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一個騎兵團和一個步兵團向著前方壕溝發起沖鋒的時候,火炮突然減緩了。
英軍指揮官頓時握緊了拳頭:“他們火炮彈藥不足!”
“所有人分散開!開普裝甲步兵的團長在哪?讓你的人做好準備!”
他猜對了。
袁世凱等部的火炮彈藥確實不多,就連子彈都不是很充裕。
一門火炮就1300多公斤,能將這些火炮送過來已經不容易了。
何況還有3000士兵和補給、子彈。
已經傾盡了菲律賓的運力。
剩下的彈藥,和弗里德里希部一起還在海上飄著呢,如今剛剛離開馬六甲海峽不久。
而開普裝甲步兵實際上是一支輕騎兵。
又經過了三輪炮火后,潘興命令炮兵團停止攻擊。
察覺炮火消失,英國指揮官立刻爬到馬上沖著周圍喊道:“所有的軍官,組織起你們的人!向前靠近,做好沖鋒的準備!”
“火炮營呢?還有沒有活的?火炮還能不能用?”
“納塔爾卡賓槍兵,先去救治傷員!”
同時拿起望遠鏡緊張的觀察著前方,望遠鏡中可以看到戰壕上架起的機槍,這讓他的心中發緊。
但他知道,如今火炮怕是不能用了,他必須讓士兵沖鋒,用軀體和鮮血拉近雙方的距離。
前方的騎兵先是緩慢前進,在皇家印度步兵團側邊前進。
一直接近到兩公里范圍內,隨著前方的迫擊炮聲響起,炮彈不斷落到步兵和騎兵周圍,不時有士兵被爆炸掀飛。
皇家印度步兵團則是全部散開。
雙方距離達到700米的時候,馬背上的騎士頓時用力將馬刺刺進馬腹。
大地上戰馬奔騰,納塔爾警衛騎兵團的騎士們趴在馬背上,緊緊將身體下壓,任由風帶著硝煙在他們臉上吹過。
目光盯著越來越近的戰壕,每個人的心都提起,一些騎士在額頭和胸口畫著十字架。
然而熱血和戰意同樣在他們心中燃燒。
直到雙方的距離拉近到400米左右,隨著一聲槍響,壕溝上架起的機槍開始噴吐火蛇,無數子彈從槍口噴出,撕扯著正在沖鋒的騎士。
那些戰馬還在奔跑中就被撕開,隨后翻滾在地。
壕溝前數百米內,頓時人仰馬翻。
“快,快一些,再快一些!”后面的騎士雙眼發紅,拔出腰間的手槍不斷向著壕溝射擊,不過這個距離手槍的精準可以說完全沒有。
在第一防線十把重機槍的絞殺下,最近的一匹馬也在五十米外被撕碎。
不過大量的騎兵在半路上就跳下馬,拿著步槍匍匐在地上,將地上的馬尸和同伴的尸體當做掩體,朝著壕溝里的武裝礦工射擊。
一個穿著礦工衣服的華人正抓著機槍把手不斷開火,身體突然一頓,便朝著后面倒下去。
旁邊的人立刻接替他。
幾十米外的一個機槍副手正在換彈鏈的時候,腦袋上突然多了個洞。
與此同時,皇家印度步兵團也伏低身體不斷往前沖,他們盡量將身體壓低,在子彈間隙中穿梭,不時有人被飛來的子彈擊中。
遠處,英軍指揮官拿著望遠鏡看著這一幕,眼看著納塔爾警衛騎兵團幾乎全軍覆沒,僅存的人也躲在馬尸后不敢露頭。
對方的火力太兇猛了。
這樣的火力,他在殖民地指揮過數十場戰斗,也從沒見到過。
這樣激烈的戰場上,傷亡出現的太快。
士兵根本來不及害怕,更來不及逃跑就傷亡大半了。
好在如今皇家印度步兵團也靠近了壕溝,并且借助尸體為掩體射擊,給對方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傷亡。
“開普裝甲步兵團,前進三公里后沖鋒!”
“第一皇家斯科特高地步兵團和錫克步兵團繼續前進!如果有人敢逃跑,退縮不前,直接擊斃!”
英軍指揮官將第一皇家斯科特高地步兵團和錫克步兵團這兩只戰斗力最強,最勇猛的步兵團放在后面,就是為了讓前面的人撕開戰線,也是怕最前面的兵團傷亡慘重后,后面的兵團畏縮不前。
至于納塔爾卡賓槍兵團的戰斗力遠低于其他步兵團,打順風仗還行,這種時候根本沒有用處。
如今這兩支步兵團距離壕溝只剩3公里……
最多半小時,這兩支兵團就能抵達交火區。
只要能沖進壕溝,對方的優勢就小多了。
英軍指揮官握著望遠鏡的手掌中全是汗水。
而此時潘興看著正在不斷逼近的開普裝甲步兵團(騎兵),面上毫無表情。
在進入戰斗狀態后,他已經完全忘記了緊張。
雖然己方借助壕溝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對方的步兵團將尸體當做掩體,已經靠近到了壕溝前一百五十米,雙方不斷有人傷亡。
第一條壕溝中只有800人,而對方馬上還有一支騎兵抵達。
有那些皇家印度步兵團的人掩護,這次騎兵肯定能局部突破沖進壕溝。
第一條壕溝雖然還能守住,但沒必要繼續守了。
英軍指揮官想要沖進壕溝,潘興也想將他們放進壕溝。
“讓第二道防線將機槍架起來。”
“通知第一防線的士兵沿著路線撤進第二道防線防守。”
“記得將機槍也帶回來!”
實際上潘興能調動的人,一共只有不到2800人,去掉500人的炮兵營,以及預備隊,兩道防線內一共只有1500人。
隨著命令傳出去,隱藏在第二條防線中的士兵立刻將機槍架在壕溝上方,其他士兵紛紛端著步槍瞄準前方。
而第一道防線的士兵也順著壕溝之間的通道撤向第二防線。
隨著這些士兵撤離,那些躲在尸體后面開火的皇家印度兵團士兵立刻發現前方火力消失了,抬頭一看,只見架在壕溝上方的機槍都不見了。
然而在前方壕溝后方150米處,對方的第二條防線上仍然架著大量機槍。
“上!給我沖上去!”一個躲在馬尸后面的軍官沖著左右做出手勢。
“FUCK!”左右的士兵罵了一句,隨后在軍官威脅的目光下,咬著牙趴在地上前進。
雖然他們沒學過匍匐前進——英軍一直是站立前進和蹲伏前進。
但在對方恐怖的火力下,他們本能的學會了。
幾個人在靠近壕溝后,探頭往里看了一眼,里面除了一些尸體,竟然一個人都不見了。
他們連忙朝著后方招手。
與此同時,開普裝甲步兵團在靠近到800米的時候便開始加速,上千匹戰馬朝著壕溝奔騰。
皇家印度步兵團的士兵也開始伏低身體手腳并用的朝著壕溝沖鋒。
當他們靠近到第一道防線前350米處時,位于第二道防線的機槍開火了,子彈洪流再次橫掃戰場,將正在沖鋒的騎兵團和部分印度兵團撕碎。
第一壕溝外的那350米路途,成了那些騎兵的血色地獄。
借助著一路的鮮血和尸骸,只有極少數騎兵沖進戰壕里。
一個騎士在戰馬即將越過壕溝時,身體猛的撲到地上又滾落進一米五深的壕溝,靠在泥土掩體上大口喘氣。
他顧不上老朋友的凄聲,不斷的伸手摸著身體上下,在確定身上沒多出幾個彈孔的時候,整個人好像失去了所有力氣一樣靠在那。
然而像他這樣的幸運兒只是小數,1000騎兵,最后沖進戰壕的不到100個。
不過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數百皇家印度步兵團的士兵沖進了壕溝。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壕溝之間的通道。
在簡單休息后,軍官就要求其他士兵沿著通道進攻,給后面的兵團爭取機會。
一隊隊士兵小心翼翼的沿著壕溝之間的通道,端著槍小心翼翼的靠近。
然而才走了一半,通道的另外一端便伸出幾把沖鋒槍,直接掃了過來。
一陣如同打字機一般的噠噠聲,除了反應快趴在地上的士兵,其他人全都被打成篩子。
而在后方,英軍指揮官看到部分騎兵和皇家印度步兵團的士兵沖進壕溝后,頓時振奮的揮舞一下拳頭。
盡管壕溝前數百米的土地上遍地尸骸,人和馬的尸體幾乎將地面鋪了一層,鮮血染紅了泥土。
血腥味伴隨著硝煙的味道,讓人幾乎無法喘息。
犧牲了這么多,總算看到一點兒光明了。
只要沖進壕溝,對方的火力和地形優勢就失去了大半。
“第一皇家斯科特高地步兵團和錫克步兵團各自留下兩個連,其他人繼續前進,靠近后自行發起沖鋒!在他們的防線里和他們戰斗!”
此時英軍指揮官已經不在乎傷亡了,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戰果。
如果這么大的傷亡,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果,他的職業生涯就完蛋了。
因此除了留下兩個步兵營和靠不住的納塔爾卡賓槍兵團作為后備兵力,其他人全都派了出去。
此時整片戰場鮮血和硝煙四處彌漫,槍聲混成一片。
幾聲刺耳的沖鋒號角聲響起,代表了英軍最后的沖鋒,也讓壕溝中的英軍松了一口氣。
援軍再他媽不來,他們就要見上帝了。
如果不是在對方兇猛的火力下,這么巨大的傷亡,他們早就跑了。
現在是,他們就連跑都沒有機會,只能跟對方拼命。
在沖鋒號響起后,第一皇家斯科特高地步兵團和錫克步兵團也發起了沖鋒。
營地內的潘興放下望遠鏡:“讓袁世凱來!”
很快,袁世凱就趕到。
“你挑出300人,騎馬從營地后方離開,從山腳繞過去,從側面沖擊他們的后備兵團。”
“現在他們還有1500人,但我只能給你300人,因為我們只有300匹馬。”
“不過火炮可以支援你們!之前省下的炮彈現在可以用了,一共十五輪,你要記得。”
潘興不知道對方后備部隊的戰斗力如何,不過只有這么多馬,他也沒有辦法。
好在有火炮支援,而且袁世凱部可以攜帶沖鋒槍和步槍。
在馬上使用步槍,必須要瞄準才行,因此行進中很難開火。
但沖鋒槍可以,唯一的缺點就是在百米外精準度極低,但有火炮配合,這點不是問題。
袁世凱已經看了半天了,此時接到命令,敬了個禮就興沖沖的回去叫人去了。
很快,300人就騎著馬從營地后邊離去,從山腳那邊繞過去。
袁世凱部離開后,潘興再次看了一眼正面戰場,便不再關注。而是朝著對方的后備兵團看去。
一直等了兩個多小時,壕溝中的戰斗仍然在繼續,這場戰斗已經從中午持續到了下午五點。
他終于看到了袁世凱部的身影。
“通知火炮營,十門火炮,瞄準對方的后備部隊,等我命令,以20秒間隔開火十五輪。”
這幾乎是剩下的全部炮彈了。
隨著袁世凱等人的靠近,在距離五公里的時候就被英軍發現了。
英軍出現一些騷亂。
看到這一幕,潘興立刻確定了這支英軍的后備部隊戰力和士氣都不強,只有其中三分之一其他步兵團留下的人戰斗力較強,不到500人。
在袁世凱等人靠近到兩公里的時候,潘興就下令。
“開火!”
營地后方的炮兵營頓時再次開火。
轟轟!
遠處的英軍指揮官心中一驚,而原本就有些慌亂不安的納塔爾卡賓槍兵團就更混亂了。
炮彈尖銳的哨音如同索命的魔鬼從天而降。
轟轟轟轟!
一團團火光在英軍附近爆炸。
一些納塔爾卡賓槍兵團的士兵差點兒拔腿就跑。
這些人本就是納塔爾本地志愿兵,雖然指揮官是英國人,但紀律和士氣遠遠比不上正規軍。
隨著一輪輪炮彈落下,一團團火光亮起,泥土和碎片四處橫掃。
不斷有士兵被爆炸的破片刺穿身體,或者被爆炸掀飛。
大量士兵趴在地上根本不敢起身,還有一些人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跑。
看到對方軍隊的混亂,袁世凱趴在馬背上心中大喜,默默數著炮火的輪數。
在第十四輪炮火后,袁世凱頓時伸手一揮:“沖鋒!”
三百匹馬頓時加快了速度。
不過這些馬不是戰馬,速度也快慢不一,而且還畏懼炮火,沒幾步就散開了。
而英軍察覺到這些人加速,在指揮官聲嘶力竭的喊聲中紛紛起身瞄準。
然而又一輪炮彈落下,那些人又趴下去了。
袁世凱抓起馬背上的沖鋒槍。
“沖!”
一群人就亂糟糟的沖過去了,而且一些人根本就抓不住馬鞍,在靠近到百米后干脆從馬上跳下來,拿著步槍朝前方一邊跑一邊開火。
被轟炸了15輪,傷亡不輕的納塔爾卡賓槍兵團再遇到沖鋒,當場潰散奔逃。
約瑟夫.潘興在非洲指揮的第一場戰斗,以2800兵力面對7000英軍,幾乎全殲對方。
只有納塔爾卡賓槍兵團逃回去一半,第一皇家斯科特高地步兵團和錫克步兵團逃回去不到200人。
剩下的全員被殲滅和俘虜,就連英軍指揮官,一位在南非活躍了十幾年的少將,威廉·蓋恩斯爵士也在戰場上被俘。
這位少將還從馬背上摔下來摔斷了一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