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過季的皮大衣也是皮大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聽李龍說他是過來采購皮衣的,這幾個迎過來的人明顯就熱情了不少。

  “你好,我是紅光皮革廠的廠長張向東,請問怎么稱呼?”

  “我叫李龍,來自瑪縣,我想采購一批皮大衣,你們這里有現貨嗎?”

  “皮大衣啊,有有有。”張廠長聽著愣了一下,然后被旁邊的人碰了碰,立刻說道:“不知道李龍同志你需要哪樣的皮大衣?”

  “只要保暖,不管什么樣的樣式。”李龍的要求很簡單,“當然越便宜越好……不過我要的是皮大衣,哪怕是像牧民用的那種直筒式的都行。”

  “你的意思是,不需要現在那種像皮夾克那種,就是純羊毛皮的那種?”旁邊一個人眼睛發亮,“軍綠色布面,里面是羊皮的那種呢?”

  “當然也可以了。”李龍笑著說道,“我說了嘛,越保暖越好……當然要量大,你們也看到了,我是開著卡車過來的,如果東西合適、價格合適,買個幾百上千件都不成問題!”

  “嘿,你還真是來著了,走走走,咱們辦公室里去談!”

  進了辦公室之后,張向東給李龍倒了茶水,坐下來說道:

  “李龍同志,你要真買這種保暖的大衣,我給你說你真是來對了。我們廠子原來就是團場的小企業,說作坊也差不多。我們搞起來的原因就是團場每年有那么多皮子消耗不掉,我們就想著拿來做皮大衣、皮背心什么的,也能用一下。

  咱們都是北疆人,我聽你口音也不遠,我也實話實說,一開始到現在我們就沒想著能往外銷多少產量,畢竟咱們工藝在這里放著,粗加工還行,讓我們精加工,真沒那個技術啊。

  就說這個皮子,我們也學過硝制鞣制,但那都是一般技術。你像我們現在,搞成皮大衣,就是你要的那種,都是整張羊皮直接鞣制好后,縫起來就成了大衣了。

  但人家口里怎么搞的?一張羊皮、牛皮,那么薄,能剝出四層甚至六層來!說是那個皮革,你看上面的皮子……上面的確是皮子,那皮子多薄啊!他們夸著說頭層牛皮,頭層……一張牛皮分成四五層,那還是皮子啊?那經得住折騰嗎?”

  李龍能從張向東那里聽出來濃濃的抱怨。

  想想也正常,明明手里的皮子是非常好的,每一件皮衣至少用一整張羊皮甚至更多,但不管是賣價還是款式,都是遠低于從口里過來的那些皮衣。

  他們也嘗試過仿制口里的皮衣款式,奈何人家把皮子剝得非常薄之后,處理起來就容易的多,這邊皮子厚實,能把一張皮子剝成兩層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就算仿制人家的款式,做出來的也有點不倫不類,用當地話說就沒那么“展掛”,于是銷路就不暢了。

  李龍是很清楚個中原因的。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皮衣作為普通人眼里的高檔服裝,自然希望能夠穿時髦的款式。

  北疆相對口里來說就是要落后一些,信息傳遞到這里來也會滯后一些。口里特別沿海地區,衣服的款式多樣,也是引領潮流的存在。

  所以本地皮革廠生產出來的衣服相對就老式一些,不會受年輕人喜歡。

  現在年輕人材是買皮衣的主力——年輕人結婚的時候,秋冬季,那些趕時髦的小伙子們,哪個不是穿著皮皮夾克?

  當然,款式也要新,老頭子那時代的皮夾克是會被笑話的。

  所以這個皮革廠的皮衣并不怎么受歡迎。

  這倒也正常。

  想要突破是很難的,需要大筆的投入,要購買新機器,要經常去口里、沿海地區考察,搞出來他們那邊流行的新款式等等。

  紅光皮革廠就是個小廠,怎么可能拿出這么大筆的投資?

  所以就只能越來越困難。

  “你們的皮大衣保暖啊。”李龍可不是為了時髦,他相信劉高樓轉述劉山民的話,其本意也不是為了新款式。

  現在西邊那個加盟共和國應該正面臨嚴重的災禍,有天災也有人禍,普通老百姓想要買到足夠的生活物品是很難的。

  所以根本不可能講究什么款式,只要保暖就行了。

  “那行,我們現在就把樣品拿過來,你等會兒啊。”

  沒一會兒,幾個人拿著五六樣子皮衣過來了。

  在辦公桌上一字鋪開,辦公桌不夠,有些就放在了茶幾子上面。

  男女長款皮衣,風衣樣式的。張廠長得意的說道:“看,這是我們今年生產的最新款,從南方學來的樣式,算是目前我們最受歡迎的制品了。”

  怎么說呢,看著挺像那么回事,但李龍上一手摸就感覺出來了,還是那個毛病,皮子太厚,導致版式和款型出不來。

  看著還行,穿身上就顯得不是那么回事了,就跟后世在模特身上看到的和自己身上穿著的區別一樣。

  李龍笑笑,問道:

  “這兩款衣服什么價?”

  “兩百六十塊錢。”

  “算了,這個不符合我的要求。”李龍直接劃過,看向接下來的皮背心。

  或者說是皮馬甲——老式的棕色,不算大的馬甲直接搞了四個兜,不知道是不是借鑒了獵裝,但有點不倫不類。

  因為有了四個兜,所以皮子用料不少,但卻顯得有點臃腫,而且皮子處理的不是很好,感覺有皺。

  有皺也算是真皮的一個特性,但在這里就說明沒處理好。

  “這個多少錢?”李龍問道。

  “二十塊錢。”張廠長把那皮馬甲翻過來給李龍看,“里面羊毛都留著呢,穿著肯定暖和。”

  “就是顯得有點笨了。”李龍說道。

  價格倒還可以。李龍隱約記得再過十年,這樣的皮馬甲六七十塊錢能買到。

  用的不是整皮而是碎皮,所以說這個價格不錯。

  “有多少庫存?”李龍問道,“均碼還是各號都有?”

  “因為是里面穿的,均碼,我們廠子庫存目前有兩百多件,如果需要的話,隨時可以繼續生產。”

  “我先要兩百件,不過價格……”李龍說道。

  “價格好商量,如果要兩百件的話……十八塊錢。”張廠長咬了咬牙說道,“接近成本價了,不能再降了。”

  “行,成交……能不能擠夠兩百五十件?”李龍問道,“十八塊錢的話,你們的庫存我全要了。”

  “我去看看。”有人立刻就跑出去了。

  接下來是男式皮夾克,老款式,依然顯得有點臃腫,不過身材高大的人穿起來應該是可以的。

  李龍問道:

  “這皮衣多少錢?”

  原本他只想著買那種老式羊皮大衣,最原始的,就是仿高寒地區軍大衣的那種。

  但是他覺得如果搞一些這樣的皮衣過去,應該也會接受吧?

  多搞一些特產產品嘛。畢竟那邊不可能都只有基層老百姓。基層的那些普通人穿老款皮大衣,有點錢的可以穿這種皮夾克。

  不管怎么說,至少比那個老式皮大衣要好一些吧。

  “這款啊?我們賣的零售價要一百二。”張廠長說道,“你要超過一百件的話,我做主一百元就可以了。”

  李龍想了想說道:

  “行,可以,我先要一百件。”

  既然皮馬甲都拿了,再拿一些皮衣也不算啥。

  最后那件就是李龍看到的仿高寒地區的皮大衣,軍綠色滌卡面料,里面是整張羊皮拼接起來的,羊毛還在。

  這樣暖和啊。想想吧,高寒地區,那里冬天能到零下三十多四十度,海拔也高。哨兵們晚上站哨不穿這樣的大衣,肯定是要凍壞的。

  這樣的地方通常是邊防哨所,冬天還有潛伏任務,潛伏的時候如果不裹著這樣的大衣,那必然會減員。

  李龍最開始進山和哈里木一起伏擊狼的時候穿的就是這樣的大衣,羊皮隔熱性質好,身體的熱量不容易出去,保暖效果好。

  雖然看著不好看,穿著也笨重,但至少暖和啊。

  “這個一件多少錢?”

  “這個……怎么說呢。”張廠長摸了摸腦袋,有點不好說。

  “怎么了?”李龍問道。

  “這么說吧,這樣的皮大衣,在我們這里是庫存貨。”張廠長想著李龍已經訂購了那么多貨了,便也直說:“生產時期有點久,有些……嗯,有些已經有些損壞了。”

  就是放得太久沒賣掉,然后就被蟲子咬了。

  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仿制軍用服裝是很受老百姓歡迎的。

  所以皮革廠仿制了一大批這樣的大衣——畢竟實用性也很強。

  一開始銷售也挺好,但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衣物的要求也在提高。

  這樣的大衣也就是開著拖拉機或者冬天放羊的時候穿一下,但也很笨重。

  “現在大家都喜歡穿面包服(羽絨服),這種羊皮大衣不受歡迎了。我們現在庫存的這些,十年前生產的都還有呢,最新的一批也是六年前生產的。”

  李龍明白了,這要按那時候的價格來賣,有點虧啊。

  他便對著張廠長說道:

  “張廠長,你們想一想,積壓到現在的產品,如果現在能賣掉,不僅清庫存,而且還能有一筆收益,不然這樣的皮大衣,你們就是拿著給團場干部發福利,他們也不一定要吧?”

  “要肯定還是要的,不過肯定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吧。”張廠長也很坦率,“這么個吧,當時賣價是六十塊錢,不過現在肯定要漲一些,如果你能要兩百件以上的話,我給你做主,八十塊錢。”

  別看張廠長說的價格漲了,但實話說,整張羊皮硝制鞣好做出來的皮大衣,要八十塊錢真不貴。

  “那我要五百件呢?”李龍說道,“價格是不是可以再便宜一些?”

  他只是想著這玩意兒到哈國應該會受歡迎,至于是不是真的,得經過市場的檢驗。

  所以他沒說直接把庫存全要掉,那要賣不掉,就有點虧了。

  “五百件?”張廠長瞪大了眼睛,“真的?五百件你這卡車可裝不下。”

  “那你不能找臺車幫我送貨嗎?我幫你清庫存,你搭個運費不成問題吧?”李龍開著玩笑。

  “真要五百件的話,那我真就按原價,六十給你!”

  是真的要清庫存了。羊皮易生蟲,就現在這樣,有些已經生蟲子了。樟腦丸有些時候都不一定管用,雖然都是打包好的,但時不時還得檢查一下,畢竟不可能把樟腦丸塞遍全部。

  然后就是算賬。兩百六十件皮馬甲是五千兩百塊錢,一百件皮夾克是一萬,五百件皮大衣是三萬塊錢。

  這樣下來,李龍一共要給廠子里支付四萬五千兩百塊錢。

  李龍沒有直接付款,他要先驗貨。頭一次打交道,雖然這個張廠長非常坦率,但李龍覺得不能光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馬甲、和皮衣都是現貨散件,一件件檢查完,用紙箱子裝箱后裝車。

  只有皮大衣是十件一包,打包好外面用塑料編織布裹打的包。

  五百件五十包,李龍也沒全部檢查,不然的話今天都檢查不完。

  他先看了看外觀,看著沒有蟲蛀的痕跡,然后就隨機打開兩包——包裝是壓縮打包機壓縮之后,再用尼龍繩子捆起來的。

  開包也就是解開繩子看里面的情況就行。

  濃濃的羊膻味兒——羊皮處理的的確是非常粗糙,這味兒有點大。

  不過實實在在的就是整張羊皮拼接而成,用料是很扎實的。

  李龍這邊抽檢了三個包,然后就不再抽檢了。不得不說,雖然做工很粗糙,但用料是真的扎實,而且保存相對比較好。

  或者說至少這五十包五百件還非常不錯。

  所以李龍就痛快的付款,這邊張廠長已經把兩臺卡車叫來了。

  能清理掉這些庫存,他也非常高興。

  這邊工人裝車的時候,張廠長就過來問李龍:

  “李龍同志,我們現在庫存還有一些比較完好的,也有一些蟲子咬了的,你看……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們可以降價處理……”

  “我現在是找了個銷路,打算試行。如果可行的話,可能用不了一個月,我就會再次來到你這里,不光要把你的庫存清掉,還有可能給你們下訂單讓你們繼續生產。”

  廠長大氣,李龍也不隱瞞,說道:“所以要看我這邊的銷售情況。”

  張廠長明白了,就是要等等再看。

  他便不再多說話。

  原本還想著裝車后請李龍吃頓飯的,不過李龍這邊拒絕了。

  開玩笑,一百多公里路呢,得趕緊趕回到瑪縣去,這里人生地不熟的,還是別呆了。

  于是來的時候一臺卡車,回的時候三臺卡車,李龍和梁雙成還一個人拿著一件皮衣——李龍頭一種兩百多塊錢的那種款式,梁雙成是后一種一百塊錢那種。

  張廠長的意思說這是給李龍的試穿服。

  李龍倒也罷了,梁雙成是驚喜啊,他可不嫌棄那款式老套,好歹這可是皮夾克!

  要不是現在天氣還不夠冷,他就直接穿上了。

  等車子開到瑪縣,天已經快黑了,好在人不少,院子里還有幾個沒走的來賣貨的,一起幫忙把東西卸完,李龍把來的兩個卡車司機安頓到招待所,天也黑了。

  接下來就是等白修名的棉鞋了。

  四天之后白修名過來了。其實他兩天前就到烏城了,但他到了,鞋沒到,所以又在烏城等了兩天,等鞋到了之后,雇了一臺卡車把鞋子拉了過來。

  “三千雙棉膠鞋,一千雙棉皮鞋。棉膠鞋還是十塊錢一雙,款式有點老,我估計你不會管這個。皮棉鞋有點貴,四十一雙,主要是用料比較好。”

  聽白修名這么說,李龍就去檢查一下。棉膠鞋沒啥說的,棉皮鞋比原來貴,如果用料真比較扎實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主要是現在物價漲的比較快,鞋子漲價也很正常。

  果然,棉皮鞋看著很結實,雖然樣式有點老,但至少不是張廠長吐槽的那種非常薄的皮子覆蓋在紙板子上面的那種。

  李龍又檢查了一些,感覺不錯,款式有好幾種,感覺都不是流行的,李龍猜測這些應該也是白修名弄來的庫存貨。

  不過沒所謂了,反正拉到西邊那里,那邊人現在不挑的,畢竟能暖腳就行了,總比穿單鞋強。

  卸貨,算錢。

  “我打算再從你這里買走兩臺汽車。”白修名說道,“一臺伏爾加,一臺拉達。我看你前面車棚里就有,價格……怎么樣?”

  “當然可以了。”李龍笑著說,“伏爾加七萬,拉達五萬,和你這些鞋子錢能抵扣一些,你再付我一些就行了。”

  現在庫存的兩臺伏爾加款式有點老,車況還行,所以李龍沒要高價。

  “我要看看車。”白修名沒應下來,先要去看車。

  他從李龍這里開走車也有一年多了,不說算老司機吧,至少懂不少,所以要先看看。

  李龍自然沒意見,他相信白修名會同意的。

  “對了,現在打瓜籽你這里有多少?”今年依然沒人過來找李龍買打瓜籽,李龍也不急。

  收的也不多,先放著。

  “沒多少,差不多有個十噸?”李龍想了想,不是很確定。

  “這么少?”白修名有些意外。

  “嗯,短時間不打算大規模收貨了,種的人也少。”李龍就解釋了一句。

  白修名有些失望,不過先看車吧。

  打瓜籽是公事,車是私事,私事重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