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哥回過神來,看見陳默正在向他揮手:“想什么呢?該你選了。”
最終,騰訊選擇了那幾棟標志性的飛碟型建筑。
小馬哥在心里默默接受了從潛在業主到入駐企業這一身份轉變。
陳默環視眾人,意氣風發不像是展望,更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未來科技島將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通過資源共享和技術協同,諸位起碼可以降低至少30的成本,創新效率將達到史無前例的最高。
這里不僅是諸位的辦公場所,更是推動高新產業全面升級的科技創新工場。“
夕陽下,工地上塔吊有序運轉,建筑群初現規模。
在場的科技巨頭們已經開始盤算和規劃如何將自身業務與這座島嶼進行對接。
他們明白,這座島提供的不僅是空間,更是融合了天時地利人和,贏在未來的商業機遇。
春節的假期轉瞬即逝,一年兩箱油的選手開始返程,又到了高速再次變紅的時刻。
萬米高空中,陳默乘坐的專機正載著彼岸團隊返回京城。
望向窗外的看似平靜卻內里翻涌的厚重云層,陳默陷入沉思。
一開始他打算如果跟老任的合作談成,不介意拉著他一起上島,給華威也留幾棟樓,往后說不定也是一段佳話。
可惜事與愿違,只能作罷。
現如今彼岸系的這些科技企業已經占據了未來科技島近半的區域,剩下的將開放給諸如宇樹這類新興科技企業。
畢竟上島的門票也是很貴的,不是誰都有這個資格。
不過他這個房東收的房租還是很便宜的.
此次出行,不僅摸清了華為的態度,鞏固了與南方幾家科技巨頭的關系,并加深了相應的合作來共同面對未來更加艱巨的形勢,順手投資了一些項目。
加之通過這座未來科技島,讓彼岸整體有了異地雙活,南北雙中心的主備格局。
此行可以說收獲頗豐。
就這樣,陳默度過了一次可以稱得上‘突然且匆忙’的春節。
節后第一天,本該延續到元宵的假期被提前畫上句點,彼岸影業全體員工首次提早結束了春節假期。
不過,集團人事部門會將假期縮短的天數轉為帶薪年假補償給員工。
好在大家知道年前對岸發生的一些幺蛾子對集團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都很理解。
依照慣例,陳默帶著一票高管站在主樓大廳給員工發完開工紅包后,便一刻不停地扎進了繁忙的工作中。
盡管有陸奇分擔了大部分業務,他年后的日程依然強度拉滿。
他接連參加多場會議、提出決策建議,其中也包括節前布置給張一鳴與周受資的TikTok“美式精神沖擊”項目進展匯報;隨后又簽署財務結算文件,處理各類關鍵決策……
間隙中,他掃了一眼集團賬目。
統計圖表顯示,自2017年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盛事到來,集團業務也迎來全線爆發,以年增幅50的速度發展著。
收入的大頭除了游戲、云計算與投資回報之外,文創產品也憑借無數、動漫、游戲、影視爆款IP聯動展現出巨大潛力——手辦、卡牌、積木、文創商品等,借助抖音流量推動,已貢獻了數百億營收,且遠未觸達天花板。
若換成那些貪得無厭的資本家,以彼岸這樣恐怖的盈利能力,攢下萬億資產輕而易舉。
然而在公眾乃至內部員工眼中,賬面上可見的流動現金始終只有幾百億。
別看每年彼岸營收逐漸遞增,可能會給外界造成一個假象,可能給外界造成“現金流起碼萬億起步”的錯覺,但實際上,現金流的增長曲線與營收并不完全同步。
原因在于:彼岸賺得多,花得更多。投資、科研、運營(含員工薪酬、服務器與帶寬等)——光是養活這三大“吞金獸”,就耗去了收入的十之七八。
剩余部分則用于管理層與股東分紅。
最終能留下這些結余,已是他精打細算、嚴控支出的結果。
即便如此,去年結余仍創下新高,單年留存達2000億元,加上此前積累,目前現金流總額已達5600億。
目前,彼岸集團在國內外共有約十五萬名員工,僅薪酬支出一項就高達1500億元,人均年薪約在一百萬元左右。
即便集團陷入零利潤狀態,這筆資金也足以支撐整個體系運轉三年。
這正是陳默在創辦彼岸之初所確立的“高薪養才”策略的體現。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檢驗,他發現,當員工逐步解決了房、車等基本生活需求,不再為生存壓力所困時,所爆發出的創造力與自驅力遠超預期。
盡管彼岸嚴格執行勞動法,從不以加班為榮,但其產品的研發效率與出品質量,卻始終領先于那些依賴“996”模式的競爭對手。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地工作生活,不應該匆匆忙忙連滾帶爬陷入內卷。
高薪,不僅是留住了人才,更激活了人才。
事實證明,這條路是完全可以走通的。
而據陳默所知,若僅論現金流,在當今華夏互聯網科技企業中:
曾經的BAT陣營,阿里接近2000億,騰訊約1500億,百度在1000億左右;
小米因長期貫徹“硬件利潤不超過5的性價比戰略”,現金流與營收嚴重不匹配,僅有500億;
京東則終于還清為構建智慧倉儲全國“買買買”所欠的債務,攢下300億家底。
總體來看,行業現金儲備大致如此。
彼岸,仍是當之無愧的華夏現金流之王。
至于陳默,其實他個人的消費欲望并不高,真要衣食住行,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所以不算海外的那些灰產賬戶,目前他個人卡里余額不過暖和和的一百億,也夠花了。
其實這點金額,真跟他所擁有超過半數的彼岸股份比起來,連集團的1都不到,比老任還克制.
夜幕低垂,萬家燈火。
陳默剛回到辦公室,齊萌萌過來同步了下文創這邊遇到的問題,是有關盜版。
盜版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此前規模有限,齊萌萌并未特別關注。
然而自上個月《哪吒》爆火之后,盜版周邊也成了搶手貨。
不少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以接近正版的價格買到了做工粗糙、質量堪憂的仿制品。
齊萌萌在多家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已有近百家店鋪在未經正版授權的情況下,公然銷售以假亂真的“哪吒”周邊產品。
其中,以哪吒、敖丙形象設計的亞克力掛件、彈簧搖搖樂、徽章和手機殼等品類,成為盜版的重災區。
《哪吒》的票房佳績背后,其實是一場關于周邊正版與盜版之間的無聲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