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要不要弄個馕坑?”納森跟小大人一樣和哈里木商量著,“還有,我看家里面都沒有糧食,也沒有牛奶,我們后面吃飯咋弄呢?”
“你先別管那么多,和你奶奶一起把東西先放好。你和薩斯肯在那邊的房間,你奶奶在這個房間,這邊是我和你媽媽的房間。把你們的東西放好,你說的那些東西,我們后面準備。”
哈里木沒想到幾個月沒見,納森想的還挺多,便摸了摸他的腦袋說道。
玉山江那邊要好說一些。葉爾江和加納都大了,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這時候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了。
孩子們收拾東西的時候,哈里木和玉山江來到了收購站,找到了李龍。
李龍正在和梁雙成刷著黃羊皮子。這趟劉高樓拉過來的皮子里,有黃羊的,有羚羊的,還有一些馬鹿的。
東西比較雜,而且不太干凈,想要賣出好價錢,就必須把毛刷順,把油脂刷掉,還要把血污什么的弄干凈。
至少好看一些。
“李龍,我們和你商量一下事情。”玉山江說道,“娃娃們上學的事情。”
李龍拍了拍手,放下工具,帶著哈里木和玉山江進了會客室。
“我媳婦把四個娃娃上學的手續都辦好了。”李龍這是給他們說過的,“納森和薩斯肯在二小,四年級,加納和葉爾江在二中,初一。這邊教學和牧業隊、哈中那邊不一樣,所以一開始可能會困難一些。”
“這個不怕。”哈里木笑著說。
既然已經下了決心,那就別管什么困難了,有困難,克服就行了。
“我是這樣想的,反正你們打完草回山里去,咋說也要到九月中旬了,這段時間你們都在。如果他們跟不上的話,我再找人給他們輔導,”李龍繼續說道,“這樣你們在山下也好決定。”
“行,都聽你的。”這方面玉山江非常相信李龍,他接著說道:
“我們兩個過來,是把從山里弄來的東西交給你,這樣的話買房子的錢就出來了。”
東西都在拖拉機上,李龍就跟著他們過去看。
“我這里呢,打到了一頭熊。熊膽嘛,按你說的,用開水蘸過了,你看看。熊皮也在呢,不過身上有幾個槍眼子,也不知道能賣多少錢。”玉山江說道,“還有十來張野山羊皮子。
對了,我還搞到三塊玉石,兩塊不大,就是看著挺漂亮的。有一塊還可以,十來公斤吧……”
他邊說邊從拖拉機上抱東西下來。
這幾個月,無論是他還是哈里木,都卯足了勁頭打獵、尋找可以賣錢的東西。
“噢,對了,我還打著一頭馬鹿,你看,鹿茸、鹿鞭都在呢。”玉山江最后掏出來的是已經陰干的鹿茸,這一對鹿茸可不小,每枝有三個杈子,重得有兩三公斤了。
這些還都算了,李龍看玉山江搬下來的那三塊玉石,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三塊碧玉,兩塊小的帶著厚皮子,有三分一到二分之一露出玉肉,那玉肉看著非常細膩,玉質非常的好。
更亮眼的是那塊大的,足球大小,不規矩的圓形,幾乎沒有什么皮子,很透很潤很光滑,看著碧綠碧綠的,和翡翠的顏色有一拼。
李龍也不算外行了,但怎么怎么像翡翠一樣——當然他知道這玩意兒肯定不是翡翠,天山里沒翡翠礦的,但看著是真漂亮啊。
玉山江帶出來的東西搶眼,哈里木拿來的也不差。
一張雪豹皮就直接把所有的債務給清了,而且還有一塊巴掌大的狗頭金,和兩塊品質不錯,沒有黑點的碧玉。
還搭著十幾張各色皮子,這些賣掉也價值不少。
李龍笑著說道:
“就你們帶來的這些東西,除了買你們的院子外,還能買不少東西,等考上大學了,比如考到烏城了,能在烏城買套房子呢。”
“那個我們就不管了。我們把東西拿來,剩下的就交給你了。”玉山江笑著說道,“每年我們都會拿一些東西過來,你幫我們賣掉,把該辦的事情幫我們辦好就行了。
朵森,用你們的漢話說,拜托你了。”
“對對對,拜托你了。”哈里木也笑著說,“好了,你把這些東西收起來吧,我們得回去帶著他們把馕坑打起來,還要收拾一下行李。說實話,納森和薩斯肯特別喜歡這個院子,現在高興得很呢。”
“我也一樣。”玉山江說,“今天趕緊把這個院子里的事情忙完,接下來我們就得趕緊到山里打草了。”
“這些東西價值差不多在五千往上,除去買院子的錢,我再給你們一個人四千。”李龍說道。
兩個人不要,雙方推讓了半天,李龍給每個人硬塞了兩千塊錢,無論如何也要讓兩個人收下來。
畢竟林業隊已經解散了,牧業隊也差不多了,兩家后面肯定需要錢來重新安置。
打草的正事要緊,他們沒多停留,李龍也沒挽留,有的是聚的時間。
第二天哈里木和玉山江就進山去了,他們的家人留在這里。
李龍早上吃過飯,和顧曉霞說了一聲后,開著嘎斯車去往哈里木家里,把納斯、薩斯肯和奶奶拉上,然后又去玉山江的院子,把他的妻子和加納、葉爾江拉上,在縣里轉了起來。
“看,這里有賣馕的,一個馕嘛,三毛錢。”李龍說道,“你們平時要自己打馕嘛,沒問題。如果來不及打馕,可以到這里來買馕。”
孩子們都記下來了。
李龍下車買了二十個馕,分兩份給兩家人拿著,算是接下來幾天的口糧。
“這里嘛,是賣牛奶的。他們家里賣散裝的牛奶,你看那個提子,一提子一公斤,一公斤牛奶嘛,五毛錢。”
“真貴!”加納吐槽了一句。
“沒辦法,縣里賣牛奶的少,就這么幾家,所以就會貴一些。”李龍聽到了,解釋了一句。
哈里木和玉山江走的時候給家里留了錢,不過留的不多,所以加納才會這么說。
他們年紀不小了,已經知道照這樣下去,估計自家的錢花不了多少。
雖然父親到冬天就回來了,但這么長時間,家里這些錢能不能堅持到那時候呢?
有些發愁。
納森和薩斯肯倒是沒覺得有啥,他們手里幾乎沒啥錢,所以想不了那么多。
李龍則下來,拿著兩個塑料籠子,各打了三公斤牛奶拿上車分別交給加納和納森。
本來賣牛奶的量就不多,李龍這差不多就把剩下的全打掉了,賣牛奶的非常開心。
“回去后趕緊燒上,不然天熱奶子容易壞。”李龍說道,“以后每天打就不用打這么多了,一天打一兩公斤,夠當天喝的就行了。”
然后他又開車去了市場,給兩家買了肉——沒買多,一家買了一條羊腿,夠這兩天三吃的就行。
他們搬家過來的時候其實帶著一些食物,有風干肉、皮芽子等,但新鮮肉是沒有的。
納森他們不懂,加納和葉爾江一直推辭,李龍就說了:
“你們的爸爸把東西給我了,我換了錢,然后就給你們買東西。這是用你們自己的錢,你們不用擔心。”
孩子們半信半疑,卻也沒再說什么。
除了肉,李龍還給買了一些菜,洋柿子、辣子、皮芽子等等,弄了大半麻袋。
然后開車把他們送回家。
先送的納森他們,到地方把東西卸下來后,李龍問納森:
“納森,你會不會騎自行車?”
“會呢,牧業隊那邊有同學家里有,我們換著騎呢。”
“我也會我也會。”薩斯肯也舉著手。
李龍就看向了加納和葉爾江。
兩個大孩子沒那么張揚,只是點點頭。
“那好。走,先去把東西放下。”
到玉山江的院子里,把東西放下,讓玉山江的妻子先做飯,李龍帶著四個孩子去了五交化商場。
這時候買自行車已經可以不用票了,李龍一家給買了兩輛自行車。哈里木家里的是兩輛二八,玉山江家的是一輛二六一輛二八——加納是女孩,這二六騎起來會方便一些。
納森和薩斯肯非常的開心,加納和葉爾江一開始是不敢要的。
“拿上吧,放心,就算你們現在不拿,過幾天你們的父親回來也會讓你們收下的。”李龍笑著說道,“騎自行車在縣里會方便一些,不然光走的話,一天要走好多路。”
加納和葉爾江這才推著車子出來,興奮的騎著回家里去。
李龍開車先跟著納森他們到了家里,他當著孩子的面,給納森的奶奶那里放了一千塊錢——面值十塊的那種。
他會一些哈語,給奶奶說,這是哈里木從山里拿回來的東西賣的錢。奶奶一開始不收,她覺得李龍已經買了這么多東西,不應該再收錢了。
李龍堅持要給,就讓奶奶收下了。
轉到玉山江家里也是一樣,給玉山江的妻子放下一千塊錢,兩個孩子也看到了,雖然有點麻木了,但也放心了。
有了這些錢,至少接下來的生活是不愁了——以這時候的物價,這些錢能過好久了。
晚上顧曉霞下班后,李龍在屋子里給她說了這些事情。
孩子上學是顧曉霞給安排的,她想了想說道:
“你看是不是給兩家買兩臺電視?兩邊的孩子上學了,家里就剩下一個人,一邊是老人一邊是女人。鄰居都是不認識的,她們在家里也沒事做啊。不如買臺收音機帶臺電視機,這樣平時她們也有消遣的東西。”
李龍覺得這個建議比較好,他笑著說道:“還是你想的周到。”
“不是我想的周到,大事都是你做了,我就是查個漏補個缺。”顧曉霞笑著說道,“再怎么說好歹也當過老師的,這點子腦子還是有的。”
兩個人就一起笑了起來。
明明昊昊還在村里,兩個人辦事就比較方便了,最近都放得比較開。結婚好幾年了,雙方都算如魚得水,有些事情默契起來就會非常享受,是雙方的享受。
第二天起來,顧曉霞就埋怨李龍,他是舒服了,反正不用上班,累了繼續睡就是了。
自己卻還要上班,天天看著李龍閑著,心里不平衡啊。
李龍自然是一番溫存,勸了又勸,才算哄好了妻子。
上午李龍就去買了兩臺彩電。收音機倒是不用買,兩家都有。彩電買到家里后,倒是不用樹天線,買的101天線直接就能收到電視,只不過眼下就是一個大圓標,晚上才有得看。
兩家人已經有點麻了,買就買吧,這事情也只能等哈里木和玉山江回來再說了。
把這事辦好后,李龍算是長出一口氣,接下來就看兩家孩子上學后的情況。如果真的跟不上,那就請家教吧。
在農村這幾乎是不能想像的事情,但在縣城,這樣的情況很正常。
這時候不少教師都兼著幫學生補課的事情,有的收錢,有的不收。
八月中旬,孟海他們的五十個棚圈任務完成,暫時還沒有新的工程,于是他們把鏟車、卡車帶著,直接去了山里,準備把路好好修一下。
孟海過來找李龍的時候說這個事情,同時也說了,畜牧局那邊驗收完之后,很痛快的就把賬給結了。
“我打聽過,一般情況下工程結賬都到年底了。我們結賬比較快,干完就結,這一點還是因為畜牧局那邊從你這里買了車,價錢很便宜,所以他們結賬也比較快。”
孟海的話,李龍也就聽聽吧。
“這次工程款是五萬塊錢,去掉成本和工錢還有兩萬一千塊錢的贏余。你拿六成,就是一萬兩千六百塊錢,在這里了。”孟海把錢取出來,“李龍同志,真沒想到,我們這就已經是公司了……”
李龍也沒推辭,把錢收起來,說了接下來工程還沒接到。
“沒事,我們先把路修好。現在既然是工程公司了,那干活就是大項。反正暫時村里也沒啥大活,家里人就能忙得過來。”孟海也是早有打算,“盡快把路修好,我們后面如果接修路的活也好干了。”
李龍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再說了,有鏟車和卡車,七十五拖拉機就不開到山里了,修路的速度也能加快一些。”孟海說道,“我看工程隊的人有些浮躁,得讓他們在山里好好的沉淀一下。”
“嘿,老孟,你想得還真多啊。”李龍樂了,“你看著辦吧。對了,這回打算修多久?”
“先往一個月修吧,”孟海說道,“看后面有沒有其他活。如果沒有的話,修一個月,休息幾天再繼續修。如果有其他活,那就看情況。”
李龍點點頭,從這一萬多塊錢里數出五千塊說道:
“那先把工錢給你。這算是咱們內部工程,分紅啥的就別提了,這是工錢的伙食費。”
“好,我也不客氣了。”孟海點點頭,“現在工程隊的兄弟們都很興奮,讓他們休息兩天,然后我們就進山。”
李龍覺得這樣挺好,挺省心的。
孟海來的時候依然帶著雞蛋、開剝好的小狗魚。
雖然前段時間吃魚快吃到吐了,但這小狗魚是好東西,李龍一點也不嫌棄。
孟海拿的有點多,按他的說法是棚圈蓋好之后工程隊的那些青壯有些放開了,不知道怎么約的就去村邊的河里逮魚了,然后逮得不少,各家都送——李龍這里自然是最多的。
開剝好的有十來公斤!早上還活著的!
李龍沒辦法,也只好分送一下——這么多,油炸都炸不過來啊。哈里木和玉山江那邊不要,就給李向前那里送了一些,顧曉霞的領導王局那里送了一些,然后就是四隊的家人,老馬號那邊。
大家都吃點兒嘛——孫家強和梁雙成這邊也有的。
接下來李龍給王明軍、趙宗明打了電話,讓他們做好準備,今年肯定還要扎大掃把。
那兩邊滿口答應,說已經在做準備了。
在做準備,自然就是砍桿子、割芨芨草。
孟海今年是沒空搞這個了,他過來的時候給李龍說了,李龍就讓他回去給何玉清說一聲,如果清水河這邊人還要扎大掃把的話,那就讓何玉清給組織一下。
孟海當時說何玉清肯定樂意做這件事情的。
李龍覺得也是。清水河村和四隊一樣,有芨芨草的資源,附近能砍桿子的地方也多,有這么好的條件,自然是會做的——畢竟每年靠這個能賺不少錢。
至于四隊這邊,大哥肯定是沒空再去管扎大掃把的事情了,畢竟一方面要犁地,一方面還要管棉花。
八月份的時候,棉花桃子已經長的很大,這時候能有多少產量差不多就估出來了。
不光是棉花,原先開墾出來的那幾十畝鹽堿地里種的枸杞子,有六成的成活率,現在大部分已經掛果了。
隊里有人摘著吃,當然是當零食一樣。不過既然是自家種的,目前也沒啥大活,所以李建國就叫著李俊海帶著人去把這些東西摘回來。
摘枸杞子是個細活,不過邊摘邊吃倒也不錯。只是等傳到李龍耳朵里的時候就成了笑話——因為只摘了三天,李俊海他們一個個都流鼻血了。
可能是吃的有點多,受不了了。
接下來一個個都乖乖的只摘,偶爾吃一下。
雖然每棵枸杞子上面掛的果子不多,但地塊大,總的算下來,新鮮的摘到了也有個幾十公斤,就這個還沒摘完。
李家的院子里鋪著葦席,葦席上晾曬著紅紅的枸杞子,看著很漂亮。
杜春芳手里拿著一根長葦子,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趕著鳥兒——別以為鳥兒不吃這個,吃是肯定吃的。
當然還要趕狗和貓,這兩個倒不吃,怕是跑著禍禍了。
再就是給自己找點事干。
李龍想著等枸杞子曬干了,給自己的那些朋友都送一些,好歹也算是自家產的東西了,也不用硫熏,實打實的天然好物。
他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去棉花地里看一看,雖然棉花桃子結了,長得很大,但說實話現在還不是掉以輕心的時候。紅蜘蛛、棉鈴蟲依然有泛濫的機會,依然可以讓棉花減產。
四隊這邊還好些,八月下旬的時候,李龍從王明軍那里得到一個消息,北面另外一個兵團連隊的棉花被冰雹子打了,長得那么好的棉花,被一陣子冰雹打成了光桿子。
絕收啊!
可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