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安靜站著,目光直視足尖前三寸之地,一動不動。
衍時仙君沉默片刻,重重哼了一聲,道了句“好自為之”,然后就此消失。
衛淵就是一頭霧水,不明白衍時仙君突然生什么氣,向紀流離問道:“祖師為何生氣?”
風聽雨亦問:“祖師為啥看衛淵不順眼?”
兩人幾乎同時發問,然后所有目光全都落在衛淵身上。紀流離哼了一聲,道:“祖師要是看他順眼,那就奇了怪了!”
衍時仙君走得匆忙,衛淵都還沒來得及商議出兵北方山門之事。不過此事衛淵已經思考了數月,并且制訂出了完整預案,到了現在已經不能再拖了。
借衍時仙君到來,點化青冥成就寶土之機,衛淵終于下定決心,出兵北方山門,收復失地!
衍時仙君走時直接把飛舟留下了,衛淵就帶著余知拙登上飛舟,開始全面研究飛舟的各項機制。
這艘是太初宮的普通飛舟,全長三十丈,飛舟結構和陣法并不復雜,天工殿中就有全套普通飛舟的制造藍圖以及靈寶飛舟的煉制法,只是材料和陣圖不太易得,所以這艘最普通的飛舟也相當于大型法寶,價格不菲。
全面看過飛舟內部結構之后,衛淵和余知拙以及負責駕駛飛舟的修士商議了一下,決定將下層艙室的隔板拆掉,這樣可以放進尺寸巨大的貨箱。
隨后衛淵在這艘飛舟中裝了十門炮及五萬發炮彈,飛舟就已經不堪重負便先行啟程飛向北方山門。
衛淵隨后又從商會雇傭了三艘大型飛舟,外加太初宮調來的兩艘飛舟,合計運兵五千,以及全套裝備,前往北方山門。
正常情況下,五艘飛舟足以運送兩萬人,衛淵本來也覺得差不多夠用了。沒想到真到啟程時,衛淵才發現第一軍的裝備和所需物資竟是格外的多,這可還沒裝軍糧呢。
最后五艘飛舟就只運走了五千戰士,每名戰士的各類裝備彈藥幾乎是他們本人的兩倍重,再加上隨軍配置的步兵炮,就將全部飛舟裝滿。
衛淵則是留在青冥繼續處理各項事務。此時青冥擴張太快,眾修都是忙到飛起。
鋤禾老道更是日夜無休,踏遍青冥,勘察新的開田地點,順便尋找義父。
余知拙這段時間不在青冥,他剛剛啟程前往紅沙綠洲,那里地下剛剛發現了一條小礦脈,需要余知拙去勘探一下這道礦脈的潛力。
絲源源不斷的從西晉運入青冥,然后回程時再運走機錦。八郡的錦行過半已經倒斃,工匠們現在無人問津,紛紛改行。
因為有青冥的收購,絲價始終維持在高位,糧價雖然也在高位運行,但只要絲價不跌,農戶和各大家族就還在不斷將農田改成桑田。
最頑固的如米家,自從家主在涵陽關遇襲,死在馬匪手中之后,也悄悄的改了幾千畝桑田,并且直接發力,幾千畝全部種的是冰桑。
如此一改,新任家主忽然發現賺得比以前還多。于是他索性關了全部錦行,開始大舉買田置地,種桑養蠶。
青冥這邊一切都上了正軌,衛淵又陸續發了數艘飛舟,算算第一批部隊已經快要抵達北方山門,衛淵便放出小型飛行器,帶著諸修一同前往北方山門。
此際北方,剛剛是春滿大地,遍地新芽。
衛淵落地后,便有一位身披甲胄的道士迎了上來,施禮道:“見過衛師兄!貧道何方,目前統領道兵第七鎮,奉真君之命,前來協助師兄。師兄防區已經劃分好,請隨我來,軍機需要在前營大殿中方能察看。”
衛淵施禮道:“請何師兄引路。”
何方放出一具法寶輕舟,載上眾修,一路飛向北方,小半日后來到了一座堅城前,守城道兵驗過身份后,方開啟大陣放諸人入城。
隨后衛淵來到主殿,這里還有另外三名法相修士值守。交接了控制守城大陣的法寶后,衛淵便算正式接管了第七鎮的防區。
隨后衛淵來到軍機大殿,殿中是一座數丈方圓的巨大水盤,周圍千里的山川地勢全都標注在沙盤上。守衛道兵還在城外布置了無數微小的警陣,只要遼族騎兵接近就會激活,向城中發出警訊。
北方山門經年和遼族征戰,此前更是數年血戰,直到幾月前遼族才停止進攻,但他們也沒有退兵,依然在邊界處駐扎重兵,與北方山門對峙。
現在的北方山門方圓只有五千里,丟掉了大片領地。但是最后一千里的丟失,換來的是遼族數百萬精銳的傷亡,將三個中型部落打到降級。
現在衛淵所在的城是由道兵第七鎮鎮守,標配是一萬道兵,三百道基,五名法相,負責周圍三百里的防區。
衛淵到來,就是接管第七鎮的防區,并以此為支點,收復失地。衛淵的精銳部隊,可不是拿來防守的。
在衛淵的正面方向上,遼族也筑起了兩座衛城,各為犄角,各駐扎四萬騎兵和兩萬步卒。
看過地形后衛淵便在左邊衛城上畫了個圈,然后在兩城之間再畫一道線,將兩城分隔開來。然后對何方道:
“等我部隊一到我們就進攻。你率領一千道兵,以道法遮擋軍氣,冒充一萬,進逼二號衛城,牽制城中守軍。
另以七千道兵配合我的部隊,在兩城之間布防,阻截二號衛城的援軍。我自會率軍攻打一號衛城。”
簡單布置完畢,三日青冥第一軍抵達,休整一日后,衛淵就揮軍出擊。
所謂大軍,只有七千青冥軍和一萬道兵,衛淵只留了兩百守城,其余全部出動,殺向對面才區區十幾萬的弱勢之敵。
城中也不算空虛,雖然只有兩百小兵,但有孫宇和馮初棠兩位師叔。這兩位師叔一個用毒一個積攢了不少業力,遼兵若來進襲下場會比較凄慘。
很快北遼偵騎就發現了衛淵大軍,但他們還沒來得及回去報訊,就被一團黑霧籠罩,然后就被打暈。
隨后衛淵大軍跟進,就將這些精銳遼族偵騎捉了。
遼軍主將見衛淵人數雖少,卻敢來主動進攻,因此也是十分謹慎,選擇憑城固守。
看著那座高不過兩丈,厚不過丈余的土城,衛淵大手一揮,中軍就推出了十門步兵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