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這話,聽得領導吃飯的動作都停下了,就這么直勾勾的望著他。
合著你剛才那洋洋灑灑一大篇,還是順手撈的?雖然不知道為什么高振東稱之為“蟲子”,但是意思還是明白的,就好像順手拍個蚊子一樣。
高振東有點不好意思:“嘿嘿,這東西比較新,思緒比較發散,想得比較多,收獲自然也就比較多。”
不是……這事情好像反過來了。
一般不應該是越新的東西,越需要消化吸收,短時間之內,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消化吸收上去了,哪兒可能有什么新收獲?要說收獲,最多也就是收獲一點新知識,至于新想法,應該還來不及吧?
不過高振東這小子,有點說不清楚……
“哪方面的?”領導還是選擇了相信高振東的說法,畢竟在這方面,早有先例,他從來沒在這方面說過大話。
高振東又往嘴里刨了一口飯:“還沒全部整理完,還在腦袋里,有點亂,現在說不清楚,不過是能源方面的。”
現在是真說不清楚,畢竟還沒翻系統來著。
他剛才之所以這么說,只是要找到一個足夠的理由而已。
他只知道是什么方向,大致是干什么,但是更詳細的就說不出來了。
但是對于別人來說在,這特么已經很夸張了。
還真有?而且還方向都定下來了?
對于領導來說,高振東把話說到這個地步,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了。
此時,他的心情是復雜的,要說心疼,那是真心疼,但是要說高興,那也是的確高興。
誒,糾結啊。
“那你也不用急,反正都有想法了嘛,慢慢整理,欲速則不達嘛。”領導想了半天,也只能這么說了,總不能說你別搞了吧?
高振東點點頭:“您放心,領導,我心里有數。我年輕,沒問題。”
這件事情在我們這邊,算是皆大歡喜,但是在石墨堆的老家,事情就有點不太一樣。
“蘇卡不列!你們難道在設計過程中都沒發現這個重大缺陷?”白熊原子能部的部長對著下面一幫同志,大發雷霆,唾沫四濺。
我們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后,并沒有藏著掖著,甚至都沒有以此為條件,要求獲得什么技術、資金上的報酬,而是非常爽快的,將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整條可能的事故鏈直接通知了北方這邊。
甚至我們將高振東提出來的一些初步的處理思路,都直接通知了白熊。
貿易歸貿易,安全歸安全,我們的心胸和格局在那兒擺著呢。
這讓這位部長心中,五味雜陳。
當南方同志向他通報他們的發現的時候,部長的心情非常復雜。憤怒、尷尬兼而有之,甚至還帶著一點點竊喜。
憤怒是對自己的手下,尷尬是面對南方同志,但是竊喜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白熊原子部長并不是受虐狂,他的竊喜,其實來源是針是對第三方的,或者確切的說,是針對大洋公約組織。
石墨水冷堆有重大缺陷和嚴重安全隱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他竊喜的是,南方這位朋友終于成長起來了,能為自己祖國分擔壓力。
從反應堆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如果南方同志沒有足夠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發現這個問題,要知道他們拿到反應堆的設計,也不超過半個月。甚至他們還沒拿到完整的設計,僅僅是其中一部分資料,他們就能找出如此復雜和重大的問題,這已經很能上說明南方同志現在的發展程度。
而且值得慶幸的是,南方同志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和自己的祖國展開合作,并提供盡可能的幫助。他們非常有誠意,從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將壓力管大功率石墨水冷堆的問題反饋回來就知道,他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反應堆有問題就有問題吧,發現了就好,但是有幫手了,這在原子部長的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老話說得好,“話又說回來”。
話說回來,竊喜歸竊喜,但是對于自己這邊的同志在設計中的疏失,要說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將相關人員找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但凡要點臉的國家,大概都是這個反應,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不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還有一個形容超級大笑話的形容詞叫“國際笑話”。
“部長同志,這個問題,實在是非常隱蔽,這需要一系列的巧合才能發生,從概率學上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
有傳言說在后來,白熊不是沒發現RBMK的設計缺陷,但是選擇了視而不見。
這種傳說是真是假不知道,也無法證實,畢竟毛熊千古之后,死人不會說話,反正堆炸了事實。
部長聽見這話,滿臉通紅,他感覺身體里的高溫,快要把早上喝的Vodka都蒸發干凈了。
“達瓦里氏,這不是理由,而且我也不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真的很低,你別忘記了,當你越懼怕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情往往就會發生。而且再低的概率,也掩蓋不了你們在這件事情上的重大疏漏!”
特別是丟臉丟到南方同志那里去了,而且南方同志表現得越是有誠意,就讓他感到越生氣。當然,不是對南方同志不滿,對方如此的大度,他甚至覺得自己應該給對方磕一個!
他生氣的,是自己手下這幫人。對他來說,這件事情屬于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自己這幫達瓦里氏的Vodka還是喝得太多了。
他的手下并不頭鐵,桌子都被掀了,還藏在桌子下有什么用:“部長同志,我們盡快組織人員,復核南方同志提出的問題,如果屬實,我們會盡快進行改進。”
部長冷笑兩聲:“不用那么麻煩,南方同志同時也提出了改進意見,你們可以一起拿去,也許能幫上你們的忙。”
他在最后一句話上,加重了語氣。
其實復核流程是正確的,誰也不能保證南方人提出來的問題,就是真實存在的,這需要嚴謹細致的復核和分析才能確定。但是原子能部長看著下面這幫人,實在是忍不住心里的火氣。
“我們會認真吸取南方同志的意見的。”一眾專家紛紛表示,但是在心里怎么想,那是另外一回事。
人這東西,有一種很奇妙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你叫我做啥,我偏不!我就不相信我另辟蹊徑弄不出來。
然而原子能部長并不知道這幫同志心里在想什么,他只是一副“累了,毀滅吧”的表情,揮了揮手。
該干嘛干嘛去。
金秋十月,高振東參加了一個特殊的頒獎大會。
這個日子本來就很有意義,越是特殊、重大的表彰,發生在這個月份越是不奇怪。
這是防工委組織的,特殊之處很多,最為明顯的一個就是,這個頒獎會沒有任何一名系統外的人,連記者這些都沒有。甚至連防工委自己,都沒有安排人員拍照留影。
這是對軍工系統的先進個人、集體、項目、課題的表彰。
這一類表彰,高振東參加得很多了,畢竟最近幾年,只要是這個系統內突破性的進展,相當一部分都和他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突破越大,關系往往就越深。
深到什么程度?
深到高振東自己在這些表彰大會上沒法領獎。他在表彰會上的公開身份,往往是“有關部門”,屬于他的榮譽,都是另外單獨發的。
對此,防工委領導的感覺是——麻了,主要是太多。
聽起來很反直覺,但是這卻是事實。
而這個表彰大會上,高振東照樣如此。不過一個略顯特殊的獎項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個獎項級別不是很高,但是很特殊。
“爆炸絲精密起爆器”。
用于內聚式原子彈的引爆。
說起來這東西,高振東也有份,爆炸絲起爆器的研究,他也是出了大力的。
但是引起他注意的地方,其實不是別的,而是這個獎項說明中的一段話。
“……該起爆器動作可靠,同步率高,能有效引爆裂變武器及聚變武器……在多次試驗及裂變、聚變的實彈試驗中,動作可靠性100。”
高振東看到這里,笑了起來,笑得無比的開心。
聚變引爆可靠,那有的事情……哈哈哈哈。高振東實在是很難壓抑住自己的心情。
防工委領導看見他的表情,心中詫異,這東西雖然高振東也有份,但是他沒理由笑得如此的高興吧?
對于他來說,這個級別的獎項不說車載斗量,至少盆滿缽滿,這東西怎么就讓他高興成這樣?
噢,明白了,是用的地方不一樣,用在那上面的,換成誰估計也會高看一眼吧?
看著高振東的表情,對他知根知底的同志的看法都差不多,大孩子遇見了大炮仗,高興一點也是正常的。
只有高振東自己知道,他為什么笑得這么開心。這件事情永遠都沒法說,因為它在這條線上,不會再發生,但是高振東沒有任何的遺憾。
要的就是這么個效果,要不然特么的不是白來了?
“振東,你上次說的那個收獲,現在整理得怎么樣了?”頒獎間歇,防工委領導湊個腦袋過來,問高振東道。
高振東點點頭:“差不多了,等我徹底搞完,會請你通知兩個行業同志們的。”
“兩個行業?不是原子能么?”高振東的話,再次刷新了領導的認知。
高振東樂呵呵的:“也沒人規定收獲只能有一個吧?”
和領導足夠熟悉,高振東說起話來也頗有些百無禁忌。
合著還真有兩個?看著高振東那張笑呵呵的臉,領導覺得世界實在是有些不正常。
也不對,其他人都挺正常的,不正常的就只有他。
高振東是真的樂,原子能在這個年代,畢竟有局限,技術難度高,造價高,要求高。所以他決定整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決定社會發展下限的,不是高精尖,還有普及型技術。
不過在那之前,高振東還有一件事情要先啟動起來,這件事情,還是高振東自己主動請纓攬回來的。
——火箭推力控制系統。就是和毛熊合作的那個。
實際上高振東準備做的,是推力控制系統的軟硬件平臺,至于真正的火箭推力控制算法和程序,他是做不了的,因為他沒參加實際的工作。
但是這個平臺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來說,如果是在一個通用的軟硬件平臺上和對方合作,那很多在合作工程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就比較容易推廣應用。
這對快速發展我們的航天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高振東先一個電話敲來了三分廠技術處電子實驗室的同志。
“你們按照這個環境限制和參數、接口要求,設計一套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件。注意保密,和機要室的同志一定要配合好。”
高振東拿出一份需求材料,遞給電子實驗室的同志。
這份材料是航天口的同志提供的,他們也是和北方的同志做過大量的溝通和確認,然后加上了自己的認識和冗余,這才交到了高振東手上。
在這方面,毛熊那邊的想象力遠沒有我們豐富,膽子也沒有我們的大。畢竟我們的同志吃過好的,而對方還沒有。
電子實驗室的同志接過需求材料,掃了一眼,感覺壓力山大。
“這……這是太空中用的吧?”主要是環境要求太有特色,高G,高輻照,超寬的溫度范圍,大振動……
這要不是航天用的,同志們把自己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高振東點點頭,雖然火箭在地面上就開始工作了,但說是太空中用的也沒問題。
“對,所以要保密,知道了吧?在環境處理方面,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告訴我,我給你們協調相關的專家和資源。”
電子實驗室的幾位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航天工程,但凡是搞科研的同志,誰不是心向往之?
別說現在是高光,幾十年后,那幫做的動不動就是“航天科技加持”,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