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碰到了,而且距離那么近,李龍端起了槍。
以他的槍法,目測距離不過六七十米,要打下那個熊是穩穩的事情——那熊有點著急,在那里撕扯著棒子魚的魚皮,時而兩掌捧著魚起來啃,時而把魚放下去一掌摁著一掌配合著嘴在啃。
看樣子不是很熟練。
李龍視力很好,這個距離雖然看不出這熊的細微動靜,但能感覺得到,這家伙正在努力的讓自己順利的把魚吃進肚子里去。
正當李龍疑惑且準備開槍的時候,一聲熊吼傳了過來!
又來了一頭熊!
這回是個大塊頭——這家伙足有兩米六七高,連走帶爬,龐然大物就往小家伙那里跑過來。
李龍突然想到曾經看到過的視頻和段子,說棕熊會獵殺黑熊。
難道這大家伙要把這小家伙殺死嗎?
他的槍口瞄向了那個深棕色的大塊頭——大塊頭的嘴里叼著一條更大的魚沖了過來……咦?
李龍都打算朝著大熊開槍了,但他又看到小熊聽到熊吼,放下魚之后就沖大熊撲了過去,然后……就在大熊身上蹭著。
李龍明白了,敢情這是母子熊啊?
那頭大熊把嘴上叼著的大魚……棒子魚啊,有兩三公斤重,已經算很大了,放在了地上,用熊掌推了推,看那樣子示意小熊吃。
李龍這時候才仔細看著,這小熊也不是純黑熊,棕黑色的,還沒長開。
大熊放下魚之后,沖著河對岸吼叫著,這個方向和李龍所在的位置偏離了有差不多三十度的角,不然的話李龍還以為自己被發現了呢。
然后就看著河邊的草叢里四只灰狼竄了出來,然后隔著河水對著熊吼了幾嗓子。
嚯,挺熱鬧啊!
李龍樂了。
他是真沒想到這里還能碰到狼!
這幾頭狼高大健碩,看樣子這一年吃的挺不錯。看最大的那個,肩高不比自家的小黑低,很兇的樣子。
難道這幾頭狼是打算把這小熊給圍了?
這膽兒有點太肥了吧?
李龍一邊看戲一邊想著。
大棕熊對著那幾頭狼吼著,小熊也學著大熊的架式,不過它的聲音過于稚嫩,聲音一出來,李龍就正式確定,這就是頭小熊了。
那幾頭狼面對比自己體形大幾倍的大棕熊竟然毫不示弱,跟著對吼,看那樣子,要沒河水的話,說不定雙方就互撕起來了。
不過李龍覺得要沒河水的話,幾頭狼早就跑掉了。別看這頭棕熊個頭大,但剛才叼著魚跑過來的動作可一點也不慢。
李龍的槍口也隨著他的觀察轉向了那四頭狼。
母子熊有點溫馨,李龍覺得打狼可能更符合目前自己的世界觀。
那四頭狼此刻正全神貫注的盯著兩頭熊,毫不示弱,壓根就沒想到這邊還有一個敵人正虎視眈眈的瞄著他們。
“砰!”
做了決定,李龍便不再猶豫,沖著那頭最高大的狼扣動了扳機。
他不知道那是不是頭狼,但那狼叫的最兇,就是它了。
那頭狼應聲而倒……因為目標挺大而且因為隔著河,狼很放心,沒怎么動,這一槍穿過了脖子,打斷了大動脈,狼當場就死球掉了。
槍響聲在山谷中回蕩著,剩下的三頭狼瞬間就四散逃開,消失在灌木叢里,倒是那頭大棕熊發現了李龍,沖著他這邊吼了兩聲,然后帶著小熊就匆匆離開了這里。
李龍的個頭相對于棕熊來說不算大,但那槍聲聲音大啊,聲音、火光、震動之類的,對于野生動物來說威懾力是很強的。
等狼和熊都跑掉之后,李龍這才提著槍往狼倒下的方向走了過去。
那頭狼當場就死掉了,脖子傷口位置噴出許多血來,把附近的灌木都染紅了。
李龍沒有發現附近有其他狼的存在,不過他也不想在這里過多停留,把狼往胳膊下一夾,就離開了。
這狼有四五十公斤,比那些后世在視頻里看到的網紅狼要大多了。能看出來,身上也有不少已經長好的傷口,看來經歷過不少的戰斗。
不過都是過去了。
李龍夾著狼,小心的讓狼血不要濺在衣服上,快速的回到了修路的地方。
工程隊的人還在干活,不過帳篷那里已經飄來了抓飯的香氣。
顯然,已經到飯點兒了。
看著李龍夾著狼回來,不少人都笑著和他打招呼,有人就對旁邊的人說,你看我說的對吧,李老板只要拿著槍過去了,回來基本上不帶空手的。
對于李龍的打獵能力,工程隊的人是真的有深切的感受,畢竟吃過不少呢。
把狼放在帳篷邊上,然后去把槍放回了車里,李龍才掏出刀子,提著狼在河邊開始剝起皮來。
“這狼不小啊。”孟海走過來看著李龍剝皮,“這幾天晚上都有狼在我們帳篷附近活動,我們雖然帶槍了,但我也給守夜的說了,只要狼不過來到帳篷邊上,就別胡亂開槍,所以也沒打著。”
“我是先碰到了一頭小熊,這幾頭狼是打算伏擊那熊的,結果被大熊給嚇住了,我就撿了個便宜,把狼給打了。”
李龍一邊剝皮一邊給孟海解釋著。
今天打獵能搞一張全皮,他也挺得意。
狼的內臟就不要了,剝皮開膛之后,就把肚子腸子扔到一邊,他對孟海說道:
“呆會兒離開,這些東西我就帶走了,免得晚上再把狼吸引過來。”
“別啊。”孟海是一點也不想浪費,“別扔別扔,我讓做飯的看看能不能收拾一下。好歹也是肉呢……”
行吧,李龍也沒阻止,反正這邊已經交給了孟海,他過來也就是看看工程的進度,看看有沒有什么困難。
說實話對于工程的進度他是真的非常滿意。
這些人的積極性明顯比原來要高多了。
抓飯做好之后,做飯的敲了敲在帳篷邊上的一塊拖拉機履帶,這玩意兒就當成提醒開飯的鐘了。
其他人早就聞到了抓飯的香味兒,這時候紛紛放下工具走了回來。
孟海讓李龍先打飯,李龍拒絕了。他把狼皮抹了鹽先晾著,狼肉留了一條腿給孟海他們,剩下的裝袋子里打算帶回去。
有過一段時間沒怎么吃野味了,這就當是嘗嘗鮮了。
當然,眼下要吃的還是抓飯——這抓飯味兒聞著不錯。
吃過飯之后,李龍就開車離開了這里,他走的時候給孟海說了,有什么困難就去找他,他在縣里也在聯系著看,如果有工程的話,也會及時通知孟海他們。
按現在孟海他們的修路速度,加把勁的話今年年底都有可能修完。
這就是全職工程隊和兼職的區別了。
當然還有鏟車和卡車的助力,不然的話也不可能這么快。
李龍回去呆了兩天,楊波就打來了電話,還真有一個工程。
“還是一段農渠,不過比上次的長,工程量要大一些,差不多十月份能修——主要是秋后一部分冬灌結束后才修。”楊波解釋著:
“上次老孟他們修的路,上級過來檢查的時候非常認可,所以我們領導說一事不煩二主,接下來這段渠,也交給老孟他們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謝謝師兄了。”李龍笑著說道,“抽空請你吃飯啊。”
“吃飯就別了,我知道老孟他們現在在山里,你讓他有空的話找人給我挖點黨參,家里老人氣血不足,要補氣,聽說這玩意兒不錯。”
“嘿,還用得著找他?下午我就給你送過去。”李龍笑著說,“老孟他們挖藥材也是外行,還不如我呢。我這里今年新下來的黨參,粗的有小孩子胳膊那樣,絕對管用。”
“這么大?得有幾十年吧?”楊波顯然是了解過的,聽李龍這么一說也嚇一跑步。
“差不多,山里還是有一些的,下午你看了就明白了。”
下午李龍去到水利局給楊波送了黨參,順便在楊波的辦公室里把這事給敲定了,還去見了一下水利局的局長。
沒想到水利局這邊也有意找李龍采購兩臺車,李龍自然樂意了。
還是那樣,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龍在車價上做了讓步,一臺伏爾加加一臺拉達,兩臺車打包十萬塊錢。
水利局這邊顯然是了解過的,對于李龍的“大氣”很是感慨,局長握著李龍的手說以后要多多交流,有楊波這樣的關系,李龍也算自己人呢。
李龍自然也高興,有了這條人脈,以后有啥工程,人家想到自己也是必然的。
看吧,關系就是這樣拉起來的——晚上還喝了一頓酒,李龍的酒量也讓水利局的這幾位刮目相看。
這時候還沒人喊出來“酒量代表能力”的話,但大差不差就是那個意思。
酒文化,真就在現在到一零年這二三十年里被玩壞了。
特別是北疆這一片,拼酒壞事啊。
因為是十月份才開工,李龍就進山給孟海說了一下,讓他做好思想準備。
比原來的工程還要大,孟海自然也很高興,當即就給那些工人們通知了這個好消息。
工人們修路有錢拿,但總感覺在深山里不那么自在。
現在又有正兒巴經的工程了,怎么可能不開心呢?
“咱們加把勁,九月份把路盡量往山里多修一些,等到十月份就全力修農渠了。”孟海做出決定,“這活怎么來的咱們都清楚,到時可不能給李龍同志丟臉啊!”
這話說的李龍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孟海這邊事情搞差不多,他也開始帶著自己收購站的卡車,從王明軍、趙宗明那里把扎好的大掃把往回收。
今年大掃把的任務是五萬把,價格漲了一下,九塊錢——出乎李龍的意料。
不是十塊錢,是九塊錢,感覺那么別扭呢。
不過無所謂,現在大掃把任務的存在,就是給幾個村子的村民搞點副業賺點錢,對于李龍來說,大掃把賺的錢真就是錦上添花,有亦可,沒有亦可。
不過他還是很認真的完成這項任務——錢主任專門打電話到收購站,讓他把這個活干好,據說今年大掃把拓展的市場比較重要,算北疆出省特產里非常關鍵且亮眼的一項。
當然小道消息是燕京的某個領導提了一嘴,然后就有人感興趣主動和這邊聯系了。
李龍自然是要把質量把好關的。
王明軍、趙宗明那邊沒什么問題,質量一如既往的好,再加上李龍提前通知,今年梁文玉那邊雖然不扎了,但倒也沒因為這個導致數量不夠。
四隊依然有人在扎,許海軍又找了一回李龍。李龍的提醒讓他避開了一場麻煩,上次李龍說過之后,他就沒再去山里砍桿子,轉而去找紅柳林子。
雖然沒有在山里那么密集,但少了一些風險。
隨后就聽說新成立的森林公安抓了幾個在山里破壞林木資源的不法分子。
以前林業隊護林員抓到人最多就關兩天放掉了,現在森林公安抓到人,不光拘留還罰款,那嚴重程度就不一樣了。
四隊這邊李建國不組織收大掃把,其他幾戶都忙著整治棉花,然后收大掃把的活就讓許海軍給接了過來。
“我從隊里人收大掃把一把是四塊,大部分還用我的桿子,桿子我也能賺一塊,賣給你是五塊,還能賺一塊。”許海軍笑著說道:“來回能多賺一些,看這一次能不能賺個萬元戶出來。”
不容易。今年隊里人扎大掃把的積極性不如以前,主要是種棉花的比較多,割芨芨草比較麻煩,還有就是隊里人相對有錢了,扎大掃把這活其實也挺辛苦的,有些人就看不上了。
李龍倒無所謂了,王明軍和趙宗明那邊的大掃把就幾乎把八到九成的活給收了,還有清水河何玉清那邊,這邊能收自然收的,他也提醒許海軍一定要把好質量,差的話他是不收的。
許海軍讓他放心,他說關系自己賺錢的事情,他自己也不會掉以輕心。
五萬把大掃把分多次送到了州供銷社,在李龍看來,李向前是越發懶了。以往都是縣供銷社收了,驗收檢查過后再去送到州社。現在倒好,直接讓李龍收了送到州社去,他來了一個大撒把。
按李向前的話來說:
“反正你搞出來大掃把的質量我們放心,中間咱們縣里也沒抽啥,你干脆就直接送到州里去吧,正好和領導照個面。”
不光把這活交給了李龍,還把縣供銷社三臺卡車撥給他用。
李龍沒辦法,也就這樣干了。
這邊大掃把還沒收完,哈里木他們從山上開著拖拉機下來,草已經打完了,他們把拖拉機開著放到李龍這里,和家里人照個面,就又要進山了。
李龍在收大掃把的時候,隊里不少棉花地已經開花了。
頭一回種棉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謝運東這些人比較聽李龍的話。就比如棉花一定要打縮節胺,不能讓其長得太高,一定要打頂,不能讓營養都長在桿子葉子上等等。
有些人就覺得這樣不對,不符合他們種地的理念,所以在田間管理的時候就加入了一些個人想法。
結果呢,有些棉花長得太高,桃子沒結幾個,也有些棉花頂子沒收住,光長桿子了,支杈子就沒有,跟竄天楊一樣。
還有些在澆地的時候就不好好打墑,有蟲子也不好好管,結果棉花早早就落了葉子。沒葉子提供營養,僅剩下的那幾個桃子也就早早的開掉了。
就這個有些人還高興得很,感覺自家棉花早開是好事,早早能拾出來,賣個好價錢,畢竟頭茬花價格最高這點打聽一下都知道。
但是也就是經常聽李龍說話的那些人清楚,要保證棉花八成苗,每株棉花上能有七八個桃子,這樣的才能保證畝產在一百五十到兩百公斤往上。
所以當李龍回來找許海軍拉大掃把的時候,就看到有些人已經開始在地里拾棉花了。
這些人拾棉花和李龍想的不一樣,他們拿著尿素袋子在地里,拾一段往前拖一段。
李龍印象中最早的人工拾棉花,那是要腰間系一個布兜子,彎腰邊拾邊走,拾滿一布兜子然后再往尿素袋子里倒的。
這樣省時省力,而且方便。
這玩意兒大嫂已經在做了。大哥李建國原來在兵團那邊種過棉花,知道怎么拾棉花比較方便。
所以他看到也沒管那么多,有些人提醒了別人記你的好,有些人提醒了,別人還覺得你多事。
李龍是要先把自己的大掃把完成好再說。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幾年前的他了,官面上的任務每年就這么一大面,至于其他作為代表的那些,他隨便搞搞就行了。反正本身就在基層,加上兩世為人,有些問題現在看不出來但以后會出現,他的提案就照著這些東西來的。
能被采用最好,不被采用也沒啥,盡自己的責任就好了。
九月下旬,大掃把的任務提前完成——主要還是王明軍和趙宗明那邊提前開始,而且不光他們,還有附近的其他連隊的一些職工,在農忙的時候也在扎大掃把,然后把大掃把交到這兩個連隊的職工手里。
關系好,借著這樣機會賺一些錢補貼家用,不算啥。
接下來,就正式進入到了棉花的采摘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