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63章 別掛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一片掌聲再次響起來,這個年代的同志們,還有些內斂,沒有太多的形式,去展現自己的情緒。

  鼓掌是大家能想到的最好、最合適的方式。

  至于去把試飛員同志往天上拋這種事情,大約是干不出來的,一個不小心磕著碰著了,后面的事情可就麻煩了。雖然試飛員不只一位,但是總體來說有延續性是最好的。

  “振東同志,你要不要來說兩句?”領導轉頭對高振東笑道。

  同志們都覺得理所應當,沒有高振東就沒有這架飛機。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高振東卻笑著搖了搖頭:“不了不了,我看著飛機飛起來了就好。”

  這本來就是屬于這片土地的飛機,高振東只是讓它以不那么完美的姿態提前出生了而已。

  這么說好像也不太對,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其實已經很完美了。

  那沒事兒了。

  不過高振東還是沒有說兩句的想法,他只是轉過頭,點上一支煙,看向了機場外的某一方向。

  兄弟們,你們以后不用掛票了。

  兩處時空仿佛在這里產生奇妙的交匯,高振東是真的佩服那幫冒著危險向全國軍迷報告好消息的掛壁(物理)們。

  畢竟“泄密必被抓,抓住就殺頭”牌子,不論是PS還是真的,都曾經在網上廣為流傳。

  他站在人群中,仿佛身邊的熱鬧離他很遠,但又很近,他只是看著機場外,久久不發一言。

  這是我們被國外勢力恐嚇最久、最多、最廣的一項軍事技術,甚至還超過核訛詐,畢竟那東西門檻太高。

  曾幾何時,這是軍迷永遠都繞不過去的巨大鴻溝,每當說到這種飛機的時候,哪怕是最樂觀、最激進的軍迷,都只能說一點諸如“八爺高空高速槍挑娘娘”,“八換一經濟上可行”之類的話,而不能說能真正的公平對抗娘娘。

  現如今,攻守易形了兄弟們!

  興奮終究是要過去的,首飛成功的興奮過后,接下來是更加忙碌、困難的工作即將接踵而至。

  首飛僅僅是飛機正常的飛了起來,后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不過有一件事情,倒是從首飛開始就在做了。

  委里的同志、高振東、空軍和空裝局的同志和西南所的同志們們一起,回到了西南所內。

  剛回到所里,一位同志就拿著一份電文迎了上來。

  “所長,雷達站那邊的數據過來了。”

  這件一開始就在做的事情,正是雷達反射面積數據的測試。

  隱形飛機是個新家伙,很多配套設施還沒跟上,如微波暗室、反射面積測試臺等等,所以想要測試實機的反射面積,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飛機飛行的時候,在地面用雷達直接掃。

  這個辦法土是土了點,充斥著因陋就簡的味道,但是不管怎么說,反正是能測試了就行。

  首飛剛結束,專門配置的雷達站那邊,就將第一次的測試數據送了過來,一點兒沒耽擱。

  所長就是一喜:“噢?快快快,拿來看看。”

  這是這架飛機的核心指標,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之一。

  畢竟其他的子系統,哪怕是先進到了脫節的雷達,依然只能做到人有我憂,但是隱身這一項指標,卻是真正的人無我有,這就讓同志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過來匯報的同志遞上來一張紙,內容不多,但是卻極為重要。

  所長接過來之后,直接往高振東手里一遞:“來,高總工,你來看看,這個你最在行,哈哈哈。”

  所有人都覺得這一切仿佛理所應當,看著高振東打開那張紙。

  一個數字映入眼簾,第一個數字是0!

  高振東心里就是一喜,好!

  只要是0,那就說明至少和幾十年后大白熊的扁27在一個水平線上。

  看見這個數字,高振東心頭石頭落地,穩了!

  雖然自己竭盡所能,將在這個年代能加上的所有技術都加持到了這架飛機身上,但是到底能做成什么樣,高振東還是有些擔憂的,畢竟眼睛沒看到實證,那就還有發生變數的可能。

  而現在,這個數字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0后面的數字不是0,高振東并沒有失望,這是科學的、客觀的,要是0后面再跟一個0,高振東反倒是要懷疑雷達站是不是出問題了。

  不過雷達站出問題是不可能的,為了這個試驗,專門布置了最先進的、在南邊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最新型號的雷達。

  “雷達測試表明,新型戰斗機的正向RCS為0.3平方米!”暫時還沒有其他明確的數據,因為首飛的飛機不可能為了雷達測試配合飛出專門的飛行姿態,屬于是能看什么看什么,首先測試的,正是最重要的指標——正向RCS。

  0.3,比扁27要低很多。高振東有些意外,畢竟扁27來自21世紀,算得上是四(五)代機的守門員。

  但是仔細想想,又好像很正常,這架飛機有著扁27沒有的S型進氣道、更加平整光潔的腹部和機身、更小的機體,哪怕其他條件一致,這架飛機比扁27的RCS要顯著降低,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譚的事情。

  但是這些彎彎繞繞,同志們并不知道,他們還在驚訝,而有的同志,甚至不知道這到底代表著什么。

  “這么低?”

  “不是,這就跟一個炒菜鍋差不多了吧?”

  “比炒菜鍋大點兒,案板,白案的案板差不多。”

  “就是個大菜板的面積。”

  “真有這么好的效果?那飛機就算是正面的最小面積,也有那么大一坨呢,怎么可能才這么點兒?”

  雖然各說各的,但是數字在那里,是不會錯的,畢竟高振東總不可能造假。

  “高總工,0.3意味著什么?”這個數字雖然具體,但是其效果對于不是這個專業的同志來說卻顯得有些抽象,所以空軍的同志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他們最信任的研究人員——高振東。

  高振東想了想,笑道:“0.3平方米的RCS,意味著等到敵人發現我們的戰斗機的時候,他們早就身處我們哪怕是最早型號的中距攔射彈的不可逃逸區里,而且此時我們的中距攔射彈已經發射,快要和他們迎頭相遇了。如果是新型的中距彈乃至遠程彈,他們甚至根本就沒有機會突進到能發現這架飛機的距離。”

  對于空軍和空裝局的同志來說,這個例子無比的清晰,因為直接結合了戰例。

  “也就是說,他們在還沒發現我們的時候,就已經被擊落了?”

  高振東點點頭又搖搖頭:“可以這么說,但是也不能這么說,畢竟導彈是有命中率的,在干擾、機動、本身脫靶等因素下,總有那么一些幸運兒,也許能活到和我們的飛機接觸的時候。”

  聽懂了。

  “明白了,敵人得靠運氣,才有可能活到能在雷達上發現我們的時候。”

  高振東點點頭:“對,沒錯。只不過到那時候,天氣好的條件下用眼睛都能看見了,哈哈哈。”

  而且那時候,能量幾乎消耗殆盡的敵機,即將面對的是配備有頭盔瞄準具的大離軸紅外空空彈,其實機會也不多。

  隱形戰斗機的優勢,此刻才顯得那么的真切,所有的同志的心情,再上一層樓。

  “那對面這個仗,可就難打咯,哈哈哈。”

  “好,更喜戰鷹云霄隱,軍地內外盡開顏。”委領導忍不住詩興大發。

  高振東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喲,這水平,可不像是您的習慣啊。

  雖然也一般,但是至少能算得上一般。

  “有個東西,你們要考慮往飛機上裝了。”喜悅過后,高振東想起一件事情來。

  “什么東西?”

  “龍勃透鏡。”龍勃透鏡的發明是比較早的,在S2末期就已經發明出來了。

  “龍勃透鏡?這東西裝在隱形飛機上做什么?破壞隱身啊。”西南所的同志有些莫名。

  高振東笑了起來:“就是要破壞隱身啊,做成可收放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空裝局的同志最先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平時訓練、執勤的時候就把龍勃透鏡放出來,以免泄露隱形數據?”

  高振東點點頭:“對!”

  其他同志這才恍然大悟,這個想法,又領先一步。

  “嗯,振東啊,你這個未雨綢繆的習慣,實在是好得很啊。”領導實在沒忍住,雖然已經早就知道,而且經常在提起,但是高振東這種表現實在是讓人壓不住夸獎的心思。

  會還是要開一個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儀式感還是很有用處。

  不過這個會就簡單了,沒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沒有什么要討論的事情,就是簡簡單單的快樂就完事兒。

  高振東也沒說其他,現在已經足夠好了。

  不過他不說,不等于同志們不問。

  正當這個簡短、熱烈、歡快的首飛總結會結束的時候,西南所的同志找過來了。

  機會難得,高總工能有空過來的時間可不多,能面對面交流是自然比打電話和發郵件要強。

  “你們說,我去休息一下。”委領導畢竟上了年紀,興奮過后,精神略微疲憊。而且這種技術細節不在他的主要工作內容里,正好休息一下。

  送走領導之后,高振東和西南所的兩位同志找了個沒人的辦公室坐下,辦公室門口迅速被人給圍了起來。

  “有什么問題?”高振東笑道。

  這倒不是他小看同志們,覺得找自己就只會問問題,而是這個陣仗,要說沒正事是不可能的。

  “是這樣,其實這個飛機大方向的問題都沒什么了,現在就是細節的調整。不過我們這里有一個下一步將要做的工作,需要向您請教一下,在這之前,我們都沒有怎么考慮到。”

  “是哪方面的?”

  “機炮!我們看上了陸軍那門625機炮,想要改進一下,放到飛機上來。聽說您在這方面也很有建樹,想聽聽你的意見。”

  好家伙,花旗佬的620本地版是吧。

  說起這個,旁邊空軍的同志雙眼放光,6管25毫米炮,這火力,想想都帶勁。

  一看他們那表情,高振東就猜到這個625上機的主意,大概率是他們主動提出來的。

  “你們遇到的問題,是超重是吧?”高振東笑了起來。

  這個一點都不難猜。畢竟陸軍也好,海軍也好,用625的時候對重量沒有太多的限制,反倒是為了精度、穩定性等指標,會故意的保留一些重量。

  但是上了飛機,這玩意兒的重量就有些大了,特別是新型空優戰斗機為了航電、隱形、航程、內置彈倉做了很多針對性設計和妥協的情況下,這門不算炮彈,經過各種減重的加特林炮,對這架雙中推的中型戰斗機來說還是有些重了,而且占用的體積也大,加上數百發炮彈,就更不得了。

  “你們的炮現在有多重?”

  “現在的樣機上都是配重,比現在的炮要輕,現在的炮我們想盡辦法,依然有差不多180公斤以上,而且炮彈更重。”

  難怪他們對著這東西摳腦袋。

  花旗的M61型6管20毫米機炮的重量是120公斤,按照這個比例,625的180公斤反倒是顯得相對輕巧,可以說,設計炮的同志已經想盡了一切辦法。

  “625太大了。”高振東想了想,斬釘截鐵的道。

  “可是雙管加斯特炮的重量,也在150公斤左右,沒輕太多。我們就是考慮到您對加特林很熟悉,陸海那邊的彈炮合一系統里面那門炮你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就想看看有沒有辦法優化這個重量。”西南所的同志道。

  高振東摸了摸腦袋,突然想起來個逆天的貨,這貨他印象深刻,都不用翻系統。主要是這東西實在是非常極致,極致到高振東看一遍就記得非常清楚,忘都忘不掉。

  “為什么不用620?”高振東笑道。

  “20毫米炮的口徑小了點,威力不夠。”空軍的同志道。

  在這方面,花旗和白熊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流派。

  潑水派和大力派。

  前者以小口徑、高射速為主,爭取能蒙得中。

  后者以更大口徑、更大威力為主,爭取一發解決對手。

  例如米格15那個小身板上,安裝了一門37毫米和兩門23毫米機炮,雖然37炮以尿尿彈道著稱,但是只要蒙中了一發,那是真的要命。

  空軍的想法,就有點既要又要的意思了,既要6管的高射速,又要25mm的大威力,把設計機炮的同志折騰得夠嗆。

  高振東道:“我的建議,是用30毫米炮,單管,備彈量嘛……最多200發。”

  “這……威力倒是大了,可是射速是不是低了一點?如果像米格19一樣安裝多門的話,重量又上去了。”

  30毫米炮空軍是用過的,而且數量不小,米格19就是NR30型30毫米炮,這個炮重量很輕,不到70公斤,射速900發/分以上,如果單管的話,火力的確顯得有些不夠,如果多管,總重量又上去了,還不如射速3500發/分,重量150公斤左右的雙管23mm加斯特炮呢。

  高振東笑了起來,而且笑得很得意,因為他能想象到同志們等會兒的表情:“如果這門炮的重量只有45公斤,射速可以高達1800發/分呢?”

  “多少????”

  “1800發?45公斤?”

  “30毫米炮?”

  這幾個數據結合到一起,讓同志們驚詫莫名,下巴都掉地上了。

  高振東笑道:“你們別管可不可能,就說這個數據能不能用吧。”

  此時同志們才想起來,全世界最輕的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就是出自眼前這位笑呵呵的同志之手,這么一想,也許真的能行?畢竟這位同志在槍械輕量化方面,水平非常高。

  空軍的同志沉吟了一下:“如果能有這個射速的話,單管30mm炮搭配200發炮彈倒是真的夠用了,一場空戰下來,也差不多。”

  這個射速是米格19的30毫米炮的兩倍!不少米格19及其衍生型號,安裝的30mm炮也就是2門,備彈不過80發左右。

  和雙管加斯特相比,從毀傷效能來說,一發30mm頂兩發23mm沒有任何問題。

  這么算來,如果這門炮的理論射速真有1800發/分,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高振東補充道:“你們別忘了,這是一架會配上遠程雷達空空彈的隱身飛機,這架飛機的核心,是在敵人發現自己之前,利用空空導彈消滅敵人,機炮可以有,但不是最主要的。”

  有了F4豬愚在前,現在要想取消機炮是不可能的,但是定位成補充,倒是沒有太大問題。更別說高總工提出來這門炮,真的能一門頂兩門,機炮火力和戰6比起來毫不遜色,都不能說是補充,就是主力。

  尤其是在同志們看過新飛機那0.3平方米的正向RCS之后,對此的信心就更足。能活到機炮面前的敵機,數量、能量可都沒剩多少了。

  “高總工,雖然但是……但是45公斤,射速還要達到1800發/分,這很難吧?”就差說做不出來了。

  射速高了,相關的散熱、結構、承力都得加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