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城墻上升起陣法光芒,隨即一支閃耀著奪目紅光的重箭從城頭飛出,射向距離城墻還有三里的青冥軍陣。
重箭在空中劃出明顯的軌跡,最后落在距離步兵炮只有不到百丈之處。
這是遼族用來標定射程的標箭,城墻上的遼軍將領一聲令下,陣法光芒又亮了幾分,隨即又是一箭射出,這一箭有了陣法加持,射程就遠得多了。竟是一口氣飛過三里,落向衛淵軍陣中央。
軍陣中升起一道劍光,將此箭攔截。但是下一刻,已經測出了射程的遼族守軍就是萬箭齊發,一波箭雨呼嘯著向衛淵軍陣射來。
此時遼軍還開了城門,近萬騎兵縱馬出城,在城下列陣。單論這支騎兵數量,也能碾壓衛淵這支單薄的小部隊。
箭雨飛到半空,衛淵終于下令開炮。步兵炮輪流轟鳴,一發發炮彈在遼騎隊伍中爆炸,將無數遼族連人帶馬掀上半空。遼馬雖然兇悍,但也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驚天動地的爆炸,許多戰馬當場就驚了,開始亂沖亂竄,騎手都有些駕馭不住。
與此同時,衛淵軍陣軍氣沸騰,無數重土道法飛出,迎上了半空而來的箭雨。這些道法經軍氣加持,威力憑空大了三成,化為一團黃云。
重箭穿過黃云,箭身上頓時如同纏上了重重砂土,箭身重了近一倍,于是急劇下落,紛紛落在陣前。
衛淵這支部隊雖然只有幾千人,但僅道基修士就超過千人!雖然絕大多數都是模板道基,但模板道基也比鑄體大成強得多。
衛淵穩住軍陣,不趁遼軍混亂時反攻,只是不斷炮轟遼族出城的騎兵。如是又轟了一會,眼見精銳遼騎已經傷亡兩千有余,遼族主將這才意識到不對,急忙將騎兵撤回城中。
撤退過程中,衛淵集中炮火猛轟城門,又給遼騎造成慘痛傷亡,最后騎兵首領迫不得已,率領部隊繞城而走,從后方城門進了軍壘。
衛淵隨即下令調高炮口,猛轟城內。一發發炮彈穿過護城大陣的光幕,讓大陣劇烈震蕩。落地后即是猛烈爆炸,一炮就能將十丈方圓內的建筑、營帳全部摧毀。
直到這里,遼族將領才發現,護城大陣削弱炮彈的速度根本沒什么用,炮彈該怎么爆炸還是怎么爆炸,不能用防床弩重箭的思路防炮彈。
衛淵按兵不動,就是不停炮轟。遼族戰壘的防護大陣一般有兩個功能,一是防御道法,二是遲滯射來的飛石弩箭。哪怕是床弩射出的巨箭,被護城大陣減速后,威力也會大減。
但這種城防大陣就是不能防炮,炮彈減速后,也還得由法相修士出手攔截,道基貿然出手,很容易就被炸傷。
炮聲連綿不絕,衛淵打定主意,絕不出擊,只是靠炮轟。如是轟了小半個時辰,遼軍傷亡已經超過五千,主將終于按捺不住,左右城門大開,各有萬余輕騎沖出,向著衛淵殺來。
而衛淵這邊左右軍陣早已架起飛劍槍和火槍等候四名法相持轉管機炮,分別在左右構了交叉火力。
片刻,遼族丟下萬余具尸體,殘兵也不回城,直接繞城而逃。隨后遼族守城主將也率軍棄城而逃。
這主將倒是個有見識的,知道在城中也是不斷挨炮擊,這城是萬萬守不住的,于是果斷棄城。
衛淵也不追擊,想追也追不上,揮軍入城,占下了這座可容納十萬大軍的堅城。
遠方也隱隱傳來槍炮聲,右邊的二號衛城派出的援軍遇到了道兵和三千青冥軍組成的防線。此時道兵中也有少量用火槍的,大部分還是習慣用弓箭。
而青冥軍這邊就是一水的飛劍槍,威力大射程遠,還有十幾門步兵炮。
遼族援軍連沖數次,都未能沖破防御陣地,只得丟下數千具尸體退兵。而衛淵這邊只有幾百人被射傷,陣亡僅百人。
衛淵即刻合兵一處,來到二號衛城處,先是在北方布置了一座圓型防御陣地,隨即就在西門開炮猛轟。
炮轟持續半個時辰后,守軍終于承受不住,自西門和東門逃離,但是遼軍也沒想到那座環形防御陣地的火力覆蓋范圍也達千丈以上,于是撤退時又丟下上千具尸體,這才得以逃離。
然后就是打掃戰場,清點戰果。老實說,對這兩戰衛淵并不是很滿意,兩邊合計殺敵不到四萬,大部分還是讓他們給逃了回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衛淵手上兵力不足,在遼域中部隊機動力更是遠遠比不上遼族輕騎。前線兩位遼軍主將也是機敏,一見戰事不利立刻撤退。
能夠和北方山門拉鋸多年,并且壓得北方山門步步回撤,前線這些遼族將領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占領了兩座軍壘后,衛淵并未放棄,而是直接依托現成的城市布置防御,同時通知后方派人來清理遼族尸體。
何方此時對衛淵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戰青冥軍火力極為兇猛,幾乎沒什么出汗就打得北遼死傷慘重,連奪兩座軍壘,不愧是孤身前往西域,一下青冥偌大基業的男人。
只是衛淵對待遼族尸體的處理有些奇怪。衛淵命人將所有遼族尸體身上的衣甲財物全部剝下,連內衣都不留,最后只剩下一具具赤條條的尸體,再裝入大箱,封箱運往后方。
何方就有些奇怪,他們以往都是將遼族尸體堆在一起,用道力放火燒掉的。怎么在衛淵手里,這些尸體好像被處理成貨物一樣。別的不說,那些貨箱都是嶄新的,而且式樣統一,每一箱都能放上百具尸體。
不過衛淵現在統領大權,何方也不好多問。而且衛淵似乎對這些尸體相當重視,親自檢視了一會裝箱過程。
何方不知道的是,一具具尸體裝箱后就被運往山門,裝上早就停在那里的飛舟,然后運往青冥。飛舟回到青冥后,還要再運送新的彈藥和部隊過來。
衛淵的計劃是將整個寶蕓的第一軍都運過來,像第一軍這樣的精銳,就適合進攻。只是第一軍中配置有不少的戰車,運起來卻是十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