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帶著李云的五百親兵,與張練一起,從洛陽出發,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劍南道。
一行人奔行十余天之后,成功從劍州進入劍南道,到了綿州之后,李正進駐綿州城,而張練則是尋到了李正,對著李正低頭抱拳道:“李將軍請暫駐綿州,在下立刻動身,去尋大兄,三天之內,我帶著大兄以及劍南軍要緊的將領,一同來拜見將軍。”
“之后將軍立刻就可以接管劍南軍。”
李正看著他,想了想,然后點頭道:“好,我信三公子。”
他面色平靜:“我就在綿州城,等著三公子回來。”
張練猶豫了一下,低頭道:“李將軍,要不要派人跟著在下?”
李正搖頭道:“劍南軍少說還有幾萬人,派人跟著三公子沒有意義,三公子要是不想回來了,將來…”
“咱們還有再見的一天。”
張練聞言,深深低頭行禮道:“不敢。”
“我兄弟幾人早有心歸降。”
“絕沒有二心。”
說罷,他低聲道:“不過將軍,最好還是派人跟著在下一起,要不然,在下回來的時候,碰到了江東軍,雙方可能又要打起來,到時候不好分辨。”
李正沒有猶豫,派了兩個親信跟著張練一起出了綿州城,去尋劍南軍主力去了。
而在張練離開之后,李正找到了駐扎在綿州的江東軍,然后在綿州江東軍的帶領下,他在綿州城里的一座宅子里,見到了公孫皓。
在李正奔來西南的路上,公孫皓就有了消息,他在前線重傷之后,被下屬給搶了回來,并且成功送到了后方的綿州。
但是他傷勢太重,右臂被斬斷,失血太多,到了后方大夫治療之后,也是經常性昏迷不醒。
一直到現在,公孫皓雖然還活著,但是依舊沒有脫離危險,時常昏迷。
要不是他體格健壯,再加上后方給他用的都是最好的藥,最好的大夫,這位副將,恐怕早已經一命嗚呼。
在江東軍一個都尉的帶領下,李正一路進到了宅院之中,在宅院門口,見到了公孫皓的兒子公孫赫。
公孫赫,在葭萌關之戰中是先登之功,不過也是因為葭萌關之戰,他受傷極重,之后一直休養。
到了如今,他傷勢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他的父親,卻重傷在床。
李正上前,抱拳行禮,問道:“老哥哥現在如何了?”
李正與公孫皓,在嶺南的時候合作了一兩年時間,后來李正的舊部,也基本上是公孫皓接收。
公孫赫在那個時候,就跟隨父親,他與李正還是很熟悉的,見到了李正之后,他先是有些吃驚,不過還是低頭抱拳行禮:“見過將軍!”
李正擺了擺手,又問道:“令尊…”
公孫赫深呼吸了一口氣,咬牙道:“命應該是保住了,不過少了條胳膊,身上也有很多傷,什么時候能養好,還很難說。”
李正拍了拍公孫赫的肩膀,問道:“現在醒著沒有?我能不能進去瞧一瞧?”
公孫赫連忙側身道:“將軍請。”
李正這才推開門走了進去,一進去,就是一股濃重的藥味,李正呼出一口氣,看向床榻上的公孫皓。
此時,距離這位公孫將軍受傷,其實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時間,他身上的大部分傷口都已經結痂,斷臂處也早已經不再流血,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失血過多,公孫皓臉色蒼白,整個人非常憔悴。
“老哥哥。”
李正見到他這個模樣,也忍不住有些難過,上前蹲在床前,看了看公孫皓,聲音有些顫抖:“你受苦了。”
公孫皓這會兒,意識還是清醒著的,他睜大了眼睛看了好一會兒,才確定是李正趕來了。
“將軍,你…你…”
他說了兩個字,突然有些高興,笑著說道:“我…我正愁著西南的情況如何解決,將軍來了就好了,眼下趙將軍正兵圍成都,但是打不進去,他也不甘心撤回來,將軍你來了,正可以收拾西南的局面。”
李正在江東,雖然軍功不高,但是地位極高。
他幾乎可以說是軍方地位最高的那一批,甚至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
因為他身份特殊,而且資歷可以說是最老。
李正聞言,搖頭苦笑道:“老哥都已經傷成這樣了,還在考慮西川的事情。”
“丟了條胳膊而已。”
公孫皓臉色蒼白,但是語氣卻不怎么在乎:“屬下從軍幾十年了,什么樣的傷勢都見過,從前在平盧軍的時候,就不知道見了多少。”
“先前我們打嶺南的時候,軍中斷了腿的都有不少,將軍還去瞧過他們哩。”
李正“嗯”了一聲,深呼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我都記得。”
兩個人說了會話,李正看著公孫皓的模樣,開口道:“老哥哥,我實話不瞞你,劍南軍派人到洛陽去,要歸降王上,王上怕西南因此亂起來,因此讓我來看一看。”
“老哥哥身上的傷,多半是劍南軍所為,我奉命收降劍南軍,老哥哥心里不要惱我。”
公孫皓聞言一怔,隨即臉上露出笑容:“將軍這是什么話?”
“且不說屬下還沒有死,屬下便是死了,也不過是一個江東軍的傷亡而已。”
他看著李正,正色道:“將軍收降了劍南軍,那就是減少了千千萬萬江東軍的傷亡,這是莫大的功德。”
“莫說屬下只是傷了。”
他面色嚴肅:“哪怕那張氏兄弟,要屬下的性命,屬下也覺得值當。”
李正聞言,心中感慨萬千。
他緩緩說道:“老哥哥在劍南道所作所為,王上都是看在眼里的,不會忘了老哥哥你的功勞。”
公孫皓搖頭苦笑道:“屬下這傷,即便好了也只能當個殘廢,要功勞也沒有什么用處。”
李正微微搖頭:“老哥哥養好了傷,即便不能在軍中,還可以去樞密院。”
“而且,公孫赫…還在軍中。”
公孫皓深呼吸了一口氣,微微低頭:“多謝將軍…”
李正搖了搖頭,開口道:“老哥哥安心養傷,等我收拾了西南的局面,我帶老哥哥一起返回洛陽。”
公孫皓笑著點頭:“好。”
“到時候,我跟將軍一起回洛陽。”
轉眼間,又是兩天時間過去。
張練離開之后的第三天下午,終于去而復返,他帶著大哥張邯,二哥張閔,以及最小的兄弟張桓,四兄弟一起,一路進了綿州城里。
到了綿州城之后,四兄弟解去衣裳,自縛雙手,一路來到了李正面前,麻溜一排跪在了李正面前,對著李正叩首行禮。
“劍南道張邯,領兄弟三人。”
“前來歸降吳王使者。”
說罷,兄弟四人一起低頭,對李正行禮。
李正看了看四兄弟,目光閃動,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沉聲道:“給四位將軍解綁。”
他旁邊的親衛立刻上前,給張邯四人松了綁。
張邯對著李正深深低頭道:“將軍,劍南軍主力,已經在綿州境內,將軍一聲令下,劍南軍上下,立刻卸甲歸降。”
他又跪地叩首道:“只盼望將軍,能夠善待劍南軍將士,劍南軍上下…”
“俱是吃糧當兵之人,無有甚大過錯。”
李正將張邯攙扶了起來,臉上擠出一個笑容,開口說道:“張將軍言重了。”
“自古以來,將士們總是沒有錯的。”
“哪怕以前有錯,既然棄暗投明,也就沒有什么過錯了。”
說到這里,李正緩緩說道:“三日之內,劍南軍要將兵器甲胄,俱都上繳到綿州城里來,交由我封存。”
“有沒有問題?”
張邯微微搖頭:“回將軍,沒有問題。”
“今日,我軍就可以送交兵器甲胄。”
“好。”
李正看著張邯,沉聲道:“四位將軍,應該也知道我的身份,只要四位將軍真心歸順新朝,將來也無有異心。”
“我在這里,可以代我王兄許諾四位。”
李正派了胸脯,正色道:“四位將軍,有功無過。”
次日開始,劍南軍將士,竟真開赴到綿州城下,丟下兵器甲胄,老老實實的投降了李正。
而李正,臨時從公孫皓手里,接管了江東軍的兵權,分派了一萬左右的江東軍到綿州來,接管了這些投降的劍南軍。
也在同一天,李正調集了一批糧草,自己領著兩千江東軍,以及數千手無寸鐵劍南軍組成的“民夫”,押送糧草,趕往成都。
一來,是去給斷了糧道的趙成送糧。
二來…
是徹底解決一應西南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