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16章 廣九線上達速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想到這里,史云南于是假裝為難,扯了一個謊:

  “這個,內燃機火車頭制造技術,我們花都鐵路局是有的,雖然我們不造火車頭,但我們八幾年的時候是有過造車計劃,只是后來鐵路高速化了,這事就擱淺了。”

  這下輪到林三七兩眼放光了:

  “那史處長,這部份技術你們賣不賣?”

  史云南咬咬牙:“賣,不過這價格!”

  林三七大手一揮:

  “價格好商量,我不會讓你們花都鐵路局吃虧,畢竟你們是國企,咱虧誰也不能虧國家的。這樣,如果你們允許出讓,我花1億人民幣購買。”

  林云南在心中恨不得放聲大笑,他辛苦賣了200個火車頭才賣了2個億,現在賣一份圖紙就可以賺1個億?

  這1個億還不跟白撿一樣?

  什么長春客車廠、大連客車廠、青島四方客車廠等等,隨便一個電話,人家轉個資料過來花得了幾分鐘?

  大不了年終團拜會的時候,多敬幾杯茅臺嘛。

  實在不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可也在花都鐵路局的管轄范圍內,應該也有內燃機車頭技術儲備的。

  到時自己一張張資料、圖紙打印出來,訂書機這么一訂,一個億就到手,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意嗎?

  想到這里,輪到史云南大手一揮了:

  “不就是內燃機車頭制造技術嘛,這個包在我身上,我保證給你搞到手。那個實在不行,蒸汽機火車頭技術要不要?我免費贈送。”

  林三七心中同樣大喜:“要要要,免費的技術為啥不要,史處長真是好人啊。”

  兩人重重握在一起,3個億的項目就談成了。

  但雙方都在心中彼此罵對方一聲:傻X。

  史云南想的是,國內淘汰的技術居然還要花1個億購買,是不是腦子有坑?你或許去網上查查都能查出資料來,免費的。

  再說了,就算買了圖紙,非洲那些黑家伙們能造火車嗎?

  史云南懷疑這些奧德彪們可能連自行車都造不出來。

  火車機頭,這好歹也是需要一定技術和實力的,還要考驗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

  就非洲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估計造個鐵鍋都夠嗆。

  林三七則在心中慶幸。

  因為這些內燃機車頭所有設計圖紙、參數、材料等等,都是我們的鐵路工作者們幾十年經驗和科研積累。

  幾十年來,投入的資金估計幾百、幾千億億都不止。

  現在1個億就賣給了他,他拿到1962年去,相當于可以讓我國的鐵路發展少走幾十年的彎路,這絕對是大喜事。

  也就是史云南敗家,區區一個億就賣了,怪不得是國企。

  幾天后,林三七就收到了全套東風系列內燃機火車頭的設計圖紙參數,從東風1型一直到東風11型全部都有。

  甚至連蒸汽機頭各種型號都齊全了,什么人民型、上游型、建設型等等,應有盡有。

  估計也是鐵路系統良心發現吧,反正也就是多打印幾份資料的問題,于是整整一個集裝箱的資料外加一個硬盤,里面有全部電子資料,全都交到了嶺南堂手上。

  嶺南堂公司也將3億資金打到了花都鐵路局賬上。

隨后208個火車頭、50節車廂通過海運送往了馬達加斯加安采拉納納港  當然這筆交易嶺南堂注定又是巨虧,那些非洲客商實在不講信用,每次發貨出去就是拖著不給回款,太無恥了。

  1962年,廣九鐵路。

  筍崗站,原來是寶安縣境內的一個小站,因為通往香江的客車停運了,所以平時的筍崗站幾乎是沒有人的。

  但是今天的筍崗站卻一反常態,里里外外圍滿了人,甚至還有不少記者正在拍照。

  所有人都圍著鐵軌上一臺奇怪的綠色火車頭。

  這個火車頭沒有運煤車廂,也沒有直沖云宵的煙囪,更沒有那紅黑色的巨大車輪。

  鐵道部的藤部長站在駕駛艙里,看著幾個老司機正對照著一本厚厚的說明書在進行最后的檢查,火車發動機此時已經噗噗噗在響動了。

  林三七也站在駕駛艙后面,做為一名專業的、優秀的兩界走私販,為了售后服務,他已經在2014年初步學過如何駕駛內燃機火車了。

  反正最大的感受就是火車沒有方向盤……

  藤部長看到兩個司機不停在核對這個數字,查看那個儀表的,漸漸有些不耐煩了:

  “我說老丁,差不多了吧,這么多人都等著呢,趕緊把火車開起來,咱們溜兩圈再說。”

  旁邊的南方鐵路局的陸局長也迫不及待說道:

  “是啊老丁,你就放心吧,今天廣九線全部都封閉了,路上一輛火車都不會有,從寶安縣一直到花都170公里,今天你們想怎么開就怎么開。”

  司機老丁今年50多歲,幾年前曾經去蘇聯學習過內燃機駕駛,算是國內最有經驗的火車司機了。

  這時候他見幾位領導都想看看這臺“新火車頭”的威力,于是咽了咽口水:

  “那,那我可開了?”

  藤部長兩眼放光:“開,快開。”

  司機老丁還是不放心,看向了后面的林三七:

  “林專員,那我可開了?如果我有操作失誤的地方,您可一定要及時提醒我,阻止我!”

  林三七差點笑噴,自己這個學習了一周火車駕駛技術的三腳貓,怎么敢當這位有30年駕齡司機的師傅?

  “行了老丁,這說明書和駕駛流程你都已經倒背如流了,就放心大膽開吧,咱是火車又不是汽車,你還怕開到河里去呀。”

  司機老丁一聽,跟副駕駛互視了一眼,彼此點頭,然后他緩緩火車方向檔推到前進位,隨后開始將功率手柄往上推。

  隨著一聲鳴笛,火車慢慢開動起來了。

  這列臨時列車除了火車頭外,后面還掛著兩節普通車廂,車廂里除了記者外,就是采集數據的鐵路員工。

  火車緩緩駛出筍崗站,朝花都方向開去。

  速度越來越快,10碼……30碼……60碼……90碼……

  速度越來越快,藤部長是越來越興奮:

  “老丁,怎么樣?有沒有感覺加速很吃力?機車夠不夠穩定?”

  司機老丁這時候駕駛感覺也慢慢上來了,跟著興奮道:

  “藤部長,沒有問題,火車一切數據正常,行駛非常平穩,比老毛子的火車頭好多了,感覺還有非常巨大的加速空間。”

  林三七心想,這可是東風11型內燃機車,1992的為廣深準高速鐵路開行時速160公里級別準高速旅客列車而研制的,新型準高速干線客運用內燃機車。

  后來更是成為國內鐵路首次大提速的主力機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70公里/小時。

  比起這個年代平均50公里/小時的時速,170碼快得嚇人。

  藤部長一聽就興奮了:

  “既然有提速空間,那就提速,快,先到120公里/小時。三七同志,這臺火車頭是你搞來的,你說說我們提速到幾碼?”

  林三七心想你這么大一個官兒都不怕死,自己怕個鳥?

  就是要給你們見識見識科技的實力,也好讓六十年代的土著人感受一下,他林三七帶過來的東西有多么驚人。

  “藤部長,咱們也不要婆婆媽媽,摳摳搜搜的,老丁,你直接上160碼。”

  司機老丁汗都下來了:

  “林專員,這,這也太快了,我怕我們的鐵路,我們的機車承受不住,萬一出現事故,那可就是車毀人亡了。”

  林三七不屑道:

  “160公里還快?我告訴你,現在法蘭西正在研發的高速列車TGV,時速已經達到了320公里/小時,而且這個速度還在不斷增加當中。

  還有小日子現在已經在新建一條連接東京與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干線高速鐵路,時速最快可以達到360公里,計劃平均運行速度是250公里。

  咱們現在連160公里的時速都不敢上,那我這先進車頭不是白拿來了?怕個鳥,我和藤部長、陸局長都在車上,要死我們一起死,死了也是英雄!”

  林三七說得霸氣,其實一只手已經放在了通往內燃機倉的門上,如果稍有不對,他肯定第一時間穿過門逃跑了的,怎么可能等死。

  藤部長激動地一掌拍在臺面上:

  “三七同志說得對,給我加速,直接加到160公里/小時,今天我們就是來試車的,不測試最高速度怎么知道為火車頭行不行?”

  司機老丁一聽部長都這么說了,那還有啥可以猶豫的?

  死就死吧!

  這么多大領導都不怕死,他一個司機怕個鳥!

  想到這里,他手里的操作桿慢慢繼續往上推,火車的速度越來越快,車窗外的風景快速往后倒退,快到讓人目不暇給。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火車呼嘯而過的巨大轟鳴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