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書鐵券,李云本來是不打算搞的,因此開國半年,一直沒有消息,不過從上一次跟杜謙說完新稅法之后,杜謙就建議李云,弄一批丹書鐵券出來。
算是安撫那些功臣了。
大多數人,都是很想要這個東西的,畢竟當今的李皇帝,規矩極多,不與他們作奸犯科,更不許他們為非作歹,而且軍中有稽查司,文官里有御史臺,還有個神出鬼沒的九司盯著他們,所有人都不免有些戰戰兢兢。
若是得了丹書鐵券,不僅可以免死,而且一些特殊的場景,還可以免罪。
要知道,歷史上一些朝代的丹書鐵券,最多可以免罪十余次之多,相當好用。
當然了,這玩意兒到底好不好用,全看皇帝本人心情好不好,而且就算當今這位李皇帝認,后世的李皇帝也未必會認。
但是不管怎么說,多數人還是想要這個玩意的。
尤其是軍中的那些將領,他們大多數沒有讀過什么書,當了官之后,對于史書也是一知半解,能夠拿到這個免罪憑證,很多人當然是高興的。
但是李禎不一樣。
他是官二代,準確來說應該是官三代,因為他的祖父便是舊周的高官,只是到了其父李仝那里,才坐穩了河東節度使的位置。
作為官宦世家,他是讀過書的,雖然不精通,不可能像杜謙那樣博學,但是史書上的事情,他也略微知道一些。
聽了李云的話,李禎連忙低著頭,開口說道:“陛下,臣誠心侍奉新朝,也全然相信陛下,相信圣朝不會為難忠良,丹書鐵券…”
“臣有沒有,都不甚要緊。”
李云笑呵呵的看著他,開口說道:“不必害怕,李卿應該知道,從東南創業以來,朕說過的話從來算數。”
他正色道:“朕發下去的丹書鐵券,也都作數。”
“除謀逆外,俱可以免罪免死。”
聽到這句話,李禎也有一些心動,他對著李云深深下拜,叩首道:“臣,拜謝圣上。”
李云對著他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今日咱們就這么說定了,李卿先下去休息,吏部任命你的文書,三日之內就會發下去,到時候你便是新唐的兵部侍郎了。”
說到這里,李皇帝頓了頓,又說到:“李卿的那個兄弟李槲,也頗有一些能耐,這一次征討關中如果順利,將來朕就留他在軍中統兵,授他一個將軍。”
李禎微微低頭,謝了天子恩德。
他心里明白,將來他那個六弟,即便會留在軍中做將軍,也一定不是再帶河東軍,而是帶原來的江東軍。
曾經的河東軍,很快就要被拆分,不復存在。
他謝了恩之后,低頭告辭離開,李云只是“嗯”了一聲,也沒有抬頭,任由這位曾經的河東節度使離開。
等到李禎完全離開之后,他才抬頭看了一眼李禎的背影。
其實,河東李氏的這一次投降,功勞還真是不小,畢竟這是七八萬軍隊,以及十幾個州的歸順,按照道理來說,最少也應該給李家一個國公,甚至給個郡王也不為過。
不過,蘇晟給李云的來信中,大概跟李云溝通了一下,再加上李云自己本人的意志,他已經準備將河東李氏,給一拆為二了。
李禎這一支是一枝,李槲那邊又是一枝,這樣將來,河東李氏就再不會有任何威脅,因此對他們的封賞,就要往下壓一壓。
念及此處,李某人看了看殿外的天空,微微瞇了瞇眼睛。
“也不知太原那里,進展如何。”
章武元年六月中。
洛陽城外的軍器監作坊之中,只穿了一身單衣的李云,正帶著孟青一起,巡視新制出來的兵器。
其中有刀,有槍,還有甲胄,以及李某人弄出來的火藥火器。
不過今天有些特殊,除了這些東西以外,有個新東西,已經面世了。
李云手里拿著一柄長槍,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握住槍柄中間,將槍尾夾在腋下,單手抖出了一個漂亮的槍花,然后隨手丟給一旁的孟青,笑著說道:“這批槍不錯,你試試。”
孟青很利落的接了過去,放在手里試了一下,然后點頭道:“是不錯,槍桿料子很好,比前幾年的槍好多了。”
李云笑著說道:“這一批桿子,在桐油里泡了一兩年了,是要比先前的好。”
“不過嘛。”
李云搖了搖頭:“有些輕了,不如我那桿槍趁手。”
說著,他扭頭看了看孟青,笑著說道:“我那桿槍,還是當年在青陽做都頭的時候,縣城里一個制槍的好手送我的,一轉眼十年了,也不知道那位老兄現在如何了,哪天讓九司的人去看一看,如果那老哥還在,就將他尋到洛陽來,給個官職差事。”
“也算報答了當年情分了。”
孟青點頭,笑著說道:“上位那桿槍我摸過,太沉了,一般人可使不來。”
李云聞言,有些惋惜:“那槍是極好的,前些年跟著我,也算是立了不少功勞,只是最近好幾年時間,都沒有用武之處了。”
他看著孟青,問道:“你要不要,要我送你。”
孟青連忙搖頭:“上位的東西,我可使不來。”
李云啞然一笑:“就是稍重一些的槍而已,你小子也會拍馬屁了。”
“走走走。”
李某人看了一眼四周,笑著說道:“新東西已經弄出來了,我帶你去瞧瞧去。”
“是。”
孟青跟在李云身后,朝著一處空曠的空地走去,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上位,屬下已經休息的差不多了,屬下想要這個月,就離開洛陽,去青州接管平盧軍。”
“免得時間拖得長了,青州那里生出什么亂子。”
李云回頭看了他一眼。
“不是說等你那夫人有了身孕之后再離開嗎?你那新婚的夫人,已經懷了?”
“不知道。”
孟青撓了撓頭,低頭道:“也不知道懷了沒有,但是屬下總是惦念著上位交辦的差事,想著去青州看一看。”
他看著李云,臉上露出笑容:“上位,屬下又不是以前那個校尉了,現在怎么說,也勉強算是主將,且不說今年不會跟契丹人放對,只是做一些準備,便是真跟他們碰上了。”
“屬下也是在中軍之中,上不了前線,也出不了問題。”
李云看了看他,嘆了口氣:“可惜公孫皓傷的太重了,要不然讓他陪著你一起去,我也能放心一些。”
提起公孫皓,李云想了想,開口說道:“公孫皓估計最近幾天,就要到洛陽來了,到時候你要走的話,把他那兒子也帶上,爺倆替朝廷立功不小,他那兒子也是個材料,跟在你手底下,當個副將或者將軍使用罷。”
如今,唐軍的軍官職位,基本上都往上抬了一抬,像是孟青這種,他雖然還是將軍,但實際上,領兵出征的時候,是以主將的身份出征,手底下會有好幾號,甚至近十個將軍。
現在的將軍,就是從前江東軍中那些一個人領好幾個都尉營的都尉們。
孟青低頭應了聲是,然后看了看四周,問道:“上位,軍器監弄出來什么新東西了,您要帶我來這里看?”
“一會兒你看了就知道了。”
李云看著孟青,笑著說道:“這玩意兒,在金陵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一些雛形了,但是那個時候,咱們并不是只攻一地,戰戰拉的太長,再加上數量也不多,就一直沒有用在戰場上。”
“如今,我們需要專打一處了,這東西也就派上了用場。”
說話間,李云指了指前方:“看,就是這些東西了。”
“軍器監現在弄出了二十門,你分去一半,另一半過幾天,我差人給蘇大將軍送去。”
孟青順著李云手指的方向往前看,只見前方不遠處,有兩個差不多一人高的大家伙,被十幾個匠人以及兵丁看守者。
這些大家伙上,俱都蓋著紅布,看不清底下,到底是什么物事。
旁邊的竹筐里,放著一顆顆圓形的彈丸,擺了一整筐。
孟青左看看右看看,只認出來這兩個大家伙邊上,放著的一些火藥,他有些好奇,扭頭看著李云,問道:“上位,這是何物?”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李某人大步上前,附近的一眾匠人,俱都跪拜行禮,口稱陛下。
隨著他一聲令下,兩塊紅布被人扯去,露出了紅布底下的大家伙。
這是兩輛車,車上各自拉著一個管狀物。
兩根鐵管昂揚向天,雖然靜靜不動,但是不知怎么,卻分明透出了一股…
猙獰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