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57章 天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三天之后,某濱海城市靠近海邊的炮兵陣地里,開來了四臺履帶車。

  這四臺履帶車看起來很熟悉,但是和常見的那種又有些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長!

  這兩門火箭炮的火箭彈,看起來和已經裝備的130火差不多,但是比130火的長度,要長出來很多。

  炮兵陣地的民兵們,都湊上來看熱鬧。

  這種大家伙大家沒見過,別說這個了,民兵連130火都很少看到,那是正規軍的裝備。

  而這里的炮戰由于特殊性,民兵在其中占了不少的比例,而且在炮戰中起到了相當的作用。有的炮,不僅僅是民兵,甚至全是女民兵操作,英姿颯爽。

  “這個坦克看起來好奇怪啊,這么多炮管,但是沒看見炮塔。”作為濱海的基干民兵,同志們對坦克很熟悉,哪年不練一練打坦克的?

  “這不是坦克,這是火箭炮。”這東西和民兵訓練教材上的火箭炮看起來有些不一樣,但是還是有想象力豐富的同志把它給認出來了。

  “這個炮一看就不一樣,這么多管子,不知道有多厲害。”

  “這個厲害,我告訴你啊,這個炮不是一發一發打的,是一群一群的,就跟蜜蜂一樣,嗡的一聲就全部都打出去了。”

  “我數數,一、二……三九、四十!爸,爸,這炮有四十根管子!”

  “這40根管子要是都往一個地方招呼,那簡直不得了,誰能有這么大福氣。”

  “聽說啊,這是來做什么試驗的。”

  “啊?不是長期在這里用的,可惜了可惜了。”

  同志們興致勃勃的看著這四臺新家伙,看得出來,這四臺新家伙都是剛出廠不久的,輪圈上的那個白圈圈,都還新新的,一點泥土星兒沒有。

  每臺車子,都散發著油漆的香味。

  新奇歸新奇,同志們倒是沒覺得有什么不對,新式武器拿到戰場上來試驗,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他們這里也不是沒有來過新家伙。

  別忘了,這里雖然打得零零星星的,但卻是正兒八經的在戰斗,要流血犧牲的那種。

  民兵同志看熱鬧,正經的炮兵同志就是在看門道了。

  炮兵陣地的指揮員,正在和新來的四臺車的指揮員在交換情況。

  “趙團長,你們這次就來這四臺車,彈藥補給車呢?需不需要我們給安排后勤力量?”如果限于條件,這些來做試驗的同志相關準備不足,這里的同志是要提供幫助的。

  車雖然就來了四臺,滿打滿算一個連的規模,但是一起來的最高級別指揮員,居然是個團長。這次試驗,絕對不簡單,重大試驗,重大試驗啊。

  雖然不是指揮火箭炮的,但是炮兵陣地的指揮員對火箭炮并不陌生,一看就知道這4臺車都是大胃王,一次就要吞掉40發炮彈,而且還是那種長長的火箭彈的主兒,要是沒有一輛彈藥車跟著,那就奇怪了。

  趙團長笑了起來,指著自行火箭炮的前半部分笑道:“不用,我們這個車啊,自己帶著彈藥呢。”

  看著那個和后半部分的定向管明顯不同的備彈箱,炮兵陣地的指揮員這才知道那東西居然是備彈。

  “啊?這么多?一輛車上裝了80發炮彈?”看得他很是眼熱,這東西打起來帶勁!

  我們的新式武器,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出人意料。

  有了這東西,各級首長再也不怕我們火力不足了。

  各級首長:小同志,你想太多了,這個病沒救的。

  趙團長很是得意:“對,這個剛定型。就是為了解決火力壓制和連續的火力壓制問題,所以不但身管數量多,而且還備了40發!”

  嗯?已經定型了還要繼續做試驗?嘖嘖嘖,看來這裝備的試驗做得可真夠扎實的。

  本地指揮員在這邊想著,趙團長又補充道:“不過這次我們不準備打80發,40發打完就走。40發打完,撤下檢查車子,主要是為了試驗車子在海邊鹽霧條件下的情況。”

  太狠了,就有違炮戰的初衷了。我們是來搞實驗的,要牢記試驗才是目標,不能戀戰。

  “這……做實驗,應該試驗一下換彈吧?”這邊的指揮員一陣心癢,還沒見過這洋葷呢。

  趙團長搖搖頭:“上級有試驗安排。而且換彈在別的地方試驗過,這里不用試了。”不但試過,而且還是在同樣有鹽霧的地方試的,而且時間比這里長得多。

  至于試驗鹽霧為什么停留時間這么短,那就不是趙團長要考慮的問題了,按照上級下達的試驗計劃來搞就行,也許是因為在別的海邊試驗做得夠多,所以這里就短一點。

  當地的指揮員有點似懂非懂,不過人家是按照命令和計劃來的,想來是有科學道理的。

  能做出這么好的炮的同志,安排的試驗計劃自然也是最好的。

  “準備什么時候行動?需不需要我們配合?”

  “需要的,到時候你們和我們一起打,只要時間上的配合。至于別的,按照你們平時作戰的習慣和安排來就行。”趙團長道。

  明白了,這是在試驗多炮種聯合作戰條件下,新裝備的表現!以戰代試、以戰促試、戰試結合,好,我們的科研人員的安排就是好!本地指揮員覺得自己又學會了一點新知識。

  “那什么時候開始?”那就一定得配合好了,絕不能讓來做試驗的同志,還有背后的裝備研究工作者們看笑話。

  “預計是今天下午3點,不過具體的,還要等通知。”趙團長一邊看著四臺40管122毫米火箭炮進入陣地,一邊看著表道。

  “行,我這就去安排!”

  “記住啊,不用搞特殊的,就和你們平時打的那種差不多就行。”趙團長再次叮囑道。

  “明白了,沒問題,你放心吧。”

  炮兵陣地在有條不紊的做著試驗準備,而除了這看得見的四臺車之外,其他地方,不少輔助裝備也在看不見的戰場上為這次試驗做著支持。

  不遠處的一輛裝甲車上,個平臺被高高的舉起,這臺車有些像是早已列裝的裝甲偵察車,不過帶的設備要多一些。

  “風向:XXX.X°”

  “風速:X.Xm/s”

  “氣溫:XX.X℃”

  “空氣濕度:XX”

  其實先進武器作戰,和傳統武器相比,看起來是非常無趣的,主要是氣氛好像沒有那么熱烈,代入感不強,腎上腺素分泌不夠多。

  和傳統作戰情形不同,這輛偵察車上,各種氣象諸元被采集之后,并沒有人在話筒里大喊著向相關單位通報,而是控制計算機靜靜的從傳感器里將數據采回之后,校驗無誤,又靜靜的將它們發送出去。

  無聲無息之間,四門自行火箭炮在源源不斷的得到偵察數據支持。

  自行火箭炮的火控計算機在不停接收這些諸元,同時也在手動或自動的獲取著自身的方向、角度、坐標等數據,在火控計算機里不停的計算著,時刻準備輸出,一旦得到明確的目標坐標,并接收到調炮指令,計算機就會控制高低機和方向機,將炮的角度調到合適的狀態。

  這仗……不對,這試驗做得真沒意思,一點兒都不熱鬧!

  從老式裝備一直用到新式裝備的趙團長在心里感到有些不習慣。

  雖然不習慣,但是他很清楚,在這沒有鼎沸的人聲,只有發動機和液壓設備聲音的“寂靜”中,隱藏著何等的殺機。

  一門炮40發,4門炮就是160發,要是算上備彈,就是320發!

  此時趙團長心中的盤算,有點像幾十年后某大導在仟城黛巖鎮拍的一部電影里的經典臺詞。

  實際上,不只是地面,在空中,也有同志在為這次試驗忙碌著。

  一架別6水上巡邏機,正在附近徘徊,不論是哪一邊的人,對此情此景都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只是今天有些不同,下午兩點多,巡邏機上的光學觀察手,將眼睛頂在光學偵察系統的目鏡上,仔細的看著下方。

  和目鏡相比,顯示器的畫面還是有些模糊,在不用熱像儀通道的時候,觀察手還是更喜歡用目鏡。

  “嗯,大概有50來個人,進訓練場邊上的一棟建筑了。”

  “繼續觀察。”

  他們的偵察報告,迅速被傳回了試驗指揮部。

  “看來試驗條件不錯,事前的試驗計劃的支撐數據沒有問題啊。”

  “是啊。現在開始?”

  “不,等等。火箭彈的戰斗部,對建筑物效果有限,我們還是要試驗在露天場地下的效果最好。”

  “要是允許試驗激光制導炸彈就好了,扔兩個1000kg的,一炸一個準!”

  “不行,既然是在炮戰戰場上做實驗,還是不要升級作戰手段比較好。情況特殊嘛,呵呵呵。”

  時間又過去了半個小時,別6上的光學觀察手,發現情況開始有了發展變化。

  “有大量的人從建筑物里面出來了,在露天訓練場邊上坐下了。就是我們那片擺滿了座椅,拉著橫幅的露天訓練場。”

  “有多少人?”

  “50來個,應該是里面的人都出來了。”

  “那就應該沒問題,測距!定位!”

  通過飛機自身的位置和方向、距離等數據,很容易解算出這片座椅的坐標。

  這樣得到的數據精度足夠高,而且精度差點也沒事,160發火箭彈,怎么著都能把這試驗給做圓滿了。

  此時,地面的炮兵陣地上,不論是122火還是原本就有的身管火炮,都早已嚴陣以待。

  “團長,坐標下來了!”趙團長身邊的作戰參謀指著指揮車的顯示器。

  “轉發各車!”

  “是!”

  片刻之后,4輛122火已經接收到最后也是最重要一個射擊諸元——目標坐標。

  隨著炮手按下確定鍵,被確認的坐標參數進入了火控計算機,與前面的所有諸元一起,解算出火炮最需要的數據——方向、角度。

  四門火箭炮的發射器開始徐徐轉動,很快滿足射擊狀態。

  和這四門炮不同的是,此時的老式身管火炮陣地上,同志們正在根據陣地指揮所下發諸元,指揮的同志們口中喊著指令,炮手同志們正在快速搖動著方向機和高低機的游輪,調整著火炮的方向。

  同志們訓練有素,速度很快,但是和旁邊四門火箭炮一比,就完全是兩個概念。

  雖然它們因為射程問題,裝定的射擊諸元和火箭炮不同,但是這點區別明顯不是它們和火箭炮的表現有天壤之別的原因。

  炮兵陣地指揮員羨慕的看著不遠處那四門炮口高高揚起的火箭炮,忍不住對身邊的同志道:“新式火箭炮就是不一樣,太方便了,這速度,不得了啊。要是我們也能用上這種炮就好了。”

  他身邊的同志笑道:“這個估計就難嘍,這里情況特殊,你知道的。”

  太猛把人給打跑了,結果可就和原本的目標大相徑庭。

  指揮員笑了起來:“你說得對,哈哈哈。不過只要其他同志都能用上這種炮,那就好了。”

  而此時,火炮已經調整完畢的122火這邊,參謀正在向趙團長做最后的請示。

  “團長,火炮姿態調整完畢,射擊還是等等其他同志?”

  趙團長道:“射擊!我們比他們提前好一點,他們的射程近,炮彈可能先落地,可能產生我們不想要的變化。”

  常住農村的都知道,你往狗子群里扔石頭,第一塊石頭落地,狗子們就跑了,后面的石頭可能就不管用。

  “射擊!”

  隨著指揮車上一聲令下,四門火箭炮的炮手按下了全彈發射按鈕。

  這邊身管火炮的同志們還在操炮,突然之間,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傳來。

  同志們忍不住轉頭看去,只見四門新式火箭炮那邊,已經被一陣煙霧籠罩,一枚枚修長的火箭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和濃煙,帶著“嗖嗖”的聲音向前方飛去。

  “帶勁!太帶勁了!”絕大部分人,在看到火箭炮射擊的時候,都會被那種氣氛感染。

  連續不斷飛出管口的火箭彈,加上空中那一道道尾煙形成的長長天路,煙霧中火箭彈的尾焰形成的一團團井然有序的亮光高速向前運動,這一切都能把人的情緒帶動到最高點。

  “同志們,我們加把勁!”陣地指揮員對各炮位喊道。

  他身邊的同志笑道:“這炮好是好,就是散布有點大,你看,這彈道,打著打著就不在一條線上了,方向有變化啊。”

  指揮員同志放眼望去,火箭炮的炮口,在發射的同時,還在變換著角度,雖然比較輕微,但是能看得出,不同時間發射的火箭彈的彈道有所差別。

  他笑了起來:“他們射速太快了,沒辦法,火炮姿態來不及歸位穩定,下一發就打出去了,這可能就是高射速的代價。不過沒關系,火箭炮打壓制的,散布大一點沒關系。我還是喜歡這個,打起來帶勁。這就好像單發步槍和連發步槍,單發步槍每一槍都能打得準,連發步槍壓不住槍,后面的就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但是上戰場的時候讓你選,你選單發還是連發?”

  “那肯定連發了,這還用問。”

  空中的別6上,都不用通過光學偵察系統,同志們通過肉眼,都能看到空中拖著長長的濃煙飛行的火箭炮。這沒辦法,火箭炮要的就是便宜大碗比沖夠大,要達到這個效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雙基發射藥里面加Al、AP,這兩個貨的煙都小不了。

  “咦,這彈道看著有點散啊,怎么高高低低的。”作為巡邏機,經常為炮戰指示目標的別6機組,對火炮不陌生。

  “火箭炮嘛,射速快散布大,正常的。”

  “火箭炮的散布的確是比身管火炮大,但是這也大得忒離譜了點。”一位機組成員道。

  “新式火箭炮,還在試驗階段,今天本來就是做試驗,后面還會改進的吧。”同志們只能如此期待了,否則這個火箭炮的彈道,看著的確是離譜。

  好在這是試驗炮,還有時間,相信研究火箭炮的同志們會解決的。

  如果是高振東上輩子,在射程達到3040公里的火箭炮上面,散布問題的解決,那可就猴年馬月了,但是這個火箭炮不太一樣。

  過了沒多久,等到火箭彈擊中目標的時候,同志們集體“咦”了一聲,非常驚訝。

  “誒誒誒,這怎么回事?”

  “奇了怪了!沒想到,真沒想到!”

  “哈哈哈,神了啊!搞這個火箭炮的同志,太絕了!”

  他們之所以這么驚訝,是因為他們發現,這批發射時間不一,總發射時間高達數十秒的火箭彈,居然是同時落地的!

  這160枚火箭彈,按說應該因為發射時間的不同,先后落地才對,這是傻子都想得到的結果。

  但是這批火箭彈偏不,別看它們飛行的高度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但是落地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樣,幾乎同時落地!

  160枚火箭彈同時在目標區炸開,同時爆開的一朵朵花,讓同志們知道什么叫目不暇給。

  這福氣,大得讓人受不了。

  這批火箭彈的散布,就是正常火箭彈的散布,比起身管火炮,略大,但是不離譜。考慮到這次試驗的射程,這點散布甚至可以說優秀。

  在160枚火箭彈的數量之下,加之狹小的目標區域,這個“略大”,被完美的掩蓋住了。

  ——數量也是一種質量。

  就那巴掌大的一塊地,160枚火箭彈砸下來,就算是散,又能散到哪里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是搞火箭炮的同志故意這么設計的,通過不同的彈道帶來的不同飛行時間,讓不是同時發射的火箭彈同時落地,完全不給各種作戰目標打時間差逃跑的機會!”

  “不是,這特么都能算得清楚?”

  “那你別管,就問你剛才是不是同時落地就行了。”

  “我們已經這么厲害了嗎?”

  “那可不!我們一定能讓所有的敵人哭爹叫娘、有來無回!”

  火箭炮這邊,果然40發打完就收功,此時,身管火炮那邊的同志,才剛剛打出第二發炮彈。

  實話說,身管火炮的同志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他們在火箭炮的激勵和帶動下,幾乎發揮出了除最大的幾次炮戰之外最快的速度,但是相比幾乎全自動的火箭炮,還是想去甚遠。

  看見火箭炮已經開始一邊降下發射管,一邊撤出陣地,身管火炮陣地指揮員拿起了話筒。

  “趙團長,不用這么急,他們不敢反擊這里的。”

  作為一場在真實歷史上斷斷續續打了21年的現代戰爭——炮戰,兩邊早就有了經驗,更別說在這條線上,事情還有些變化。

  “不敢?”

  “對,我們后邊有臺反炮兵雷達,他們如果敢打我們陣地,后面的結果是他們承擔不起的。”

  如果高振東在這里,一定會笑起來,這是一點兒后路沒留啊。本來他們就怕,現在更怕了。

  趙團長了然,還有這東西呢。作為火炮試驗部隊的指揮員,他太清楚這玩意有多逆天了,難怪。

  不過他還是沒有讓同志們停下撤出陣地的動作:“我們的作戰條例有規定,打完就撤。沒辦法,不能違反條例啊,我也正好練練兵。”

  身管火炮陣地指揮員這才知道,趙團長他們不但是武器新,連戰法都是新的。新武器配新戰法,正常,正常。

  當他看到正在有序撤出陣地的新式火箭炮,再想想在后面二十公里,為自己此前作戰提供了有力又精準的支持的反炮兵雷達,這才悚然而驚。

  這是所有傳統炮兵都會有的感覺。

  以反炮兵雷達的定位速度,加上類似新型火箭炮的打擊速度,就算是火箭炮的散布大點,也沒有哪個支火炮部隊敢在開炮之后還呆在陣地上或者是慢悠悠的撤退。

  雖然不熟悉火箭炮,但是熟知炮兵作戰的他,都能估算到,這一套體系之下,反擊的炮火會在多長時間內到來。

  極端一點的情況下,那是可以用秒來計算的,畢竟幾十秒也是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