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種棉花的竅門,原來你知道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劉工正在雕刻,一個年輕人在柜臺前給兩個女孩介紹著里面的玉雕件。

  李龍看著那個年輕人有點陌生,自己以前沒見過,便沖里面喊了一聲“劉工”。

  劉工轉頭看到了李龍,笑著說道:

  “小李來了啊,來來來,進來吧。”

  小伙子把門打開讓李龍進來,好奇的看了李龍一眼,然后繼續給顧客介紹玉器。

  那顧客也挺好奇李龍的,不過看了看之后,就繼續看自己想買的東西了。

  李龍能聽到雙方的談話,無非就是這邊的玉器品質不錯,也有大師工,但比玉雕廠門口的商店便宜,那顧客也是沖著這個過來的。

  “劉工,生意不錯嘛。”李龍進來打個招呼,把一包東西放下,“前幾天去了伊犁,那邊朋友給送了一些風干肉和風干魚,你嘗嘗。”

  “好好,你看看你,回回過來都帶東西……”劉工笑著說道,他手頭刻刀已經放下,站起來給李龍倒茶。

  房間有點小,李龍盡量站在邊上,不影響他走動。

  那兩個女孩花了五十多塊錢,買了心宜的東西離開后,年輕人轉過身子,好奇的看著李龍。

  劉工正打算給他們介紹呢,后面又過來有人想買東西,年輕人急忙轉了過去。

  “都是趕中午休息的時候過來的。”劉工小聲說道,“上下班的時候就沒這么忙了。來來來,他忙他的,咱們看咱們的。”

  劉工知道李龍每次過來的主要目的,他笑著打開另外一個抽屜說道:

  “你看看,這三件是我雕的。現在咱們玉雕廠任務多,好料子往我這里放的也少了,上一級的就這三件,其他小件我就沒給你留。

  對了,知道你對翡翠挺喜歡的,所以我留了兩塊翡翠料子,都是切開的,不過我還沒做。料子是廠子里的存貨,咱們這邊人做的少,我就給要過來了。

  這玉硬,做起來要慢一些。你看你是要料子,還是等我雕出來后再拿?”

  李龍先看著那三個和田玉雕,每塊都比玉素甫給自己最大那塊要大,兩個手鐲,一個手把件。桌面還放著一塊未完工平安無事牌,李龍猜測應該是用鐲芯雕出來的。

  那兩塊翡翠料子也不小,一塊幾乎是滿綠,非常漂亮,應該是冰種吧,已經劃好了印子,能掏出個手鐲來。

  另外一塊是紅黃相間的翡料,這倒是挺少見的。

  “翡翠都給我吧。”李龍笑著說道,“我就拿原料子放著了。這三件我也都要了,你給算個總賬。”

  劉工給李龍一向都是成本價略加一些,畢竟情份在那里放著,不過李龍也沒太讓老人難做。劉工說讓他留一千塊錢就行,李龍放下一千五百塊,再怎么說,工費得出嘛。

  李龍又聊了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就告辭了,這會兒也沒客人了,那個年輕人便過來和劉工打聽:

  “劉師傅,這人是……”

  “以前一個老客戶。”劉工笑笑說,“隔三岔五就過來買玉,你別看柜臺每天都有客人,但真正算得上大客戶的也就是他。這些零散進出的貨,加一起都沒他買的多。”

  那年輕人便對李龍重視起來。他原本是在廠里當雕工學徒,不過沒那天份,又不太想下苦,背后又有點關系,加上劉工這里柜臺生意有了起色,便調到這里來了,想著多拉拉客源,背靠玉雕廠,不當工人,也一樣能有出息。

  李龍把那些玉裝好,開車著便去了農學院。

  照例登記進入,先去找了吳教授。

  吳教授下午沒課,正在辦公室里寫著東西,李龍敲門的時候她還看了一眼,才認出這個年輕人來。

  “小李啊,來來來快進來。”吳教授笑笑說道,“有一陣子沒見你了啊。”

  “有點忙。”李龍提著東西含胡的回了一句,他發現吳教授的辦公室是一如既往的“充實”,不過也就是轉眼之間,教授就把木沙發上的兩沓資料搬起來放在椅子上,給李龍騰出來坐的地方。

  李龍把風干魚和風干肉放下來,說一份給吳教授,另外一份是給羅教授的。

  “他正好還在,你要過幾天再來,說不定就看不到了,他今年又打了報告,要去南疆研究土壤改良。”吳教授倒了杯水遞到李龍手里,“我就不叫他過來了,這里太亂,不好坐。”

  “那我待會兒去找他。”李龍接過水杯說道,“教授最近忙吧?”

  “嗯,的確是不輕松。”吳教授難得的吐槽,“有些東西明明很簡單的,但講給學生,他們就是聽不懂。我們那時候學起來很簡單啊……”

  李龍聽著就想笑。這和錢老說十四歲就應該學會微積分,和袁老一說自己帶的弟子跟不上節奏論文不好過關就撓頭,是一個道理吧?

  好學生找好老師,和好老師找好學生,似乎都挺難。

  “也可能是你們和他們處在不一樣的層次上,”李龍忍不住說道,“所以理解的東西也不一樣吧。”

  “唉。”吳教授嘆了口氣,問道:“你那邊怎么樣?”

  “今年準備種棉花了。現在農資準備得差不多,然后也從老家叫來一些人過來幫忙,就是種的時候心里還沒底。”李龍說道。

  “想從咱們這里找專家請教一下?”吳教授笑著問道,“你啊,還真是實在。嗯,讓我想想,目前咱們北疆兵團種棉花的倒是不少,學院里研究棉花的教授也有幾個……

  嗯,找老楊吧,他是北疆本地人,家就是兵團的,我看看他在不在啊。”

  說著她便站了起來,出門往前走幾步,對著另外一個辦公室喊了一聲:

  “老楊?”

  “哎!我在呢!”屋里出來一位頭發略有些亂的中年男人,李龍跟出來看著這位身材高大,有那么一點點不修邊幅的男人。

  “我這邊有個學生,種棉花的,要請教你一些問題。”吳教授開門見山,“你研究這個的,多給他講講,講細點兒啊。”

  “種棉花?哪個縣的?”楊教授打量一下李龍,笑了笑說,“不像啊。”

  “瑪縣。”李龍回了一句,這楊教授眼睛挺大,頭發也挺多,就是不怎么收拾,胡茬應該有兩天沒刮了。真要細看,也算是個帥大叔,就是不打理自己。

  “瑪縣——六戶地還是北五岔的?”楊教授一開口,李龍就知道這位是真的有東西的,不然不可能一問就清楚哪里種棉花。

  “不是,我在另外一個鄉,今年打算種一百畝的。”

  “嘿,一百畝啊,這可需要不少的人力。”楊教授也來了興趣,“來來來,到我辦公室來,正好沒事,我也了解一下目前種棉花的情況。”

  “來,這是他帶的東西。”吳教授進屋把李龍留的那包肉干和風干魚拿了出來,李龍急忙擺手:“我這里還有,留著給楊教授的有呢,吳教授,這是給您的。”

  “嗯,你小子……行,那我就收了,你們聊吧,有什么事再找我。”

  吳教授笑笑,提著東西回去了。

  李龍進屋,從自己的背包里又取出一包風干魚和肉干來,同樣的說辭,楊教授也沒推辭,把東西放一邊后,就問李龍:

  “以前種沒種過棉花?”

  “了解過。我在北五岔、六戶地和兵團連隊都有朋友,”李龍說道,“知道種棉花挺麻煩的,今年把農資買好了,從口里也叫來人幫忙。”

  “準備還算充分。”楊教授點點頭說道,“棉花的種植和其他作物不一樣,從種開始就一直要注意。咱們南北疆日照時間長,很適合棉花生長,不過棉花相對于其他作物,非常嬌貴,從長苗開始就容易受到傷害……”

  楊教授研究棉花的種植很有一套,從種植一直講到采摘,李龍聽著,也算是重溫了上一世的生活經歷。

  畢竟自五十多歲把地交給合作社后,漸漸就退出了棉花的種植,接觸的就少了。

  記憶里多的也是滴灌鋪設后的自動化機械化種植,以前基本純手工種植的經歷,現在算是又一次被發掘出來。

  “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講完之后,楊教授開始提問。

  “我有好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一個是北疆棉花的播種時間,大致在什么時候。第二個就是棉花的病蟲害防治,現在什么蟲用什么藥?還有就是目前哪種棉花比較適合北疆這邊的土壤……”

  “嘿,問的還都是些關鍵性的問題。”楊教授笑了笑,說道:“我一個個給你說。”

  李龍急忙從背包里掏出本子,打算認真的記。

  他是真忘記了哪種蟲用什么藥。雖然藥瓶子上寫著呢,但李龍覺得還是問一下比較好。至于棉花種子,現在品種沒那么多,競爭不很激烈,但陸地棉和鋪膜棉用的種子不一樣,多問問沒啥壞處。

  “……棉種就是這樣,打藥也是。這打藥可是個苦活……”

  “我買到打藥機子了。”李龍插了一句,“就那種拖拉機帶的,一下子可以打六到八個窄膜,會方便不少。”

  “打藥機?那個只能打上面吧?”楊教授還不知道這玩意兒,問道,“像紅蜘蛛就長在棉花葉片背面,不好打啊?”

  “雙噴頭,上下都能打。”李龍說道,“上面的噴頭往下噴,下面的噴頭往上噴,這樣會好一些。”

  “不錯不錯,真沒想到,這樣的機子都出來了,這機子以后肯定會火起來的!”楊教授點點頭,“有了這種機子,那種棉花又省心一些。對了,這機子哪里產的?”

  “奎屯農機廠。”李龍沒好意思說是自己設計的。

  “我知道了。”楊教授點點頭,“以后我可以給別人推薦一下,對了,你到時打藥的時候,有效果也給我說一聲……”

  在楊教授這里呆了兩個多小時,李龍把該問的問差不多,才告辭離開,然后去找了羅教授。

  羅教授見到李龍也挺高興,在知道他打算在鹽堿地里種枸杞和棉花后,便認真的給他說,種植之后有什么變化,給他打電話說一下。

  或者等過段時間,他會去找李龍,看看鹽堿地里這些作物種植的情況。

  李龍答應了。

  他走之后這邊也快下班了,吳教授鎖門的時候看到楊教授出來,問道:

  “咋樣,都講了吧?”

  “講了講了,那小伙子差不多把我知道的都掏空了。而且我看出來了,他可不是一般的農民,在種地方面,有些他懂的我都不知道,其實今天我也從他那里學了不少,他真是你的學生?我感覺他的實用知識很豐富,基礎學識缺了不少啊。”

  “哈哈,我就知道是這樣。”吳教授笑了笑說道,“你想不到吧,他其實就是一個農民,初中都沒畢業。不過自學的比較多,肯鉆研。其實我想讓他到學院進修的,不過他不來。”

  “有機會還不來啊?”楊教授有些意外。

  “嗯,他連公職都不想要,就要自由。奇怪吧?”

  “你們在說李龍?”羅教授鎖了辦公室,提著李龍送的東西走過來,笑著說道,“他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年輕人追求不一樣。我上次帶學生到他們那邊去,呆一個月的時間,他差點就把我的學生給征服了。

  也就是他結過婚,而且道德水準足夠高,不然還麻煩呢。李龍嘛,別拿他當當下的一般年輕人就行。”

  “對,的確是不一樣的。”吳教授認同這個觀點。

  李龍不知道幾個教授正拿他說事,他正往回趕。

  太陽還沒落山,不過他想著等回到瑪縣,天怎么也都黑了。

  這時候可沒高速讓他狂飆,從烏城出來,一路往西走,在出北庭市之前,路邊時不時的會出現行人或者狗啊、羊啊之類,車子不能開得太快。

  也只有過了北庭市之后,路兩邊無人區面積擴大,車子可以飆起來。

  不過路況不算好,時不時的會有坑,李龍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太著急的好。這時候可沒那么多的修車鋪,真要爆胎或者出點什么問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麻煩得很。

  車子開到大豐鎮的時候,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去,天已經漸漸黑了,好在距離縣城不算很遠了。

  等開進縣城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燈已經亮了。這時候送電的穩定性可比前兩年好多了,至少不會動不動就停電了。

  等過兩年火電廠建成后,那用電就更穩定了。現在家家戶戶還都備著蠟燭和煤油燈,就是預備著在停電的時候用。等過幾年,這些東西都會放進閑房子,有些人干脆就丟棄掉了。

  第二天李龍打算去四隊給大哥他們說一下種棉花的事情的時候,李向前打來了電話,讓他去一趟供銷社。

  李龍便匆匆趕往供銷社,和在外面院子里等著的周園打了個招呼,走了進去。

  李向前的車子就停在院子里,被擦得干干凈凈,也不知道是誰干的。那臺社里的拉達不在,不知道開哪里去了。

  李向前辦公室門開著,李龍敲門的時候,看著他正拿著一本書看著。

  咦?《平凡的世界》?挺有品味的嘛。

  李龍敲門進去,李向前指了指椅子讓他坐,放下書說道:

  “最近忙什么呢?”

  “瞎忙。”李龍給自己泡了杯茶,坐下來邊喝邊說道,“亂七八糟的事情。對了,我去了趟伊犁,給你帶了些風干魚肉。那邊河里的魚真大啊……”

  “知道知道,過年你送的那塊熏魚,我就看出來了。”李向前點點頭,“你倒是有興致啊。”

  “也不是,主要還是過去看看那邊有沒有什么值得拓展的生意。”李龍說話很官方。

  “行了吧,那邊能有啥?”顯然,李向前對那邊也有“偏見”,“叫你過來說兩件事情,一個是修路怎么整?第二個就是老魏說,你那里有沒有便宜車子,他想弄一臺。”

  “有啊,看他要嘎斯六九車,還是伏爾加。有一臺比你這臺新點兒的伏爾加,要貴一些。嘎斯車嘛,就便宜一些。”

  “沒有其他的了?”李向前問道。

  “有一臺新的拉達,那就更貴了。我打算讓我媳婦開——這些車都有正規手續,自然是會貴一些。”李龍解釋了一下。

  “那行吧,我問問他。”

  李向前拿起電話打了過去。

  那邊老魏聽了李向前的介紹,就仔細問車子的價格。

  李龍聽力不錯,他那邊一問,他這里就給報價了:

  “魏主任是自己人,我也就不報那么高了,伏爾加三萬,嘎斯車有兩萬和兩萬五的,魏主任要的話,就是各降五千。

  不過我建議魏主任有空還是過來看看,開一下覺得哪個舒服才好。”

  他是真的按友情價了,這臺伏爾加放出去的話,怎么也賣個五萬往上,嘎斯車也降了。

  魏主任以前對他不錯,雖然不如李向前那么近的關系,但關照過他好幾次,李龍是記得的。

  李向前把價格報過去,那邊魏主任說這兩天就過來看看。

  掛了電話,李向前坐下來說道:

  “幸好先前他們問的時候我沒說多少錢買的,不然這下子麻煩了。你這車子,和市價比,還真便宜不少,沒啥麻煩吧?”

  “這個肯定沒有,你放心吧。”李龍笑笑,“違法的事情我是不干的。”

  “那就好那就好。”李向前笑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