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這行當,自古以來就有。
  可以說,隨著喪葬習俗形成的那一刻,盜墓賊也應運而生,相互糾纏數千年。
  歷史上最古老的記載,是商湯冢被盜。
  這種行為,自然不被提倡。
  尤其當權者,既要厚葬,又不想死后被人挖出曝尸,所以自先秦起,便規定“竊盜者刑”、“發墓者誅”。
  唐時《唐律疏議》甚至規定,“若無故登山陵,亦同入太廟室坐罪。”
  反正,連靠近都要弄死你。
  這就是護陵軍存在的意義,擅入者殺!
  然而,一切都是徒勞。
  李衍的好友趙驢子,曾跟他講過這門道。
  盜墓之人,并非什么摸金發丘,搬山卸嶺派系,而是根據所處的階層來劃分。
  最上層自然是皇室王族。
  西漢廣川王劉去,驕奢淫逸,最喜盜墓,挖掘的古墓不計其數……
  曹操最為專業,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到處掘墓,用于軍費…
  金帳狼國也糾結了一幫江湖敗類,將眾多大宋皇陵和名臣之墓,盜的一干二凈…
  亂世之中,更是無所顧忌。
  董卓入長安,將赤眉軍光顧過的茂陵又劫了一遍,呂布還將漢武帝尸骨拖出曬尸…
  黃巢動手,只喜歡挑重量級的,一是效法項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學赤眉軍、董卓,掘武帝茂陵,三是掘乾陵。
  東西沒多少,卻落下一身臭名。
  關中十八陵,溫韜撅了大半,引發方仙道留下的機關,弄得關中僵尸鬼物橫行,一片動蕩。
  無論皇族王室還是軍閥動手,通常興師動眾,明目張膽,毫不計較后果,什么機關都擋不住。
  這第二等,便是一些江湖勢力。
  他們通常是綠林道,呼嘯山林,但凡找到隱藏的大墓,肯定不會放過。
  若在太平世道,動手的通常會隱秘一些,或三五成群或形成組織,就怕被朝廷抓到。
  而最次的,則是一些民間小賊,盜竊富紳豪商之墓,養家糊口。
  當然,這行也挺危險。
  不僅要面對朝廷律法,護陵人,還要面對各種機關和地下的陰邪鬼怪,得善終者寥寥。
  李衍一進客棧,就發現了蹊蹺。
  無論那富商,還是江湖藝人班子,所有人身上都有一股土腥尸臭味,是經常下墓,且有組織的老手。
  而且看情況,還是兩伙人。
  恐怕是收到了什么消息,齊聚于此。
  而附近最有名的,自然是龍泉山楚王墓,但那里可是有護陵軍,對盜墓的手段十分熟悉。
  憑這些人,還進不去。
  若是平日里,碰到這些墳串子,李衍也懶得理會,但如今情況卻不同。
  這梁子湖附近確實有古怪。
  湖中沉沒的縣城、唐末玄兵暗斗、晉書奇異事件、無名番僧尸體…
  李衍莫名有種感覺,這些東西應該有所關聯。
  咚咚咚!
  就在這時,敲門聲響起。
  卻是店小二端了一盤子酒菜進門,滿臉討好道:“幾位客官,鄉野小店也沒啥好東西,您別嫌棄。”
  一邊說,一邊將盤子放下。
  就是簡單的燒雞、燒魚、時令小菜,還有一大碟包子,一壺老黃酒。
  李衍微微點頭,隨意詢問道:“小二,我等要去訪友,附近是否有個村子叫白河灣?”
  小二眼中明顯閃過一絲詫異,笑道:“白河灣確實不遠,往東再走個十幾里就到,客官…也要去那里?”
  “哦?”
  李衍眼睛微瞇,取出一些散碎銀子放在桌上,“你這話里有話啊…”
  “客人說笑了。”
  小二不動聲色收起盤子,已順手將銀子取走,低聲道:“小的啥也不知道,只是下面那兩桌客人也在打聽白河灣,心中好奇罷了。”
  說罷,面帶微笑,既不走,也不說話。
  李衍啞然失笑,又取出二兩銀子,隨手拋了過去,“你倒是精明,說說怎么回事吧。”
  小二連忙接過,低聲道:“白河灣村子不大,世代居住著白氏一族,平日里不顯山不漏水,村中百姓大多是走街串巷的貨郎。”
  “但就在前段時間,幾個苗寨的年輕人們聚眾作亂,自稱江夏蠻,到處毀壞窯場,殺人血祭。”
  “他們跑到了白河灣,沒想到這白氏一族竟有不少練家子,將妖人打跑,卻也死了不少族人。”
  “前幾日剛辦完喪事,下面那兩波,也是今天剛到。小的知道的,就這些了…”
  “嗯,別跟人提我們。”
  “您放心,小的清楚。”
  一番詢問后,小二出了門,順便關上房門。
  “白河灣有問題。”
  呂三很肯定的說道。
  “當然有問題。”
  李衍端起黃酒倒上,低聲道:“那些白家人,明明是被野獸弄死,卻推在江夏蠻身上,必然有事見不得人。”
  “咱們先別急著去白河灣,盯緊這幫人,他們肯定知道些什么。”
  呂三也不廢話,看向旁邊正蹲在地上抱著包子啃的鼠大鼠二。
  兩只老鼠吃得正歡,但看到呂三目光,也只得不情不愿放下包子,三兩下竄上房梁。
  客棧之中,自然少不了老鼠。
  尤其這客棧年頭不短,墻縫里的老鼠洞四通八達,隨著鼠大鼠二吱吱叫喚,全都冒出了頭。
  有的守在客房角落,還有的順著地洞跑到客棧外,躲在草叢中進行監視。
  這便是李衍和呂三配合的原因。
  有了呂三,偵查能力頓時爆棚,而爭斗時,李衍就能正面突擊,呂三從旁協助,足以應付大部分復雜情況。
  奇怪的是,客棧大堂中的兩幫人吃完飯,卻沒急著離開,而是各自要了房間住下,彼此之間連話都不說。
  不知不覺,夜色漸深。
  房間內,呂三湊在武巴身旁,嘀嘀咕咕,很有耐心地教其說人話。
  至于李衍,則坐在桌上,從懷中取出一張錦帛,仔細打量上面的紋路。
  這是沈景洪寫給他的東西。
  聽到對方說自己學過鬼書刀斗,李衍便上了心,他對刀斗這軍中秘文沒多大興趣,但鬼書卻不能錯過。
  玄門之中,也有鬼書。
  那是一種類似甲骨文的密語,自夏時便流行于巫師之中,又名殄(添)文,常用于祭祀溝通鬼神,有不可思議之妙用。
  至今,還有許多法脈使用此密文。
  而眼前這鬼書,顯然有問題。
  據沈景洪所言,此書來歷也很古怪。
  宋元嘉年間,有人在京口被雷劈死,死后手臂上留下四字,“業緣所殺”,被書法家稱為鬼書。
  但李衍知道,這說法有點不對。
  細看這些紋路,明顯是雷電劈出來的豎叉紋,卻又形成方棱四正的大字,有點像古篆。
  看起來歷,和陰司并無關系,反倒更像是玄門雷法。
  畢竟一些雷法符箓,也是觀雷劈痕跡而成。
  但能形成字體,還是令他心生疑惑。
  這世間既然有陰司冥府,那也肯定有天庭,難不成是天庭力量影響?
  可惜,沈景洪所言鬼書,就只有這四個字。
  想要研究,也參悟不出什么。
  不過今后確實能多加留意。
  畢竟雷法,也是他立足之本。
  “吱吱!”
  就在這時,鼠大突然立起身子叫了兩聲。
  呂三頓時低聲道:“有兩個人出去了。”
  李衍頓時了然,恰動法訣,小指輕輕一挑,一枚芻靈紙人便從腰間皮囊飛出,空中打了個旋,順著窗戶門縫飛入夜空。
  與此同時,李衍也閉上了眼。
  芻靈紙人無聲無息飄到客棧上空,李衍也看到了離開的兩個人。
  一個是那名客商,
  另一個是身背漁鼓的老者。
  二人從各自房間窗戶跳出,兩手扒著墻壁土縫,身形靈巧,好似壁虎游墻般跳到地下。
  他們落地后,先是彼此看了一眼,隨后同時望向李衍所在房間,看到燭光人影,這才轉身離開,向著附近密林中跑去。
  而在夜空中,芻靈紙人也緊隨其后。
  二人先后進入密林,明顯有所防備,相隔數米遠,彼此對了一番春典。
  “原來是豫州的陳三爺。”
  客商模樣的中年人微微拱手,皮笑肉不笑道:“咱們這一行見不得光,既然碰了頭,就得把話挑明,免得生出誤會,您看如何?”
  老者也淡淡道:“湘州的王老癟,老夫也聽說過你,分金定穴很是有一手…”
  二人談話,全被李衍聽在耳中。
  趙驢子說過,如果江湖上的盜墓者硬要分出流派的話,一般共有三類。
  這頭一個,自然是憋寶探幽一脈。
  這些人乃先秦方士后裔,傳承隱秘,進入各個古老墓穴,一是為憋寶,二是尋找長生不老藥。
  剩下兩個則是一南一北兩派。
  北派之人,大多出自陜州和豫州,擅長用魯班尺、洛陽鏟,判斷吉兇,破解機關。
  而南派之人,更擅長借風水之術分金定穴。
  兩派互相融合,但基本都有看家本領。
  盜墓者之間,也有自己的規矩。
  有時候自己人都不信任,更何況是外人,兩幫人遇到同一個目標,肯定要弄清楚情況。
  這二人明顯就是雙方首領,僵持了一會兒,扮做客商的王老癟,才搖頭道:“陳三爺您是江湖前輩,那我也就直言相告。”
  “這次我們前來,是受人之托?”
  “巧了。”
  身背漁鼓的老者,也開口道:“老夫也是受人之托,估計咱們主顧是同一家。”
  “白家!”
  二人同時開口,隨后就是眉頭緊皺。
  王老癟眼中閃過一絲殺機,冷哼道:“這白家莫非不懂規矩?陳三爺,要不教教他們做人?”
  陳三爺若有所思道:“既然能突然找到咱們,就不是腥子,恐怕是要咱們合作。”
  “哦?”
  王老癟眼中來了一次興趣,稍微猶豫就從懷中取出一物,卻是半塊鎏金銅牌。
  而陳三爺眉頭一皺,也從懷中取出半塊鎏金銅牌,沉聲道:“若非此物,老夫才不會來。王老弟,掌掌眼!”
  說著,隨手一拋,將銅牌扔了過去。
  王老癟一把接過,將兩枚銅牌合在一起,開口念誦道:“大唐安平王武…”
  “是武攸緒!”
  老者陳三爺若有所思道:“武后當朝時,武家權傾天下,傳聞此人‘少有志行,恬淡寡欲’,曾喬裝打扮,于長安賣卜,極其精準。”
  “此人備受武后器重,封安平王,官至鴻臚少卿、千牛衛將軍,但不喜朝堂爭斗,遁入嵩山隱居,算是武家另類。”
  “武家另類?”
  王老癟嗤笑道:“老子活了半輩子,就沒見幾個不愛權利之人,號稱清官的墓,也去過幾個,比尋常人還奢華!”
  “這武攸緒估計也一樣,莫非是他的墓?”
  老者陳三爺皺眉道:“不清楚,傳聞他葬在嵩山,從未來過鄂州,其中怕是有問題。”
  王老癟面色也變得凝重,“他家死了人,估計已經進去過,得不了手,才叫咱們來。”
  說罷,將那半個銅牌扔了回來。
  “三爺,看來是個大火穴,透露給外人估計不懷好意。咱們得當心點兒,莫被人下了套!”
  老者一把接過,笑道:“好說,就裝作不認識,再故意看不順眼,到時…”
  話未說明,但二人已知其意,彼此拱了拱手,看著夜色,又返回客棧中。
  他們走后,芻靈紙人頓時自燃。
  客棧中的李衍也睜開了眼,有些奇怪道:“果然是要盜墓,還是個王侯墓…”
  說罷,將看到的講述了一番。
  呂三問道:“怎么辦?”
  李衍笑道:“咱們先別動,明日等他們進村,找到墓穴所在,看看情況。”
  “如無意外,里面有鎮墓獸,若真是‘蟃蜒’,咱們再動手捉拿!”
  次日,天剛蒙蒙亮。
  兩幫人先后離開了客棧。
  他們走后沒多久,李衍三人也離開客棧,不過卻是遠離山道,附近密林山崗上穿行。
  空中,呂三臨時招來的幾只飛鳥來回盤旋,始終監測著兩幫人行蹤。
  只見他們走了十幾里,來到湖邊一座小村莊,當即被人攔住,問了幾句話,便引入其中。
  李衍三人也不著急,就在附近山林中等待。
  忽然,呂三開口道:“又來人了,我在沈家見過!”
  “哦?”
  李衍聞言,來到山崗上,透過樹枝往下看。
  只見山道上來了兩人,除去一名老道,還有個衣著華麗的年輕人。
  此人,正是沈家的沈景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