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樓過來的這兩天,李龍又賣出一臺卡車和一臺伏爾加,現在院子里的車沒剩下幾臺了。
來過里賣貨的幾個二道販子還很驚奇,在知道這些車都是近幾天賣完的之后,一個個都眼熱起來。
“李老板,以后還進車嗎?我還想學老范他們,攢夠錢買一臺嘎斯車呢。”
“進啊,馬上就把車運過來了,放心吧,你攢你的錢,攢夠了,我這里也就有車了。”李龍回答著。
劉高樓的話一直在應驗著,隨著氣溫越來越低,阿拉木圖那邊的居民生活會越來越困難。
當然有錢的還好一些,普通民眾想要渡過這個冬天,需要儲備食物、燃料、衣物。
裁員、拖欠工資、物價飛漲,都會讓這些人變賣不急需的物產來換錢用在急需的生活物資上。
汽車就屬于不急需的特產。阿拉木圖的公共交通還是挺方便的,賣掉汽車,出行依然不一定需要走路。
所以李龍一點也不擔心汽車的數量,他只擔心賣不掉。
現在看來,這點擔心也不用了。
劉高樓這趟過來的時候,給李龍也提供一點驚喜:他開過來一臺大馬力輪式拖拉機!
不光輪式拖拉機過來了,配套的農具也拉了過來。
車隊很長,光卡車就十五臺,這趟拉過來的還有十臺小車,以及皮子、羚羊角和從顧博遠那里帶過來的一些物資。
十五臺卡車有五臺是要留在李龍這里的。
“你這車子賣得挺快的啊?”劉高樓在看到李龍這邊大院子里的情況后,也有些驚奇,“我還想著這趟拉的可能有點多呢……你的皮大衣和棉皮鞋準備好沒有?”
“好了,你過來看。”李龍能看出來劉高樓對他賣掉汽車只是一時的驚訝,更多的還是關心這一趟他能拉多少東西回去。
冬天水泥用的量少了,現在主要還是民生的東西。
“不錯不錯……光這些皮大衣,我都能和我二叔交差了。不過下一次同樣也要貨啊。”劉高樓看著那一包包的皮大衣,很滿意。
冬天劉高樓還更喜歡呆在霍爾果斯,所以卸下貨,拉走東西,匆匆離開。
看著又充實了的收購站,李龍分別給賈天龍和趙輝兩個打了電話,讓他們趕緊過來拉東西。
這一趟劉高樓帶過來了五千張皮子,一千對羚羊角,還有顧博遠那邊送過來的五百張皮子和其他藥材。
賈天龍上次打電話要過來,結果家里孩子生了病,推遲了一段時間,現在好了。
李龍這邊繼續招零工收拾皮子的時候,烏城電視臺的記者來到了黃鐵生所在的村子進行了采訪。
主要是最近這個村子里一下子多了好多臺汽車。冬天村民走親戚、購物都開著汽車,一個個洋氣得不行,自然也就引來了外界的關注。
“近日,北梁村迎來了一批新的客人。他們不是來這里購買村里的特產——溫室蔬菜的,而是過來參觀村民購買的小汽車的。”記者畫外音顯示著幾臺汽車跟前圍著不少人正好奇的看著。
“北梁村作為我市菜籃子工程主要蔬菜供應基地,這里建有幾十座蔬菜大棚,每年能為市里供應幾十噸蔬菜,極大的解決了我市冬季蔬菜供應短缺問題……
村民也因此發家致富,提前解決了溫飽進入了小康時代。近日村民集體去瑪縣騰蛟商貿公司購買了小汽車,成為了我市第一批農村小汽車用戶,也成為致富的模范。”
新聞的時段不算長,幾分鐘,主要的鏡頭也是對著那些蔬菜大棚和小汽車,以及喜氣洋洋的村民。
李龍的騰蛟公司雖然只出了一個名字,但卻被看新聞的許多人給記住了。
賈天龍過來到收購站的時候,正看著一群人圍著汽車議論著。
“大冬天的,你這里挺熱鬧啊。”賈天龍先去大院子拜了拜那塊玉石,然后才到收購站這邊來。
李龍為了賈天龍好拉貨,這趟劉高樓運過來的一千對羚羊角他沒放大院子。這兩天賈天龍來之前,他找零工把羚羊角給刷洗干凈了,看著好看了不少。
“這段時間從哈加盟國那邊拉過來一些汽車,我在電視臺打了,所以過來買汽車的不少。”李龍說道,“已經賣掉不少了。”
“真的有用?”賈天龍收貨賣貨,根本不需要經過,所以他對這個不了解。
“很有用。”李龍把前次北梁村的事情說了一下,接著說道,“烏城電視臺新聞節目把他們村子十來個人買汽車的事情說了,結果一下子又過來十來個烏城的來看汽車。好在不是都買,不然我這汽車還真不夠呢。不過就這,我看我院子里的汽車也堅持不到半個月。”
他已經給劉高樓打電話,讓趕緊再拉來一批汽車,不然供應不上了。
賈天龍并沒有急著去看羚羊角。既然李龍已經答應了,他就知道這事穩了。他和李龍聊起了目前的藥材市場。
“因為有了動保法,現在藥材市場那些和保護動物有關的藥材都漲了起來,漲得很快。像什么甲片、犀角、羚羊角、虎骨……當然虎骨原本就很貴。”
李龍笑了笑說道:“這些東西,有些大藥廠應該有存貨吧。不過東西會越來越貴,存貨也會越來越少。他們應該會研究替代品。”
“可是替代品那玩意兒藥效不夠啊。別說替代品了,就是正品,不是道地藥材都不一定行……”賈天龍也有點愁。
但這是無解的。
李龍便勸說道:
“能囤就囤一點兒,差不多時候就賣掉去,反正以后肯定會越來越貴的。現在羚羊角三百,再過十年,我猜三千說不定都有可能。”
“能漲那么高?”賈天龍有點不相信。
“這玩意兒以后會越管越嚴,你想想吧。”李龍沒多說話。這種事情,他點一點就行了,點多了也是麻煩。
賈天龍也不想那么多,他說起了這次的羚羊角:
“實話說,我知道你囤羚羊角不想賣,如果不是因為事情實在不好解決,這玩意兒我也不找你這里買了。”
“沒事,我囤的多。”李龍也不瞞他,“我打算囤個十年八年的再出貨。反正現在不缺錢,有就放著。等過十來年價格漲起來了,我出貨,到時就不管那么多了。”
賈天龍在屋子里暖和得差不多之后就出來看李龍收購站里東西的情況。
“你這里東西不少啊。”賈天龍感嘆,“這挖機都搞上了……這一臺不便宜吧?”
“還行,其實最貴的是那臺大馬力拖拉機。”李龍指了指,結果發現有人正在看拖拉機呢。
“那臺貴嗎?”賈天龍不解的問。
“看著是不是有點笨?那一臺能換三臺轎車。”李龍說道,“這玩意兒咱們國內現在還不好生產,這臺是從老美那邊進口過來的,新車要好幾萬美元。”
賈天龍就明白了。
“有啥特點?”
“馬力大啊,犁地播種啥的,不像現在的東方紅七十五那么慢。一天一夜犁四五百畝地……”李龍如數家珍的說著。
那個看大馬力拖拉機的人聽到了李龍的話,也走近了幾步,等李龍說完后,他問道:
“你這臺大馬力拖拉機用了幾年了?”
“你應該能看到,用了兩年多。”李龍說道,“不過并沒怎么開,這是從哈加盟國弄過來的,那邊的農場這兩年遭災,加上本身人少地多,開墾不了那么多地。”
“我看著也挺新……你這臺拖拉機賣多少錢?”對方問道。
李龍聽這人的聲音不像是頭先打電話的,便說道:
“三十萬。”
“三十萬……太貴了。新車子也就四五萬美元吧?”
那個人顯然是了解過行情的,問道。
“但新機子你四五萬拿不到啊。現在老美只賣給國營農場,普通老百姓沒渠道的。而且這玩意兒你不可能只看四五萬美元買到了,沒其他東西了嗎?這附加的手續什么的……不會簡單的。”
李龍指了指這拖拉機說道:
“我這臺就比較簡單了,雖然是二手貨,但開了兩年,磨合的剛好。全套設備都在,說白了這些設備就相當于附送的。而且直接買走,手續什么都是全的,買回去簽合同,這玩意兒就在你的名下。”
李龍的意思是,麻煩我這邊全擔了,你就出錢而已。
對方顯然很心動的。
“我就是在我們那邊兵團看到有這玩意兒,所以想買。說實話,比東方紅七十五是真的省勁的多。大馬力啊,我種四五百畝地,東方紅犁地要好幾天,這玩意兒一兩天就搞定。”
原來是種田大戶啊,失敬失敬。
李龍沒多說話,人家已經了解過了,能跑過來自然是有所準備,所以對方問什么李龍說什么,不多問李龍也不多說。
這時候有人過來買卡車,李龍就去給介紹。
“上一批卡車比較新,刷了新漆的,一臺六萬,已經賣完了。這一批也是嘎斯車,但開過好幾年,價格就低一些。比如你看這幾臺,都是四萬塊錢一臺的。”
李龍不是奸商,車子運過來之后就了解了情況。這一批卡車的確是沒先前那一批處理的好,他自然也不會一樣賣高價。
這位明顯是想著拉貨的,四萬塊錢應該是在他的預期,所以聽了李龍的話之后,就開始看起車來。
看得很仔細,輪胎、保險杠、彈簧鋼片之類的都在看。
老式汽車用的是彈簧鋼片,一撂卡在一起擔在后輪上面,這玩意兒起到一個減震的作用。
在那個買家檢查卡車的時候,賈天龍感嘆著對李龍說道:
“老李啊,我發現你這生意做的比我那個有意思多了。我就光是倒騰藥材,時不時的還會被人卡一下,競爭對手也多。你這里壓根沒人和你競爭,像這個大馬力拖拉機,也只有你手里有……獨一份啊。”
李龍笑笑,沒說話。
他在等那個對大馬力拖拉機有意向的人開口——能買得起大馬力拖拉機的人,這時候絕對是牛人。
畢竟眼下可還沒有農用機械補貼,這些人是需要真金白銀自己掏錢買的。
他也做好了對方講價的思想準備,其實李龍的心理價位是二十五萬。
加上配套設施,二十五萬并不算貴。雖然這臺大馬力拖拉機比他買的那兩臺要略舊一些,但劃得來。
李龍打的時候提了一下大馬力拖拉機,其實為了搞個噱頭,沒想著能賣出去,這玩意兒相當于鎮店之寶一樣。
沒想到這才幾天就有人過來問了,說明什么?說明北疆也是臥虎藏龍之地,富起來的人多著呢,抓住機會的可不止他一個。
那個人還在看著拖拉機和配套的東西,李龍沒打擾他,帶著賈天龍去看羚羊角。
“嘿,這一批挺干凈啊。”賈天龍看著裝在口袋里的羚羊角笑著說道,“新鮮貨?處理過的?”
“嗯,才入冬的時候那邊打的。沒辦法,那邊現在缺糧缺的嚴重,用這玩意兒補充糧食了。”
“那你說運一批糧食過去會不會很賺錢?”賈天龍突發奇想的問道。
“估計你運不過去吧。”李龍搖頭,“有些東西不是咱們能沾的。”
賈天龍點點頭,不再說這個,聊起了羚羊角。
這一千對羚羊角差不多也就是一噸多的重量,一公斤按三百算,就是三十萬塊錢。
賈天龍痛快的付錢,他自己帶了車過來,裝車后并沒有立刻走,打算在這里住一晚上再走。
車子就留在了收購站的院子里,這地方比較安全。
賈天龍也沒離開,他覺得收購站這時候挺有意思,知道李龍把收購站改成了商貿公司后,覺得李龍還挺有遠見的。
畢竟李龍不只是做藥材、皮貨生意,整合一下是沒問題的。
最終讓李龍有些失望的是那個看大馬力拖拉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離開了,倒是那個看卡車的花四萬塊錢買走了一臺卡車。
今日進賬十萬元——還有一個客人買了一臺拉達離開。
大多數只是看汽車,購買的只是極少數,但積少成多,哪怕買走一臺,李龍當日的利潤也是以萬來計數的。
晚上他在團鳳樓請賈天龍吃飯,老爹李青俠也在,還有梁雙成。
收購站那邊孫家強看著,應該是沒啥事。
賈天龍談興挺濃,一直在問著李龍關于從哈加盟國那邊進來物資的種類及價格,李龍最后實在忍不住的就問他:
“老賈,你啥意思,是打算轉行還是像我一樣多方向發展?”
“我就問問。”賈天龍笑笑說,“實話說我也有想法,但我就懂藥材,其他啥也不懂。那些東西拉到我們那邊去,運費也不少,想想還是算了。抽空弄點特產帶回去給家人朋友行了,至于做生意,以后再說吧。”
李龍也不好評判說老賈的思路對不對,各人選各路吧。
反正他自己是確定了目前的路子,藥材、皮貨、進口貿易。萬一哪天不好做了,把庫存一清,當個地主也不錯。
第二天賈天龍吃過早飯就帶著卡車離開了,李龍則送完賈天龍后去補稅,補完回到收購站,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昨天那個買大馬力拖拉機的又過來了。
李龍進后院的時候他已經在大馬力拖拉機那里看著了,梁雙成陪著。
這時候還沒幾個人過來,看汽車的更是一個也沒有。
最近過來看汽車的都是外地人,要坐車過來,基本上來到收購站的時候也到十二點了。
看著李龍開車轉進來,那位等李龍下車后就走了過來,對李龍說道:
“李老板,咱們談一談?”
“行,走,會客室吧,那里暖和。”李龍指了指房間說道。
那位也沒拒絕。李龍猜測他是步行過來的,前院車棚里雖然有自行車,但看著都是熟面孔,不像是這個人開過來的。
進了會客室,李龍脫下外套掛在衣架上,然后給對方倒了一杯茶。
“怎么稱呼?”李龍給自己倒茶的時候問道,“你家是哪里的?”
“東三縣,吉木薩的。”那個喝了一口水說道,“種地的。”
“白皮大蒜?”李龍笑著問道,“你們那邊的特產吧?”
“嗯,的確有白皮大蒜,不過我種的是麥子,開地種糧食為主。”
“噢,種糧大戶啊。”李龍點點頭,也對。開地少了也沒必要搞大馬力拖拉機。
“我們家兄弟多,都成家了,不過種地嘛,在一塊兒。我們家還有一臺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不過這拖拉機慢得很。”這位也是一口疆普,李龍聽著挺好玩的。
“大馬力的確快,開地是好機器。”李龍點點頭。
“那能不能便宜一些?我說實話,別說三十萬了,二十萬我都掏不起,不過我們家種的地多,所以能貸款呢。當然我也想少貸一些……”
“能便宜一些……二十八萬?”李龍說道。
“這個……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對方咬了咬牙,繼續說道。
“那……二十六萬,不能再便宜了。”李龍說道,“這玩意兒本身就壓錢呢,我也是在那邊找的好機子。一般的機子不弄過來,我不坑人,但錢也不能不賺,總不能賠錢吧。”
“行行行,二十六萬……”那個人很開心,“現在就簽合同?”
嘿,李龍覺得自己可能被騙了,這位準備的錢,絕對不止二十六萬!
PS: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