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43章 化學老師講數學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劉榮國滿口答應,心里卻在尋思,能有多強?

  他們走后,高振東掂了掂兜里的一套巴克球,嗯,這東西不錯,等釹鐵硼面世了,就能給言之不預玩了,不過得盯著她們玩,好玩歸好玩,這東西不小心吞下去還是有些麻煩的。

  不對,到時候得再提一套出來,雙胞胎,懂的都懂。

  先不說劉榮國燒爐子的事情,畢竟要一點點時間,而潘工那邊的速度那是真的快,說第二天到,那就是第二天到。

  畢竟都知道,高委員這里的時間,那真是越來越不好約了。

  “高委員,您看,這里還算兵強馬壯吧?”潘工很是自得,院里和部里的支持,那是真的沒得說!

  搞工藝的來了一大堆。

  應化部又不傻,這是機會啊,工藝這東西,往往不見得只針對某一種具體的產物,而是到處都有得用的。

  沒準這一來,不但能解決碳纖維的原絲工藝,還能學到能用到更廣泛的工作上去的東西。再說了,就算是沒有這個,僅僅是解決碳纖維的生產,其吸引力就足夠讓應化部這邊提供一切盡可能的支持。

  高振東看著這烏泱烏泱一大片的同志們,也很是高興,某麗?嘿嘿……

  說是一大片,其實也不多,畢竟能見到高振東的,還是得挑一下的。只不過比起正常情況下一次性進入的人,的確要多一些。

  而這里面,不少同志也是一腦袋的圈圈,不是說碳纖維的關鍵工藝研究么?怎么一竿子給支到十七機部來了?

  要說兩者之間有聯系,那勉強可以說得上的就是兩者都是材料?

  我是誰?我在哪?我來干什么?不少同志心里都浮起了類似的三連問。

  好在同志們也是經驗豐富,來都來了,部里的指令總不會有錯的。

  高振東也不拖拉:“同志們,那我們就開始吧!”

  在一片輕輕的掌聲中,高振東再次掛出了上次那張工藝流程圖,不過這一次不是全圖,僅僅只是包含了從原液到原絲這部分。

  看多了麻煩,不是高振東自己麻煩,而是對同志們來說比較麻煩。

  “今天,我們主要討論兩件事情。”

  聽著高振東的話,同志們看著高振東在黑板上另外寫下的兩行字。

  “聚丙烯腈初生纖維凝固成型”

  “聚丙烯腈纖維的加工處理”

  在場的同志們都是懂行的,雖然以前沒搞過這玩意,但是這不妨礙他們把這兩件事情和圖上從原液到原絲的一步步步驟給對應起來。

  “我們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原液的凈化和脫泡,當然,這里的混批是常規操作,我們就不再贅述……”

  高振東侃侃而談,同志們聽得也很認真。

  聽得認真,就會有問題。

  當高振東停下自己對凈化和脫泡的講解的時候,有位同志舉起了手。

  “高委員,這里我有個問題,凈化過程中的離子交換樹脂,我們對此研究有限,沒有相應的產品可以使用,這一步是不是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研究。”

  這位同志倒是沒有想著等靠要,而是直接問這一步里面的離子交換樹脂是不是需要研究。總不能什么都等著高委員給吧?這點兒自覺性,同志們還是有的。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高振東搖了搖頭:“不需要你們從頭開始,到時候你們可以去我指定的單位,和他們合作,應該速度能快一些。不用擔心,這個單位是你們系統內部的。”

  螯合樹脂和離子交換樹脂之間雖然有區別,但是也有統一的地方,金城大學那邊對螯合樹脂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在他們的合作下,自己再搭把手,這個離子交換樹脂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不過高振東的話,聽得應化部大部分同志就是一愣。

  不是,你怎么對我們部委比我們自己還熟悉,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哪兒有搞這一類東西的。

  防工委:不知道就對咯……那東西哪兒能輕易讓人知道了。

  不過很明顯,這個問題,他們現在絕對沒法從高振東那里得到答案,反倒是潘工,心中又是一塊石頭落下來。果然,部里領導透露過的,高委員一向喜歡準備前置技術的習慣,從來沒變過。

  有高振東這個包票在這里,同志們就不再糾結這件事情。既然這位委員同志說了有這個東西,那想必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人家就算是再喜歡開玩笑,也不可能把玩笑開到這種事情上面。

  “同志們,對凈化和脫泡這個部分,還有沒有什么疑問?”高振東笑問道。

  “沒有!”同志們的回答很有精神。

  這東西,簡單!如果拋開一些材料上的問題的話,這一步實際上大致是他們在各種化工產品生產中的常規操作。

  高振東點了點頭,很好。

  接下來的事情,就給了同志們當頭一棒。

  果然,一開始給的甜棗,是讓我們習慣習慣的,就是個開胃菜啊。

  原因很簡單,接下來這一步,直接讓一半以上的同志直接陷入了云霧之中。

  “我現在選定的紡絲工藝,是干濕法紡絲……”這句話很容易懂,特別是從紡織部門支援過來的同志,聽著這話那叫一個親切。

  干濕法的質量,要比濕法好,當然難度也大一些,不過這個在高振東這里不是問題,因為干濕法里,“干”的這一部分最重要的參數,對他來說是現成的。

  “干濕法紡絲過程中,原液經過計量后,從噴絲頭擠出,經過一定厚度的空氣層后,在凝固浴中形成初生纖維……”這一步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化纖這年頭是已經有了的,例如的確良。

  “這個初生纖維成形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雙擴散過程,這個過程對成品纖維的質量和紡絲連續性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雙擴散過程,指的是……”

  從這里開始,同志們已經感覺到了情況不妙,以前哪兒接觸過這東西啊,雙擴散?化纖生產中他們就沒怎么深入考慮到底有幾個擴散過程,發生的時間順序是個什么關系。

  “……因此,研究雙擴散行為的手段不多,只能近似研究。在這里,我使用貝塞爾函數進行擴散過程的近似模擬求解,研究凝固過程中溶劑和凝固劑的擴散……”

  絕大部分同志腦袋里就是“咣當”的一聲巨響!

  毫不夸張的說,這里相當一部分同志,連貝塞爾函數是什么都還沒弄明白,特別是紡織部門的同志,畢竟建國至今,紡織部門實在是不怎么用得上這東西。

  他們一個個都驚呆了,大部分同志只是機械的、盡可能的記錄著高振東寫在黑板上的知識和說出來的話。

  他們心里就一個信念,懂不懂先不管,既然參加了這項光榮的任務,那就是死記硬背,回去慢慢啃,也要把這個東西給啃下來!

  不會沒關系,現學。

  現學學不懂?回去找人請教!

  總不能被一個函數給打敗了吧。

  如果高振東能聽到他們的心聲,大概會安慰他們,不用氣餒,不用懷疑自己,被貝塞爾函數打敗的工科生大有人在。

  好在這里只是用到了貝塞爾函數,而不是要他們研究貝塞爾函數,特定的應用的好處就在于,使用方式方法是清晰的、易懂的、可以死記硬背慢慢研究的。

  而這一部分,高振東也說得很慢、很仔細,畢竟這是影響到原絲質量的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值得深入講解,偏偏這東西還是個純理論但是卻又沒理論的分析過程,就有點流體力學里用NS方程解決空氣動力學問題那種意思。

  所以在這一步上,高振東多花了不少的時間,務必要讓同志們盡量理解,哪怕不理解,也要把這部分內容盡可能清晰、明了、詳細的記錄下來,慢慢研究和消化。

  這個部分其實內容嚴格說來不是很多,但是這個過程有些漫長,但是同志們即便處于半懵逼狀態中,依然覺得收獲很大,他們一個個奮筆疾書,根本來不及思考,現在高振東就是在填鴨,不管那么多,先填進去,再慢慢消化。

  這是當前最好的辦法。

  這個漫長的過程,和以往的都有所不同,沒人提問題!

  因為他們現在甚至連問題都還提不出來,高振東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沒問題?那就太好了!

  等到高振東在黑板上寫下一組公式:“通過公式1,我們可以根據擴散分子濃度、擴散系數、擴散時間求得擴散半徑,而其中最困難的兩個擴散系數可以通過試驗數據,結合滿足貝塞爾函數的正根,由公式2、3分別求得……”

  到了這一步,同志們才豁然開朗,好了,有公式可以用了!

  雖然這個公式看起來依然有些復雜,但是至少是一個明確的、只包含四則運算和冪運算的求和公式。

  搞工科的都知道,當有一個明確的公式可以使用的時候,就意味著一切都有了依靠。

  至于公式復雜,有了計算機,這算得了什么?

  剩下的,就是試驗找數據的問題了。

  看著黑板上密密麻麻一大堆已經被擦過幾遍的字,同志們對高振東的敬佩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這么復雜的過程,高委員是怎么給弄出來的?

  高振東:抄出來的,感謝幾十年后的饋贈。

  而這套公式的出現,也大大的緩解同志們心中的焦慮,沒有理解沒關系,至少可以先用上。

  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齊頭并進,咱們條件特殊,沒辦法。別人想有這個特殊的條件,都沒這個機會。

  想得美,畢竟不是哪兒哪兒都能找到高委員這樣的帶頭人,把路先給趟平了再來喂飯。

  “都懂了吧?”當高振東拍拍手上的粉筆灰,笑著問同志們的時候,所有的同志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

  懂了一點,至于全懂,還得努力,不過至少最后那套公式怎么用,是大致差不多懂了。

  潘工笑道:“高委員,不瞞您說,懂怎么用了,想要用上,還得去現學貝塞爾函數的知識。”

  包括他在內,此前都沒接觸過這東西,“理科里的文科”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而我們直到2000年前,一提到科研,“理論基礎薄弱”這個詞幾乎是必定掛在嘴邊的。

  所以對于這批60年代的非數學專業的同志們來說,貝塞爾函數的確是有些超綱。

  高振東一愣,我見你們都沒提問題,還以為都懂了,合著是徹底沒懂所以沒問題?

  “那我再給你們講一講貝塞爾函數吧……”作為帶通信背景的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上輩子高振東有一門基礎課就叫《貝塞爾函數》,高振東忍不住有些技癢。

  化學老師順便把數學卷子講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別別別!已經很耽誤您的時間了,這個東西我們回去組織學習就行,您把時間浪費在這個事情上就大可不必。”

  這不是潘工客氣,而是他真的覺得承擔不起。

  高委員工作多忙?給自己這幫人補化學知識也就算了,連基礎的數學知識都要他來講課,這就太夸張了一點。

  他的時間,浪費一點都是在犯罪。

  這就是潘工一行人心里的感受,特別是在聽了這堂雙擴散過程知識的課之后。

  自己回去找院里協調,組織一位數學專業的同志來講講課也就行了。否則,要是部里知道自己這幫人這么拿高委員的時間不當時間,估計都得先把自己這個“常務副帶頭人”先批評一頓。

  見同志們如此的堅持,高振東倒也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潘工的說法也沒錯,自己再怎么說,講起數學課來也沒有數學專業的同志來得好。

  國內某數學大佬:這個事情吧,也不一定。

  他點了點頭:“行吧,今天時間也不早了,同志們在這里吃個飯,明天繼續后面沒說完的事情,我準備給你們三天時間,把原液到原絲的基礎知識解決掉。”

  就這東西,就花了高振東一天的時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