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在美國營地遠處布置了觀察哨,而袁世凱等部同樣如此。
因此英軍集結出營時,營地這邊就得到了消息。
一群人洗了把臉便趕到指揮部——營地中間的一間木屋,看起來和其他木屋沒什么區別,不算顯眼,避免成為英國人炮火的目標。
“英國人出動了,起碼調動了六七千人,最多只有兩千人在營地留守!”
“他們是要直接決戰啊!”
“這場仗應該怎么打?”袁世凱有些興奮的搓手。
眾人紛紛看向約瑟夫.潘興。
他們這一期軍校生,聲望最高的有三個,一個是袁世凱,一個就是潘興,還有一個是德國人弗里德里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過弗里德里希與其他人不同,他曾經在德國陸軍服役,又加入過平克頓偵探社,年紀已經接近40,平時頗為低調。
他如今跟著后面兩千武裝礦工一起在海上飄著。
潘興站在地圖前,用充滿了力量感的聲音對其他人道:“今天我們肯定會獲得勝利!”
“區別在于,能殲滅對方多少!”
“英國陸軍最大的優勢是規模和紀律,在殖民地戰爭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的環境,以及步兵協同能力強!”
“而他們的弱點,就是他們的殖民地戰爭太豐富,他們的軍人都是在這種戰場上走出來的,過度依賴殖民地戰爭經驗,在新興軍事技術的成長緩慢。”
“雖然前兩年他們剛剛在布法羅、波特蘭和底特律吃了大虧,但這幾場戰斗全都是陳先生提前預料到了對方的襲擊,并且為他們設置好了埋伏。”潘興說到這里的時候帶著幾分佩服。
他覺得各國的指揮官在戰略眼光上,沒人能比得上陳正威。
“所以他們就算從那幾場戰爭中獲得了經驗,也是片面的。他們缺少現代戰爭正面對抗的經驗!”
“另外,他們最大的弱點其實是在火力上。從袁世凱那天的戰斗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火炮是三磅速射炮和克虜伯野戰炮,前者的射程不超過2500米,后者的射程也不會超過5000米……”
“英國人的火炮早已落伍了!”
他們這次帶來了20門M1886,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能達到10500米!
克虜伯野戰炮的射速是每分鐘三發,而M1886的射速是每分鐘十五發。
雙方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潘興先直接點出英國人的弱點,隨后才進行分析:
“所以,英國人在這場戰斗中很可能會按照殖民地戰爭的思路!”
“他們會先用火炮進攻,試圖撕開我們的防線,消滅我們的重火力點,然后騎兵與步兵協同沖鋒,發動進攻!”
“這方面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我們有著三條戰壕……英軍指揮官也不是瞎子,他必然知道這一點,所以騎兵只是個幌子,只是為了擾亂我們的視線,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步兵才是重點!他們的士兵會一條條與我們爭奪戰壕,這也能限制我們的火力。”
潘興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隨后笑了起來:
“當然,他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他們的火炮太差了!”
“在他們進入五公里后布置火炮陣地時,我們便會先炮擊他們,炸掉他們的炮兵陣地,并且逼迫他們直接發起沖鋒!”
“他們只剩下兩個選擇,散開兵力沖鋒,或者撤退!”
“這個距離下,他們很可能會嘗試進攻!”
“我們只需要將機槍布置在陣地上就行了!”
“將他們放到四百米內,然后再開火!”
雖然是第一次指揮這樣的戰斗,但潘興現在并不緊張,反而帶著一絲絲興奮。
雖然英國人的數量是他們的三倍。
但雙方的火力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在殖民地戰爭中,英國人憑借火力優勢可以屠殺土著。
現在輪到他們是土著了。
潘興將兩個武裝礦工團分散安排在壕溝里,而袁世凱部則是在營地待命。
中午之前,英國的軍隊便抵達到營地5.5公里外,英軍指揮官讓一部分軍隊保持警戒,其他人就地休息。
隨后帶著人到前方拿著望遠鏡觀察。
從那些美國人剛剛抵達,他就注意到對方的火炮了。
對方的火炮看起來和克虜伯火炮大小差不多,而對方的火炮在營地后面,營地外還有三條壕溝,最外面一條距離營地差不多500米。
(為了精準度,英軍的克虜伯火炮比較長,長2.8米,而M1886長度也只有3.2米。)
因此炮兵陣地在對方營地外5.5公里處,就能覆蓋對方的第一條壕溝,還能避免對方的炮擊。
拿著望遠鏡觀察片刻,通過望遠鏡能看到對方營地外的壕溝和機槍。
隨后英軍指揮官便回到后方,叫來各團長。
“他們果然如同烏龜一樣縮在營地中。”
“一會兒讓火炮先打碎他們的殼,撕開他們的防線……”
“然后騎兵和步兵一起發起沖鋒。”
“我們在人數上占據絕對的上風!”
“只要沖進壕溝,就能發揮我們的人數優勢!”
“真想給他們一炮!”英軍在五公里半以外的地方休息,袁世凱一邊用望遠鏡觀察,一邊輕聲嘟囔。
沒辦法,英國人的位置,實在太正了。
而且各個團之間的距離不遠。
他們一共二十門山炮,每門每分鐘能發射十五發,一分鐘內就能將三百枚高爆彈傾瀉到對方腦袋上。
一輪炮火下去,說不定就把英國人的指揮部都給端了。
但潘興不下令,他也沒辦法。
此時潘興也在猶豫,他的想法和袁世凱一樣,現在炮擊能造成最大的傷亡。
他不斷的思索,如果是陳正威在這里,會下什么樣的決定。
不過最后他還是決定按照原定的戰術,等一等,先打掉對方的火炮。
在等待中,英國人的火炮總算被推出來。
接近九百公斤的克虜伯炮需要四匹馬牽引拉到陣地上,隨后英軍炮兵快速布置。
“總算出來了!”潘興右拳砸在左手的手掌上。
“火炮準備!”
“讓那些還沉迷于帝國榮耀的英國佬見識見識現代火炮!”
炮兵指揮立刻大聲下令:“東南偏南120度!”
“仰角40度!”
“填裝高爆彈!”
“連發準備!”
“開火!”潘興見對方的炮兵陣地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而且對方的步兵和騎兵也開始準備吃飯,立刻大聲下令。
“開火!”炮兵指揮官同時揮下手中的旗幟。
轟轟!
二十門火炮一起開火,炮聲頓時讓所有英國人抬頭看去。
轟轟轟轟!
英國人的陣地中央,大片的火光、泥土和人體殘肢橫飛。
英軍指揮官被副官按在地上,差點兒嗆了一嘴的泥土,然而他根本就顧不上這些。
他抬頭看向周圍,到處都有硝煙。
英軍指揮官臉色慘變:
“怎么這么遠!”
然而他腦子里才冒出這個念頭,對方的火炮再次開火。
兩輪炮火之間僅僅5秒,速度快得讓英軍指揮官以為美國人不是20門火炮,而是40門。
隨著第二輪炮火爆炸,大地在不斷震動,到處都是硝煙和燒焦的味道。
英軍指揮官從地上爬起來后,大腦有著片刻的空白,對方的第三輪炮擊也已經到了。
英軍指揮官腦海中飛快閃動,是繼續進攻還是現在撤退,他必須立刻下令。
家族中的格言在他腦中閃過:哪怕是最差的決定,也比不做決定要好。
在第三輪爆炸中,一枚炮彈受到風的影響,直接飛到了英軍的后方。
聽到后方傳來的爆炸聲,讓這位英軍指揮官終于下定了決心,對方的炮彈數量肯定不足!
現在損失這么大,撤退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不如繼續進攻。
然后咬牙下令:“納塔爾警衛騎兵團,皇家印度步兵團,向敵軍陣地發起沖鋒!”
他這個命令剛剛出口,又一輪炮彈從空中落下。
而英軍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那些美國佬到底有多少火炮?
至于英軍的火炮陣地,在第三輪就被炮彈洗禮,只剩下遍地散亂的火炮、尸體、硝煙和彈坑。
隨著沖鋒的號角響起,混亂中的英軍頓時顯出了驚人的紀律。
騎兵上馬,步兵握緊自己的步槍,向著前方的美國佬營地發起了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