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一十二章 封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賊天子

  大功告成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排坐坐,分果果。

  現如今,新朝還是用的江東小朝廷那一套,三省之中,只有一個中書省在運作,而其他衙門,雖然有了個框架,但是各種官職,品級等等,都沒有正式定下來。

  不過,現在的李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弄一套新的官制出來了,他只能在另一個世界唐制的基礎上,修修改改。

  然后一點點在實踐里慢慢更新制度。

  這些都是后話了,現在最重要的是,給那些跟著李云打江山的功臣們,排一排座次,分一分好處。

  這些,都是必須要進行的。

  因為這幫子人,就是新朝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統治基礎,也是李云必須要團結的人。

  團結一群人,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自然就是通過利益,綁定在一起。

  這樣,這個新生的王朝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持續下去。

  聽到了李云的話之后,一眾官員的目光里,都透露出興奮。

  李云則是看了眾人一眼,然后笑著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估計也有事情要忙,咱們這就回城里去罷。”

  “杜相,姚相。”

  李云看著二人,笑著說道:“一會兒進了城,不要急著回衙門里去,到我家里來,我們商議商議事情。”

  二人對視了一眼,都低頭抱拳:“是。”

  聽到李云這句話,眾人的目光,也都不由自主的匯聚到了杜謙跟姚仲兩個人身上,目光熱切。

  他們知道,王上請這兩位相公過去,大概就是要商量封賞的事情了。

  而這兩位宰相的一句話,就很有可能能讓他們往前邁進一大步。

  等到李云先一步乘車離開之后,眾人都圍上了杜謙姚仲二人,有人對著杜謙抱拳行禮,開口道:“杜相,下官在江東便跟著您了,一直對您畢恭畢敬。”

  “杜相,杜相。”

  有熟悉的人近前,滿臉笑容:“杜相,下官是越州舊部,莫要忘了下官。”

  杜謙定睛一看,還真是他任越州刺史時的舊部,應該是當時越州六縣里其中一縣的縣丞。

  他正想要說話,有人笑著說道:“杜相公,莫要忘了關中舊人,當初您一紙文書,下官便舉家來投了。”

  杜謙看著他,也認了出來。

  那個時候,李云剛剛占了江南,勢力猛的擴張之后,手底下的官員就不夠用了,是杜謙用京兆杜氏的人脈,從關中硬薅來了一批人頂了上去。

  如今,關中籍的官員,在李云的朝廷里,也占了相當一部分比例。

  還有一些第一次金陵文會考學出來的官員,此時有些人圍在杜謙身邊,口稱師相,有些圍在姚仲這個“同年”身邊,一口一個姚相公。

  一時間,擠得不可開交。

  兩位宰相,都被擠得幾乎不能動彈,過了好一會兒,杜謙有些惱了,他沉聲道:“都住了!”

  杜相公,可以說是江東文官體系的締造者,他雖然年紀不是很長,但是在江東文官之中的威嚴,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連姚仲也遠不如他。

  被他這么一喊,眾人紛紛住口,老老實實的散了開來。

  杜相公走到眾人身前,看向眾人,嘆了口氣:“各位,今天能跟著上位一起到這里來,都已經職位不低了,上位剛才也說了,各位都是開國功臣。”

  “這個時候,再爭,無非是爭爵位,爭品級,爭賞賜。”

  “別的,便沒有什么可爭的了。”

  “爭一爭是可以的。”

  杜謙正色道:“這個時候,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很多職位空缺,各個職位每天事情都不少,各位只要踏踏實實當差,踏踏實實做事。”

  “朝廷還有吏部,都會看在眼里。”

  “我兼著吏部尚書,今天這話,我可以在這里跟諸位說。”

  他看向眾人,緩緩說道:“大家只要踏實做事,三五年之后,朝廷穩定下來,各位大概率都上前一步。”

  “畢竟現在很多職位空缺。”

  杜相公與姚仲對視了一眼,緩緩說道:“宰相,都至少還有三個缺位。”

  按照大周的制度,宰相一般是五人。

  此時,新朝的各種制度還沒有確定下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往后的新朝,一定會再建三省,到時候只要進三省做主官的,便都是宰相。

  同中書門下,也是宰相。

  最少會有五人,甚至有可能更多。

  而現在,新朝能被稱為宰相的,也就只有杜姚兩個人而已。

  眾人聞言,都目光灼灼。

  他們還要說話,杜謙擺了擺手,開口道:“好了好了,今天就到這里,我跟姚相公,還要應詔去見駕。”

  “大家都散了罷。”

  說完這句話,他看了看眾人之中的一個年輕人,笑著說道:“徐少尹。”

  年輕人說年輕,但也已經三十出頭了,他聽到了杜謙的話,連忙上前,拱手道:“下官見過杜相。”

  這人姓徐名坤,乃是當初第一屆金陵文會的首魁,初一赴任,就是一洲的刺史。

  這些年,他雖然沒有姚仲這么離譜的升官速度,但是現在也已經調任了洛陽府的少尹,也就是未來的京兆府少尹。

  京兆府另外一位少尹,則是杜謙的門生張遂。

  李正不在的這段時間,基本上就是徐坤在主管洛陽府的一應事宜。

  杜謙看著他,笑著說道:“明天得了空,去我家一趟,我請徐少尹吃一頓飯。”

  徐坤抬頭看了看姚仲,又低頭對著杜謙拱手道:“下官…”

  “遵命。”

  李府,書房里,李云已經換上了一身寬松的便衣,他靠在椅子上,看著面前一份份名單,又看了看端坐在自己面前的兩位宰相,笑了笑:“二位,到了分座次的時候了。”

  “先來說一說爵位罷。”

  李云看著杜謙,笑著說道:“咱們起事以來,受益兄幫我良多,我領兵出征的時候,受益兄總是把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條,是當之無愧的起事第一功臣。”

  “如何封賞受益兄,我已經想的差不多了。”

  李云看著杜謙,緩緩說道:“這里沒有外人,咱們就不說見外的話了,本來以受益兄的功勞,封個一字王也綽綽有余,但畢竟規矩在這里,受益兄就委屈委屈。”

  “封你做秦國公,食實封兩千戶,受益兄覺得如何?”

  杜謙連忙起身,對著李云欠身行禮:“上位,這…這使不得。”

  對于封國公,杜謙完全不覺得意外,事實上,他早就有心理準備。

  畢竟他是外姓,生前能到國公,便已經是到頂了。

  而且,爵位畢竟只是添頭,真正要緊的是職位。

  他在現在這個宰相位置上,不要說國公了,便是新朝的親王郡王,也要歸他約束,見了面,也得客客氣氣的稱呼一聲相公。

  真正讓杜謙感到不安的,是秦國公的國號,還有食實邑。

  國公名義上食邑三千戶,但是真正落實到實處的,往往也就是七八百戶。

  而李云,是實打實的給了他食邑。

  “上位,秦字太大,臣,臣…”

  “而且,臣要這許多食邑,也沒有什么用處,臣…”

  李云擺了擺手,笑著說道:“我還擔心你嫌我小氣,既然受益兄不嫌棄,那就這么定了。”

  “受益兄將來,多多厚待食邑百姓就是了。”

  杜謙與李云合作多年,知道李云的行政思路,聞言他低頭道:“上位放心,杜氏一門所得食邑田產,俱與官田類同,將來絕不加租。”

  李云又看向姚仲,開口笑道:“姚先生經略中原,也立功不小,不過畢竟時間短了一些,我的想法是,先封你個侯爵。”

  “等過些年,再給你晉封國公,你覺得如何?”

  姚仲起身,跪在地上,對著李云叩首行禮:“上位明鑒,臣功勞微薄,遠不如杜相公,更不如朝中諸臣,臣自認最多領受一個伯爵,再高,臣絕不敢領受…”

  李云對著他微微搖頭,開口笑道:“就侯爵罷,不必推辭了,今天要定下來的事情很多。”

  “不要浪費時間了。”

  姚仲低頭叩謝,然后站了起來,兩只手還微微有些顫抖。

  寒門出身的他,當然有一些激動。

  此時的他,才終于完成了終極的階層躍遷,成為了新朝的勛貴,而且只要不犯大錯,至少可以福澤幾代后人。

  “咱們再說其他人。”

  李云伸手敲了敲桌子:“卓光瑞。”

  杜謙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國公。”

  姚仲也回答道:“國公。”

  “許昂。”

  杜謙思考了一下,開口道:“開國侯。”

  姚仲則是抬頭看了看李云,低聲道。

  “伯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