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世界上對這件事情是什么反應,總之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普通老百姓過日子,這種在我們看來天經地義的事情,其實在一些國家卻是求而不得的。
高振東依然重復著他的工作,網際傳輸控制協議、鋼鐵材料手冊這種大活兒自然不用說,但是其他工作也在齊頭并進。
“高總高總,你要的這個計算機零件我們做出來了。”三分廠里,電子實驗室的同志過來找他。
高振東很是高興,現在他在電子實驗室的計算機零件,就只有一個——網卡芯片。
“這一批做了多少?”
“113片。”倒不是同志們做個試驗非得要整這么大的量,主要是一張晶圓整下來,扣除邊角料、報廢片子,剩下的就100來片,做都做出來了,總不能不封裝吧?那多浪費。
“嗯,基本的測試做過沒有?”
“測試過了,完全符合要求。”
高振東接過測試報告,仔細看了一遍,沒什么問題。
實際上設計是不會有問題的,系統大爺出品嘛,唯一的問題在制造上,事實表明,高振東他們搓出來的這套芯片制程非常的好用。
“行,你先放這兒。”
等同志們離開,高振東拿起電話打了個電話出去——1201廠的計算機設備研究所。
研究所的小高所長,就是那位因為和高振東同姓,要求所里同志叫他“小高所長”那位,接到高振東的電話,馬上就親自帶了幾個人,直奔三分廠而來。
高總工這里事情大不大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對于小高所長來說,重要的這是高總親自安排的事情。
其實高振東在這個所的職務是所長而不是總工,不過同志們為了方便還是叫他高總。
現在所里雖然已經在搞掃描儀之類的設備,但是那個一時之間很難出成果,畢竟高振東只是負責出想法、找路線、調資源,但不是自己出手,對于同志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眼看著作為自認的高總工在十二機部的“嫡系部隊”,卻遲遲沒有出成果,這讓小高所長很是煩惱,這不行啊,會被1274、1218他們笑話的,別說他們了,就連1201自己廠里的領導都會和開玩笑:“什么時候能生產上你們的成果啊?小高所長?”
對于1201來說,沒出成果和高總工肯定沒關系,必定是你小高所長不給力,落地工作沒做好。
而此時聽見高振東有個新成果需要生產和測試,馬上親自帶隊就來了。
十二機部眾所周知,高總工親自出手的東西,完成度必定是很高的,這眼看著不就要出成果了?
他的想法其實也不完全是錯的,實際上高振東沒有讓三分廠電子實驗室的同志繼續搞網卡和集線器的工作,就是考慮到這件事情和1201的這個研究所更配一點。
事情交給他們,也算是工作對口,有個半成品的成果,也有利于提振他們在科研道路上的信心。
畢竟他們一上手搞的東西在這個年代,可以說是難度很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老毛子現在還不知道掃描儀路在何方呢。
花旗佬: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
等他們趕到三分廠見到高振東,拿到了幾樣東西。
第一樣是一堆芯片,看起來連編號都是手寫的那種。
一看這堆芯片,小高所心中大喜,這把穩了!
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芯片上甚至只有從“001”“050”這種極為簡陋的手寫數字。
高振東暫時只給了一半不到,這個數量足夠了,剩下的他掐在手里以防萬一。
而這些數字表明什么?表明這東西是高總剛搞出來的啊!
新鮮出爐連正式型號都沒有的芯片,這東西在這個年頭的層次之高,特別還是高總工這里的,但凡能摻合一腳的,說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羨慕。
不過高總工這里很多課題,也是沒法往外說的,什么實惠和好處都只能憋在肚子里悄悄樂。
嫡系部隊就是不同,小高所此時生出了一股子自豪。
剩下兩件東西,就傳統一些,兩套圖紙,每套的內容都不多,結構設計圖、印刷電路圖,以及配套的諸如BOM表之類的東西。
“這芯片是配合圖紙的,其他元件你們自己去調配,想來對你們來說不成問題。”高振東道。
“沒問題沒問題。”小高所高興得鼻涕泡兒都快出來了,作為高總工的嫡系部隊,他們想調配什么資源還是很容易的。
“你們要注意,這個東西對內倒是不用保密,但是對外不能流落出去。這套東西的意義,比掃描儀大得多!”高振東又叮囑了一句。
這話讓小高所是又驚又喜,情緒達到了頂峰。
說實話,在他和所里其他同志眼里,掃描儀這類東西就已經快達到他們所能看到的技術高度的頂峰,高總欽定的比那東西還高級的,想想都不得了。
“您放心,高總,我們所里的保密制度不是擺設,部里對這方面也有很多安排,絕對萬無一失。這些芯片,哪怕是炸飛了,我也把碎片一粒不少的找回來執行報廢程序。”
高振東笑了起來,還別說,這些芯片的制造制程和結構并不是非常的復雜,如果被“研磨大師”們拿到,倒還真能做點文章出來。
雖然可能做不了這么小,但是重要的是能做出來。
不過高振東無所謂,這東西控制一下就行,別人想要跟上自己的腳步,還是很困難的。據防工委轉述情報口的同志說,因為仿制DJS系列計算機的問題,花旗佬和老毛子已經破防好幾次了。
對于小高所長來說,高總工這里涉密、而且還意義重大、涉及到集成電路的最新成果,哪怕是在里面打顆螺釘都是面上有光的事情。更別說高總是把制造、調試、試驗的活兒都交給了自己所。
這個所的所長是高總工?那沒事兒了。
高振東在窗口看著他們歡天喜地的離去,心情不錯。
集線器、網卡,別看看起來沒有路由器那么高大上,實際上對于現在來說,用途非常多,可不只是把幾臺計算機串起來那么簡單。理論上的核心用法都差不多,但是用在哪里,講究可就多了。
東北光學所,負責光纖研究的柴工從一堆試驗記錄里抬起頭來。
他手上,是一份從這一堆實驗記錄里總結出來的成果,拿著這份成果,他去找了光學所的所長。
“所長,高總那邊分配的任務,我這邊已經基本上出成果了,他指導的方向都沒錯,至少現在我對解決激光在光纖中傳播的固有損耗,有信心了。”拿著這份成果,柴工的心情很是激動。
“效果這么好?”對于這個結果,光學所的所長還是有一些詫異的,原本幾乎是一片空白,只能在外國人的研究基礎上做一些零敲碎打的研究,突然就有清晰的道路了?
柴工點點頭:“嗯,高總工點明的方向和要求,都切中了最直接的要害,基本上避開了所有的干擾項,直指問題的本質。”
“那這樣,你馬上安排進京,找高總工要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和研究方向。不用擔心費用這些問題,所里有,上面也有安排。”所長很是大方,這種技術層次高、前景明朗,而且不論是內部還是其他部委都非常支持的課題,在這個時候可不是太多見。
“嗯,我馬上去。”柴工笑道,對于他來說,向所長匯報工作是單位的慣性,但是進京向高總工匯報工作,卻是關乎他自我價值的實現。
說得難聽點就是,給所長匯報工作是例行公事,單位歸屬的原因,但是去找高總工,對他來說是愿意自掏腰包,單位不給錢他也要做的事情。
當然,單位不可能不給錢,開玩笑,這種開創性級別的課題,單位承擔的也不多。光纖這之前不是沒有,但是對光纖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全世界都還是處在開荒期的。
經常玩游戲的都知道,開荒這事兒,累是非常累,但是收益卻是最高的。
“行,你去吧,所里全力支持。”所長這句話可不是放空炮,所里是真的在全力支持柴工的研究。
和東北光學所這邊至少目前為止形勢一片大好不同,同樣地處東北,東北碳研院的部分同志心情可就沒這么好了。
——熱解石墨這玩意,好像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他們按照高振東的指點,找到了1761所的俞允成同志,果然不出高總工所料,俞允成同志的確是在研究CVD工藝,并且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一定的成果”,就意味著沒有真正的成果。
而且俞允成對CVD的研究,更多還是對已經熟悉的材料和常見晶體的研究,但是石墨就比較特殊。
他沒接觸、也沒了解,對于石墨,他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干電池的正極中間那根碳棒的程度上。
晶體?什么晶體?那玩意不是碳粉壓出來的么?不管是不是吧,反正他的理解就在這個程度上。
“又失敗了……”拿著沉積樣品,俞允成一臉無奈的看著東光所的老段。