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一高,再想要從云端走到民間,就不太容易了。
比如說李云,他現在雖然距離那個至高位置還差一步,但是已經容不得有任何閃失,這一趟他帶著杜謙一起從行轅里走出來,杜謙其實是表示反對的。
雖然沒有人能擋住他,但實際上也是勞師動眾,楊喜跟著忙前忙后不說,九司的人也被大量調用,防止李云碰到什么危險。
這還是因為李云本身武力值比較高的原因,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國君,出來一趟只會更加麻煩。
不過李云,還是堅持走這一趟。
不往下走一走,他瞧不見底下人是什么模樣,也對現在洛陽的情況,沒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現在,哪怕只走了這么一天,他至少知道了洛陽的糧價,看到了洛陽的一些改觀。
不過他現在能瞧得清楚,主要還是因為,如今的江東集團,整體還是比較純潔的,沒有人弄虛作假,也沒有人敢在他面前弄虛作假,等到將來正規化了,再親自下來走一趟,看到的是不是真的,就很難說了。
“洛陽以及周邊的局勢,算是穩下來了,接下來,只要我們能夠維持現狀,維持中原安穩,后面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說到這里,李云回頭看了看杜謙,笑著說道:“趁著咱們剛回來,把姚居中叫來,我們三個人一起坐下來,說說事情。”
杜謙點頭,笑著說道:“上位先回書房里歇一會兒,我去叫人。”
李云點頭,邁步回了行轅的書房,走到書房門口的時候,他拍了拍在門口守著的薛圭的腦袋,笑著說道:“去,沏壺茶來。”
薛圭連忙點頭,扭頭去了。
李云進了書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閉著眼睛思忖了一會兒,然后門口就傳來了敲門聲,薛圭端著茶水走了進來,把茶水放在了一旁的矮桌上,然后他猶豫了一下,看向李云,開口說道:“上位,今天您不在行轅,有幾個人過來尋你。”
“還有人,把家中的女兒帶了過來,說要留在行轅侍奉您,我去打聽了一下,都是洛陽城里的大戶…”
李云看了他一眼,揮了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去歇著吧,這里不要人了。”
薛圭應了一聲,扭頭去了。
李云低頭翻了翻桌子上多出來的幾份文書,見沒有什么太要緊的事情,就放在了一邊。
從去年自金陵“起兵”以來,這一年多時間,他先后占下了山南東道和中原大部分地區,攻城掠地不止給他帶來了地位上的提升,同時還有個人層面的利益。
比如說…金錢和女人。
前幾天,杜謙談下來的“生意”,已經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些幾乎單純是“投資”的財富,足夠支撐江東軍相當長一段時間。
還有就是女人了。
誰都知道他妾室不多,除了一個王后之外,只有兩個夫人,還有一個連夫人封號都沒有的范陽盧氏的盧玉真。
對于一個王者,尤其是初創團隊的王者來說,這太少太少了,李云的后宮,迫切需要大量的女子填充進來,這樣才能給李家開枝散葉,才能讓李云創下的這個基業生根發芽,將來才能傳承下去。
而以現在李云的地位,自然有不少人家爭先恐后的給他送女人,只是李云最近太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挑選以及應付這些女子。
正當他想這些亂七八糟事情的時候,門口再一次傳來敲門聲,這一次是杜謙跟姚仲的聲音,李云喊了一聲,示意二人進來。
兩個人走進來之后,先后對著李云行禮,李云按了按手,示意二人落座喝茶。
兩個人也沒有多說什么,各自依言坐下,等他們落座之后,李云看向二人,開口說道:“今天,我跟受益兄到下面走了走,很有些助益,如今,洛陽以及周邊地區,的確是在慢慢轉好的。”
“雖然這幾年,大家都過得辛苦,但是只要在變好,那就是好事情,這種情況要繼續維持下去,不能讓中原百姓,再迎來第四次兵災了。”
說到這里,李云看向二人,開口說道:“而想要維持,就不止是軍事上的問題,軍事上,我可以保證河東軍,朔方軍或者是其他什么勢力,沒有辦法襲擾洛陽附近,但是行政上,就要看二位。”
他看著兩個人,繼續說道:“我們起事到現在,是要推翻大周朝廷,把咱們江東的行政,推行到天下,但是盤子越來越大,有些事情我難免看不到,管不過來,這就需要二位,御下嚴苛一些。”
“我給的俸祿不算低,至少比起舊周同級別,要高出許多,此時正是咱們奮發向上的時候,我不希望看到誰,在這個時候上下其手,更不希望看到誰,在這個時候,敗壞我們江東的名聲,如果真有人干這些事情被我捉到了。”
李某人看了看眼前的兩個人,低頭喝茶道:“咱們自己人,我也不說那些拐彎抹角的話,到時候我不管是你們誰的門生故吏,都不會留情面。”
“真到了翻臉的那天,我希望文官里頭,也不要說我什么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
李某人沉聲道:“且不說現在還是不是共患難的時候,至少現在,還他娘的沒有到共富貴的時候!”
聽到李云這番話,杜謙與姚仲對視了一眼,都連忙起身,跪在了李云面前,欠身道:“上位放心,我等一定從嚴御下。”
他們都跟隨李云許久了,尤其是杜謙,跟李云更是如同伙伴一般,他們很清楚,李云從來不會說一些有的沒的空話。
他既然說了這些話,那么一定就是有官員,已經開始上下其手,敗壞江東名聲了。
而李云這會兒說出來,也只是提前給他們提個醒,通個氣。
李云抬了抬手,笑著說道:“都起來說話。”
等到兩個人站起來,他才問道:“二位,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杜謙重新落座,他看著李云,沉吟了一番,開口道:“上位,臣有一個人才,想要舉薦到中原,其人不僅年輕,而且極有才干。”
李云看著他,笑著問道:“是哪一位高才,能讓受益兄這樣推崇?”
“現任荊州刺史徐坤。”
杜謙開口說道:“其人是金陵文會魁首出身,得上位拔擢,先任和州刺史,又任荊州刺史,兩任刺史他干的都相當不錯,不僅做了很多事情,在當地官聲也極佳。”
“如今,中原正是用人之際,這樣的人才,也正適合調到中原來,等他這一任中原的刺史做滿,臣以為他直接可以調到六部或者中書任事了。”
聽了這句話,李云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姚仲。
徐坤與姚仲,乃是同科。
那一科,李云本來要點姚仲為魁首的,但是姚仲為了中書的位置 推拒了,就只能點了徐坤為魁首,這個徐坤雖然年輕,但是各方面能力都不錯,起點又高,雖然比不上開掛一般的姚仲,但是現在,也已經嶄露頭角了。
把他調到中原來,就是讓他在姚仲手下做事,徐坤乃是跟姚仲同科的魁首,姚仲反倒管著他,一定不會太自在。
李云看了看姚仲,笑著說道:“姚先生同意否?”
姚仲連忙低頭道:“杜相既然推舉,臣自然沒有意見,不過一切,都還要看上位您的意思。”
“那就這么辦罷。”
李云瞇了瞇眼睛,輕聲道:“中原,至少要兩年以上的安定,咱們才算是正式在這塊地方上,落地生根了,因此后續很長一段時間,最要緊的就是維持穩定。”
說到這里,李某人想了想,繼續說道:“我下半年,到冬天一定要回金陵看一看了,到時候你們二人都在洛陽,還是留一人在洛陽坐鎮?”
杜謙笑著說道:“那個時候,就讓居中兄留下來罷,我跟上位一起回金陵去。”
“也看一看家里人。”
李云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姚仲,笑著說道:“那好罷,等再過幾個月,我派人把姚先生的家里人,送到洛陽來,好讓姚先生一家團聚,姚先生同意否?”
姚仲沒有猶豫,立刻低頭道:“臣,多謝上位!”
李云點頭,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緩緩說道:“二位,等一道撐過這段時間,咱們的目光,就可以著眼天下了!”
杜謙點頭,輕聲道:“在臣看來,隱患只在東北了。”
李云默默點頭,看向外面,輕聲道。
“蘇將軍…眼下應該已經到徐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