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棉花即將豐收,事情接踵而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對于兵團人來說,這樣的情況并不是特別出乎意料。北面靠近沙漠這一線,每年的冰雹雖然不算多,但總是會有的。

  各連隊都有防雹高射炮,后來會發展為防雹火箭。

  但總有防不住的時候。

  反倒是四隊這里,幾年十幾年難得看到一回冰雹。

  四隊,三隊,二隊,一隊……從東向西字字排列,算是一個得天獨厚的位置——至少這一片都沒被冰雹打過。

  當然,也會有不好的事情,就是南面下雨,這里可能就只有少少的雨點子。也可能是因為南北兩邊都有水庫、湖的影響,原因眾多。

  種棉花自然是沒問題,天上不下雨,那就澆水。

  八月下旬,棉花即將進入收獲的季節,李強他們也準備上學了。

  明明昊昊終于結束了在四隊的狂歡,回到了縣里的大院子。

  顧曉霞看著曬得跟黑炭頭一樣的兒子,皺著眉頭給兩個孩子洗澡。

  “咦?他爸,你看明明昊昊是不是長高了?”顧曉霞正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突然抬頭問李龍。

  其實兩個孩子是想自己洗的,他們說在四隊的時候經常自己洗,不過顧曉霞不樂意,因為看著兩個孩子的脖子,都黑得跟車輪胎一樣。

  “就是長高了。”李龍掃了一眼說道,“得有一米一了吧?這才多大——強強上二年級的時候還沒他們高哩。”

  兩個孩子營養充足,個子竄得很快。

  不僅比同齡孩子高,而且還比大兩三歲的孩子高,一般人看到他們倆,絕對不會想到是才四五歲的孩子。

  兩個孩子也特別的聰明,說話做事都不像那么小,這時候大多數四五歲的孩子還啥也不知道就只顧著吃呢。

  “這以后不得長到一米八的大個子?”顧曉霞開心了,笑著說道。

  李龍現在一米八八,有幾年不長了。想來兩個孩子從小就不缺營養,長到一米八應該沒問題。

  “差不多吧。”李龍在院子里擦著那臺邊三輪摩托車。他院子里這幾臺車隔段時間都要開出去轉一轉。顧曉霞不開新的伏爾加,那他就時不時的開一下。

  他開的這臺伏爾加是豪華型的,比李向前那臺還要好看一些,比普通的伏爾加看著檔次就不一樣。現在收購站車棚里還余下兩臺伏爾加,那伏爾加看著就跟桑塔納有點像,方方楞楞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總比拉達和吉普車要強。

  擦好車之后,李龍過去把大門打開,要出去溜一圈兒。他現在感覺有點后悔,整這么多車干嘛?

  光遛這個車子就要花不少的時間。

  不過眼下邊三輪,而且進口的,在瑪縣也算是獨一份兒。

  現在縣里買摩托車的已經有了。畢竟嘉陵摩托并不貴,特別是無極變速的那款小的,據說兩三千塊錢就能拿下。

  李龍知道再過幾年,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更偏遠的地區要過幾年才會普及,但那是真的普及,就連放牛放羊都用摩托車。

  比騎馬快,而且還“聽話”嘛。

  “爸,我也想騎!”在大盆里洗澡的明明沖李龍喊著。

  “乖乖洗澡,呆會兒帶你們坐車。這摩托車風大,不好帶你們。”

  孩子畢竟還小,李龍不敢帶著他們坐摩托車,畢竟后面沒安全帶,沒抓緊掉下去就麻煩。

  開著汽車就沒這樣的麻煩,兩個孩子雖然喜歡趴在車窗那里往外看,但李龍的話他們記著,頭和手不往外伸。

  李龍在縣里遛了一圈之后,就把摩托車開到了收購站。

  正在收購站那里排隊的幾個熟人立刻和李龍打起了招呼,并且目光熱切的看著這輛軍綠色的摩托車。

  雖然國內也有偏三輪,早些年這些人也見過,但都是長江750那種,哪見過這種啊。

  這摩托車樣子看著很酷,很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李龍也沒在意,把摩托車停在前院——這時候算收購站的淡季,所以前院排隊的人不多,七八個吧。

  任這些人圍觀摩托車,李龍進屋子和老爹打個招呼,然后看了看今天的收購情況。

  最近蘑菇干已經收差不多了,接下來收的主要是藥材,有人已經在山上挖起黨參,雖然不是很飽滿,但也能用。

  再就是黃芪甘草之類的。

  沒辦法,瑪縣的特產,或者說天山北坡經濟帶,這些縣市的主要物產就是這些。一到秋天,沒了貝母、蘑菇干,少了皮子,容易收到的也就只剩下皮子了。

  對了,還有玉石。今天收到了五塊玉石,都是碧玉。

  “這東西我拿不準,按你說的,以公斤論價。”老爹李青俠說,“有黑點的,色不太好有裂的,差不多就是一公斤十塊二十塊,要是沒裂有黑點的就三十,更好點兒的,那就上五十塊錢一公斤。”

  現在瑪河碧玉也就是在行家眼里有印象,對于普通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印象。

  所以有人在瑪河里或者南山里撿到玉石,更大的幾率是找不到出售的門路,可能會放在家里放著,有些人就會找到收購站來試一試。

  先前李青俠問李龍收不收,李龍想了想,那就收吧。

  他知道瑪河碧玉真正火起來怎么也得到下個世紀的一零年前后了,在那之前,普通人撿到玉石想要變現還是挺難的。

  畢竟這時候玩石頭的圈子還非常的小眾。

  李龍掃了一眼堆放在角落的那些玉石,品質一般吧,不過不管怎么說,總是不會虧的。

  接下來幾天,他天天換車轉一圈,把車磨合一下,免得真要用起來,開不動了。

  當然最熟練的還是那輛老的212吉普車,開了好幾年,伸手就知道檔位,車況也是極熟悉的。

  九月初,學生開學,縣城一下子安靜了不少。

  原本李強他們說是要去兵團拾棉花的,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就停了。李強倒是有些惋惜,他還打算繼續去鍛煉一下子呢。

  四隊的棉花也即將進入收獲季節。有些受了蟲災、旱過的棉花桃子已經開了。

  地里那些補種的西瓜、甜瓜什么的也結了,李俊海他們時不時的就會弄回來幾個瓜,有時候順便還能帶回來一個偷瓜吃的刺猬。

  “還見過一回狐子,也不知道是吃瓜還是去抓吃瓜的刺猬還是老鼠,就是跑得太快了,抓不著。”李俊海對李龍說,“這地方野東西真多。”

  “那你也不看看這地方多大,人少荒地多,野東西有活的空間,自然就多了。”

  把自己家里的車全都過了一遍,開完后還送去運輸公司,花錢做了大保養之后,李龍就開著吉普車進了山里。

  他帶上了槍。

  貝母季結束,黑虎掌菌的季節也過去了,現在山里的人少了。

  所以野牲口們就開始出沒了,所以李龍帶著槍,打算如果碰到了,弄點野味兒嘗嘗也挺好。

  他先去了哈里木的冬窩子。

  冬窩子邊上堆了大垛的草捆子,但沒人。

  李龍知道人應該是去更里面的冬窩子干活去了。

  他便開著越野車一路順著原來修好的路上去,看到哈里木他們在別克家的冬窩子跟前在把已經曬干打捆的草往回拉。

  看到李龍的車子過來,哈里木他們愣了一下。

  有點不習慣——主要是這一段時間,或者說這一年以來,李龍大部分時間開的都是嘎斯六九車,這車比較能裝,越野性能也好,加上本身李龍開的那臺就是準新車。

  現在突然換開了212,別人還有點不適應。

  不過看著李龍從車上下來,這些人就笑了。

  李龍這一回帶來了一只宰好的羊,這是他頭天和克尤木那里訂好的,不讓剔肉,直接拿一整頭過來。

  李龍就帶著羊克郎子上了山。

  果然,看到李龍帶著羊,牧民們都開心的叫了起來。

  雖然他們帶著有槍也能打獵,但那些野味的味道是比不了家養的牛羊的。

  果然,李龍也看到了別克家門口臨時搞的鍋里面煮的肉,邊上抹了鹽在曬著的皮子,一看就是野山羊的。

  李龍不光帶了羊,還買了半麻袋西瓜過來,就在這里和哈里木他們一起吃起來。

  “草早就打完了,大部分也都曬干了,現在我們就是把已經曬干的捆好堆垛。”哈里木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說道,“等過幾天我們下山一趟,看看納森他們。”

  “現在據說還行。”李龍上來一趟也就是給哈里木他們說這個情況的,“納森和薩斯肯還可以,能跟上學習的進度,老師說他們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有點小心,不過老師給班里學生打過招呼,同學們也都比較友好。”

  “那就好那就好。”哈里木就挺開心的。

  “對了,葉爾江和加納是需要實習一下子的。”李龍對玉山江說道,“初中的課和小學不一樣,有了化學、物理、還有英語,英語他們兩個還挺好,物理和化學有點難。我的意思是聯系個老師給補一下,要把基礎打好。”

  “行呢行呢,這個就靠你幫忙了。”玉山江有點緊張,不過想著有李龍在看著,便說道,“我們也不知道怎么找老師……”

  “就是給你們說一下,找老師的事情交給我……我媳婦了。”李龍掰了一塊瓜吃著,“才開學沒多久,這時候找老師剛好能跟上進程。”

  這個是顧曉霞給他說的,幾個孩子的情況顧曉霞隔兩天會去學校問一下,很容易就問得出來。

  至于找老師的事情,同樣也是很容易的。

  不少老師退休后沒事干,能培養學生還能賺一些外快,何樂而不為呢。

  李龍過來就是征求一下玉山江的意見,雖然他知道玉山江肯定同意,但這事必然是要打招呼的。

  正事說好之后,接下來就是別克他們干活,留兩個人煮羊肉。李龍沒參與到干活之中,他背著槍上山了。

  他還記得塔利哈爾曾經在某一座山上直接把十七頭野山羊給攆下去的紀錄,想著過去看看能不能打著一頭。

  結果跑了一圈,沒發現。

  等回來后哈里木才告訴他,這兩天他們這里面輪流出人出去在附近打獵,附近的野牲口都讓趕跑掉了。

  李龍雖然想罵人,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想想算了。

  吃過手抓肉之后,李龍就回去了。

  當天晚上就給顧曉霞說了給加納和葉爾江補習的事情,顧曉霞點點頭,說其實老師她都物色好了,就只等玉山江這邊發話了。

  李龍知道媳婦的辦事效率很高,也很滿意。

  第二天顧曉霞就去找了退休老師,李龍這邊中午去找了加納和葉爾江。在知道是他們的父親同意之后,兩個孩子自然也沒意見。

  眼下家里也不需要干啥活,兩個孩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他們是去過燕京的,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了,但腦子里還是有著夢想的。

  第三天李龍再次帶槍進山,這回他是去修路的地方。

  一路開過去,李龍發現有些路被洪水沖了,然后又被修補好了。

  而且路面變得更加平整,也結實了一些。

  顯然,孟海他們是一路修過去的。

  等到了山里李龍才發現,雖然孟海他們進山時間不長,但效率卻非常高,就這些天他們已經往山里又修進了六七公里。

  比以前快多了。

  “李龍同志,真是謝謝你給我們帶了肉過來啊。”李龍也沒厚此薄彼,他給孟海這些人也帶了一頭羊過來。

  “其實除了鏟車和卡車,我也把小車開過來了。”孟海說道,“每隔幾天我會下山去拉一回物資。”

  現在他們住的還是帳篷,這個方便,挖地窩子還費功夫,這個搭起來非常簡單,半個小時就能搞定。

  而且現在是初秋,白天挺熱,晚上雖然涼,但十個人住一個帳篷,晚上溫度還是可以的。

  “有卡車有鏟車,加上又干了農渠和棚圈的活,我們又成立了公司,現在大家都把自己當工人了,那積極性自然就很高。”

  孟海的話算是解釋了為什么這些人干活的效率這么高了。

  “干脆你也給他們掏錢買套工作服。”李龍想了想說道,“每個人發一套,這樣干起活來就更有動力了。咱們縣里有沒有私人裁縫鋪子能接這個活的?”

  “不知道。勞保商店有賣現成的吧?”孟海想了想說道:“這倒是的確可以,當成福利發給大家,也讓這幫兄弟們高興高興。”

  一套衣服幾十塊錢,要讓這些人自己買,他們肯定舍不得。

  但要是工程隊當成福利發給工人們,他們肯定開心得很。

  公司成立后,他們現在成了工人,一個個都這么積極主動,真要是把衣服發了穿上,有統一的服裝那積極性和歸屬感豈不是更強?

  李龍帶來的羊讓孟海交待給工程隊負責做飯的去剔了,按孟海的說法,反正現在帳篷這里有肉有胡蘿卜有米有皮芽子,就做抓飯吧。

  管飽。至于剩下的肉,加上羊油燣上,能吃好久。

  李龍沒管那么多,他看了看修路的程序,大家都挺注意安全,速度也挺快,便放心的背著槍往山里而去。

  深山都是他沒來過的地方,人跡罕至,連放牧的都沒有——哈里木他們也只是路過,所以這里山間連羊腸小道都沒有,更別提人煙了。

  李龍是爬上一個山梁,仔細看了看,然后找了一個灌木少松樹多,草不是很高的山溝走了進去。

  他把槍從背上取下來,打開保險推子彈上膛,想要看看今天能不能有點收獲。

  顧博遠給他打了電話,最近忙完后他又跟著革命別克去打了兩次獵,打到了狼,野豬。這個時候山里的少數民族對于野豬什么的還不是很在意,打就打了。

  不像再過二三十年,都不好意思提這玩意兒。

  顧博遠說他們還在山里打著了獾。在四隊顧博遠他們也弄到獾,不過四隊這邊是豬獾多一些,但在伊犁那邊的森林邊上,狗獾多一些。

  “油真多,很肥啊!”顧博遠如是說——看得出來,他是吃了的。

  李龍聽著就覺得手癢癢,不過他不可能跑到伊犁那邊去打獵,就只好在這邊山里了。

  好在山里現在活動的人少了不少,一些野生動物也敢于出來了——不然早就跑到深山里去了。

  李龍穿行在森林中,很快就發現了一頭紅狐貍,只可惜那家伙竄得太快,翻過山梁直接藏到了密集灌木里,找不到了。

  李龍倒也沒糾結,他相信這山里東西會很多,時間還早,不及。

  至少這邊不會像哈里木他們那邊,因為開過槍,動靜有點大,所以那些野牲口不敢靠近。

  這邊最多就是工程機械的聲音,而且距離遠,范圍也比較固定,那些野牲口不怎么害怕。

  孟海管得比較嚴,所以工程隊的人都是認真在干活,最多休息的時候到溪邊看看有沒有玉石,根本就沒辦法打獵。

  提著槍在不是很茂密的松林里走了差不多四百米,出了松林,就看到前面南北走向有一條河,十幾米寬,看不出深淺,不過河邊有個黑家伙正在那里啃魚,李龍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按理說天山里面都是棕熊,個頭能長到兩三米的大棕熊和個頭只有一米五的小棕熊,但眼前這個家伙,怎么那么像黑熊呢?

  :想不明白,大晚上的為什么會有人開車不開燈,連剎車燈都沒有,有些路上本身路燈就不怎么亮,這樣的車還開得那么快……已經連續三天都碰到了。

  氣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