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小人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李龍很快就做了決定,給鄉里贈送的是一臺拉達——原本他打算送伏爾加的,但先前給供銷社送的就是拉達,現在給鄉里送伏爾加,就有點不太對。

  給兩個派出所各送一臺嘎斯六九車,那是沒問題的。

  上次去派出所報案,鄉派出所民警出警還是騎自行車。

  鄉里雖然有一臺212,說實話還不如自己開了好幾年那臺呢,老舊得很了。

  鄉里兩位領導誰下鄉上縣誰坐車,就這個,那臺車還時不時的壞一下。

  畢竟本身就是其他部門淘汰的車子。

  既然做出了決定,李龍就很快付諸實施。他先給姜至瑜打了個電話,把自己的想法給姜至瑜說了一下。

  “李龍同志,你太不夠意思了!”姜至瑜聽了李龍的想法挺生氣的,“我在鄉里的時候你不送車,我每次下鄉都得騎自行車,夏天還好,冬天多冷啊!

  現在倒好,我一走你就送車,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姜至瑜這么說,李龍突然發現好像自己的做法,還真容易引起誤會啊。

  不過他真不是這個意思,連忙解釋著說:

  “姜同志,真不是這樣。以前咱們關系不錯,你在鄉里的時候,我和鄉里打交道主要是找你,習慣了的。現在你一走我才發現,有些事情其實早就應該做的,是你的離開提醒了我。”

  李龍的說法至少從側面說明姜至瑜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她的不滿平息了一些,又埋怨了李龍兩句,才給他了聯系方式。

  “這種事情你還是直接找一把手比較好。”姜至瑜說,“說實話鄉里的確應該有一輛好點兒的車了。

  現在那輛破車,開起來不出二十公里就會出毛病。對了,你打算給鄉里送什么車?”

  “一臺拉達,小轎車。”

  “唉,可惜我是坐不上了。”姜至瑜已經調走了,她的這個調動不是年度大批的那種,屬于特例。

  李龍沒搭這個茬,他總不能說如果姜至瑜有事的話自己開車送吧?本身大哥就在提醒,姜至瑜現在還沒結婚,瓜田李下的,還是小心點比較好。

  原本李龍是想直接過去的,但這種事情還是提前溝通一下比較好。所以他就給鄉里的一把了電話。

  在報了自家姓名,并且說明要給鄉里捐一臺汽車后,鄉一把手非常高興,感謝李龍的這個好意。

  李龍也在電話里說明了自己贈送的汽車是二手車,當然車況非常好。

  “總比我們的212強吧。你是從咱們鄉里走出去的企業家,能夠心系家鄉,我們感謝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嫌棄?李龍同志你打算什么時候過來?我們這邊提前做好準備,盛情款待!”

  “明天,我想明天過去。”李龍說道,“年底,咱們鄉里的事情肯定很多,這車子越早送過去會越好吧。”

  其實本鄉有個好處,就是鄉府所在地,處于本鄉中心地帶。全鄉的形狀類似方形,一大坨。有四個大隊,剛好處于鄉府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所以鄉府距離哪個村都不是特別遠,最遠的也就四五公里距離。

  不像有些鄉,最遠的村距離鄉鎮所在地得十幾二十幾公里,那走起來多麻煩。

  第二天上午,李龍開著一臺較新的拉達車,梁雙成開著李龍那臺嘎斯六九車,兩臺車一起到了鄉府。

  鄉里幾位領導在聽到動靜之后,就走了出來,在鄉府院子里。

  李龍從車上下來的時候還有些意外,這里竟然做了個橫幅:

  “歡迎本鄉優秀企業家李龍同志蒞臨指導”!

  這時候的橫幅紅布沒變,不過字是白紙剪裁出來再用大頭針別在紅布上的,這時候的宣傳部門還是有能人的。

  嘿,自己成優秀企業家了!

  李龍自己頗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他略有點緊張的上前和鄉里幾位領導握手,然后被引進了會議室里。

  “李龍同志作為咱們鄉里優秀企業家、民族團結先進代表,是我們鄉的驕傲,也是全縣人的驕傲!”鄉一把手一開口調子定的很高,讓李龍有點無所適從了——自己有這么利害嗎?

  座談嘛,一開始很官方,好在后面就好了一些,無論是鄉里的兩位主要領導,還是副鄉長以及接替姜至瑜的副書記,都聊起了實際問題。

  比如種棉花的一些細節,比如李龍的那個建筑公司的情況。

  鄉長還說明年鄉里打算把通往四隊的砂石路修成柏油路,打算向縣里申請一筆資金,到時看李龍的工程隊能不能參與。

  李龍立刻就否了,說自己的工程公司現在就小打小鬧,修個水渠閘門啥的還行,修這么長的柏油路還沒經驗,別把好事搞壞了。

  不過縣里的資金要撥付下來,他到時也會送上微薄之力,為鄉里的交通做出一點貢獻。

  鄉長頓時就開心起來。

  聊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這些領導主要還是圍繞著李龍的發家史,以及目前的資產在問,還有就是能不能帶動鄉里的企業發展。

  這一點是真的無解,因為哪怕到李龍上一世過世,那時候鄉里都沒有啥能拿得出手的企業。

  沒辦法,距離縣城太近,而且沒什么特色產業。再加上一些特殊情況,哪怕全鄉都在種棉花,軋花廠最終卻沒有一家是本鄉本土成立起來的。

  到最后有幾家企業還都是口里淘汰不讓搞的落后產能企業過來,比如鋁廠,比如污染非常嚴重,聞風臭十里的養雞場。

  這樣的話李龍就只能含糊的糊弄過去,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好在就只是座談,聊了一會兒之后,宣傳干事那邊已經把東西擺好,然后就是贈車儀式。

  等李龍出來的時候,發現那臺拉達車已經披紅掛彩,被開在了橫幅下面,一塊牌子放在車引擎蓋上。

  上面是用黃色色在紅紙上寫著“贈送轎車一臺”幾個大字。

  “李龍同志,呆會兒你和鄉長就一起拿著這塊牌子,我們照張像,也留念紀念一下。”書記笑著對李龍說,“這對我們鄉來說可是一件大事。有了這臺汽車,能解決我們許多的實際問題啊。”

  不管怎么說,再去縣里開會,至少不會提前或者路上擔心推車問題了。

  中午鄉里招待李龍,幾個領導輪番上陣——一臺轎車啊,值得!

  李龍酒量是越來越好,但也架不住這么多人輪番對陣,最終醉倒在鄉招待所里。

  好在他醒得快,下午太陽還沒落山就清醒過來,然后由梁雙成開著嘎斯車回到了縣里。

  中午吃飯的時候鄉派出所所長也在,李龍和他照面的時候小聲說了給派出所送車的打算,所長當即就放棄了打算給李龍碰三個的打算,當然臉上的興奮勁兒是掩飾不住的。

  第二天李龍就再次和梁雙成開著兩臺嘎斯車去了派出所,把比較新的那臺送了出去。

  派出所中午也要請李龍,李龍以身體不適拒絕了,所長說這頓一定要留著,等李龍有空了再請。

  開玩笑,再喝一頓,他身體再好也得跪。

  下午就把另外一臺嘎斯車送到了大院對面的派出所,郭鐵兵現在已經是派出所的副所長了,李龍給他送車,同樣也讓他很感意外。

  雙方的交情時間就挺長了,李龍剛買下院子,八二年的時候就認識了,每年春節的時候還會給派出所送一些年貨。

  即使如此,這次李龍直接送出一臺嘎斯車,也是讓派出所非常意外,而且所里的人都高興。

  雖然派出所管轄的范圍不像鄉里那么大,夏天還好,但冬天,誰樂意騎著自行車到處找線索呢?

  有臺汽車,那感覺不一樣啊。

  其實李青俠是給李龍建議要不要直接給縣公安局送臺車的。

  李龍最終決定不送。一來他和公安局打交道打的少,沒什么聯系。二來公安局好像也不缺車,不像鄉里、派出所這些單位本身就沒啥車。

  說點自私的想法,雪中送炭可比錦上添花來的好,而且讓人記得牢。

  李龍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農民,雖然成立了兩家公司,但都是小打小鬧。

  他雖然這兩年賺的錢多了一些,過了百萬,但骨子里還是小農思想。

  但在別人眼里,他已經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企業家了,不管怎么說,現在在縣里本土搞企業起來的,有幾個有他這樣的身家呢?

  李龍這一系列送車的事情搞得挺大,也就是目前瑪縣電視臺還沒搞出來新聞節目,不然的話鐵定會上電視。

  就連李向前也把他叫了過去問了下情況。在知道給鄉里和派出所送的是拉達和嘎斯車之后,李向前就滿意了。

  “嗯,不錯,你這事情搞得好。成企業家了,這該造福鄉里的。有這么個表態,無論官方還是私底下,大家對你的看法也會好一些。”

  雖然李龍自己已經成立了企業,但供銷社這邊并沒有把他臨時工的名頭去掉,依然還是掛在供銷社名下。

  這樣一來,大掃把的活讓他來做,也沒人有啥意見。

  李龍自己也清楚,自己差不多就算是一個外包商,接了供銷社的外包任務,自己做就是了。

  只不過現在家大業大,和以前相比沒那么大動力了。供銷社以后的影響力和業務范圍逐漸縮小,李龍的重心自然也就不在這邊上了。

  不過他對李向前,對錢主任依然尊敬,自己的成長之路是怎么過來的,李龍很清楚。

  李龍過來的時候還給老李帶了一大包枸杞和好幾枝子黨參,讓老李說了一頓,不過李龍說這是自己家地里種的,李向前就收了起來,說回去泡泡看。

  “不光泡著,燉雞湯什么的也放一些,再加點黨參啥的,好得很。”

  對李龍拿過來的藥材李向前一向是不會拒絕的。人到中年,啥玩意兒對自己好,自己都清楚。

  就跟后世一樣,大部分人可能年輕的時候會黑中醫、不信中醫,但等到過了中年,四五十歲往上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給自己平常喝的杯子里加點枸杞或者元氣四寶茶啥的。

  無它,根子在這里,環境這樣,那玩意兒又不是真沒用。

  從供銷社回去,李龍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中,然后接到了劉高樓的電話。

  現在劉高樓就是他和劉山民的傳話筒,從劉山民下半年傳過來的信息來看,隔壁那個老大帝國,基層民眾的情況真的越來越難過了。

  劉高樓打電話是問李龍買不買挖掘機。

  李龍就懵了一下。

  大冬天買挖掘機?

  這年頭這樣的機械可不便宜。

  “沒辦法,那邊這玩意兒的活難找了。大冬天的沒活,這些人又要吃飯,就只能把機械賣掉。”劉高樓現在對那邊的情況算很了解了,“吃飯是第一位的,飯都吃不起了,還管什么以后?”

  就跟后世有些人跟吃方便面的人討論連續吃健康不健康。

  拜托,我都窮到吃方便面了,還管健康不健康?

  當然,還有更窮的方式,比如煮掛面啥的,但那也得有鍋有地方對吧。

  條件不一樣。

  “啥挖掘機?多少錢?能開過來?手續全的沒有?車況怎么樣?”

  李龍其實也是想過買挖掘機的,畢竟既然搞工程公司了,有些設備就得提前準備好。

  挖掘機沒有的話,上人工和其他設備可以替換,但有的話,會省事一些。

  “德國貨,東西是好東西,不過價格不便宜,五千美元一臺,目前車況好的就兩臺,后面還不好說。”

  李龍心說五千美元……倒不很貴,畢竟這玩意兒眼下算高大上的設備,國營公司有,私人企業,至少在瑪縣是沒人有的。

  而且弄出來到時把小海子的淤泥挖一下也不錯的。

  “只能用美元付嗎?人民幣行不行?”

  李龍覺得自己囤的美元還不夠多,人民幣倒是存了不少,而且目前好像也沒特別能花錢的地方。

  “人民幣也行啊,不過比率比咱們以前約定的要高一些,得三萬塊錢。”

  “嘿,要了,兩臺都要!”

  三萬對于李龍來說真不貴。這玩意兒施工是論小時算錢的!

  德國貨,至少應該是比較耐用的,所以李龍覺得用廢之前回本再賺上一筆肯定是沒問題的。

  “那行,我就給我二叔回話了。對了,這趟過去給你弄汽車還是卡車?”

  “卡車吧,汽車我這里挺多,還有不少沒賣掉呢。”李龍說道,“卡車現在問的人很多。”

  從東天山一直到西天山,山底下都有大量的煤礦。

  所以瑪縣四周好幾個煤礦在生產,對運煤的司機需求量沒下來過。

  買臺卡車拉煤是很賺錢的,不光拉煤,運貨也是一樣。

  這時候對超載沒查那么嚴,貨車司機可是個很吃香的職業。

  所以就連李龍的那臺放在收購站里用的卡車都有人在問。

  再加上李龍沒主動宣傳,所以他現在收購站里還放著好幾臺汽車沒賣掉了呢。

  現在劉高樓一說,李龍想起來了,自己完全可以去北庭電視臺打個,在北庭日報上也打個,這樣的話,汽車估計要不了幾天就能賣完。

  對了,自己也可以把需求打在上,到時那些生產棉鞋的小企業也能和自己聯系。雖然生產皮大衣的活讓紅光廠子包了,但鞋子就白修名那一批,想繼續弄來,短時間還不行。

  李龍覺得還是自己對北疆的小作坊小企業了解的太少,不如打個,這樣至少能擴大一下范圍,省得自己盲目去找了。

  “那這趟就比較舒服了,我讓二叔進來五六臺卡車,然后再拉五六輛汽車,只需要雇人就行了。”劉高樓挺高興,“二手卡車還是老價錢,你是不是還是要按人民幣支付?那就一臺一萬五千塊錢。”

  非常便宜的價格,劉高樓不光往李龍這里賣,還往伊犁那邊賣。

  不過李龍是大客戶,來多少接收多少。伊犁那邊目前劉高樓還沒找到合適的接手的人。

  吳永波雖然想做這么個中間商,但奈何本錢不夠,就只能先小打小鬧玩著。

  商量好之后,劉高樓說差不多一個星期,他就能把東西給李龍送過來。

  李龍也挺開心,有這么些東西放在手里,明年在轉場之前修通山里的路,李龍就更有信心了。

  畢竟挖掘機和鏟車都是輪式的,往山里開起來也會快一些。

  劉高樓還沒過來,賈天龍的電話打了過來。

  羚羊角又漲價了,他希望能從李龍這里進一批羚羊角。

  按賈天龍的話說,他眼下周轉有困難,而且以前一個出貨渠道被人截了,他需要這一批羚羊角來解困。

  賈天龍有困難,李龍自然要幫,他在得知對方是需要一千公斤左右的羚羊角,便讓賈天龍過來拉——價錢都沒問。

  反正一公斤怎么也不可能低于兩百塊錢。

  羚羊角的價格一直在穩定增長中。雖然羚羊被列為保護動物,國內肯定是不好搞了,但像李龍這樣從國外搞進來的也是有的。

  只不過數量不一。賈天龍的關系戶里能搞到大批量羚羊角的也就李龍,所以就只會找他。

  而且以雙方的關系,賈天龍能保證他找李龍,李龍不會因此要挾自己。

  換別人,那就不好說了。

  果然,他判斷正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