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59章 雙管齊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當然,不是叫你們簡單粗暴的往里面灌水蒸氣,那樣就真崩了,多少有點門道的。”在同志們還暈暈乎乎的時候,高振東連細節都補充上了。

  就知道沒有這么簡單,不過這才正常嘛,要是簡單,我們都想到了,還需要高委員來提醒?

  “那您的方案是?”

  高振東也不拖拉:“在惰性保護氣氛里,加入一定量的含水氣體化合物,加熱的時候分解釋放水蒸氣,達到蝕刻的效果,例如肼類。這叫徐徐圖之。”

  真他娘的絕了!潘工差點爆出粗口來。

  這思路說出來很簡單,但是里面的巧思,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

  “至于細節,等有需要的時候你們自己去試驗,我就是提醒一下。”

  “那肯定那肯定,要是這個都還要您親自試驗,我們也趁早別干了。”

  雖然這話聽著有點“領導您居然親自來吃飯啊”的滑稽感,但是對負責碳纖維落地的同志們來說,還真就是這個道理,路都給你導出來了,難道還要親自背你過去不成?

  那不成笑話了?自己這幫同志就是最大的笑話。

  “行,我就是順帶提這么一嘴,其實水的用處還很大,不止這一點,不過現在我們先不糾結那么多,等到需要的時候再考慮。那物理吸附的氧呢?怎么考慮的?”

  順帶……這話聽著有點讓人難以淡定,你這“順帶”的一嘴,是其他人花多少時間攻關才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已經沒空吐槽這個了。

  連一刻都沒有為水蒸氣的順帶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物理吸附氧。

  ——因為這事兒他們暫時沒想法。

  三天時間實在是有些短,能想明白路線、找出問題并解決其中一些簡單的已經是極限。

  “暫時還沒考慮到,時間有點緊。”在這兒就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了。

  高振東想了想:“嗯……這樣,我們先考慮兩個方案先用著,別的等到有特殊需求的時候再說,或者等到最基礎的碳纖維量產工藝搞出來之后,我們再拓展。”

  他這話說得輕描淡寫,但是聽到同志們耳朵里就有些難繃。

  什么叫先考慮兩個用著?一個都夠了,您這里還講究個好事成雙是吧?

  高振東沒有給他們驚訝的時間:“一個,是用β蒽醌磺酸鈉、亞二硫代酸鈉、氫氧化鉀組成還原液去除,第二個,在一定溫度下用硼酸溶液處理后再碳化。”

  他是怎么考慮這么細節的?同志們腦海里都浮現出了這個問題,但是隨即又釋然,他嘛,正常正常,順帶著就想出來了也說不定。

  “嗯,這兩個都有解決方式了,其他的問題呢?”

  “好的,我們還注意到……”

  高振東和同志們就這么一問一答,甚至一問可以得到多答,一個問題能得多個方案供選擇,這就讓同志們很幸福了。

  “你們一定要注意預氧化,如果說碳纖維質量的一大核心是原絲質量的話,那另外一大核心就是預氧化結果。”

  見同志們都在關心碳化這個與碳纖維名字直接相關的工藝流程,高振東提醒道。

  潘工回答道:“您提醒得對,對于預氧化,我們有相當的考慮,不過我們對預氧化過程進行研究后發現,預氧化過程是原理極度簡單,但是條件組合非常復雜多變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考慮是在研究過程中去一一落實。”

  他們不是沒考慮,而是考慮不過來,預氧化涉及到的條件又多又雜,短時間根本想不到那么多。

  他們是考慮進入試驗之后,用窮舉法解決問題,這也是搞材料的同志常用的辦法。

  高振東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們也先別窮舉了,先把東西做出來再去深入,我給你們一套參數組合,你們在這個參數組合的基礎上先搞。”

  還有這好事?

  正因為預氧化的原理非常簡單,所以他們都沒考慮向高振東請教什么,因為一目了然。

  而因為預氧化的實際極為復雜,他們還是沒有考慮向高振東請教能得到多少結果,畢竟這些全是細節,非常實際,不進入實操很難得到結果。

  沒想到高委員這里居然有一整套?

  雖然高委員也是憑空自己推導出來的,但第一次的參數組合肯定是憑空推導出來,反正想來總比自己這幫人憑空推出來的要靠譜。

  這不是迷信,而是經驗,和高委員共事久了之后得來的經驗。

  “那太好了,這樣的話,能給我們省很多時間和資源。就是有點浪費您的時間了。”潘工笑道。

  這樣一來,相當于最初的工藝組合所需花費研究時間和資源,完全不需要投入,直接一步跨入試驗階段,所需要準備無非就是設備和材料,這樣一來,速度就快多了。

  說得陰暗一些,出了問題,那也是高振東的問題,花時間改就是了,同志們肩膀上的壓力陡然減輕,到了輕若無物的程度。

  而且話說回來,高委員搞出來的成果,不至于那么慘,絕對不至于。

  在輕松的氛圍中,高振東把預氧化工序的各項選擇和參數拿了出來,并一一向同志們大致解釋了一下其中的道理和考量。

  這讓同志們更放心了,能把這背后的門道都說得清清楚楚,光憑這一點,這套工藝參數做下來的結果就差不了。

  相比自己這幫人還處在盲人摸象的階段,人高委員早就已經吃透進去了。

  事情不少,花的時間也不少,整整一個下午,都花在了這上面。

  不過相比徹底奠定碳纖維量產研究工作基礎的重大意義,這點時間完全不是事。

  無論是誰來評價,一天,不對,加上前面,幾天時間就完成這么一件事,他們的想法都不是時間長不長的問題,而是可不可能的問題。

  如果是真的,那簡直太值得了,幾天時間奠定一個領域的基礎,還負責扶上馬送一程,這種好事打著燈籠也難找。

  “……行了,大概就是這樣。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同志們了。”看著接受了大半天高強度知識灌頂,卻沒有半分疲態,神采奕奕的同志們,高振東笑道。

  在一片感謝聲中,同志們收拾好東西,有的同志出門就往三分廠小食堂方向轉。

  潘工給氣樂了:“嘿,你倒是真不客氣,還挺熟練。”

  高振東笑了起來:“熟練就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嘛。”

  不過要說熟練,誰都沒有潘工自己熟練。

  這不,第二天早上,一大早的,他又出現在了高振東的會客室里,這次和他一起來的,是三位生面孔。

  “高委員,我又來了,哈哈哈。”潘工大笑道。

  高振東一邊招呼人泡茶,一邊笑道:“就怕你不來啊。”

  他只是隨口寒暄,但是聽到別人耳朵里可不是那么回事。

  看看,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吧,就怕老潘不來,這話聽著不像是給老潘說的,倒像是給別人說的啊。

  其實沒那么回事,因為高振東根本不知道另外三個人是誰,不存在說給誰聽這檔子事。

  潘工知道高振東不認識這三個人:“我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院里的魏總工,院里對這個課題非常重視,我們總工代表院里,親自參加這個課題。”

  高振東連忙歡迎,伸出雙手握手。

  看來這就是他們內部的安排了。

  魏總工也雙手緊緊握住高振東的手,連道久仰。

  是真的久仰,雖然說不出高振東到底做了多少事情,但是到了他這個技術級別,對高振東還是早有所聞的,這甚至和高振東科學委員的身份都沒關系,純純的成果堆出來的,總有一個能讓某個領域的人聽說過他,而且這個人的級別還不能低,特別是技術級別。

  等到大家坐下之后,高振東也沒多耽擱。

  “這次的事情,想來大家都了解了,我們就直入正題吧。”

  “行!”魏總工也很爽快。

  看來牌子是老潘掛著,但是主事的還是魏總,這樣也好,兩邊都不耽誤。反正只要事情沒問題,高振東這里也就沒問題。

  “我的想法,是對位芳綸和間位芳綸一起搞!”

  高振東開口就是個大炸彈,齊頭并進。

  不過這話把同志們炸得不輕,一起搞?

  “高委員,是不是有些急了?”

  雖然此時芳綸剛提出來,還沒量產,國內更是了解不深,不過對位和間位作為有機化學材料的一個基本概念,同志們還是大致分的清楚的。

  對位芳綸和間位芳綸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實際區別還是挺大的,這種區別不只是性能上,還有生產工藝上。

  簡單來說,對位芳綸強度高,間位芳綸耐高溫耐火阻燃性好。

  這讓高振東都沒法割舍,一個用于防彈,一個用于防火。

  而魏總工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這兩個東西一起搞,壓力忒大了,難度也很大。

  原本我們開始搞這個東西,正是在60年代,應該是在花旗佬的芳綸1313于1967面世之后正式開始的。至于成功國產化,已經是21世紀的事情了,而且對位芳綸比間位芳綸還晚幾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