族陣地,但是遼馬再靈活,也難以防范從各個角度射來的飛箭,無法避開大地上縱橫交錯的壕溝,不時馬失前蹄,連人帶馬翻倒在壕溝中,然后就是撲面而來的子彈、鐵砂。
沖入陣地的遼騎轉眼間就全軍覆沒,前線指揮的百夫長、千夫長們紛紛呼喝,讓騎士下馬,提弩持盾,跳入壕溝和人族肉搏。
人族陣地就如一片沼澤,而無數遼騎正在向沼澤深處走去。
北方處處爛仗,青冥中卻是集結起十萬大軍,全部是騎軍和騎馬步兵。十萬大軍以五百人為一隊,共分成兩百隊。每隊隊長手中都有一把張生具現出的仙劍,憑此劍即可直接與張生通話聯系。
張生立在一輛戰車上,風姿若仙,也不見她動作,每名隊長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自己行軍的目的地、行軍路線和抵達的時限。
于是數百小隊呼啦一下散開,如狂奔的獸群,散入大地。張生則是隨戰車部隊行動。
西域大地上,趙國大軍正在向北徐行,忽然間警號大起,四面八方都出現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