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33章 我知兵馬俑在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劉局長將林三七帶到了一組陶俑前面,介紹道:

  “盛唐時期,講究時尚豐肥艷麗的審美情趣,陶俑的風格也隨時更新,與繪畫上流行的周昉畫風相一致。

  你看這幾尊西郊中堡村和小土門村出土的三彩女俑,體態豐滿,額發簪花,細目柳眉,櫻口微啟,動態含蓄而優雅,非常寫實,非常漂亮。

  可是你再看這幾尊東郊韓森寨村出土的女俑就有點不一樣了,豐肌秀骨,腆腹頷首,雍容華美之中又見飄逸。

  這些女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造型洗煉,語言含蓄,代表了盛唐俑像的典型風格。”

  林三七其實對古董文物并不是太感興趣。

  尤其這些從墳堆里挖出來的東西,要知道這可是冥器,是死人的東西。

  再想想這些陶俑可是“親眼看到”墓主人尸體開始腐爛,變成巨人觀,最后變成一堆白骨的全過程,這陶俑身上沾染了多少細菌病素和尸臭味呀。

  這對一名傳染病醫生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甚至林三七都不想多觸碰一下這些古董。

  他只關心能賣多少錢,只有鈔票才是香噴噴的。

  也只有鈔票才能在另一個時空換回來大量的武器和物資,然后支援這個時空。

  沒有錢,空有一腔熱情,那就空談誤國的腐儒有啥區別?

  “劉局長,看來我們西安的文物是真多啊,這一會兒東郊,一會兒西郊的,怪不得光是這個三彩女俑都有幾十個,我看旁邊男彩俑也有不少。”

  劉局長得意洋洋道:

  “西安到洛陽這一帶,別的不多,墳頭特別多。就咱們腳下的土地,你隨便挖,一挖一個準。墳多墓多,古董文物就多,賣都賣不出去。

  就咱們幾家博物館,古董多得都堆不起了,咱們經費有限,只能挑一部分珍貴點的文物進行保護,剩下的文物只能堆在四面漏風的倉庫里,風吹雨淋的。

  可惜啊,我們陜省這么多古董文物,卻沒有一件是拿得出手的。”

  林三七眨眨眼,心想西安的文物還叫拿不出手?

  別的不說,就說幾十年后那個西安博物院,那門票都是靠預約瘋搶的,沒有一定運氣和手術,還真就預約不到。

  林三七之前去參觀,要不是有西飛集團的關系,否則有錢也不一定進得去。

  “劉局長,您這是開玩笑了,說起來西安,上下五千年,前半部分的歷史,西安為代表的關中平原,那絕對是主角啊。”

  誰知道劉局長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林專員,你是有所不知啊,像我們西安在史書上那絕對是鼎鼎大名,可是你去看看,歷史上有名的城市建筑都不見了。

  比如秦始皇的咸陽宮,就剩幾個土堆了;漢朝的未央宮,現在就是一塊菜地;唐朝的大明宮遺址我們是找到了,其實就是一個大農村,剩下幾個基臺。

  說說是千年古都,偏偏千年前的東西都找不到了。就你現在看到的城墻,這是明清時期修的,這比歷史上的長安城墻小多了,完全不夠霸氣。

  上個月我剛接待了一個曰本訪問團,他們參觀了一圈市區,說完全沒有漢唐遺風,表示非常失望。最后來文物商店也沒逛就飛回去了。”

  說到這里,劉局長嘆了口氣道:

  “我們西安有這么多地上地下的寶貝,這么多古董文物,還有這么多燦爛歷史。結果在現代卻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東西,剩下就城外的那些墳堆子了。”

  林三七眨眨眼,心想你們西安人可真是守著金飯碗討飯呀。

  西安別的不說,光是一個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就足夠吃上幾百年了,現在居然說沒有拿得出手的古跡?

  咦,等等,兵馬俑是什么時候被發現的?

  林三七眼珠子一轉,對陪同人員問道:“這個,廁所在哪?”

  工作人員笑著做了一個請的動作:“林專員,我帶您去。”

  林三七回到一樓,來到文物商店后院,發現這里是一個旱廁,就是沒有抽水麻桶,沒有自來水。

  底下一個糞坑,上面放個木頭架子,人要拉屎就直接坐在上面。

  這時候正是夏天,林三七一進廁所整個人都差點沒熏暈過去,幸虧他穿越這么多年也習慣了。

  于是從口袋里摸出紙巾塞住鼻孔,匆匆跑進了一個格間,然后消失在這個世界里。

  穿越回到現代社會,手機有了信號,林三七馬上開始搜索。

  這不搜不知道,一搜便樂了,原來兵馬俑要等到1974年3月,才被臨潼一個叫西楊村的村民發現。

  當時他們在驪山北麓抗旱打井時,挖至地下4米處就發現了這個后來震驚世界的第八大奇跡。

  光是兵馬俑總數就有8000多個,另外還有被譽為“青銅之冠”的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分別是“立車”和“安車”等等。

  哪怕是20多年后,米國大統領來我國訪問,第一站也是帶著全家,先飛到西安參觀這個秦兵馬俑。

  由此可見,秦始皇兵馬俑完全可以當作西安的一張旅游名片,甚至是城市名片。

  林三七抱著手機,又反復測算了一下地圖,心里有數了。

  自己既然來西安了,然后順勢而為幫這座城市找出秦始皇兵馬俑在哪里,提前10年發現這座世界第八大奇跡。

  這樣不但可以幫助這座城市聞名全世界,從而帶動經濟和文化旅游發展。

  同時對林三七個人來說,等兵馬俑挖出來了,真西安方面還不知道兵馬俑的珍貴,送他幾個玩玩總沒問題吧?

  這要么不賣,賣了都是無價之寶。

  實在不能送,那自己占一個首次發現秦兵馬俑的名額,也能名留青史不是。

  等自己老了退休了,還可以去兵馬俑博物館擺個攤,給人收費簽字合影,那也能發一筆小財不是。

  從廁所出來,林三七又在劉局長和齊長官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個文物商店,包括后面的倉庫也不放過。

  林三七穿越運輸古董有一個BUG,那就是后世不會出現兩尊一模一樣的古董。

  因系統默認,穿越過去的古董都是在未來十年內毀壞消失的古董。

  再比如,眼前一堆明顯沒有保存好的古董,以后也會被動消失。

  林三七撿起一個雙層九子漆奩,就在倉庫的角落里,上面已經明顯被磕掉了一大塊,心疼得要命,這可都是他的錢啊。

  這是一種專門放置梳妝用具的器物,林三七不知道這算不算國內唯一成套的漆奩。

  如果他手里這套損壞消失了,一直要等到1972年在胡南馬王堆1號墓才會被挖掘出第二套。由此可見有多珍貴了。

  當然林三七也沒有責怪文物商店的員工沒有保護好古董。

  這些員工都是社會招工,沒有歷史和考古學文憑,同樣不懂得這些文物和古董的價值。

  在她們眼里,這些都是商品,而且是賣不出去的商品,死人堆里弄來的,多晦氣。

  要不是有領導管著,這些員工恨不得身戴八卦上班呢,誰還會有好心情去收拾古董,保存文物呢。

  “劉局長,這樣,這些古董呢我全要了。當然你們也接到了通知,這些古董全部都是我用別的東西換來的。

  但我也知道我全部拿走,這對你們太吃虧了。

  這樣,我也不白拿你們的古董,我用一條足以改變西安經濟和歷史的消息來換,怎么樣?”

  劉局長滿腦子問號,心想這又不是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攤,專門有販賣情報的人,一條信息多少錢明碼標價。

  怎么這都新社會了,還有人靠這個賺錢?

  原本劉局長以為按這位林三七同志歷來的大方,怎么著也會給他們幾百萬美元,或者幾十萬瓶盤尼西林呢。

  一聽是一條消息,劉局長內心是很失望的。

  但老干部了,喜怒不形于色,臉上還是笑呵呵:

  “行,不知道林專員會有什么樣的勁爆消息告訴我們,我得找把椅子坐穩了,呵呵”

  周圍人都輕笑起來,大家都以為劉局長是在開玩笑,林三七卻聽出了其中的陰陽怪氣。

  按他以前的脾氣,你不相信,那我還不愿意告訴你了。

  不過經歷過兩個年代的風風雨雨,林三七也成熟了,為了自己將來的養老計劃,于是認真說道:

  “我知道秦始皇兵馬俑坑在哪里。”

  “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